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 第五百九十五章这么可爱,烤了吃吧!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第五百九十五章这么可爱,烤了吃吧!

簡繁轉換
作者:花城烈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1:01 来源:源1

张花城打开地图看了看,想了想道:“找人送回去,然后把其他的特种兵们全部都叫来,剩下的沿海边缘继续狩猎训练,我们停止狩猎,深入长白山中。”

肉已经足够了,这一次猎羊,纯粹是想吃羊肉火锅和烤羊肉了。

“上次的位置吗?”二狗看了看地图。

“对!”

“那得走两天的路程。”

他们已经来过这里三次了,这是第三次。

“最后一片区域没有搜索了,如果在这个地方,那我们的运气可是真的差劲啊。”张花城指着没有标红的位置,附......

北纬43°52′,东经126°07′的坐标点像一枚钉子,深深扎进张花城的脑海。即便回到张家堂,即便灯塔下炊烟袅袅、渔船归港,那串数字仍在他梦中反复浮现,如同摩尔斯电码般敲击着神经。他开始整夜整夜地翻阅岳振国留下的笔记残页,那些用暗语写成的段落,在《春雷》录音与修表匠提供的密码本对照下,逐渐显露出更深层的脉络。

“清尘计划”不是一场反间谍行动,而是一场由上至下的系统性清洗。它以“肃清内鬼”为名,实则借机铲除异己,将政见不合者、知情者、调查者逐一从历史中抹去。名单上的三十七人,并非特务,而是当年坚持追查“白桦事件”真相的纪检干部、技术专家和军方内部审计人员。他们被标记为“不稳定因素”,清除方式精确到时间、地点、伪装成意外的具体手段??煤气泄漏、车祸、药物过敏、突发脑溢血……每一条都配有执行人代号与事后封口方案。

最令人脊背发凉的是附录中的“冬眠协议”。这不是简单的备用指令,而是一个潜伏三十年的复仇机制。只要有人激活8.12MHz频率上的特定信号,《我的祖国》前八小节变奏一旦响起,整个网络便会自动唤醒。寒鸦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身份传承??每一任继承者都必须亲手完成一次“净化”,才能获得真正的信任。而赵景明,正是上一任“寒鸦”的执行者,他在被捕前成功将密钥转移给了接班人。

“所以陈德海只是棋子?”王琳坐在灯塔办公室里,手指颤抖地指着文件复印件,“真正操控这一切的,是那个躲在幕后的‘寒鸦’体系?”

“不止。”修表匠站在窗边,目光沉静如深潭,“陈德海知道太多,所以他被推出来当靶子。可真正的权力核心,从来不在台前。”

张花城缓缓合上档案袋:“我们抓到的那个副局长,只是链条末端的一环。寒鸦的背后,还有‘巢穴’??一个从未公开存在的高层协调机构,专门处理‘不可言说之事’。”

话音未落,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雷声滚滚而来。暴雨骤至,打得屋顶噼啪作响。无线电突然传来急促呼叫:“张队!海岸线雷达发现异常目标,一艘无标识快艇正高速接近老鲸嘴岩穴!航速超过四十节,明显规避常规航道!”

张花城猛地站起:“通知巡逻艇拦截,我马上到码头!”

雨幕中,两艘渔政快艇迅速出击。张花城乘船冲在最前,风浪拍打着甲板,海水灌进靴子,冰冷刺骨。当他们抵达岩穴入口时,那艘黑艇已强行闯入狭窄水道,尾焰在湿壁上留下焦痕。一声巨响后,艇身撞上暗礁,瞬间断裂解体。两名身穿潜水服的人影从残骸中跃出,携带着密封箱,试图潜入海底洞穴。

“拦住他们!”张花城下令开火示警。子弹激起片片水花,其中一人中弹倒下,另一人却动作诡异地滑入水中,消失不见。

打捞作业持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他们在岩穴深处发现了新的机关??一块可移动的石板后隐藏着金属舱门,上面刻着一行小字:“清尘终章,唯信者启。”

修表匠赶到现场,盯着那扇门看了许久,才低声说:“这是‘白桦网络’最后的保险库。只有持有原始密钥并能正确回应三重验证的人,才能打开。”

“密钥是什么?”

“一段声音。”他望向张花城,“你的录音机里,有《春雷》的原始版本吗?”

张花城点头,取出随身携带的老式磁带机。这是他从岳振国家属手中接过唯一完整的遗物,保存在恒温盒中多年未曾播放。此刻,他按下播放键。

杂音涌出,继而是那熟悉的女声低语:“春雷计划启动……代号‘破晓’……执行组已就位……坐标确认……等待最终指令。”

修表匠闭眼聆听,忽然抬手示意暂停。“等等??背景音里有东西。”他调高增益,反复回放几秒片段。终于,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节奏:滴滴、哒哒、滴滴滴……

“摩尔斯电码。”他说,“内容是:**K-E-Y-7-9-1-A**。”

这串字符输入舱门外的机械锁后,齿轮缓缓转动,门开了。

里面没有武器,没有机密文件,只有一台老式录像机和数十盘标着年份的VHS磁带。最显眼的一盘贴着标签:**1987.10.3,《告别仪式》**。

他们带回录像带,在灯塔地下室架设设备播放。画面晃动,黑白影像中出现一座地下礼堂,墙上挂着红旗与“忠诚至上”标语。一群身着军装或中山装的男子列席而坐,神情肃穆。中央站着一位老人,面容苍老却眼神锐利,正是年轻时的陈德海。

他宣读一份声明:“根据党中央授权,‘清尘计划’第一阶段圆满完成。共计清除敌对分子三十七名,全部按既定方案实施,无一暴露。现正式启动‘冬眠协议’,由‘寒鸦’接任指挥权,确保组织延续性。”

镜头扫过参会者名单,赫然出现了几位如今仍在政坛活跃的名字。更令人震惊的是,最后起身讲话的,竟是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模样的人,他宣布:“心理干预程序已全面植入目标家属记忆系统,确保后代无法追溯真实历史。”

“他们在篡改记忆?”王琳声音发抖,“连孩子的成长记录都被动过手脚?”

修表匠脸色铁青:“这不是普通的洗脑,而是‘认知重塑工程’。他们利用医学手段,对受害者子女进行长期精神干预,植入虚假童年记忆,切断情感连接,让他们从根本上否定父辈的冤屈。”

张花城猛地想起兜兜曾说过的话:“爸爸,我梦见外公叫我别相信修表匠爷爷讲的故事……他说那是坏人的谎言。”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巡逻队员冲进来:“张队!省纪委来人了,说要带走所有缴获资料,包括录像带!带队的是……周政。”

“周政?”王琳惊呼,“他不是我们的内线吗?”

张花城沉默片刻,迅速下令:“备份所有数据,原件交出去,但保留母带。”他又转向修表匠,“你立刻带兜兜离开村子,去长白山那边的联络点等我。”

“你不走?”

“我还不能走。”他握紧她的手,“如果连我都逃了,这片海就真的没人守了。”

周政的到来看似例行公务,实则步步紧逼。他态度温和,言语得体,却坚持要求销毁“未经核实来源的非法录音与影像材料”,并建议“相关人员停止擅自调查,以免影响大局稳定”。

“大局?”张花城冷笑,“把三十条人命说成‘敌对分子’,把国家机器变成杀人工具,这就是你说的大局?”

“小张。”周政叹了口气,“你知道为什么我能活到现在吗?因为我懂得什么时候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也该学会。”

“我不需要学会背叛。”张花城直视着他,“岳金丝在北京说的话你还记得吗?‘如果爸爸能活到今天,他会选择战斗,而不是沉默。’我现在做的,就是替那些不能说话的人发声。”

周政久久不语,临走前留下一句话:“三天之内,把这些东西交上去。否则,后果不是你能承担的。”

当晚,张花城独自登上灯塔顶层。风雨又起,闪电照亮海面,仿佛天地都在咆哮。他打开电台,接入短波频道,将《春雷》录音的最后一段上传至加密网络??那是修表匠教他的“白桦应急通道”,专用于向境外独立媒体与国际人权组织传递信息。

“我知道你们听得到。”他对着麦克风说,“我不是为了曝光而曝光。我是为了让历史不再被折叠。请记住这个名字:清尘计划。记住这些被抹去的脸。他们的罪,不是叛国,而是不肯闭嘴。”

信号发出十分钟,全球多个匿名服务器同步接收。二十四小时后,境外多家独立新闻平台发布专题报道,《中国三十年隐形清洗计划曝光》引发轩然大波。国内社交网络虽遭封锁,但关键词“清尘”“寒鸦”“白桦烈士”仍以谐音、隐喻形式悄然传播。

三天期限届满,省厅派出正式工作组进驻张家堂。然而这一次,来的不再是周政,而是中央纪委特派调查组。他们查封了原集训营遗址,拘传多名涉事官员,并宣布成立“白桦事件复查委员会”,邀请岳金丝担任顾问。

与此同时,修表匠在长白山联络点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纸泛黄,笔迹熟悉:

>“师兄:

>

>我知道你会回来。

>

>那晚我没死,只是选择了藏起来。因为我也怕了。怕真相太重,压垮所有人。

>

>但现在,我看懂了你的选择。

>

>寒鸦不该再飞了。

>

>下周三凌晨四点,我在松岭哨所等你。带上《我的祖国》的原版乐谱。

>

>??师弟”

信末没有署名,但修表匠一眼认出那是当年一起受训的战友笔迹??那个曾在审讯室里亲手签下自己名字、却被列为“已死亡”的男人。

他拨通张花城电话:“我要回去一趟。”

“危险。”

“可有些账,必须面对面算清。”

三天后,雪夜。松岭哨所孤悬边境线上,四周积雪齐腰。修表匠独自步行抵达,手中提着木箱。哨所门开,那人果然还在,脸上多了道刀疤,眼神却依旧清澈。

“你没变成他们。”修表匠轻声说。

“我也差点成了。”对方苦笑,“但我记住了入伍誓词的第一句:忠于人民,忠于事实。”

两人相对而坐,彻夜长谈。原来当年“寒鸦”并非单一角色,而是双轨制设计:一人负责执行,一人负责监督。真正的“寒鸦”本应是这位师弟,但他因拒绝签署一份伪造的处决令而被诬陷叛逃,从此流亡边境,暗中收集证据。

“我一直在等一个能打破循环的人。”他说,“现在我看到了??是你,也是张花城。”

他们达成协议:将剩余档案移交中央调查组,同时启动“记忆修复计划”,帮助受害者家属恢复真实记忆。修表匠答应留下来协助,不再逃避。

一个月后,北京召开特别听证会。岳金丝代表基金会出席,当众播放了《告别仪式》录像片段。全场哗然。会议结束后,十一名高官被立即停职,其中包括两名副部级干部。

陈德海在狱中写下万字忏悔书,承认自己沦为权力斗争工具,请求宽恕受害者家属。但他也写道:“我不过是执刀之人,真正的执刀者,至今仍坐在会议室里喝着茶。”

春天来临之际,白桦烈士纪念馆奠基仪式举行。选址就在当年集训营旧址,四周种满了东北红松。张花城抱着兜兜站在人群中,看岳金丝将第一块基石放入坑中。

“爸爸,”兜兜仰头问,“这些人都是英雄吗?”

“是的。”他说,“但他们更希望,这个世界不再需要英雄。”

风吹过山岗,送来远处学校里孩子们齐唱《我的祖国》的声音。清澈、坚定,没有一丝杂音。

而在灯塔之下,修表匠修好了那只粉红色塑料闹钟。他把它送给小女孩时说:“这次它不会自己唱歌了。但只要你每天给它上弦,它就会一直为你唱下去。”

钟表滴答,海潮起伏,日复一日。

守护,从来不是一时之举,

而是一生的承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