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 第五百九十四章悬羊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第五百九十四章悬羊

簡繁轉換
作者:花城烈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8 04:51:01 来源:源1

“姐姐,这是二狗哥哥,这是铁柱哥哥,这是韩飞哥哥,这是段阳哥哥,这是舞林哥哥,这是王猛哥哥,还有好多好多人没来呢,等下次我带他们来看你,我和哥哥现在认识好多好多人呢!”狗蛋拉着明月挨个介绍着。

“远洋!”张山亮忍不住喊张远洋一家了,这一家以后的背景可不得了,这哪里是买了个儿媳啊,这是买来一个靠山啊!

一番介绍以后,整个大队也都在议论纷纷。

“退潮还得半个小时,我们也不着急,不如去大队里休息休息吧......

夜雨初歇,晨光微露,海面浮着一层薄雾,像被谁轻轻吹散的棉絮。张家堂的码头静得出奇,只有潮水拍打石墩的声音,一下一下,仿佛在数着时间。修表匠的小铺子门板刚卸下一半,他已坐在里头擦拭一只老怀表,铜壳上刻着“1954”几个数字,指针停在七点十一分,像是永远定格在某个重要时刻。

张花城拎着一壶热茶走来,放在案边,没说话,只点了点头。修表匠抬头笑了笑:“你比鸡还早。”

“习惯了。”张花城靠着门框坐下,“夜里梦见灯塔着火,醒来就睡不着了。”

“梦都是反的。”修表匠慢条斯理地打开表盖,镊子夹起一根发丝般细的游丝,“再说了,真着了火,你也得先救电台,不是救屋顶。”

张花城轻笑一声:“你说得对。可那电台要是没了,我反倒觉得……心里空一块。”

两人沉默片刻,窗外传来脚步声,是村里的孩子陆续上学去。有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探头进来:“修爷爷,我的小闹钟又不走了!”

“拿来我看看。”修表匠招招手。小女孩欢天喜地跑进去,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粉红色塑料闹钟,上面贴着星星贴纸。他接过来一拧发条,耳朵贴上去听了听,摇头:“这哪是钟坏了?是你昨晚忘记上弦了吧?”

孩子脸一红,吐了吐舌头:“我……我做梦梦见它自己会唱歌,就没敢动它。”

“那它唱什么?”修表匠认真问。

“唱《我的祖国》。”

屋里三人同时怔住。张花城猛地看向修表匠,后者眼神微动,却只是轻轻把闹钟递回去:“下次记得上弦。梦里的歌,也得靠动力才能响。”

孩子蹦跳着走了。屋内重归安静。

“兜兜最近常提起你。”张花城低声说,“她说你讲的故事比童话书还神奇。”

“我不是讲故事。”修表匠放下工具,抬眼望向远处海平线,“我是把埋进土里的种子,一颗颗捡回来。”

“可有些种子,早就烂了根。”

“只要土还在,阳光还在,总会有人愿意重新种。”

正说着,远处传来摩托艇的轰鸣。两人出门望去,只见一艘军用快艇破浪而来,船头站着两名穿制服的军官。张花城眉头一皱,转身往灯塔方向走去。

十分钟后,他在灯塔办公室见到了来人。为首的女军官三十出头,肩章显示她是国安某特别行动组的副组长,名叫林晚。她递上一份密封文件:“张队长,上级批准你参与‘白桦回声’联合行动,代号‘守夜人’。”

“什么行动?”

“陈德海虽已被暂停职务接受调查,但他名下仍有三处绝密档案库未移交。其中一处,据可靠情报,藏有当年‘清尘计划’真正的执行名单??包括至今仍在职的十余名潜伏特务。”

张花城瞳孔一缩:“你们怀疑他们还没收手?”

“不止。”林晚声音压低,“过去三个月,全国已有七名参与复查工作的干部遭遇‘意外’。交通肇事、煤气泄漏、突发心梗……手法干净得不像巧合。”

“所以你们需要一个不在系统内的人。”

“你需要的不是一个身份。”她直视着他,“而是一个能穿透三十年迷雾的眼睛。你是唯一见过岳振国遗物、听过《春雷》录音、接触过修表匠的人。你不是棋子,你是钥匙。”

张花城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我要见岳金丝。”

“她已在前往北京的路上,准备出席中央纪委的听证会。但临行前,她留了一句话给你。”

“什么?”

“她说:‘如果爸爸能活到今天,他会选择战斗,而不是沉默。’”

那天傍晚,张花城独自驾船出海。渔船缓缓驶过老鲸嘴,夕阳将海水染成金色。他停在岩穴外,望着那片曾藏匿铁盒的阴影,忽然觉得整座山都像在呼吸。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春雷》的杂音再次响起,女声低沉而坚定。这一次,他听出了背景里的细微节奏,像是摩尔斯电码的残迹。他取出笔记本,一边听一边记录:滴滴滴滴、哒哒哒、滴滴……

解码后,是一串坐标:**北纬43°52′,东经126°07′**。

这不是集训营的位置。

也不是任何已知军事设施。

他翻出旧地图对照,发现这个点落在长白山深处的一片原始林区,靠近中朝边境,标注为“废弃气象观测站”。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巡逻队骨干开会。王琳也在场,听完汇报后脸色发白:“你要去那里?”

“必须去。”

“可那是禁区!没有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

“正因为是禁区,才更要去。”张花城盯着地图上的红圈,“岳振国说过,‘最大的危险来自权力顶端’。如果陈德海真的藏了最后的底牌,一定不会放在明面上。”

三天后,在获得周政的隐秘授权下,一支由五人组成的侦察小队悄然出发。除张花城外,还包括两名特种退役兵、一名密码专家,以及??修表匠。

“你疯了?”王琳拦在码头,“他可是通缉令上的人!”

“也是唯一懂‘白桦网络’内部联络方式的人。”张花城平静道,“而且,我现在相信他。”

修表匠站在船尾,穿着一身旧军绿色工装,手里提着一只木箱。“我不再逃了。”他说,“这一趟,是回家。”

直升机在林海上空盘旋两圈后降落。四周寂静如死,积雪覆盖着倒伏的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松脂与腐叶的气息。观测站遗址只剩半堵墙和一根倾斜的铁塔,锈迹斑斑的天线指向天空,像一根指向苍穹的控诉之指。

他们分头搜查。张花城和修表匠进入地下掩体。通道狭窄潮湿,墙壁渗水,脚踩下去溅起浑浊的水花。手电光照见墙上残留的标语:“警惕阶级敌人破坏科学事业!”字迹已被刮花,但仍能看出愤怒的笔触。

尽头是一间密室。门锁早已锈死,张花城用液压钳撬开。推门瞬间,一股冷风扑面而来,带着陈年纸张与机油的味道。室内设备竟大部分完好:一台老式短波发射机、三台档案柜、一张绘图桌,桌上摊开着一张手稿,标题赫然写着:

**《清尘计划最终执行方案》**

修表匠颤抖着手拿起文件,快速浏览后倒吸一口冷气:“这不是反间谍计划……这是清洗名单。”

纸上列出三十七人,每人旁边标注代号、职位、清除方式。其中十三人已确认死亡,死因均为“意外”或“自杀”。而剩下的二十四人中,竟有六人如今仍在政府要害部门任职。

更令人窒息的是附录页:

>“备用指令:若主要负责人失联或被捕,启动‘冬眠协议’。激活条件为收到特定频率的连续信号(频率:8.12MHz),信号内容为《我的祖国》前八小节变奏。执行者代号‘寒鸦’。”

“寒鸦……”张花城喃喃,“就是赵景明的上线?”

修表匠点头:“也是我曾经的直属上司。我以为他死了……原来他一直活着。”

就在这时,头顶传来异响。

“有人!”密码专家低声警告。

众人迅速熄灯,躲入角落。几分钟后,洞口闪过一道强光,接着是脚步声,缓慢而谨慎。一个人影出现在门口,穿着伪装服,脸上涂着油彩,手中握枪。

张花城屏住呼吸,借着微弱光线辨认出对方臂章??竟是现役边防部队的标识!

那人并未深入,只是在门口停留片刻,从怀里掏出一枚纽扣状装置,贴在门框内侧,随后悄然离去。

等脚步彻底消失,密码专家上前检查:“窃听器,带无线传输功能,正在发送信号。”

“说明我们已经被发现了。”张花城沉声道,“而且对方知道我们会来。”

“现在怎么办?”年轻队员问。

“毁掉它。”修表匠突然说,“然后,我们发出信号。”

所有人震惊地看着他。

“你是说……启动‘冬眠协议’?”

“不。”修表匠眼神坚定,“是反向诱导。我知道寒鸦的接收频率,也知道他的验证口令。我可以假装是赵景明的继承人,引他现身。”

“太危险了!”王琳通过无线电劝阻,“一旦暴露,你必死无疑!”

“我已经死了十五年。”他苦笑,“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当晚,他们在安全距离外架设便携式发射机。修表匠戴上耳机,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将一段加密音频注入8.12MHz频段。信号内容是一段扭曲的旋律??《我的祖国》前八小节,降调处理,节奏错位,唯有真正知晓暗语的人才能识别其真实性。

紧接着,他发送了一句摩尔斯电码:

**“霜降已至,候鸟南归。”**

这是当年“白桦网络”约定的接头暗语,意为“组织重建,请求指令”。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他们轮流值守,藏身于林间观察哨。第三天黎明,一辆无牌越野车悄然驶入废墟区域。车门打开,走出三人,皆戴面具,动作专业,显然训练有素。他们直奔地下掩体,开始拆除设备。

“就是现在。”张花城下令。

埋伏已久的队员们从雪地中跃起,枪口锁定目标。交火瞬间爆发,子弹撕裂寂静。两名敌人当场被制伏,第三人试图引爆随身炸药,却被修表匠扑倒,滚下斜坡。爆炸掀起雪浪,震落树梢积雪。

战斗结束,俘虏被控制。张花城掀开其中一人面具,赫然发现他是省厅某技术局副局长,档案显示其三年前曾参与“白桦事件”资料审查。

而那个自称“寒鸦”的主谋,在临昏迷前冷笑:“你们以为抓住我就结束了?‘清尘’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计划……它是一种习惯。只要权力存在,就会有人想抹掉不该存在的声音。”

押送途中,修表匠始终沉默。直到直升机升空,他才轻声说:“我认识他。他是我师弟,当年和我一起受训。我们都曾宣誓忠诚于人民……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为什么?”

“因为恐惧。”他望着窗外云层,“恐惧被淘汰,恐惧失去地位,恐惧真相让他多年的荣耀崩塌。所以他宁愿成为谎言的一部分。”

回到张家堂那天,村里正在举行祭海仪式。渔民们抬着供品走向礁石,焚香祷告,祈求风调雨顺。张花城站在人群后,看着海天相接处泛起金光,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片土地之所以还能呼吸,不是因为它从未受伤,而是因为总有人不愿让伤口结痂成疤。

几天后,中央正式宣布:陈德海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多名亲属及关联人员同步被采取强制措施。与此同时,“白桦烈士纪念馆”筹建工作启动,选址就在原集训营遗址。

岳金丝从北京归来,带来一个决定:她将成立“历史记忆基金会”,专门支持冤案受害者家属维权,并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真相调查机制。

“我不求所有人都记住过去。”她在记者会上说,“但我希望,未来的孩子们在课本里读到这些故事时,不再需要问‘真的吗’,而是能骄傲地说:‘这是我们祖先用生命换来的正义。’”

那晚,张家堂再次放映电影,这次是《英雄儿女》。当王成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时,全场肃立,许多老人泪流满面。

兜兜依偎在张花城怀里,忽然问:“爸爸,修表匠爷爷以后还会走吗?”

他低头看她,又望向茶馆方向。灯光下,修表匠正教一群孩子组装一个小闹钟,嘴里哼着《我的祖国》的调子。

“不会了。”他轻声说,“有些人走了很远的路,就是为了回到起点。”

风吹过山坡,带来远处钟表滴答声,清脆而悠长,如同岁月本身在低语。

而在灯塔顶端,国旗依旧每日升起,迎着朝阳,猎猎作响。

它不只为纪念死者,更为提醒生者:

守护,从来不是一时之举,

而是一生的承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