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在入夜后当地府判官 > 第十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在入夜后当地府判官 第十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簡繁轉換
作者:土豆熬茄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23 来源:源1

第十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1/2页)

融合的判官卡在掌心暖了整整七日。审判庭的卷宗堆成了小山,却没再出现过乱码——每张卷宗翻开时,卡面都会浮起层淡淡的金雾,像给证据链裹了层滤镜,能把藏在罪证背后的褶皱全熨平。

审那个骗养老金的老太太时,金雾里飘出串糖葫芦的甜香。顺着香气翻到最后,竟有张三十年前的收条:她当年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买了整筐糖葫芦,落款是“王记杂货铺”,盖章处的红泥晕开,像颗小小的心。卷宗夹层里还藏着张诊断书,她孙子的白血病确诊日期,恰是她开始行骗的前三天。我捏着判官卡的手微微发颤,金雾突然凝成个场景:老太太蹲在医院走廊,把骗来的钱一张张捋平,对着缴费窗口的方向喃喃:“再撑撑,奶奶给你换骨髓。”

“判她在阴间供销社包糖葫芦,”我敲下判决时,卡面的奥特曼轮廓轻轻跳动,“每包都要裹三层糖衣,直到能甜透卷宗里那些被她骗了钱的老人的梦。”提交的瞬间,屏幕弹出条阳间快讯:“匿名donor为白血病患儿成功捐献骨髓”,配图里的小男孩举着串糖葫芦,笑得露出小虎牙——和老太太年轻时的照片如出一辙。

第七日傍晚,最后本卷宗的封皮泛着旧黄,是个在阳间办假证的男人。照片里他正往假毕业证上盖钢印,嘴角却抿得发白。金雾漫过照片时,突然凝成个熟悉的场景:他女儿趴在破旧的书桌上,课本里夹着张纸条,“爸爸说,等我考上大学,他就再也不做假证了”。纸条边角被泪水洇得发皱,却能看清落款日期——正是他被抓的前一天。

“按条例,伪造国家证件,刑期一年。”我指尖悬在屏幕上,判官卡突然“嗡”地跳了下,金雾里浮出张阳间的录取通知书,收件人是他女儿,学校正是他当年伪造毕业证上的那所。更巧的是,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员胸牌,印着“73号站点”。

“判他在阴间印刷厂抄校规,”我抬头时,暖光正透过卡面的奥特曼轮廓,在男人照片上投下小小的光斑,“每天抄一遍他女儿的录取通知书,抄满三百六十五天。抄完那天,我会把他的减刑申请,塞进阳间的录取通知书里。”话音刚落,判官卡突然发烫,烫得像揣了颗刚出炉的糖糕——卡面竟映出男人在看守所的画面,他正用指甲在墙上划倒计时,每道刻痕旁都写着“女儿加油”。

张判官端着新拼好的茶杯走进来,杯沿还留着补过的细痕,倒茶时“咕嘟”声格外清亮。“新丁,你这卡快成精了。”他往我桌上放了碟枇杷干,琥珀色的果肉上还沾着细糖,“刚收到阳间反馈,林文清看护的那个小男孩,骨髓配型成功了。”

我捏起颗枇杷干,甜里裹着点酸,像王伯当年熬的枇杷汤。舌尖刚触到甜味,判官卡突然剧烈发烫,烫得我差点把碟子碰翻——卡面的金雾炸开,竟在空气中映出段阳间的实时画面:

儿童医院的病房里,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奥特曼玩偶,给病床上的小男孩讲故事。男孩床头摆着袋护肝片,包装和赵姐攥着的那袋一模一样。窗外,个穿白大褂的女人正给护士递纸条,侧脸的小虎牙顶着下唇,是林文清的亡魂在托梦。纸条上的字迹带着金粉:“第三间病房的小女孩,配型成功了”。

画面切到孤儿院,当年被班主任接济的留守儿童正给孩子们发校服,校服领口绣着片银杏叶。而修车铺里,偷车铃的老鬼的孙女举着会响的玩具车,笑得露出小虎牙——车铃是新换的,亮得能照见她身后的护士,胸牌上写着“73号病房护理师”,眉眼像极了乐乐的主治医生。

“这是……”我喉结滚了滚,指尖抚过卡面,那些被审判的亡魂,他们的善意像蒲公英的种子,竟在阳间发了芽。金雾里突然飘来阵枇杷花香,混着消毒水的味道,像极了乐乐病房窗外的气息。

张判官的茶杯“当”地磕在桌角,他指着卡面新浮的字:“守护程序进阶:善能循环”。字迹刚落,卡面突然弹出份加密卷宗,封皮没有罪名,只有张褪色的黑白照——王伯背着药箱,踩着积雪往山里走,身后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眉眼像极了林文清。照片边缘有行钢笔字,被岁月磨得浅了,却仍能辨认:“1984年冬,送药至青石坳孤儿院”。

“这是……”我刚翻开第一页,瞳孔猛地收缩。照片背面的钢笔字已经洇开,却能看清“遇7岁女童林文清,偷藏青霉素给发烧的幼童”。卷宗里夹着王伯的行医笔记,某页写着:“文清这丫头,手笨得很,给孩子喂药总洒自己一身,倒像极了当年的老张。”旁边画着个简笔画,戴眼镜的男人举着茶杯,杯底飘着片银杏叶——是张判官年轻时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2/2页)

更惊人的是最后一页,贴着张泛黄的汇款单,收款人是“市儿童医院73床”,汇款人签名是“王老头”,日期正是乐乐去世的前三天。附言栏里只有三个字:“买糖吃”。

“王伯他……”我猛地抬头,张判官正用指尖摩挲杯沿的补痕,眼底的光比卡面还亮,“他当年总往孤儿院跑,不仅送药,还偷偷改了好多孩子的病历——那些被父母遗弃的,他都写成‘孤儿’,好让地府优先安排投胎。”他顿了顿,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打开时“咔嗒”响,里面躺着枚奥特曼徽章,漆掉了大半,“乐乐当年托护士转交的,说等他好了,要亲手给你戴上。”

徽章背面刻着行小字:“73号的光”。

我捏着徽章往判官卡上靠,两物相触的瞬间,卡面突然射出道金光,直抵审判庭的穹顶。天花板上的阴霾被撕开道缝,露出片缀满星子的夜空——每颗星都在闪烁,像张判官的茶杯,像王伯的药箱,像乐乐没画完的蜡笔画。有颗星格外亮,旁边浮着行蜡笔字:“王爷爷的枇杷树开花了”。

“看那些星。”张判官指着最亮的那颗,“每个被守护程序记下的善意,都会成颗星。”他突然指向西北方的一颗暗星,“只有那颗还没亮——是1976年,老张判错的第一个案子。”

话音刚落,阳间档案库的警报突然响了,不是刺耳的红色警报,是带着暖意的叮咚声。我的手机弹出条推送:阳间某医院发现批匿名捐赠的骨髓配型资料,编号从001到073,捐赠人栏全写着“守心人”。最底下附了张照片,资料袋上别着片银杏叶,叶脉里藏着个小小的奥特曼印章。

判官卡突然剧烈震动,新的卷宗从传送口滑出,封面上只有串数字:“BUG-001至BUG-072”。卷宗夹页里掉出张照片——群穿白大褂的人站在孤儿院门口,王伯站在中间,张判官蹲在地上,正给个小男孩戴奥特曼徽章,那男孩笑得露出小虎牙,手里攥着片银杏叶。照片背面,是王伯用红笔写的:“该清算了”。

我捏着发烫的判官卡,看着穹顶的星子越来越亮,突然明白这意外之喜不是结束。那些藏在编号里的BUG,那些被系统误判的善意,那些像乐乐一样没说完的话……都在等着被照亮。张判官往我手里塞了颗金色药丸,青瓷小瓶此刻空了大半,剩下的药丸上,奥特曼的光剑正对着西北方的暗星。

“新丁,”他笑起来时,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星光,“知道72这个数吗?”他指了指卷宗上的编号,“当年青石坳孤儿院,正好有72个孩子。”

审判庭的门突然被推开,赵姐的亡魂站在门口,手里攥着本护理记录,封皮上别着73号床的床头卡。“小陈,”她晃了晃手里的本子,“疗养院里的老鬼说,1976年有个护士,偷偷给地震伤员输了自己的血,却被当成‘违规用血’判了刑。”

我低头看向判官卡,卡面的奥特曼正举着光剑,剑尖对准卷宗上的“BUG-001”。而穹顶的暗星旁,突然浮出行蜡笔字,像乐乐刚写的:“陈默哥哥,我们去点灯吧”。

走廊里的时钟“咔嗒”跳了格,指向凌晨三点——正是当年王伯背着药箱走进孤儿院的时刻。我握紧判官卡,发现掌心的温度正顺着血管往上涌,直抵眉心,那里的痒意越来越清晰,像无数支蜡笔在同时描绘着什么。

“走吧,张叔。”我提起那摞新卷宗,金属环碰撞的声音在走廊里荡开,像串正在苏醒的风铃,“72颗星,该让它们亮起来了。”

张判官端起补好的茶杯,茶水里映着漫天星光,他往门口走时,后腰别着的银杏叶标本轻轻晃动,与我判官卡上的叶影重叠在一起,发出细碎的金光。而那扇通往未知的审判庭大门后,隐约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像极了当年青石坳孤儿院里,72个孩子围着王伯要枇杷吃的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