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在入夜后当地府判官 > 第十一章 审判的意外(1-3)

我在入夜后当地府判官 第十一章 审判的意外(1-3)

簡繁轉換
作者:土豆熬茄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06 15:12:23 来源:源1

第十一章审判的意外(1-3)(第1/2页)

第一章:晨雾里的锈迹

地府的晨光总带着股潮湿的铁锈味。

审判庭穹顶的裂缝比昨日又宽了些,漏下的星光被晨雾滤得发淡,像掺了水的蜂蜜,淌在“BUG-001”卷宗的封皮上。这卷宗纸页脆得像陈年的烟叶,我指尖刚碰到边缘,就簌簌落下几片碎屑,落在判官卡上,被卡面的暖光烫成了灰。

“001号,周秀莲,1976年因‘违规用血’判入寒狱,魂体冻结至今。”我对着审判系统念出罪名时,喉结发紧。系统屏幕映出的女人照片泛着青灰色,梳着齐耳短发,白大褂的袖口磨出了毛边,胸前的红十字徽章歪了半颗钉——这是赵姐说的那个地震时偷血的护士。

判官卡今天异常安静。往日处理卷宗时,卡面的奥特曼轮廓总会泛出金雾,可此刻它像块捂不热的铁,只有边缘残留着昨夜未散尽的余温。我捏着卡转了半圈,光透过卡面的镂空纹路,在卷宗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谁哭花的泪痕。

“寒狱里的魂体,冻结超过三十年就会开始溃散。”张判官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手里的茶杯又换了个新补丁,是片银杏叶形状的铜箔,倒茶时“咕嘟”声里混着细响,“周秀莲的魂现在怕是只剩半缕了,你这卡……未必能探到什么。”

我抬头看他,他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银光。昨夜他说1976年的案子是老张判错的第一个,而张判官腰上别着的银杏叶标本,叶脉里藏着的钢笔字正是“1976.7.28”——唐山地震那天。

“她为什么要偷血?”我翻到卷宗的证词页,泛黄的纸面上,“供词”两个字被红笔圈得刺眼:“为谋私利,盗取公社医院血库300CCA型血。”

“当年血库管得严,地震后伤员太多,血根本不够用。”张判官往我桌上放了碟新的枇杷干,今天的果肉上沾着细盐粒,咸涩里裹着甜,“按那时的规矩,偷血就是死罪,判入寒狱都算轻的。”

可赵姐说她是给伤员输血。我指尖划过“300CC”这个数字,突然想起乐乐最后一次输血也是这个量。判官卡这时突然“嗡”地颤了下,卡面映出卷宗夹层里的一张小字条,是从旧报纸上撕下来的,边缘被血浸得发黑:“血库余血:A型0,O型500CC”。

A型血告罄……那她偷的A型血,输给了谁?

晨光渐浓,审判庭的石阶上爬满了地府特有的“影苔”,这种苔藓会随着魂体的情绪变色,此刻正从灰绿慢慢转成暗紫——那是不安的颜色。我把判官卡按在卷宗上,卡面的温度终于开始回升,烫得像揣了颗生鸡蛋。

“咔嗒”一声,卷宗的锁扣自己弹开了。里面掉出一张黑白照片,是公社医院的废墟,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正跪在瓦砾堆上,给一个孩子做人工呼吸。孩子的手腕上,系着根红绳,绳尾拴着半片银杏叶。

我的呼吸顿住了。那半片银杏叶,和张判官标本上的缺口严丝合缝。

第二章:夜雾中的回声

地府的夜晚会下“纸雨”。

是阳间烧来的纸钱,被穹顶的气流绞碎了,变成雪一样的碎屑,簌簌落在审判庭的窗台上。我数着窗棂上积起的纸灰,已经堆到第三格——这意味着阳间过了三个时辰。

BUG-001的卷宗摊在桌上,照片里的女人侧脸和赵姐有七分像。判官卡放在旁边,金雾时浓时淡,始终凝不成清晰的画面。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指尖在“判决”按钮上悬了整整两个时辰。

按地府新规,误判案可申请重审,但需提供至少三项佐证。目前我只有一张血浸的字条、一张废墟照片,还有判官卡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远远不够。

“当年判她的老判官,是出了名的铁面。”张判官不知何时坐在了对面,他在补另一块茶杯碎片,用的胶水混着金粉,在夜灯下闪着细光,“听说周秀莲被抓时,怀里还揣着没输完的血袋,她一句话都没辩解,只反复说‘别查了’。”

“为什么不辩解?”我抓起判官卡,卡面突然映出个模糊的场景:女人被两个穿制服的人架着走,路过临时安置点时,往一个草垛后塞了个东西,是个用白大褂包着的小布包。

“或许是为了保护谁。”张判官把补好的茶杯推给我,杯沿的银杏叶铜箔正好对着卷宗上的照片,“青石坳孤儿院当年在震区边缘,72个孩子里,有13个是A型血。”

我的心猛地一跳。13个A型血的孩子……300CC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一章审判的意外(1-3)(第2/2页)

夜雾从审判庭的门缝里钻进来,带着寒狱的冷气,吹得卷宗页哗哗作响。影苔的颜色变成了深紫,像要滴出墨来。我突然觉得很累,趴在桌上时,鼻尖蹭到了判官卡,那暖意顺着鼻腔钻进心里,竟让人昏昏欲睡。

这是我来到地府后,第一次在审判庭睡着。

梦里是片刺眼的白光,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呛人。周秀莲站在血库门口,白大褂上全是泥,她手里攥着把生锈的剪刀,正往自己胳膊上划。血珠渗出来,滴在地上,变成一朵朵小小的红梅。

“你为什么要偷血?”我在梦里问她,声音像被水泡过,发闷。

她转过头,脸上没有血,只有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淌进白大褂的领口:“因为血库的O型血,要留给干部。”

我刚想追问,白光突然炸开,像审判庭穹顶的裂缝。

惊醒时,天已经蒙蒙亮。判官卡烫得惊人,卡面的奥特曼光剑直指卷宗里的一句话:“周秀莲血型:A型”。

第三章:天光里的血书

第二天的地府比往日亮堂些。

穹顶的星光淡成了纱,漏下的光落在审判庭的地砖上,拼出半个银杏叶的形状。我盯着“BUG-001”卷宗的指纹鉴定页,指尖的汗把纸页洇出了浅痕——血袋上的指纹,除了周秀莲,还有另一个更小的指纹,像是个孩子的。

“张叔,1976年青石坳孤儿院的孩子,有登记指纹吗?”我转身时,撞翻了张判官的茶杯,茶水在地上漫开,映出穹顶的星子,像一滩碎掉的银河。

“有是有,”他蹲下来擦水,铜箔补的银杏叶在晨光里闪了下,“但那场地震后,孤儿院的档案烧了大半,剩下的都存在‘忘川档案室’,要调出来得经过三道审批。”

我的心沉了沉。忘川档案室的看守是出了名的古板,最恨旁人翻旧案。可判官卡此刻正发出“嗡嗡”的轻响,卡面的金雾凝成个小小的血袋,袋口系着的红绳,和照片里孩子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必须去。”我抓起卷宗,指腹按在周秀莲的照片上,她的眼睛像含着水,“她不是偷血,是给自己输血。”

忘川档案室在地府的最深处,走廊两侧的石壁上嵌着无数魂灯,灯芯是凝固的眼泪,风吹过时,呜咽声像孩子的啼哭。看守老鬼翻档案时,指甲刮过木柜的声音格外刺耳:“青石坳……1976……找到了。”

档案袋里掉出一张泛黄的体检表,照片上的小男孩梳着羊角辫,眉心点着颗朱砂痣——是个女孩。血型栏写着“A型”,名字被墨点盖住了,只能看清最后一个字:“清”。

林文清!

我几乎要攥碎手里的判官卡。王伯卷宗里说1984年遇到7岁的林文清,那1976年她正好1岁,正是需要输血的年纪!

回到审判庭时,张判官正在拼新的茶杯,这次用的碎片上有个小小的奥特曼印章。“刚收到阳间消息,”他把拼好的茶杯递给我,“有人在当年公社医院的废墟里,挖出个铁盒子,里面有本护士日记。”

日记的最后一页,是用血写的字,被雨水泡得发皱,却能看清:“1976年7月28日,救清丫头,用我的血。别让孩子知道,她要好好长大。”

判官卡突然爆发出刺眼的金光,在穹顶炸开一朵烟花。我看着屏幕上弹出的重审申请通过提示,指尖落下时,卡面映出寒狱的景象:半缕魂体正慢慢舒展,周秀莲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她手里攥着的半片银杏叶,正和张判官的那片慢慢靠近。

“判周秀莲魂归善籍,”我抬头时,穹顶的暗星突然亮了一颗,像枚新点亮的纽扣,“在阴间血库做管理员,每天给新生的魂灵讲输血的故事。”

话音刚落,判官卡烫得像团火,卡面映出阳间的画面:林文清正把一袋枇杷干放在孤儿院的银杏树下,树干上刻着:“周姨,我考上医学院了。”

张判官往我手里塞了颗金色药丸,青瓷瓶里的药丸还剩71颗。“001亮了,”他指着穹顶的新星,“还有71颗等着呢。”

审判庭的影苔此刻变成了暖黄色,像洒满了阳光。我低头时,发现卷宗的夹层里,不知何时多了片银杏叶,叶脉里藏着行小字:“下一个,002号守林人。”

走廊里的时钟又“咔嗒”跳了格,这次指向了凌晨四点——是当年林文清出生的时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