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22章 南华第一份破产法案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22章 南华第一份破产法案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5:27 来源:源1

第122章南华第一份破产法案(第1/2页)

1954年1月20日,冀州的广宁郡、庆安县、齐阳镇、西河村。(原安南的广宁省)

"老陈,你们这一家大小要去哪里啊?"

"这大包小包的!"

老黄正在打理自家稻田,突然看见村里的老陈一家老小带着大量行李向村口走去。

"是老黄啊!"

"我们一家这是打算移民去南海道。"(南海道原暹罗的克拉地峡,马来半岛)

"这不,政府移民部门的人通知我们要在上午10点到村口集合,他们会用卡车送我们去庆安县城。"

老陈看到是老黄和他打招呼,看了看时间,还没到时候,便和老黄聊了起来。

"无端端的,怎么要去移民啊!"

"还是去南海道那么远的地方,我听说南海道那边都是山地,而且那里的生活了很多白头巾,要是有个万一。"

"移民去南海道那边,还不如移民去白长官兰芳邦国那边呢!两边都是热带雨林,没什么差别,而且白长官那边的条件更好呢!"

老黄听到老陈的话后,感到非常惊讶,怎么突然移民去南海道。他听在郡城读书的儿子说过,南海道那个地方实在是不怎么样,放在古代就是南华共和国的流放地。

据说南海道那里的人都是穆斯林,至今还不服从南华中央政府的统治。报纸上还报道过,那边经常发生暴动,甚至还会袭击政府部门。

"白长官和德公他们的兰芳邦国居然在招募移民,而且还在南华共和国境内招募移民!"

"这怎么可能!"

老陈听到这话有些惊讶,作为老桂系的老兵,他很清楚南华共和国和兰芳邦国的关系。

他没想到南华政府居然会允许白长官和德公他们在南华这边招募移民,要知道南华共和国对华人移民一向很重视,恨不得多移民一些华人过来,怎么会让华人移民离开呢!

"是真的!"

"我前几天到广宁郡看我小儿子的时候,就看到兰芳邦国打出招牌招募移民,据说去到兰芳不仅分田分老婆,还可以让移民做官员。"

兰芳邦国在南华境内招募移民这件事,确实是李崇文签字同意的,不过兰芳招募移民的范围有着明确的限制,他只能在南华工作人员的监管下招募移民。

兰芳只允许招募高棉人和占城人,以及南华共和国境内的那些被登记在档案的民国大师、民主人士和民国大商人。

"还是算了,我这边的情况不同,只能移民去南海道。"

老陈听完后,还是拒绝了老黄的建议。

"为什么?"

"我这是破产了!"

老陈说起这件事感到特别后悔,当初就应该听政府的建议,不再种植咖啡和蔗糖,不然也不会破产。好不容易分到的二十亩土地都被他卖给了国营农场了,一夜回到南下前。

当初政府派人下来宣传战争即将结束,橡胶、咖啡和蔗糖的价格都会暴跌,让所有农户尽可能改种水稻。

他还不怎么相信,为了扩大生产多赚一点钱,他还借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结果没想到,去年半岛停战后,蔗糖和咖啡的价格真的暴跌,而且价格还不到战争开始前的40%,即便是以这样的价格出售,还是找不到买家。

"破产了!"

老黄突然想起老陈他们家就是种植咖啡和蔗糖的。前一段时间他也听到了不少人说过,好多人就是因为种植咖啡和蔗糖,结果赔的裤衩都不剩的小道消息,没想到老陈他家居然也是这样。

"老陈节哀!"

老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拍拍老陈的肩膀,表示安慰。幸好当初他听了政府的建议,改种为水稻,不然就该他申请破产和移民了。

"没事,至少李长官还记得我们,让我们这些人可以申请破产,可以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老陈笑着说,他也没有多绝望,真的感谢李长官还记得他们这些八桂子弟。

申请破产是最近南华共和国农村出现最频繁的词语,这一词语来自南华政府在半岛战争结束后,李崇文特别制定的一项法案,南华农民破产法案。

这份农民破产法案规定,从1953年7月1日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农民资不抵债,都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破产。

政府的相关部门会正式接管并承担农民的债务,相应的农民的土地都将会被国营农场以合适的价格收购。而申请破产农民以及其家属都需要移民到政府规定区域进行定居,不得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2章南华第一份破产法案(第2/2页)

应天府,南华总统府(前法兰西总督府)

"志文,南华共和国的国旗现在征集的怎么样了?"距离南华共和国建国大典的时间越来越近,应天府的所有部门都忙碌起来,各种筹备都在准备着,这其中就包括南华共和国的国旗。

"秘书长,所有投稿都已经收上来了,很快就会整理好,请你放心。"

南华政府为了表示民主,在一个月前已经将征集国旗的消息通过报纸大肆宣传。

"这就好!"

"德明,最近申请破产的农民有多少?"

李崇文突然想起破产的农民,建国在即,政府方面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同时他不想大量破产的农民涌入城市,这会进一步打乱南华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农村发展计划。

"秘书长,从1953年的9月份正式实行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十万户的农民向政府申请破产。"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多。"

李崇文听到超过十万户这个数据的时候,震惊的看向陈德明,这个数量太夸张了。

要知道南华政府在52年秋收完成后,就对种植咖啡、蔗糖和橡胶的农户进行劝导、警告并大规模提高经济作物的税收,以及政府会对改种水稻的农户进行补贴和提高水稻的最低收购价。

"秘书长,战争期间种植经济作物暴利已经蒙蔽了这些农民的眼睛,他们听不到任何不同的声音。"

财政部的部长陈德明解释道,尽管政府部门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农民选择一意孤行。

要不是秘书长制定的农民破产法案,说不定这些农民已经开始卖儿卖女了。

"不过秘书长,这里面也有很多人并不是因为种植经济作物破产,从而申请破产的。"

"根据数据表明,有17%的农民因为家人生病没钱治病,选择向银行和亲朋好友借钱,他们借款的额度往往会超过他们土地的价值。"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拿着借据、银行文件和地契向政府部门申请破产,进而将这些债务转移到政府的手里。"

"而农民破产法案并没有严格要求因种植经济作物而破产的农民才能申请,只要农民资不抵债的都可以申请。"

"农民的财产我们往往只是计算他们所有的土地,至于农民的其他财产我们很难计算。"

"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家里人欠了赌债被迫卖土地的、家里人想要读书却没有钱的,等等原因。这部分就占了16%!"

"秘书长,我们要不要重新修改这份法案,同时让下面的人重新审核所有农民的申请。"

陈德明觉得应该重新修改这份农民破产法案,不然这会让更多的农民钻空子,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支持也会越来越多。

"嗯——"

"暂时先不用修改,看看情况再说。"

李崇文没想到当初只是为了给损失惨重的农民提供的一份保障,让这些农民不至于出现家破人亡、卖儿卖女的情况,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虽然这份法案被不少人钻了空子,但是这份法案还是很好的达成他的目的。不仅把龙首原(红河三角洲平原)的土地收了上来,由国营农场进行机械化生产,还把大量农民破产的危机解决了。

更何况南华政府现在不差这么一点小钱,在李崇文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先安排好这十几多万户的农民吧!"

"把他们都移民到南海道,并加入南海道正在筹备的集体农庄。"

南海道的情况太复杂了,那边地形都是山地而且属于热带雨林,再加上那边的穆斯林教徒众多,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最重要的是这些穆斯林和马来国的联系非常紧密,和约翰牛也有联系,之前发生的暴动和袭击让李崇文不得不小心应对。

正好苏门答腊岛的棉兰集体农庄已经有了最新的进展,他们已经稳定下来了。甚至有的集体农庄在离开南华公务员的管理后,依然能够独立运行。

通过在棉兰这几个月的实验,集体农庄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于是李崇文决定在南海道建立大量的集体农庄。

为此,南华政府专门从棉花的集体农庄中,抽调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公务员,去南海道筹备建立第一批集体农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