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 第123章 属于橡胶的意外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 第123章 属于橡胶的意外

簡繁轉換
作者:爱吃番茄炒蛋的猫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5 15:25:27 来源:源1

第123章属于橡胶的意外(第1/2页)

李崇文突然发现申请破产的农民中,居然没有种植橡胶的农民。

"现在橡胶的价格很高吗?"

"居然没有一个种植橡胶的农民破产!"

"这不应该啊!"

李崇文向陈德明问道。

半岛的战争结束后,咖啡、蔗糖和橡胶这类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已经大幅度降低,同时这些经济作物的产量确实大幅度增加,市场根本消耗不过来。

按理来说,橡胶也不应该例外。

"在半岛战争开始前,国际上的橡胶价格大概为290美元/吨,在半岛战争期间的橡胶价格先是涨为450美元/吨,后涨为800美元/每吨。"

"在半岛在战争结束后,橡胶的价格只跌到400美元/吨而已,虽然比不上战争期间的价格,但是已经足够我们的农民渡过这次危机。"

陈德明说起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也正是橡胶的国际价格依旧维持在高位,才让南华共和国破产农民的数量没有进一步扩大。

"知道原因吗?"

李崇文没想到橡胶的价格居然还能比战前的国际价格还要高100多美元。

"秘书长!"

"这个,橡胶在国际上的价格确实不是很高,但是和某些国家交易价格就可以很高了。"

"至于橡胶的价格为什么保持这么400美元/吨的价格,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就是鹰酱对毛熊、兔子这些红色国家实行全面禁运,并切断了兔子和半岛国家的橡胶供应。"

"鹰酱的禁运让橡胶的国际价格,并没有跌落到半岛战争前的价格,反而有所上涨。"

"而且这只是明面上的价格,要是和兔子、毛熊这样的国家进行交易的话,价格至少可以提高30%,完全是卖方市场。"

陈德明就目前所知道的情报来看,来南华共和国大量购买橡胶的商人都是来自港岛的。约翰牛把鹰酱的禁运撕开了一个缺口,同时约翰牛也凭借港岛这个中转站赚得盆满钵满。

"中原刚刚打完半岛战争,还这么有钱?"

"橡胶现在500美元/吨的黑市价格,兔子他们能接受?"

李崇文之前特别了解过中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他们的工业计划来看,兔子每年至少需要5万吨到7万吨橡胶。

而中原最近也在琼州岛和滇云等省份种植橡胶,但是产量都不太高,每年还不到两千吨。

这就意味着,中原每年至少需要花费2000万美元外汇来进口南华共和国的橡胶。

"秘书长,这2000万美元只是合同上的价格而已,并不是中原真的会给我们这么多现金。"

"中原和我们的交易大多是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中原通过港岛向我们大量出售中药材、琼州岛的铁矿、钨矿、锡矿、锑矿等等矿产,再购买等价的物资,包括橡胶。"

现在的中原确实很缺钱,特别是美元。经过财政部的估算,中原现在的外汇估计不会超过2亿美元,而且这个数量估计还在降低。

"秘书长,关于中原的还有一件事。"

"中原打算向我们出口大米。"

陈德明觉得中原方面有些太想当然了,南华国内的大米价格确实很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南华需要进口大米,而且进口大米也完全可以从南华在暹罗的控制区进口,那边的价格更低。

南华政府已经在鼓励农民种植水稻,特别是经过大量农民破产的事情,很多农民已经改种水稻了。经过农业部门的计算,今年夏收后,南华国内的大米数量会大幅度增加,价格也会被打下来的。

到时候,南华还会大规模出口大米,根本不会进口中原的大米。中原打算向南华出口大米赚取外汇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中原的大米价格真的很低,南华才会购买。

"不用管他们,我们秉承自由贸易的原则,他们在南华做什么交易都不要管,但是所有的交易都必须通过港岛进行。"

"第二个原因呢?"

李崇文对中原方面的态度一直都是如此,不管不顾,有什么事都要通过约翰牛来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3章属于橡胶的意外(第2/2页)

"至于第二个原因,和我们有些关系。"

陈德明有些尴尬的说道。

"我们?"

李崇文表示很疑惑,这和南华共和国有什么关系,南华又不能控制橡胶的价格。

"东南亚本来就是最主要的橡胶生产地,暹罗、荷属东印度群岛、马来半岛和南华共和国都盛产橡胶。"

"但是在最近这几年,暹罗、荷属东印这些地方都不免出了一点点意外,导致这些国家的橡胶产量大规模减少。"

"在我们对暹罗的自卫反击战中,我们把土地都分给当地的老百姓,当地的农民在得到土地后,都自发的改种水稻。"

"暹罗境内的大量武装势力,也是影响暹罗对外出口橡胶的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些势力都是各自为政,他们只关心自己手上的军事力量,根本不关心农业的发展,他们对农业政策大多都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陈德明对暹罗的情况是非常满意的,因为南华共和国目前还处于出口原材料的阶段。这部分的利润本来就很低,再和其他国家竞争,利润就更少了。

暹罗出口的原材料和南华共和国的原材料高度相似,这也是南华政府扶持那些地方势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去年,荷属东印度群岛接连发生的战争,荷澜殖民政府居然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在荷澜军队驻扎和经过的地方,他们都会把当地橡胶树砍掉。"

"这让去年荷属东印度群岛出口的橡胶几乎为零,这极大的影响国家橡胶价格。"

这件事其实是暹罗雇佣军干的,和他也有些关系。陈德明在半岛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发现依然有许多农民不听从政府的建议,继续种植经济作物,他就想办法避免农民大规模破产的情况出现。

而荷属东印度爆发的战争,让他看到了机会。在暹罗雇佣军登陆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时候,他就联系和暹罗雇佣军的几个师长,让他们尽可能把当地的种植园都破坏掉,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都不能恢复过来。

雇佣军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做的很好,他们不仅把荷澜人和当地土著的种植园都毁掉了,还把当地华人的种植园都破坏了。

"这些地方发生动荡,导致国际橡胶的产量锐减,其价格也随之飙升。我们南华的橡胶正好填补了空出来的市场。"

"南华目前的橡胶60%出口鹰酱,30%出口西欧国家和樱花国、剩下的10%向港岛销售。"

李崇文没想到这两场战争的影响会这么深远,居然能把暹罗和荷属东印度的市场占领下来,让南华共和国获得大量利益。

"这么说的话,国际上的大米价格也会因为战乱的原因,导致价格大幅度提高了。"

李崇文想起政府讨论的政策,在经济作物的红利结束后,南华政府会大规模进口鹰酱廉价小麦,并出口大量大米,赚取其中的利益进而推进工业化。

"没错,荷属东印度群岛、暹罗、缅国都因为国内的局势动荡,导致大米产量减少。"

"特别是缅国,他们的民主阵线在农村地区发展了大量的游击队,让缅国政府根本不能收集到足够的大米,进而让缅国大米出口量锐减。"

陈德明表示大米的价格也会因为战乱的原因,导致价格飙升,而且大米的价格一直都比小麦的价格要高。

"那么,赚取小麦和大米的差价的方法,能不能实行?这能不能代替工农业剪刀差。"

李崇文向陈德明问道,他想知道工业化的剪刀差能不能避免。

"秘书长,通过进口鹰酱的廉价小麦,再出口价格昂贵大米确实可以赚取一部分利润。"

"但是这部分利润,根本不能覆盖工农业剪刀差所带来的利益。"

"根据我们最近六个月的统计和推算,农业差价的利润估计只有2000万美元,这还是按照全国大规模种植水稻的推算才能获得的利润。"

"一年4000万美元的利润远远不够,只占这一年工业投资资金的10%,远低于工农业剪刀差转移的资金规模。"

"还有,这样的模式已经让南华出现一些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