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4章 特种钢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4章 特种钢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4章特种钢(第1/2页)

1950年1月24日深夜,奉天兵工厂总工程师办公室的煤油灯依然亮着。陈樾伏在宽大的绘图桌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窗外北风呼啸,时不时卷起几片雪花拍打在玻璃窗上。

“这复进机构还是不够理想...“陈樾用橡皮擦掉刚画好的设计线,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他正在设计一款新型冲锋枪,图纸已经修改了七稿,却始终觉得差那么一点。

突然,他手中的铅笔“啪“地一声折断。陈樾愣了一下,盯着断掉的笔尖,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脑海——“材料!我怎么把最关键的材料问题给忘了!“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设计再精妙的武器,没有合适的钢材支撑都是空中楼阁。枪管要承受数千度高温和数百个大气压,枪机要在极端条件下反复运动,复进簧要经受数万次压缩...这些都需要性能优异的特种钢材。

陈樾三步并作两步回到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这是他的“秘密武器“——记录着系统空间中各种技术资料的摘抄本。他快速翻到“材料科学“部分,手指在密密麻麻的笔记间游走。

“耐热钢...不行,这个需要稀土元素,现在搞不到...““弹簧钢...硅锰钢系比较现实...““装甲钢...铬钼钒系性能最好,但...“

窗外的天色渐渐泛白,办公室里的煤油灯也快要燃尽。陈樾面前已经摊开了十几张写满配方的手稿,每张纸上都密密麻麻记录着合金成分、冶炼工艺和热处理参数。

“陈总工,您又熬通宵了?“食堂的王师傅端着热气腾腾的早饭推门进来,看见满桌子的纸张和陈樾通红的眼睛,不由得叹了口气:“这都第几次了?赵厂长说了,再发现您熬夜,就让我把您锁宿舍里。“

陈樾接过搪瓷碗,里面是三个冒着热气的玉米面馒头和一小碟咸菜。“王师傅,今天得多加一个馒头,待会儿要去炼钢车间干大事!“

王师傅摇摇头,又从兜里摸出个煮鸡蛋塞给陈樾:“就知道您要去折腾。刚才路过炼钢车间,看见王铁柱他们已经在生炉子了。“

匆匆吃完早饭,陈樾夹着厚厚一叠配方单直奔赵厂长办公室。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老李,不是我不批,现在全国都在搞建设,哪有多余的合金原料给你?“这是赵厂长的声音。

“可车间的刀具都快磨没了,再不想办法,生产就要停了!“后勤科长老李的嗓门更大。

陈樾敲了敲门,屋里的争论声戛然而止。推门进去,只见赵厂长和老李面对面站着,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陈总工来得正好!“赵厂长像看到救星一样,“老李非要我批条子买进口合金,你说这节骨眼上...“

陈樾把配方单放在桌上:“厂长,我整理了十二种特种钢配方,包括刀具钢。大部分可以用国内现有资源生产。“

老李一把抓过配方单,眼睛越瞪越大:“这...这铬含量比毛熊的配方低这么多,能行吗?“

“我们用硅和钒部分替代铬,“陈樾指着配方说明,“虽然耐磨性稍差,但成本只有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原料全部国产。“

赵厂长一拍桌子:“干!我这就去安排!“他抓起电话摇了几下:“接炼钢车间!老王吗?准备开炉,今天炼特种钢!“

上午九点,炼钢车间已经热火朝天。五吨容量的转炉烧得通红,工人们光着膀子往炉膛里加料,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脊背往下淌。

“陈总工,料加完了!“老炉长王铁柱抹了把脸上的煤灰,“按您说的,生铁70%,废钢25%,还有5%的硅铁。“

陈樾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钒铁和铬铁,等炉温到1600度时再加。“

王铁柱接过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块闪着金属光泽的合金。“乖乖,这点东西比黄金还贵哩!“

随着时间推移,炉温逐渐升高。陈樾亲自盯着新安装的热电偶温度计,不时调整鼓风量。“现在加合金!“当指针指向1600度时,他大声喊道。

王铁柱用长柄勺将珍贵的合金投入炉中,钢水顿时翻腾起耀眼的火花。车间里的温度越来越高,工人们的工装后背都湿透了,但没人愿意离开。

“出炉!“随着陈樾一声令下,通红的钢水顺着流槽注入锭模,炽热的光芒照亮了整个车间。钢水表面跳跃着蓝色的火焰,那是硅元素在燃烧。

“快看颜色!“一个老工人惊呼,“比平常的钢水亮多了!“

接下来的热处理工序更为关键。陈樾指挥着工人严格控制降温速度,在关键温度节点进行淬火。“现在!“随着他一声令下,烧红的钢锭被吊入油槽,顿时腾起一团火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章特种钢(第2/2页)

等钢锭完全冷却,已经是下午三点。陈樾亲自操刀,用车床将钢锭加工成标准试样。车刀切削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而且异常持久。

“这钢真硬!“操作车床的小张惊讶道,“平常车这么大会儿,刀早该磨了。“

第一项硬度测试就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洛氏硬度计显示HRC42,比兵工厂现有的枪管钢高出近10个点。

“继续测试!“陈樾的声音有些颤抖。拉伸试验机上,试样直到承受380MPa的拉力才断裂;冲击试验中,试样在-20℃下依然保持良好韧性;金相显微镜下,组织均匀细密...

“成功了!“赵厂长不知什么时候也来到了车间,他看着测试报告,激动得手都在发抖,“陈总工,这钢比毛熊援助的还好!“

陈樾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湿透。但他顾不上休息:“这才第一个配方。还有弹簧钢、刀具钢、装甲钢...够咱们忙活的。“

接下来的半个月,炼钢车间成了全厂最忙碌的地方。一炉接一炉的特种钢被炼制出来,性能一个比一个惊人。

1月28日,弹簧钢试制成功。用这种钢制作的枪械复进簧,在疲劳试验机上连续工作20000次仍完好无损,是原来的四倍寿命。

“太不可思议了!“负责测试的林秀兰捧着断裂的对比样品,“普通弹簧5000次就断了,这个20000次连微裂纹都没有!“

2月1日,刀具钢取得重大突破。用这种含钒的合金钢制作的切削工具,在加工枪管时效率提高了50%,而且连续工作八小时不用磨刀。

“省大事了!“机加工车间的刘主任爱不释手地摸着新刀具,“以前一天要换三次刀,现在一把刀能用三天!“

最让陈樾高兴的是2月5日这天。他们用江西钨矿替代进口钨,研制出一种新型炮管钢。虽然耐热性比原版稍逊,但成本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完全摆脱了对进口资源的依赖。

“这下不用看毛熊脸色了!“赵厂长看着试炮数据——连续射击100发后炮管依然完好,乐得合不拢嘴,“明天我就给部里打报告,咱们的特种钢要量产!“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月7日,一种高硬度装甲钢的试制遭遇惨败。钢锭在淬火时突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差点伤到工人。

“怎么回事?“陈樾蹲在碎裂的钢锭前,仔细检查断口。断面呈晶状断裂,这是典型的脆性破坏。“成分没问题...冷却速度太快了?“

他连夜查阅资料,重新调整了热处理工艺。将直接水淬改为先油淬再空冷,同时加入回火工序。第二天再试,钢锭完好无损,测试性能超出预期。

2月10日,随着最后一种耐热钢通过高温持久强度测试,陈樾清单上的十二种特种钢全部试制成功。更令人惊喜的是,实际性能普遍超出设计指标20%以上。

在庆功会上,赵厂长举着难得的白酒,声音哽咽:“同志们,咱们创造历史了!从今天起,咱们夏国有了自己的特种钢体系!再也不用受制于人了!“

大家一饮而尽,不少老工人偷偷抹眼泪。他们经历过用道轨钢造枪的艰难岁月,深知这些特种钢的意义。

陈樾悄悄离席,回到办公室。他摊开那张未完成的冲锋枪设计图,现在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枪管用新研制的耐热钢,枪机用耐磨钢,复进簧用超高疲劳强度的弹簧钢...

窗外,炼钢车间的烟囱依然冒着滚滚白烟。在夕阳的映照下,那烟雾仿佛化作了一条腾飞的巨龙。陈樾知道,这些特种钢不仅会用在枪炮上,更会推动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报告!“门外突然响起张卫国的声音。“进来。“张卫国捧着一个木盒,神秘兮兮地放在桌上:“陈总工,这是用新钢材做的‘小礼物‘。“

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匕首。刀身泛着幽蓝的光泽,刀刃锋利得能吹毛断发。刀柄上刻着“自力更生“四个小字。

“好刀!“陈樾由衷赞叹。这匕首的工艺水平,已经丝毫不逊于国外名品。

张卫国挺起胸膛:“是用咱们自己的刀具钢做的。车间师傅说,这钢比汉斯猫国货还好使!“

陈樾小心地收起匕首,望向窗外。暮色中,炼钢车间的灯火通明,宛如黑夜中的明珠。他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这些特种钢将化作保家卫国的利器,将夏国的工业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