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 第12章 最严安保

鹰酱放了一个疯子,兔子挺起脊梁 第12章 最严安保

簡繁轉換
作者:深仨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16 15:34:17 来源:源1

第12章最严安保(第1/2页)

1950年1月8日凌晨,天还没亮,奉天城郊的公路上就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正踏着积雪向兵工厂方向行进。为首的军官身材魁梧,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团长,前面就是兵工厂了。“警卫员小跑过来报告。

孙团长掏出怀表看了看,才凌晨四点:“通知各营,按预定方案布防。一连负责厂区外围,二连重点车间,三连机动巡逻。“

“是!“警卫员敬了个礼,转身跑去传达命令。

孙团长望着远处兵工厂的轮廓,忍不住啐了一口:“让老子一个作战团来当保安?这不是大炮打蚊子吗!“

天刚蒙蒙亮,陈樾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披上棉袄打开门,通讯员小王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几分紧张:“陈总工,厂里来了一个团的解放军,说是内阁派来的保安团,赵厂长让您赶紧过去。“

“保安团?“陈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肯定是王部长安排的。随着兵工厂技术突破越来越多,安保工作确实该升级了。

厂部门口已经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赵厂长正和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说着什么,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陈总工来了!“赵厂长如见救星,连忙招手,“这位是孙团长,内阁派来负责咱们厂安保工作的。“

孙团长上下打量着陈樾,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屑:“你就是那个‘天才工程师‘?看着也不怎么样嘛。“

陈樾不卑不亢地伸出手:“孙团长好,我是陈樾。“

孙团长勉强握了握手,力道大得让陈樾差点叫出声来:“陈总工,我直说了吧。我们团是从前线撤下来的,战士们都想打仗立功,现在让我们来当保安,这不是浪费吗?“

陈樾这才明白对方为什么一脸不痛快。他看了看周围全副武装的士兵,突然有了主意:“孙团长,要不我先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车间?“

孙团长哼了一声:“看就看呗,反正以后也得守着这些铁疙瘩。“

走进机加工车间,陈樾指着一排崭新的机床介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车床、铣床、刨床...“

“停停停,“孙团长不耐烦地挥手,“我对这些不感兴趣。你就告诉我,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陈樾微微一笑,走到一台机床前,拿起一个刚加工完的枪管零件:“这个,是冲锋枪的枪管。用我们的机床加工,精度比毛熊援助的高30%,寿命延长一倍。“

孙团长的眼神立刻变了。他接过零件仔细端详:“真的假的?这玩意儿看着是挺精细...“

“不止如此,“陈樾领着孙团长来到另一个车间,“这是我们正在试制的轻型迫击炮炮管,采用新工艺加工,射程能提高20%。“

孙团长眼睛都直了。作为一个老兵,他太清楚武器性能提升意味着什么了。

“孙团长,“陈樾趁热打铁,“我向您保证,我们厂生产的新型武器,一定优先装备您的部队。您看怎么样?“

孙团长的表情顿时多云转晴:“哎呀,陈总工怎么不早说!保卫兵工厂就是保卫前线嘛!你放心,有我们团在,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当天下午,兵工厂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赵厂长站在台上,声音严肃:“根据内阁指示,从今天起,我厂正式更名为‘501农机厂‘。所有人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严禁泄露任何技术信息。“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陈樾注意到,林秀兰等几个大学生脸色有些不安。他悄悄走过去:“怎么了?“

“陈总工,“林秀兰压低声音,“我们有些同学分配到其他单位,以前经常通信...现在是不是不能联系了?“

陈樾点点头:“暂时不能提工作上的事。不过你们可以聊些家常嘛,就说在农机厂修拖拉机。“

散会后,厂区已经大变样。各个路口都设了岗哨,围墙加装了铁丝网,重要车间门口站着双岗。孙团长正带着几个参谋在厂区巡视,不时在地图上标记着什么。

“陈总工,“孙团长看见陈樾,热情地招手,“来看看我们的布防方案!“

陈樾走过去,只见一张厂区平面图上密密麻麻标满了红蓝箭头和符号。

“这里是重点防护区,“孙团长指着中央车间的位置,“我安排了一个加强排,24小时值守。家属区这边...“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你们有些技术人员住在外边?这不行,太危险了。我建议都搬到厂区宿舍来。“

陈樾想了想:“有些老师傅家里有老人孩子,搬过来不方便...“

“那就派警卫!“孙团长斩钉截铁地说,“技术骨干的安全必须保证。现在南边还没完全消停,谁知道秃子会不会派特务来搞破坏?“

这话提醒了陈樾。他确实听说过秃子党残余势力在东北活动的情报。看来内阁派一个作战团来,不是小题大做。

接下来的日子,兵工厂的安保措施越来越严密。进出要查证件,携带物品要检查,连食堂采购的菜都要经过安检。有些工人开始抱怨不方便,但孙团长铁面无私:“想发牢骚可以,先把保密条例背一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最严安保(第2/2页)

1月15日,陈樾正在办公室研究新式冲锋枪的设计图,突然听到窗外一阵骚动。他推开窗户,看见孙团长正带着几个士兵押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往保卫科走。

“怎么回事?“陈樾赶紧跑下楼。

“抓了个可疑分子,“孙团长一脸得意,“这家伙在围墙外转悠好几天了,今天还想混进厂里。“

那个中年人看见陈樾,突然激动起来:“陈工!是我啊,哈尔滨机械厂的老刘!去年咱们在技术交流会上见过!“

陈樾仔细一看,还真是熟人。刘工是哈尔滨有名的机床专家,去年确实来厂里交流过。

“孙团长,这是误会,“陈樾连忙解释,“这位是哈机的刘工程师,自己人。“

孙团长将信将疑:“那他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刘工程师苦笑着从包里掏出一叠文件:“我是奉命来学习你们的新机床技术的,这是介绍信...谁知道刚到大门口就被按住了...“

原来,内阁决定在全国推广奉天兵工厂的技术经验,哈尔滨机械厂是第一个试点单位。但因为保密规定,事先没通知厂里。

“这事闹的...“孙团长有些尴尬地松开刘工程师,“不过也说明我们的安保工作到位嘛!“

陈樾赶紧打圆场:“孙团长也是职责所在。刘工,走,我先带你去食堂吃顿饭压压惊。“

这件事后,孙团长对安保工作更加上心了。他不仅加强了对外来人员的审查,还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了三次防空演习。

“陈总工,“一天晚饭后,孙团长神秘兮兮地找到陈樾,“我有个想法...“

原来,孙团长发现厂区东侧有一片空地,想在那里建一个靶场,让技术工人们也学学打枪。

“万一真有敌人打进来,咱们的技术人员不能束手就擒啊!“孙团长说得头头是道。

陈樾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第二天,他就向赵厂长提议,把射击训练纳入职工培训计划。赵厂长一拍大腿:“好!咱们这是‘亦工亦兵‘嘛!“

消息一出,厂里的小伙子们可高兴坏了。每天下班后,靶场都排着长队。连林秀兰这样的女学生都学会了打手枪,虽然第一次开枪时差点被后坐力震倒。

1月20日,陈樾正在靶场教几个老技工使用手枪,突然听见厂区警报声大作。

“敌袭演练!所有人立即进入防空洞!“孙团长的声音通过大喇叭传遍全厂。

工人们迅速放下手中的活,有条不紊地向各个防空洞跑去。陈樾注意到,就连平时腿脚不便的王铁锤师傅,也熟练地找到了自己的避难位置。

五分钟后,演练结束。孙团长站在操场中央,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上次快了1分20秒。不过三车间的同志还是太磨蹭,明天单独加练!“

就这样,在孙团长的严格要求下,整个兵工厂的安保意识和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工人们从最初的抱怨变成了理解,再到现在的积极配合。

1月25日晚上,陈樾加完班回宿舍,发现孙团长正在门口等他。

“陈总工,有个事得跟你商量。“孙团长神色严肃,“我们抓到两个可疑的商贩,在厂外打听技术人员的住址。“

陈樾心里一紧:“审出什么了吗?“

“嘴硬得很,说是卖酱油的。“孙团长冷笑一声,“但我查过了,他们所谓的‘酱油铺子‘根本不存在。已经派人去他们住的地方搜查了。“

第二天一早,孙团长兴冲冲地来找陈樾:“果然有问题!在他们住处搜出了照相机和厂区地图!“

陈樾倒吸一口凉气。看来敌人真的盯上兵工厂了。

“你放心,“孙团长拍了拍腰间的手枪,“有我们在,他们休想得逞!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我建议给重要技术人员配枪,特别是你。“

就这样,陈樾得到了一把崭新的托卡列夫手枪。他每天别在腰间,沉甸甸的,时刻提醒着他肩上的责任和危险。

1月30日,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奉天城。兵工厂银装素裹,显得格外宁静。但在看不见的地方,孙团长的战士们依然坚守岗位,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角落。

陈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巡逻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正是这些人的默默守护,才能让他安心地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不仅需要先进的机床,也需要这样忠诚的卫士。

“陈总工,“孙团长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雪花,“我刚查完岗。这天儿真够冷的!“他搓着手,从兜里掏出两个烤红薯,“给,趁热吃。“

陈樾接过红薯,热气腾腾的,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格外温暖。两人就着热茶,一边吃一边讨论着明天的安保演练计划。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但兵工厂里,一切都井然有序,稳如泰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