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仙缘剑路 > 第六十九章 终有一别

仙缘剑路 第六十九章 终有一别

簡繁轉換
作者:渣喵爱喝茶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17 02:46:11 来源:源1

天光大亮,元清亦从定中醒来。修行一夜,未有寸进,又做了无用功。

说起来,这等情形已持续两年之久了。

七幅“剑”字,七次突破,不仅将体内杂气除去了十之**,气府剑胚也为寸许大小的灿灿丹丸,离第八炼圆满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就是这最后一丝杂气,却如跗骨之蛆般附在剑胚表面,化为淡淡黑痕,任凭元清如何用功都无法动其分毫,修为亦因此停滞不前。

果然,这世间事,就如诗中所言,不如意者,十有**,人皆如此,纵是有道仙真,亦难免俗。

少年心中如是叹道。

算算时日,还有半月,曹曦之课业便可教授完毕,届时因果已结,恩怨两清,当为别期。

弹指剑光起,化为柔软轻风,拂开铺门。只见街面上人迹稀少,甚是冷清,偶有往来者也是神色匆匆,不敢稍作停留。

一小队军士站在铁匠铺门口,为首之人年近四旬,浓眉短须,正低声与柱子吩咐什么,却是数年未见的张坚。

柱子眉头紧锁,脸色凝重,只管点头,待众人走后,伫立良久,末了一声长叹,尽是浓愁悲愤。

转头见书剑居门户大开,其犹豫片刻,随后迈步向书肆走来。

元清早就将二人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却是数日前,城西百余里外的溪木镇竟现绝户惨案。

据报,镇中屋舍尽毁,人烟全无,斑驳血迹随处可见,路石残垣上还留有数道爪痕,长逾丈,深逾尺,疑似妖兽所为。

张坚此番前来,一为传令,命城中铁铺加铸甲胄武器,二也是与柱子交个底,提醒他早做准备。

“元,元兄弟,”柱子站在桌案前,欲言又止,两手在衣角上胡乱摩挲,虽年过四十,却局促得像个十来岁的孩子。

“怎么,又没酒了?”元清佯装不知,起身笑着问道。

“不是,是......”柱子咧嘴回道,然未发几言就被元清打断。

“此小事耳,无需介怀,我去醉香楼买两斤‘醉春风’便是。”说着少年施施然出了铺门,一转便消失不见。

柱子见状愕然,疑团满腹,挠了挠头,思索半天仍不明其就,无奈只能复叹一声,讪讪离去。

且说元清,出门没几步便拿了隐身诀,御剑而起,直奔溪木镇。

既生去意,那便要彻底除了妖兽,以绝后患,也算顺应本心,不违侠念,护得一方安宁。

至于为何不让柱子请愿,是不想那憨直汉子再因此结了因果,背了人情。

三个时辰后,元清来到溪木镇,此地确如张坚所言,满目疮痍,遍地狼藉。

神念微扫,少年落在一处爪痕前,打量片刻,又御剑破空而去。

青州府。

未时,曹曦照旧捧着青坛来到书剑居,环顾四周,不见先生,也不觉诧异,放下青坛,自顾自拿起经义诵读起来。

足足读了一个时辰,元清才悠然现身,手里还托着一口赤泥小坛。

“老师。”曹曦起身拜道,言辞诚恳,礼数周到,让人无可挑剔。

元清目露赞赏,抬手将之轻轻扶起,而后问道:“你可愿学剑?”

曹曦一听此言,大喜过望,再无那幅得失不计、宠辱不惊的淡然之态,当即高声回道:“愿学,愿学,曦儿愿学!”

元清笑了笑,心中暗道:再读书养气,终究还是孩童心性,不过这样也好,本是烂漫年纪,何作枯老姿态。

翻手取出一尺长短剑,交至曹曦手中:“剑名鱼肠,长一尺三寸,为我昔年初识剑道所用,削铁如泥,也算人间神兵,如今赠与你,日后当勤加练习,莫坠剑名。”

曹曦躬身接过鱼肠剑,横在身前,来回审视良久,不发一言,眼中神采莫名。

元清也不催促,就这么手托瓷坛静静站着,眼前却现出一方演武场,场边老人身着月白长袍,头顶炎炎烈日,颜笑如春。

突然一声闷响,却是曹曦跪倒在地,神情激动,恭声说道:“弟子定刻苦用功,不负老师厚望!”

“好。”元清回过神来,将之唤起,随后凝神聚意,并指作剑,一指点在小童眉心。

曹曦始料未及,眼前场景陡然大变,但见云海翻波,神人舞剑,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变化莫测,又暗合四象八卦,阴阳五行,直把其看得神驰目眩,心神亦为之所夺,手中之剑无意识地越握越紧。

数息后,元清收回剑指,淡淡问道:“看明白了吗?”

语出如雷,惊醒梦中人,曹曦猛然回神,却仿佛大病一场,面色苍白,脚下虚浮,颓然坐倒在藤椅上。

元清对此视若无睹,面无表情,仍淡淡问道:“看明白了吗?”

曹曦勉力支撑,艰难回想,却发现所见偕忘,唯有一道虚幻剑影在脑中留存,且愈发淡薄,几欲消失不见。

过了许久,其睁开双眼,虚弱地回道:“弟子愚钝,只见得一道虚幻剑影,望老师恕罪。”

元清似乎早有所料,并未多言,只是打开小坛递给曹曦,顿时酒气四溢,还混着淡淡草药清香,竟是一坛药酒。

“都喝了。”

曹曦闻言没有半点迟疑,抱起小坛,一鼓作气喝了个精光。

药酒入腹,瞬间化为滚滚热流,游遍四肢百骸,补元益气,推宫活血,随后蒸腾而上,直冲天灵。

曹曦登时小脸通红,双眼迷离,同时有丝丝缕缕的淡白雾气自周身穴窍散出,氤氲缭绕,如在天宫仙境。

恍惚间,有一缕清气护住脑宫,并引着自己摆了一个剑势,顿时体内热流如百川到海,合和归一,并沿此剑势奔流往复,久久不息......

曹曦再醒来已是七日后。

仿佛大梦一场,其双目虽睁,然神思未归,躺在床上,仍觉身处云端,过了许久才慢慢有了实感。

“娘。”曹曦轻声唤道。

妇人一直守在床边,不敢出声,听得呼唤,终于忍耐不住,哭喊着扑了上去,将曹曦紧紧抱在怀中,泪如决堤。

“铁娃,你可算醒了!你可把娘吓死了!”

柱子皱着眉,在外间吞云吐雾,听到哭声立马扔下烟斗冲进房内,见曹曦无事,长舒一口气,喃喃念道:“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念着念着,不禁鼻头发酸,眼眶也微微泛红。

曹曦一头雾水,待母亲稍安,出言相询,这才得知,自己竟不饮不食,昏迷了七日之久!

“爹,先生呢?我去找他。”回想起当日情景,曹曦跳下床,边向外跑边问道。

“铁娃,你过来!”柱子急忙将其叫住,而后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递给曹曦,“元兄弟走了,这是他留给你的,叫你好生修习。”

曹曦接过小册,入目便是“太乙玄门剑”五个大字,看字迹,当为先生亲笔!

打开观之,竟是以蝇头小楷所写剑诀秘法;粗读几句,只觉得字字珠玑,句句精妙,似乎还与那神人所舞之剑法遥相呼应,不由心神沉溺,难以自拔。

柱子与妇人见小儿如此,相视一眼,顿觉宽慰无限,不过转而又化为浓重忧愁,压在心头,挥之不去。

只因这七日间,兽踪频现,噩耗连传。青州府百里方圆,村镇尽遭屠戮,派出的数支斥候小队皆全军覆没,城中百姓或逃或散,留困者足不出户,街道上空空荡荡,唯有军卒往来匆匆。

柱子本也打算举家逃离,然曹曦未醒,又得元清嘱咐,莫要惊扰,以免功亏一篑,错失机缘。夫妇俩无可奈何,只能硬生生留了下来。

如今,城门四闭,各处戒备森严,再想出逃,已是痴人说梦。

沉默片刻,妇人给柱子使了个颜色,后者立即会意,随其来到外间。

二人谁也不曾察觉:十岁小儿,沉眠七日,醒来居然不觉饥渴,甚至连身形都凭空拔高了数寸......

三日后,铁匠铺。

曹曦在屋内专心研读《太乙玄门剑》,妇人和柱子在一旁收拾细软,准备清水干粮。

突然,钟鸣大作,遍传全城,接二连三,九响方止。

柱子当即抓起一应物品,又提了把朴刀,冲到后院,掀起一处草席,露出下方狭窄地洞,而后冲妻儿喊道:“快,进地窖!”

城头。

沈文心和马游之并肩而立,面色铁青。

远方数尊巨大兽影渐次清晰,却是狮、虎、豹、狼、犀、牛六只三丈大妖,一条八丈花蛇,以及一头十丈巨象!

“马兄,此时若走,或可有一线生机。”沈文心淡淡说道。

马游之沉默片刻,而后洒然笑道:“大敌当前,贤弟何出此言?”

沈文心轻叹一声回道:“道兄何必明知故问?”

马游之收起笑容,反问道:“怎么,相交数十载,马某人在你心中,便是这等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之辈吗?”

沈文心摇摇头回道:“道兄何须用言语激我?只是君本方外之人,不沾因果,不染俗尘,自有逍遥岁月,实在不必留下,与沈某陪葬。”

马游之再问:“既知十死无生,何不随我一同离去?”

沈文心侧过身,微微笑道:“沈某自幼苦读圣贤书,家国恩仇,宗族大义,多少也知道些。何况为官一任,本就要护一方安宁。今妖邪来犯,众将士披坚执锐,视死如归,身为城主,沈某又岂能偷生。”

一番话言辞淡淡,却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马游之听后点点头说道:“好,既如此,马某也不再多言,便留下来,看看这群畜生究竟能翻起多大风浪!”

“马兄,你......”沈文心闻言一惊,急忙劝道。

但话一出口就被马游之摆手打断:“贫道这一生,东奔西走,庸庸碌碌,早已无缘大道。如今寿元将尽,若能为人道尽些许绵薄之力,也算不负仙缘。”

沈文心见其神色真诚,不似作伪,心下感动,无以复加,不由恭施一礼,诚心说道:“若有来生,当再与道兄把酒言欢!”

马游之大袖一甩,笑骂道:“去去去,下辈子老头子可是要得道成仙之人,哪有功夫陪你喝酒!”

话音未落,却听兽吼嘶鸣;抬眼望去,只见众妖齐面向西,周身各色光华隐现,如临大敌。

天边,一道灿灿银芒破空而来。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