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布衣锦绣 > 第四十二章 新岁染笺

布衣锦绣 第四十二章 新岁染笺

簡繁轉換
作者:启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7 03:27:19 来源:源1

第四十二章新岁染笺(第1/2页)

元启十四年元旦,苏州城的爆竹声裹着雪沫子,在砚微染坊的青瓦上炸开。苏微站在廊下,看着沈砚用左手将新写的“砚微染坊”红笺贴在门楣上,红纸在白雪的映衬下,亮得像他新调的“醉胭脂”。

她今年三十一岁,鬓边换了那支金步摇,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碰着耳坠叮当作响——这是沈砚昨夜特意给她戴上的,说“新年得戴点响的,才热闹”。案上摆着刚开封的新墨,是杭州分号送来的徽墨,墨锭上雕着兰草纹,陈小姐附信说“明儿写聘书得用新墨,才显郑重”。

“三爷爷,这红笺的浆糊太稀了,风一吹就掉!”阿竹举着把小刷子跑过来,鼻尖沾着点浆糊,像只偷喝了米糊的猫。这孩子来染坊已半年,不仅染布的手艺日渐精进,还跟着沈明学了写春联,只是腕力不足,字总往一边歪,却透着股少年人的鲜活。

沈砚没说话,只是用左手从陶瓮里舀出勺糯米糊,往红笺边角补了点:“用新熬的浆糊,能粘到明年此时。”他的目光扫过染坊的院子,晾布架上还挂着几匹“暗香色”,雪落在上面,紫褐里透着点白,像幅没干的画,“阿竹,把那几匹‘暗香色’收进库房,别让雪打湿了。”

苏微看着他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忽然想起元启二年的元旦,她在沈府的柴房里,啃着冷硬的窝头,听着前院的爆竹声掉眼泪。那时的年,冷得像口冰窖,不像此刻,染坊里飘着蒸糕的甜香,灶膛里的炭火噼啪响,像把日子煨在了暖炉里。

午后,周大人带着幕僚来了,手里提着个锦盒,里面是朝廷赏赐的“云纹锦”,说是“砚微染坊的‘烟霞色’得了京城好评,礼部特赏的”。老大人的目光落在阿竹身上,忽然笑道:“这孩子眼生得很,是沈大人新收的徒弟?”

“是落霞镇李木匠的外甥,叫阿竹。”沈砚的声音带着笑意,左手往周大人手里塞了杯热酒,“这孩子机灵,学东西快,将来能顶事。”

阿竹被夸得脸通红,慌忙往灶房躲,却被周大人叫住:“听说你染的‘霜菊色’不错?开春的染织大会,可愿代表砚微染坊去试试?”

少年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染缸里刚调亮的“桂魄色”,攥着衣角讷讷道:“俺……俺怕染不好,丢了染坊的脸。”

“怕什么。”沈砚拍了拍他的肩,右手的旧伤在暖屋里仍微微发颤,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当年明儿第一次参赛,比你还慌,不也拿了魁首?”

苏微知道,这是他有意要历练阿竹。就像当年放手让沈明去杭州打理分号,有些路,总得让孩子自己走,哪怕跌了跤,也是成长的颜色。

傍晚,沈明从杭州回来了,带回个木盒,里面是陈小姐亲手绣的荷包,兰草纹绣得针脚细密,比苏微当年绣的还精致。“陈伯母说,这荷包得用‘烟霞色’的带子配才好看。”沈明的耳尖红得像新染的红绸,却在说起陈小姐时,眼里的光藏不住,“她还说,开春学染‘烟霞色’时,要亲手给三爷爷和苏姐姐各染件新衣裳。”

沈砚接过荷包,指尖抚过上面的兰草:“你陈伯母的手艺,越发好了。”他转头对苏微道,“明儿的聘书,就定在正月十六吧,让周大人做个见证,热闹些。”

苏微笑着点头,忽然看见阿竹正趴在灯下,用沈明写废的春联纸练习染谱批注。少年的字虽仍稚嫩,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枫香脂需隔年陈酿”几个字,竟有几分沈砚的笔锋——这孩子的心,细得像染布的经纬,悄悄学着身边人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二章新岁染笺(第2/2页)

夜里,守岁的烛火点起来了,染坊的灯亮得像白昼。沈明在账房写聘书的草稿,笔尖划过宣纸的声响,混着阿竹哼的落霞镇小调,格外安宁。沈砚靠在竹椅上,苏微坐在他脚边,给他剥着橘子,橘瓣的甜汁溅在指尖,像染了点“醉胭脂”。

“元启十四年,该给染谱添些新方子了。”沈砚忽然开口,目光落在案上的徽墨,“让阿竹试着写‘薄荷绿’的批注吧,这孩子对草木的性子,比同龄人敏感。”

苏微把橘子瓣递到他嘴边:“你倒会偷懒。”话虽这么说,眼里却漾着笑意——她懂他的心思,是想让阿竹在染谱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像给这孩子的未来,盖了个安稳的戳。

阿竹听到这话,手里的橘子差点掉在地上,结结巴巴道:“俺……俺怕写不好,污了染谱。”

“谁一开始就写得好?”沈砚的声音带着暖意,左手拿起他练习的纸,“你看这‘苏木切片厚度三分’,比明儿第一次写的强多了。”

沈明笑着点头,忽然举起聘书草稿:“三爷爷,‘琴瑟在御’的‘瑟’字,我总写不好,您教教我?”

沈砚接过笔,左手扶着沈明的手腕,引导着笔尖在纸上行走。烛火映着两人交叠的手,像幅温暖的画。苏微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元启三年的冬天,沈砚也是这样,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说“多认些字,将来能自己算账”。

那时的字,歪歪扭扭的,像刚抽芽的兰草,如今却已能撑起门面,写出堂堂正正的聘书。

元启十四年的钟声敲响时,爆竹声在苏州城炸开了锅。阿竹跑出去放烟花,火光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像染布时变幻的色。沈明站在廊下,看着漫天烟火,手里紧紧攥着聘书草稿,嘴角的笑意藏不住。沈砚靠在苏微肩头,听着她数着烟花的颜色,忽然道:“微微,你看那朵烟花,像不像‘烟霞色’?”

苏微抬头望去,夜空中的金红正慢慢散开,像匹被风吹动的绸缎。她笑着点头,指尖划过他鬓边的白发,像拂过染谱上的批注:“像,比咱们染的还亮。”

他忽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布传过来:“元启十四年,咱们的染坊,该开到南京去了。”

苏微的心轻轻一颤。南京,那是离京城更近的地方,是他当年仕途起步的地方。她知道,这不是沈砚想重回朝堂,是想让“砚微染坊”的兰草纹,在更多地方扎根,像把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坚韧,撒向更远的天地。

守岁的烛火渐渐稳了,映着案上的新墨,映着门楣的红笺,映着窗外漫天的烟火。苏微靠在沈砚肩头,听着他渐沉的呼吸,忽然觉得,元启十四年的新年,像块刚染好的“烟霞色”绸缎,带着点金红的暖,藏着点草木的香,等着被日子,慢慢熨烫得平整、温润。

而她和他,就守着这染坊,守着身边的孩子,看新岁的阳光染亮绸缎,看春雨打湿兰草,看那些年轻的身影,一点点长成能扛事的模样。

日子还长,颜色还多,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