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21关中士人领袖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021关中士人领袖

簡繁轉換
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28 来源:源1

021关中士人领袖(第1/2页)

这次献俘,重要的不是赫连昌、王买德,而是如何处置五千惊恐不已的降卒。

刘义真可不敢收编这些降卒,且不说降卒皆为胡人,眼下赫连勃勃东出在即,刘义真哪有时间让他们归心。

同时,面对赫连勃勃的军事威胁,他也分不出更多的军士看管五千俘虏,或者把他们押往南方。

至于杀降,且不说是否有损阴德,此举看似直截了当,实则后患无穷。

好在刘义真早有打算,他下令斩断降卒的拇指,对王修道:“明日将降卒押往市集发卖,所得财货,皆作军士赏赐。”

断了拇指,握不稳兵器,不方便开弓,注定不能再上战场,只能作为奴役驱使。

此举看似残忍,但相较于赫连勃勃动辄坑杀降卒的做法,倒是显得温情脉脉。

刘义真的命令帮了王修一个大忙。

此战虽然缴获颇多,然而所得财物却很少,长安府库空虚,王修正发愁该如何赏赐有功将士。

如今刘义真提供了一条财路,王修连忙应下。

可王镇恶却提醒道:“启禀府主,此战调集的将士颇多,单单发卖五千奴隶,恐怕难以酬功。”

这一战,刘义真调集了七千步兵,一万骑兵,将士们又杀敌颇多,真要论功行赏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修被打开了思路:“王司马、傅司马缴获各类马匹上万,或可贩售牟利。”

王镇恶、傅弘之闻言,都变了脸色,他们都希望把缴获的马匹留在军中。

不待他们出言阻止,刘义真率先否决了王修的提议:“不可,这些军马,我有大用,王长史不必忧心赏赐,此事,本将军自会解决。”

王修见刘义真打了包票,出于对他才智的信任,便也放下心来。

哪知刘义真看向韦华,笑道:“京兆韦氏家资丰厚,如今叛国通敌,罪证确凿,正该查抄资产,夷其关中全族。”

京兆韦氏早就分了三支,一支南渡,一支在河北,一支尚在关中。

此话一出,韦华自是如遭雷击,而关中士人无不变色,就连王镇恶、王修也固谏不可:

“府主!罪止韦华一脉,何以祸及全族。”

“王司马所言甚是,府主,今日灭了韦华满门即可,足以震慑宵小。”

刘义真的幕府也不仅有韦华一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秦州主簿韦肃、参军韦惠度等人无不大呼冤枉。

韦肃声泪俱下道:“下吏一心事主,韦华通敌一事,下吏实不知情,何以遭此横祸,还请府主明鉴。”

然而刘义真却好似铁了心要拿尚在关中的韦氏子弟开刀,任谁劝也不听。

直到杜骥站了出来。

刘义真看见杜骥,脸色缓和了许多,对众人道:“韦氏悖逆,本将军大为痛心,幸得杜主簿昨夜冒险出奔,为我示警。”

说罢,他看向王修,笑道:“有功当赏,有过则罚,王长史,我欲以杜主簿为雍州别驾,许其入军府参赞机密,你看如何?”

王修自无不可,眼下最要紧的是阻止刘义真屠戮京兆韦氏,不想在别的地方忤逆他。

事实上,回看刘义真两个多月来所表现出的前后差异,这次返程,分明就是给赫连璝设下的陷阱,哪需要杜骥夜奔示警。

在场之人谁不清楚这一点,有人羡慕杜骥,也有人暗自鄙夷他,认为他踩着妻族上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21关中士人领袖(第2/2页)

杜骥面色从容,拱手道:“回禀府主,下吏不敢居功,昨夜下吏拜访韦府,是经丈人提醒,才想到府主此行可能会有危险,也是丈人催促我出城示警。”

众人听他这么说,无不惊诧,而诸韦也全都感激地看向杜骥。

倒是韦华神色复杂,估计此刻心里五味杂陈。

刘义真早些时候就已经让人调查过杜骥昨日的行踪,知道他出城前去了一趟韦府,但此刻却装作不信,责备道:“杜主簿,我知道你碍于亲情,不忍韦玄受到其父的牵连,但也不该以谎言欺我。”

杜骥正色道:“下吏不敢欺瞒府主,府主若是不信,可唤来下吏的丈人,当面问询此事!”

“当真?”

“千真万确!”

刘义真闻言,一拍大腿:“哎呀!若无杜主簿,义真险些冤枉忠臣!”

他亲自上前扶起韦肃、韦惠度等人:“韦华悖逆,数典忘祖,就连其子尚且不肯与他同心,又何况是诸位。”

说罢,刘义真逐一向幕府诸韦拱手道歉,倒是弄得韦肃等人手足无措,连道不敢。

在古代,上位者可能会知错、改错,但很少会当众认错。

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脸面、权威。

而刘义真一个现代人,脸皮肯定比古人厚,加之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威望正隆,也不用担心因此被人轻视,自然敢于当众认错。

在场不乏人精,包括韦肃、韦惠度,很多人都猜到了刘义真其实根本不想殃及整个京兆韦氏,之所以闹上这一出,完全是在给杜骥铺路。

韦华倒了,关中士族需要一个新的领袖,刘义真因此力推杜骥。

至于王修,虽然出身京兆王氏,但他早年南渡,一个抛弃了故土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被选择留守关中的士人奉为领袖。

而杜骥不同,他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

在世人看来,是因为杜骥力证,才让刘义真相信了京兆韦氏的清白,罪止韦华,而不殃及整个宗族,所以他们必须要领杜骥的情,否则便是忘恩负义,会遭到世人唾弃。

当然,杜骥除了年轻了点,才三十出头,其余方面他是够格的。

京兆杜氏同样为关中望族,杜骥高祖父便是灭吴的西晋名将杜预,单论出身,就没几个比得上他,如今更是由主簿升为别驾,深受刘义真的信任。

在得到京兆韦氏的感激与支持后,合韦杜两家之力,关中士族领袖,舍杜骥,又有谁能当之。

不过,前提是刘义真能够守住关中。

今天刘义真演这一出戏,也不全是为了杜骥,他需要让关中士人知道:自己绝不会亏待忠义之士,杜骥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安抚住了诸韦,便是发落韦华一家,刘义真冷冷道:“韦华罪大恶极,明日正午,押赴闹市处斩,悬首于城西雍门,我要他看着我如何平灭胡虏!至于其家眷...”

刘义真沉吟片刻,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充没家产,家眷流放岭南。”

若非韦玄提醒杜骥示警,韦玄一脉,必是满门抄斩,哪能像现在一样,只杀韦华一人。

岭南虽是穷山恶水,但说不定哪天遇了大赦,便可归籍,哪怕刘义真不许他们回关中,也可在襄阳安家,那里是东晋侨置的雍州,皆为乡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