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79各方反应(4000)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079各方反应(4000)

簡繁轉換
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2 15:44:28 来源:源1

079各方反应(4000)(第1/2页)

刘义真把改革农具的事情交给杜骥,也就不过问了。

过问也没用,他就是个外行,只知道一个直辕变曲辕,所以,刘义真只要结果。

反正自己年龄小,不必急于一时,有的是时间让匠人们试错。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时间长了,总能整明白。

然而,与刘义真充满耐心不同,有的人却在争分夺秒。

赫连璝自从告别了他的好兄弟后,便直奔统万城。

途经高平川时,先行回国的叱干罗引已经在此清洗过一遍了,但是杀的人并不多。

赫连璝与赫连伦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生活在高平川的鲜卑破多兰部是他们共同的母族。

无论二人究竟是谁即位,破多兰部对此都不会太过抵触,所以叱干罗引只是处死了赫连伦的铁杆支持者。

赫连璝在离开高平川时,顺道带走了赫连伦的妻妾。

这也正常,如果是赫连璝被废杀,他的妻妾大概率也会被赫连伦或者赫连勃勃玩弄。

等到赫连璝回了统万城,自然也不会放过赫连勃勃的王妃梁氏。

他这辈子最恨两个人,一个是亲爹,一个是亲弟弟。

当然了,匈奴人本就有父死子继的传统,赫连璝哪怕继续立梁氏为王妃,别人也无从指谪。

......

统万城位于白于山以北,鄂尔多斯高原以南,这地方在后世,又叫毛乌素沙地,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北宋时,因为与西夏在此激烈交流意见,打了上百年,硬生生把这里打成了荒地,及至明朝,已是‘四望黄沙,不产五谷’。

但在宋代以前,这里沃野千里,水草丰美。

统万城的具体位置在无定河北岸,就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那条无定河。

叱干罗引先于赫连璝半月回到统万城。

他只带三千骑兵,一人五马,自然走得快。

叱干罗引奉命调集了五万匹牛,二十万头羊,让人驱赶着送往安定。

这笔牛羊换甲胄的交易,胡夏相较而言更为急切,因为赫连璝面临着北魏实实在在的威胁。

如今的北魏,就是北方名副其实的霸主。

赫连勃勃反叛后秦的理由,是因为姚兴在柴壁之战后选择与北魏议和,赫连勃勃宗族五千人被拓跋珪所杀,与北魏有血海深仇,当然不能容忍姚兴的懦弱之举。

然而他在叛秦自立后,先是袭杀岳父,然后连年攻打后秦,就是不敢朝着北魏龇牙。

赫连勃勃尚且如此,又何况赫连璝,他是真的害怕魏军打过来,所以急着讨要甲仗。

当然,如果刘义真得了牛羊,借机远征朔方,那就是在逼迫赫连璝带领部众投奔北魏。

赫连璝清楚刘义真不是一个利令智昏的人,就算占据了朔方,但如果这些部落都投了北魏,得地失人又有何用。

回了统万城,赫连璝为赫连勃勃、赫连伦发丧。

胡人是没有守孝一说的。

葬了二人后,赫连璝又在宫殿正式接受了群臣的祝贺,他信守当初密谋时的承诺,拜丈人叱干罗引为相父,以此笼络鲜卑四部之一的薛干部。

叱干即为薛干。

至此,胡夏内部的局势暂时算是稳住了。

赫连璝与叱干罗引这对翁婿如今正处于分享权力的蜜月期,赫连璝即使想要卸磨杀驴,也不可能挑在这个时候。

回到后宫,赫连璝迫不及待地与嫡母、弟媳大被同眠。

好不容易弄死了父亲、弟弟,也是时候享受享受,品尝战果了。

至于甲仗的事,急也没用,还得等着刘义真收了牛羊再发货。

......

在叱干罗引率先回国后,进行的一系列的大动作根本瞒不过人,早就有人把消息送往了平城(山西大同)。

北魏旧都在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二十年前迁都于平城。

皇帝拓跋嗣看罢密信,让人速请谋主崔浩前来商议。

崔浩出自河北大族清河崔氏,常自比张良,但也的确智谋出众,深受拓跋嗣的信赖,史载:凡军国密谋皆预之。

“崔卿,赫连勃勃死在了渭北,赫连璝继承父位,与刘义真约为兄弟,如今两家休兵,夏人退回了朔方,刘裕可真是养了一个好儿子啊。”拓跋嗣感叹道。

他如今也才二十六岁,以为能熬死刘裕,想不到又有一个十二岁的刘义真横空出世。

不过,拓跋嗣也没有什么好羡慕刘裕的,他的长子拓跋焘虽然是比刘义真小了一岁,但也同样不凡,已经展露了智慧。

事实上,对于晋夏之战的胜负,拓跋嗣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了。

前几天从河东郡传来的情报,刘义真往蒲坂增兵六千,正是韦士荣、杜安所领的六千义从军。

崔浩当时就断言,必定是赫连勃勃败了,否则刘义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还往蒲坂分兵,当务之急肯定是要击退了夏军再说。

只是没有料到赫连勃勃竟然死了,而且赫连璝能够与刘义真光速握手言和。

崔浩如今听了这么个结果,不由眉头紧锁,沉吟许久后,说道:“陛下,赫连勃勃既死,夏人必然溃败,但是刘义真却适可而止,与赫连璝罢兵言和,二人只怕早有勾结,臣以为,定是他不久将要南下,所以希望赫连璝能够替他看住北面门户。”

拓跋嗣对此深以为然,他问道:“依照崔卿所言,此时不可出兵朔方?”

“不错,夏人虽败,但尚有坚城,我军冒然西进,恐一时难下,刘义真也必然出兵救援,臣以为,不如等刘义真回了彭城,再作计较。”

拓跋嗣没有疑惑刘义真为什么能够回去彭城,他要是刘裕的话,也会毫不犹豫地更易世子,自然要把刘义真叫回去。

“如此说来,朕难道什么都不做,就等着小儿离开?”

担心拓拔嗣面子上过不去,崔浩给了个台阶:“如今夏国人心惶惶,陛下可以暗遣使者至朔方,引诱其部落来降。”

拓跋嗣微微颔首,认可了崔浩的建议。

只不过这一举动可能收效甚微,至少胡夏的几个核心部落不会轻易叛离。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除非北魏攻取朔方,否则他们舍不得迁离这一区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79各方反应(4000)(第2/2页)

当然,崔浩不赞同出兵朔方,还有三个原因。

其一是年初北魏刚与柔然人打了一仗,虽然主力是北魏控制之下的高车、丁零等部落,但这些部落需要暂时休养生息,短时间内难以跟随魏军进攻朔方。

第二个原因是北魏目前正准备推行一项政策:强行将冀、定、幽三州的徒河人迁徙到代郡。

徒河人是拓跋鲜卑对其余鲜卑人的蔑称,因西晋时,慕容鲜卑首领慕容廆率部迁居幽州徒河县(辽宁锦州)而得名,以此凸显拓跋鲜卑才是真鲜卑。

拓跋嗣迁徙徒河人到平城附近,是为了固本,削弱地方,这属于国策,必须推行。

但此举必然引得河北鲜卑人的不满,有可能会需要派遣军队威慑、镇压,实在腾不出手,短时间内不能陷入朔方的泥潭。

毕竟赫连勃勃的统万城确实修得坚固,一时半会真的很难攻下。

既然现在不能出兵,倒不如暂时先安定国内。

崔浩也在力主推动这项政策,那些滞留在河北的鲜卑人被迁走,同样也符合河北士族的利益。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北魏如今进入了将领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不是没有名将,而是没有顶级的军事人才。

对此,崔浩曾有过评价:兵众虽盛,而将领之中却无韩信、白起,长孙嵩有治国之才,没有进取之能。

崔浩提到的长孙嵩,也就是去年率领三万骑兵冲击却月阵,被朱超石带着二千七百人打得抱头鼠窜的那位。

其余如叔孙建、奚斤等老将,也并没有帅才。

至于皇帝拓跋嗣,虽然文武双全,倒是能够御驾亲征,但他自小多病,身体并不好。

......

崔浩离开偏殿,没走多远,迎面遇上了拓跋焘。

“参见皇长子。”崔浩赶忙行礼。

拓跋焘与刘义真一般,前些日子过的生辰,年仅十一岁,还未封王,拓跋嗣也并未册立储君,但北魏内部所有人都知道,未来的太子必定是这位皇长子。

在拓跋焘出生不久,其祖父拓跋珪就曾断言:成吾业者,必此子也。

拓跋焘也没有辜负拓跋珪的期望。

原时空中,拓跋焘十二岁时,拓跋嗣就放心让他前往北疆,整顿边防,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十六岁御驾亲征,击败柔然可汗。

相较于刘义真,他才是真正的早慧近乎妖。

“崔公。”拓跋焘回了一礼。

他的母亲姓杜,出自魏郡杜氏,是个汉人,受到其母的影响,拓跋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鲜卑人,至少他就很爱与人下棋。

抬起头,拓跋焘好奇道:“听闻朔方有了消息,父皇急召崔公,必有大事,我正要求见父皇,询问经过,如今偶遇崔公,还请崔公为我解惑。”

拓跋焘很敬重崔浩,主要也是因为崔浩非常受其父拓跋嗣的器重,甚至引得许多鲜卑大臣的嫉妒。

崔浩自然不会推脱,拓跋嗣因为身体的原因,并不阻止他们来往。

二人寻了个说话的地方,崔浩将自己知道的有关晋夏之战的全部事情告诉了拓跋焘。

拓跋焘听罢,惭愧道:“刘义真只是年长我一岁,就已经威震西北,而我年满十一,却还是一事无成,唉!真是虚度光阴。”

崔浩愕然,任他足智多谋,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拓跋焘又自顾自地说道:“听闻晋人遣使北上,不久将至平城,崔公,此事当真?”

崔浩点点头:“确有其事。”

拓跋焘大喜:“我当书信一封,让他们转交给刘义真。”

“不知皇长子为何要与刘义真联络。”

崔浩当然不会认为拓跋焘是要效仿赫连璝,毕竟拓跋焘的处境与赫连璝截然不同。

赫连勃勃那是明摆着要废太子,赫连璝必须自救,而拓跋嗣虽然喜爱次子拓跋丕,但拓跋焘太过出众,拓跋丕对他根本产生不了威胁。

拓跋焘听了崔浩的疑惑,笑道:“我既然听说了他的名声,他也应该知晓我的名字,我们年龄相仿,又同样尊贵,注定会是一对宿敌。”

他的言语间满是自信。

早在听说刘义真击败赫连璝后,拓跋焘便注意到了他。

如今对方斩杀赫连勃勃,平定关中,于拓跋焘看来,倒是有资格成为自己一生的对手。

......

北凉,姑臧。

西秦的使者翻山越岭,来到此地,却发现迎接他的官员几乎人人都身着旧袍,连个穿新衣服的都没有。

这让西秦使者大为惊讶。

他也不是第一次出使北凉,印象中,这些人都是出自当地豪族,日子应该也没有这么苦吧。

西秦使者找到机会,询问一位旧相识。

那位旧相识避开旁人,苦笑道:“此前刘裕入关中,刘校郎因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而被处死,如今刘义真斩杀赫连勃勃,全取雍州七郡,大王盛怒难当,满朝文武,又有谁敢再犯。”

早在西秦使者赶到之前,晋夏之战的结果就已经为北凉君臣所知,而且有一段时间了,但北凉官员们谁都不敢疏忽大意。

西秦使者听说此事,又看了看自己为了宣扬国威而穿着的华丽袍服,脸色大变,非得跟随行之人换了身朴素些的衣服,才敢去见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对于西秦的提议,欣然答允。

他目前的战略重心不在南方的西秦,而在西凉。

西凉是由凉州大姓李氏建立的汉族政权,起初定都敦煌,后来迁都酒泉,与西秦、北凉并为陇右三国。

开国皇帝李暠被后来的李唐皇室尊为祖先,只不过依据后世的考据,大概率是冒认的。

沮渠蒙逊早就有吞并西凉的心思,如今西秦一心防备晋军翻越陇山,遣使与他交好,沮渠蒙逊又怎会拒绝,正好能够放心地谋划如何攻取西凉。

这也算是他近段时间听说的最好消息,因为刘义真平定关中而生出的怒气也因此消散了许多。

(感谢锦绣乾成献出的600部曲,感谢明不详献出的200部曲,感谢安静看好书献出的100部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