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09章 锦衣卫和政工处

朕就是万历帝 第709章 锦衣卫和政工处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09章锦衣卫和政工处

任博安叫门口守卫打来一盆水,找来一条毛巾,放在陈荣华旁边的桌子上。

等他情绪稳定了,说道:「洗把脸。」

「谢任老爷。

杨贵安叫人多拿几盏油灯进来,把室内照得亮堂,所有人的相貌都看得清楚。

「你儿子被俘后,因为懂汉话,又懂苗语,还识得两三百个字,我就推荐他进了第四师随军学堂,也叫教导队。

在那里学习一段时间后,或者转到贵州新组建的营卫军,或者是地方警政部门。」

洗完了脸的陈荣华噙着泪光,合掌不停地向杨贵安行礼。

「我在乌江边上的毛栗铺镇,离开了第四师,转回思南城。

田阿贵跟着第四师进驻贵阳,目前应该还在贵阳,我可以去信,托第四师的朋友帮你打听他的近况,也可以把你的情况转告给他。」

陈荣华恭敬地答道:「回杨老爷的话,请帮我打听下阿贵的现况,还有田四妹。万分感谢。

至于我的情况,还请暂时不要告诉他们。」

「好。」杨贵安点点头,目光转向任博安。

任博安等守卫把陈荣华身边的水盆端走,开口问道:「陈荣华,你知道我们所求吗?」

陈荣华在凳子上正襟危坐,长吸一口气,「三位老爷的目的,小的知道,请问吧,小的知无不言。」

「刚才你说甘冒风险,找人盘下二三十块商贩牌子,自己也从中白捞一块。为何要冒风险?」

陈荣华愣了一下,随即敬佩道:「两位老爷真是明察秋毫啊,小的一时激动,说话露了点马脚,马上就被两位老爷抓到了。

是的,赵俊海跟修齐广有勾结,两人颇有一段渊源。」

「渊源?我们从头说起,先从赵俊海和修齐广的渊源说起。」

「是。此前报国仁慈院监院圆海大和尚是湖北人,他管着仁慈院库房和帐簿,于是就请了侄儿赵俊海做了仁慈院的帐房。

叔侄俩内外勾结,上下其手,从仁慈院身上咬下一大块肥肉。后来赵俊海乾脆盘下商铺,开了『楚悦轩』,正儿八经做起生意,做起员外来。

修齐广当时是仁慈院的护院,凭着心狠手毒,敢打敢冲,被提携为头目,两人的交情就是那时结下了的。

隆庆元年,海青天奉旨对京畿佛道两界进行整饬。仁慈院监院圆海,也就是赵俊海的叔叔,劣迹斑斑,作恶多端,第一批就被抓进去。

圆海攀咬了不少人,唯独没有把侄儿赵俊海招出来。赵俊海也用了些手段,终于从仁慈院的瓜葛中脱身。

修齐广在仁慈院倒台后,被抓进顺天府大牢里住了几个月,不知为何又被放了出来,然后还立了燕子门,开了安良行,欺行霸市丶包娼庇赌,生意做得不小。」

任博安点点头,「那赵俊海和修齐广勾结做什麽事?」

「赵俊海是正经生意要做,收赃销帐的不法生意也做。

修齐广名下好几个赌坊,赌徒质押的绫罗绸缎丶金银珠宝,还有其它不法门路来的财货,都给到赵俊海,由他托生意夥伴,运到江南或西北去转卖了。

既不会留下手尾,又能多换些钱。有时候赵俊海也帮修齐广从西北丶江南采买些贫苦女子,再由他转卖给京师各青楼秦馆」

「你刚才说冒险拿游乐会商贩牌照,为什麽要冒险?」

「唉,修齐广包揽游乐会牌照,其实是想坐庄开赌,小的早就知道的。赵俊海还在里面投了钱,入了一股。

坐庄开赌,背后牵涉的人太深了,小的原本不想也不敢掺和进去。只是对于小的来说,游乐会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小的前思后想,还是决定搏一把,赚足钱就回原籍,去播州找妻儿。」

背后牵涉的人太深了!

终于掏出这句话了,沈万象激动地差点直接开口问陈荣华,到底牵涉到什麽人。

旁边的杨贵安却问道:「你是赵俊海的心腹?」

「算是。小的在京口救的那位客商,是赵俊海的旧故,这些年一直有生意往来,互相十分信任。

小的在楚悦轩做了半年夥计,有一回赵俊海跟小的聊天,无意间提到了我的叔叔,才知道他以前认识我叔叔,还得过我叔叔的恩惠。

自此赵俊海对小的更加信任,让我办了几次事,其中有两件非常麻烦。小的还算机警,都给办好了。

于是赵俊海对小的另眼相看。

只是赵俊海其它都好,就是耳朵根软,凡事听他堂客的。赵夫人呢,是个一根灯芯要拆成两根用的主,对下面的人是极尽苛刻,十分吝啬。

所以小的在赵俊海手下,衣食无忧,但是存不下钱来,凑不足盘算,十分苦恼。」

「那赵俊海叫你办过什麽事?」

陈荣华巴拉巴拉不客气地全部说了出来。

赵俊海只是他的东家,又不是他的恩主,双方只是雇佣关系,没有什麽出卖不出卖的。再说了,陈荣华给他办了那麽多事,解决了那麽多麻烦,却总是像打发叫花子一样,随意打发一点赏钱,心里早就有憋着一团火。

不过陈荣华还算讲道义,开始时想方设法地帮赵俊海隐瞒。

可是在妻儿面前,陈荣华马上想通了。

你身为东家的恩情早就还清了。我衣食无忧,都是靠着自己机警能干挣回来的,不存在还欠着你的恩情。

毫不犹豫地改变了立场。

沈万象越听眼睛越亮,乖乖,有大鱼啊。

「修齐广的勾当,你知道多少?」

「知道不少。」

「说说。」

「好!」

陈荣华对交代修齐广的破事,更加没有心理负担。

「小的跟修齐广,以及他手下的四大金刚,就是四位最得用的心腹打过交道。后来比较熟了,他们私下里有些赃物,还是小的转手帮他们处置的。

常来常往,比较熟了,经常在一起喝酒,也听他们说起过他们的破事」

陈荣华巴拉巴拉说了一通,然后总结道:「修齐广这四位心腹,都是跟他一个师傅的师弟,还一起在仁慈院当过护院。许多武艺还是他代师传授。

隆庆元年,修齐广从大牢里出来,这四位师弟不离不弃,跟着他一起打江山

要小的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修齐广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他四位心腹也不是什麽好东西。不过他的六师弟,四大金刚里的老四贾富贵,人称贾老六,还算是有良心。

坏事从不抢着做,有时候还会伸手拉人一把。在燕子门那个粪坑里,他算是个奇葩。修齐广和其他人也都不是很喜欢他,但他天赋好,武艺高超,甚至反超修齐广一大截。

据说贾富贵在仇家手里救过修齐广好几次命。修齐广还要靠贾老六保命,所以一直哄着他.」

任博安和杨贵安对视一眼,对门口说道:「把贾在寅请进来。」

「是!」

过了一会,门开了,进来一人,身形雄壮,气势不凡,陈荣华看到他的相貌,猛地跳了起来,失口喊道:「贾老六!」

来人哈哈一笑:「陈兄,在下贾在寅,字举业,现在恭居锦衣卫镇抚司特遣局正七品主事。」

不仅陈荣华傻眼了,沈万象也傻眼了。

任博安在旁边介绍:「举业出自保定蒙古达官,祖上跟着忠壮恭顺伯(吴允诚)自山阴归明。

后来被安置在保定。举业十五岁时奉命潜入沧州,带艺投奔了修齐广的师傅。你真以为修齐广和他师傅有多高明,能教出举业这样的高手来?」

带艺投师,难怪武艺高出修齐广一大截。

贾在寅客气道:「在下十四岁那年手脚没轻没重,惹了大祸,于是戴罪立功,给锦衣卫做暗桩。

请...您....收藏_()

想不到一做就是十二年。

惭愧的很,在下在修齐广身边卧底十年,收集了不少江湖情报,只是一直不能探知到其幕后的黑手。

倒是陈兄,八面玲珑,没多久就察觉出修齐广幕后的主子。不过你也很机警,察觉到不对马上放弃,还掩饰得很好,让修齐广打消了疑惑。」

陈荣华心里一惊:「修齐广警觉到在下的打探?」

「没错,你要是再稍微进一步,在下就只好用羌笛给你吹一曲了。」

陈荣华吓出一身冷汗来。

沈万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锦衣卫果然名不虚传,恐怖如斯!

「好了,陈荣华,你现在说一说,赵俊海和修齐广身后的主子贵人了。」

陈荣华心有馀悸地咽了咽口水,「好,赵俊海背后的贵人,我确信无误,但是修齐广身后的贵人,在下只是猜测。」

「猜测也无妨,尽管说来。」

三个多小时后,房间里只剩下任博安丶杨贵安和沈万象三人,陈荣华下去休息,贾在寅有事离开了。

沈万象放下厚厚一迭文卷,欣喜地说道:「任兄和杨兄所料不错,陈荣华的肚子里,确实有货!

现在我对完成府尹的重任信心满满。」

任博安和杨贵安相视一笑,没有出声。

「不过今晚让在下刮目相看的是锦衣卫对人心的把握,真是让人惊叹不已。要不是两位连施妙招,还真降服不了陈荣华这只狐狸。」

任博安连连摆手,「锦衣卫在暗桩丶行刑等方面颇有心得,但是教化人心方面却是个草台班子。」

好像有点道理。

锦衣卫凶名赫赫,多半来自它的无孔不入和狠辣凶残,没听说它在收揽人心方面有建树。

沈万象疑惑地问道:「难道是两位仁兄自学的本领?」

任博安哈哈一笑,「这是我们跟政工处学的本事。」

「政工处?」

「对,就是以前的军中宣赞局。」

沈万象问道:「宣赞局?记得李子明去那里观政了半年,后面不听其名了。」

「宣赞局是孟春先生(杨凤鸣)在南海经略时组建的,在克复安南时立下赫赫功勋。

后来推广全军,在团级以上设政工处,营连设政工教导员和指导员。它们隶属于中军都督府的政工总局,总都事正是孟春先生。」

杨贵安一旁纠正道:「任兄,现在政工总局隶属于前军都督府。」

任博安一愣,「改了?」

「是的,前两日子《皇明朝报》有刊登。我听朋友说是中军都督府有参谋总局,权柄太重,所以把政工总局分到前军都督府去了。」

「原来如此。沈令史,政工处平时宣传教化丶肃正军纪,战时鼓舞士气丶振奋军心。还负责教化俘虏,安抚地方。

他们在教化人心上很有一套.」

杨贵安在旁边补充道:「例如在下参加的湄潭响水坝伏击战,杨兆龙部属六千多土兵被俘获。政工处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

先是揭发检举,把平日作恶多端,吸血霸凌的军官揪出,举行诉苦大会,痛斥这些恶官的种种劣行,再当众严惩

然后教识字,教唱歌,组织班会小组会,互相讲故事,述过往,批评与自我批评,展望未来,畅想幸福才五天,那六千俘虏有一大半归了心.」

任博安又说道:「我们只是跟政工处学了点皮毛,他们才是真厉害。不用严刑拷打,只是跟你谈心,用不着几句话就让你恸哭流涕,悔不该当初。

对了,你的同科李子明李令史,也是其间高手。听说他跟着第一师在施州卫丶在石柱改土归流,领着政工处,把六七家土司搞得众叛亲离」

沈万象又惊又喜,「子明居然如此长进,立下这麽大的功劳,真是让我为他高兴啊。」

心里又暗暗着急。

子明兄,你进步得太快,我有些跟不上啊。

唉,焦虑啊。

即高兴兄弟有进步,又焦虑兄弟进步太快!

把文卷整理好,任博安对沈万象说道:「沈令史,天亮了我们就进城去,向潘府尹和苏镇使汇报,然后请示下一步工作。」

「好!我们有了重大收获,要趁热打铁!」

三人出了房门,惊喜地看到东方由深蓝变成灰白,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抹橘红色聚集着,然后猛地睁开,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了整个天地。

「天亮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