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65章 孔圣人神主位何在?

朕就是万历帝 第665章 孔圣人神主位何在?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65章孔圣人神主位何在?

锣鼓声更响,接着鞭炮声炸响,惊起无数飞鸟。

呛人的硝烟四下弥漫,碎纸屑飞得满地都是,但是气氛瞬间烘托起来。

等到鞭炮声响完,众人热烈鼓掌,李万意请李贽和曹国宗主持升匾启门仪式。

欢呼声中,儒袍外罩褙子,头戴大帽的李贽与一身绯袍官服的曹国宗互相谦逊地上前,走到江夏公学门口,从学生手里取得一支毛笔,沾了沾砚台里的墨汁,在匾额左右两边各点了一笔。

然后匾额被工匠缓缓吊起,卡在门框上方。

「江夏公学」,正是王一鹗题的字。

雄劲有力,庄严森然。

接着李贽和曹国宗接过两把剪刀,一起剪开挂在大门门环上的红绸带,然后用力一推,推开了大门。

掌声再次热烈响起,乐班使出浑身力气,锣鼓敲得震天响。

曹国宗和李万意再三恭请,李贽却不过盛情,第一位迈过门槛,走进江夏公学大门里。

曹国宗第二位跟着迈进去,李万意这时转身邀请耿定向第三位进大门。

耿定向心中早就忿忿不平。

论功名,我是进士,还是曹国宗的前辈,岂是你李贽一介举人所能比的?

论官阶,我曾经做过右佥都御史,与你曹国宗一般平齐。要进大门也该是我第二位。

可恶朝中有奸邪,擅行乱政,自辞丶免职不再如致仕一般享受官阶待遇。自己愤然自辞,失去相应官阶,只剩下进士功名傍身。

就算如此,也不是你们能比拟的!

却被尔等轻视怠慢!

一群趋炎附势之人,有辱斯文!

耿定向皮笑肉不笑地冲李万意拱了拱手,不客气地第三个迈过门槛。

接着是武昌知府以及二十几位湖北布政司官员,五六十位湖广名士,依次迈过门槛。

轮到耿定理时,他特意走到李万意跟前,高叉手长揖。

李万意知道他在替兄长致歉,连忙作揖回礼。

天台三耿,八先生学问最高,为人最厚道,但功名却最差。其弟耿定力去年都中了湖北乡试举人,他还只是一介秀才。

后面跟着涌进来的是应邀而来的其他嘉宾。有当地父老,有老学究,有商贾,有学生家长代表,形形色色,近两百号人。

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里混着四位人,正是王一鹗丶李明淳和两位警卫。

走进江夏公学院中,前面正中立着一面照壁,上面刻着两行遒劲的字:「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落款是张太岳。

两多百位嘉宾三三两两,跟着前面引领介绍的李万意,参观起这座号称湖北省第一座新标准公立学校。

绕过照壁,一片空旷。

中间是草皮地,标准足球场地。前方正面是水泥砖石堆砌的阶梯看台,足球场地周围是一圈椭圆形黄泥土跑道,完全是按照礼部学政司公立学校设施标准来的。

据说该标准最先来自西山军官学院和清河士官学校;也有的说最先来自龙华书院和象山书院;更有说是来自滦州工矿子弟学校。

众说纷纭,但现在各级公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此标准修建。

操场过去就是一栋四层高的教学楼,两个楼梯间,一层楼六间教室,前面的一长条走廊连接着它们。

教室很宽敞,前后门,两边都是窗户,安的是毛玻璃,窗几明亮。

毛玻璃是「低劣」玻璃,但是也价值不菲啊。

参观的嘉宾连连咂舌。

朝廷真舍得砸钱。

一般的私塾书院,谁舍得这麽花钱。

教室里摆着整齐的桌椅,一桌一椅为一套,全是木制,刷了清漆,站在门口都能闻到一股木料和清漆的味道。

正前面是一沿长台,两块砖高,前面是木制的讲台,后面墙上挂着一块长木板,平整如一块,刷着暗亮的黑漆。

上面用粉笔写着「热烈庆祝开学!」

仿宋简体字,让耿定向眉头皱在了一起。

黑板上方靠屋顶略下的地方,刷着一行标语,「勤奋学习丶不断进步!」

黑板旁边贴着一张纸,抬头写着作息时刻表和科目表。

每旬一到九日,每天早上七点正开始早读,七点半分休息三十分钟吃早饭。

八点正式上课,分四节课。每节课休息十五分钟,第三节课后休息半个小时,包括十五分钟的课间操。

十二点中饭丶午休。

十三点四十五分开始下午三节课,到十六点半。

十六点半到十七点半课外活动,十七点半到十九点是晚饭和休息时间。

十九点开始晚自习,一直到二十一点半,分上下两节,中间休息二十分钟。

二十二点睡觉。

第十日休息一天,可申请回家或出学校游玩。

每年分寒暑假,寒假从腊月二十五到正月二十。

暑假从六月十五到七月三十。

不要问为什麽这麽安排,万历天子曾经吃过的苦,新大明少年们必须全部尝一遍。

嘉宾们看着这作息时刻表,忍不住感叹,时间安排得真紧凑,劳逸结合。

再看科目表。

国文丶数学丶物理丶化学丶美术丶声乐丶体育,穿插其中。国文丶数学每天都有两到三节,体育每天都会有一节。

物理丶化学每两天都会有一到两节,美术丶声乐每三天会有一到两节。

全是按照礼部颁发的万历元年教育大纲,四书五经被混在国文里面,删减得非常厉害啊。

众多嘉宾面面相觑,尤其是儒生老学究们,满脸都是世界末日的神情。

可他们都不敢说。

江南三大案,还有湖南岳麓和石鼓书院罢考案,人头滚滚,大家心里都有数。

变天了!

耿定向眼前发黑,胸口发闷。

圣人经义,居然公开地被弃之如履。如此下去,国还是国吗?

耿定向死死地咬住嘴唇,努力不让满腔的悲愤从胸口迸发出来。

现在的万历帝,手段狠辣不输给太祖皇帝,高压之下,万马齐喑啊!

耿定向跌跌撞撞地冲出教室,再也不想看这该死的科目表。

这麽好的地方,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为什麽就不能用在正途上,教授学子们以圣人道理,明义知礼。

却偏偏浪费在杂途旁支上。

这样教出来的学子,有什麽用?

耿定向侧耳听了一会,发现众人都在低声议论着科目,心中大喜。

人间自有正道在!

可是再一仔细听,众人议论这些科目学起来很难,担心自家孩子们学起来有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

纷纷感叹,大纲太新,教材太新,都没地找私教。

话里言外,都在夸考进江夏公学的人,如何的优秀,如何的有前途,对于名教理学,却是只字不提。

耿定向气得差点吐血。

自己太难了,问津书院太难了,入读读圣贤道理的学子越来越少了。

根据礼部颁布的新学政制度,从万历二年开始,县考招录本地户籍七到十二岁童子。县公学就读三到五年,可参加府考,考中可入如江夏公学之类的府公学。

府公学里就读三到五年,可参加省考。成绩优秀者被南北国子监丶以及京师学院招录,合格者被江汉公学录取。

其馀按照成绩被技工学校(讲习所)丶专科学院录取。

中间还有部分直接被清河士官学校丶上海航海学校丶天津航海学校等陆海军设置的士官和技术士官学校录取。

技工学校以及陆海军士官学校也大量从县公学在府考的落榜生。

总之,考上府一级公学,前途光明。

考上县学,基本也前途无忧,总有一份可保一家衣食无忧的职业等着他。

县考最简单,只需要读过两三年私塾,能识字丶简单算数即可。

府考就上难度了,考的是国文丶数学和格物基础。

这些科目县学会教,但问津书院不会教,它只教四书五经,圣人义理。你就算学得满腹经纶,也只能过县学门槛,过不了府考,更不用说省考。

至于乡试和会试,现在正式叫做国朝地方/中央官吏招录考试,每年一次。

县考丶府考丶省考和乡试(地考)放在秋天,四考几乎是同一时间开考。

会试(央考)还是放在春天。

京师学院以及省级公学学子们方可参加乡试。乡试考中者,已经成为本省的实习吏员,半年培训和实习合格者成为公务员,也就是此前的末入流级别吏员。

三年后,正式开始磨勘,从九品丶九品一级级往上升。

乡试部分优秀者和南北国子监监生可参加会试,会试录取者为实习官员,半年培训和观政合格者,直接从八品开始磨勘晋升。

会试部分优秀者,被选为庶吉士,一年也就十五位,吏部「小名单」的人物,培训和观政合格后,起步就是从七品。

大家把颁布的新学政制度研究透了,没人再去就读问津书院了。

只教四书五经,包进府学和省学吗?

不包?

那我学个屁啊!

我读书是奔着前途去的,又不是个人爱好。

饱读史书的耿定向知道,理学在国朝兴盛了两百年,完全在于太祖皇帝乾纲独断,制定的科试制度里,读理学能考中举人进士,能做官。

所以天下读书人才会趋之如鹜,摒弃了其它学问,专心扎在四书五经里。

科试不中,你就算是才高八斗丶有经天纬地之能也没用。

现在万历帝挟不输太祖皇帝的威势大改科试制度,这是在刨名教理学的根。

如果完全这样考试,耿定向还高兴了。

现在有资格参加乡试和会试的秀才举人们,只会四书五经,你考那麽多杂科,他们根本没希望。

绝了他们的路,终会酿成大祸。

耿定向乐于见到。

可是朝廷打了补丁。

现在的秀才和举人们,都可以参加乡试和会试,博取入仕资格。目前的考试难度降低,主要考秀才举人拿手的国文,其馀只考数学和格物基础,还非常简单。

此外,朝廷出版了《数学》和《格物基础》「考前辅导书」,速成简易版。还鼓励秀才和举人们到各府级公学补习数学和格物基础,免费。

不过朝廷也提醒了现有存量的秀才和举人们,抓紧时间,等到省级公学学子大批毕业,开始参加乡试和会试,竞争对手变强,考试难度也翻倍提高。

还有个三四年的缓冲时间,你们好自为之。

一点漏洞都不留啊!

耿定向心痛啊,看着李贽丶曹国宗,还有武昌知府丶知县等一干官员,眼睛都要喷出血来。

你们也是读圣人经义,科场连捷搏出来的。现在你们的根基被刨了,为何还不出来反对?

但耿定向知道,这根本没用。

这些官员对新的学政录才考不考四书五经是无所谓,反正他们已经上岸了。现在的现实情况是他们支持新学政和录才制度,就能继续做官;敢反对,立即没官做。

严重的可能会与王遴丶李珊等人一样,秋后在菜市口吃一刀。

这些官员会怎麽选?

耿定向恨得牙根都要咬碎了,双目微红,一身的怨气让旁人都略有所感,不敢靠近。

耿定理看在眼里,不由上前去,轻声劝道:「兄长,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置气的。」

「学什麽?学怎麽离经叛道?」耿定向鼻子一哼,拂袖离开。

嘉宾们跟着李万意继续离开教学楼,参观了办公楼丶图书馆丶体育馆丶食堂,以及学生宿舍。

办公楼是老师批改作业丶备课以及开会的地方,两层楼高,十二间办公室,还有一间大会议室。

图书馆是有台基的厅堂,里面有数千册书,都是新近南京和京师几大书社用活字印刷术印刷的书籍。

嘉宾们顺手拿起几本,翻阅了一番,字迹印刷清晰,都是简体字,有标点符号,大部分是从左到右的横行排版。

总要照顾一下资深公务员几十年养成的习惯。

少部分是翻印的旧版书,还是从右到左竖行排版,不过也都是简体字,有标点符号。

这些书籍,耿定向稍一过目就丢弃一边,就像是碰到了有毒的蛇虫。

「什麽都改,改得乱七八糟,还叫人怎麽读书?」

耿定理在一旁劝道:「兄长,皇上励志图新,大作为下自有一番新气象。」

「这就是新气象?不堪入目!」

耿定向又哼了一声。

接着嘉宾们又参观了学生宿舍。

全是男生,不用分男女宿舍。

三层楼,前面是走廊,后面是房间,一层楼有十二间房间,每间房摆着四张木制上下床,可住八人。

每层楼尽头有一大间洗衣房,还有一大间厕所。

水来自楼顶的大水塔,需要学子们每天轮班用水车压水上水塔。

人工自来水。

两栋宿舍楼可住五百七十六人,而江夏公学,目前只招录了五百六十人。

食堂就是一间很空旷的大房间,中间有水泥柱子,可容纳五六百人。

放着一排排长桌子和长椅子。

李万意请嘉宾们坐下,然后朗声说道:「诸位参观了我们江夏公学,可有什麽指点,还请不吝赐教。」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耿定向腾地站起来,厉声问道:「孔圣人神主位何在?」

众人鸦雀无声,神情复杂地看向浩然正气骤然灌顶的耿定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