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07章 这小子肚子里绝对有货!

朕就是万历帝 第707章 这小子肚子里绝对有货!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07章这小子肚子里绝对有货!

曾省吾呼呼地喘着气,停了几秒钟才答道。

「刚接到急报,梅林公在戎政府入值时,突然在签押房晕倒,人已经送到京师总医院去了。」

「突然晕倒?」

张居正和潘晟对视一眼,「医院那边有传来消息吗?」

「学生接到消息,马上坐马车去了总医院。

梅林公已经被送进急救室,院长李梃,还有太医院几位名医龚廷贤丶孙一奎都闻讯赶了过来,紧急会诊,梅林公应该是卒中。」

潘晟不敢相信,「卒中?梅林公中风了?

他是正德七年(1512年)生人,比老夫大五岁,可也才六十岁啊,怎麽就突然中风了?」

张居正在一旁喟然叹息道:「嘉靖三十五年,他奉诏在东南主持剿倭,内忧外患,殚精竭力,耗费了太多的心血。」

这话勾起了潘晟的回忆,过了少许,他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嘉靖四十年,士林和清流倒严之声高涨,恰时世宗皇帝又态度暧昧。

身为严党大将的梅林公左右为难,一面要挡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冷枪暗箭,一面要抓紧时间剿除倭寇海贼。

心力交瘁。

要不是当时为裕王世子的皇上出手,梅林公会有怎样的下场,难以预料。」

曾省吾听明白了,「老师,水濂公,梅林公是东南剿倭时,心力交瘁留下的暗疾,而今突发了?」

「应该是这样。」张居正点点头。

潘晟皱着眉头,「皇上刚刚颁布了新的资政局议政决策条例,朝中为了资政学士加衔,暗潮涌动,现在梅林公突然倒下,局面恐怕更加复杂了。」

张居正眉头越皱越紧,「三省,你去过总医院,那些医士怎麽说?梅林公,有没有恢复的可能?」

「李院长,还有龚丶孙等名医坦言告诉学生,梅林公的中风十分严重,有性命之忧,就算抢救回来,恐怕也会留下后患。」

「什麽后患?」

「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严重者可能半身不遂。」

张居正和潘晟倒吸一口凉气。

「这麽严重?」

「中风原本就十分凶险。如此一来,梅林公恐怕要致仕休养了。」

曾省吾忍不住问道:「老师,水濂公,梅林公致仕了,那戎政府谁来主持?」

张居正抬头看了他一眼,反问一句,「你觉得会是谁?」

「内阁襄理兼兵部尚书二华公。」

张居正点点头,「谭子理在东南一脉的威望,不输胡汝贞。胡汝贞病倒了,戎政府顺理成章由他主持。」

潘晟感叹着,「一个萝卜一个坑,梅林公病倒了,谭子理挪位,下面仰着头盯着那几个位置的人,恐怕又蠢蠢欲动了。」

张居正一脸的不在意,「动就动,不管他们怎麽动,最后还是由西苑定夺。」

曾省吾又提起一件事:「老师,学生看到文书,顺天府潘府尹提请锦衣卫镇抚司,派专员调查游乐会商贩牌照案,以及滦州铁锤队队员被伤案。」

「又如何?」

「老师,你府上的管事游七,还在武昌被羁押候审。要不要派员去查一查,查他个水落石出?」

提到游七,张居正脸色微微一变,「还查什麽?你还真认为他是清白的?」

曾省吾争辩着,「老师,游七就算不是清白的,也要把他是谁陷害的事查出来,至少要让人知道,他是被人构陷的。游七愚蠢不可救,可老师的颜面不能被他毁了啊。」

张居正捋着胡须,不做声。

曾省吾紧张地看着他,等待他的决定。

「嚯-嚯!」

潘晟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茶。

张居正转头看了看他,「潘老夫子,我府上的茶,好喝吗?」

「好喝,有一股特有的香气。」

「这茶是江陵西边施州郡产的野茶,苗民土人摘采后用秘法炮制,别有一番风味。」

「原来如此。」

「此茶是游七叫人特意去施州郡采买。他跟随老夫多年,深知老夫的脾性和口味。现在府里没有他,老夫觉得很不习惯,到现在都没适应过来。」

潘晟听出话里的意思,「叔大,你不是不想救,而是不敢救?」

张居正没有直接问答,反而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游七是被谁做局给陷进去的?」

「谁?」

「老师已经知道是谁了?」

潘晟和曾省吾异口同声地问道。

张居正看了两人一眼,叹了一口气,「游七是被冯保和潘应龙联手送进去的。或者说,潘应龙策划的,冯保派人去办。」

「居然是他们!」潘晟觉得不可思议。

「老师,怎麽可能是他们?」曾省吾差点跳了起来,「冯公公,他跟老师不是盟友吗?怎麽还在背后下刀子?」

张居正问:「去年端午,冯保被打发去承德督造行宫,你们说为什麽?」

潘晟给曾省吾丢了一个眼色,你老师在考校你,你来回答吧。

「老师,是皇上在敲打冯公公。」

「对,是皇上在敲打冯公公,也是在敲打老夫。一番敲打后,冯保怕了,也就退了。」

冯保当然怕了,他是宦官,唯一的倚仗就是皇帝的信任,不像文官还有同科同门,还有退路。

敲打一次还不吸取教训,绝对没有第二次,直接入土了。

「老师的意思,冯保这次联手潘应龙教训游七,主要是做给皇上看的,表示他与老师并无私交。」

「没错。老夫也是后来才知道,游七跟沈一贯往来密切,通过沈一贯怂恿张凤磐去争通政使,还打了包票,一定会在老夫面前多多美言。

老夫避嫌,没有掺和此事,也叫游七不要掺和,只是这小子贪婪无度,还是和张凤磐丶沈一贯搅合在一起。

冯保与潘应龙联手教训游七,除了做给皇上看,还有出口气的意思。」

张居正没有想到,在另一个历史维度,他和冯保丶李太后组成三角形,权倾朝野,把十岁的万历帝压制成傀儡。

尤其是跟冯保组成钢铁联盟,一个在外朝手握票拟权,一个在内廷执掌批红权,强强联手,开创了明王朝的一段辉煌,推行新政改革,为明王朝续了几十年的命。

只是这个历史维度的万历帝太强势了,原本的李太后被留子去母,成了一捧黄土。冯保更是被敲打一番后吓破胆,不敢再有多馀的想法。

此时的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颠覆程度远超另一个历史维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但是推行得却十分顺利,顺利到他都可以不用急功近利,可以稳着慢慢来。

这一切的差异在于另一个历史维度,张居正依靠的是权谋手段,组成权力三角后分揽的大权。而这个权力本不是他的,是从那个维度的万历帝手里借的。

但是借出来的,早晚得还回去。

于是他死后没多久就身败名裂,人亡政息。

在现在的历史维度,张居正依仗的是这个维度的万历帝手里的权力,不用借,是授权,所以不用担心需要还。

只是此时的张居正不知道这一切,对于冯保的胆怯退缩,他也并不是放在心上。

有西苑那位在,内廷有冯保和没冯保都是一个样子。呈上去的奏章,该批的一定会批出来,不该批的冯保也不敢僭越去批红。

只不过有冯保,张居正的消息会灵通些,也有人能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不过这些相对而言并不重要,对他这个内阁总理权柄多少也无太多影响。

曾省吾迟疑一下问道:「老师,那游七的事,总要有个了断。一直这样挂着,对老师的颜面也不好看。」

「不好看就不好看。老夫的颜面,在士林眼里早就败坏完了。」

曾省吾还要说什麽,被张居正举手阻止了,「张凤磐在《文萃报》创刊号上的头版头条文章,你看了吗?」

「今天刚收到,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看。从医院赶来老师这里的路上,就着马车里的灯,扫了一眼。」

「只是扫了一眼,那就是没有细细琢磨?」

「没有。粗看了一遍,想不到一代大儒凤磐先生,居然打响了讨伐程朱理学的第一炮。」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是他,我才信。不过他还是本性难移,文章里暗指打响这第一炮是受了老夫的影响和指示。」

曾省吾怒了,「老师,他怎麽能这样?」

潘晟在一旁说道:「这个张玻璃球,又在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后面出现什麽变故,他就有了推脱之辞。

这也是老夫非常生气的原因。毫无担当,皇上怎麽能用这样的人?」

张居正笑了,「不,思明,老夫反倒觉得,皇上用张四维打响这一炮,主持倒理事宜,反倒是一招妙棋。」

潘晟冷笑几声,「那是,你我都拉不下这个脸,唯独张四维能做得理直气壮。」

张居正一挥手,「不要再说张四维了,他有他自己的路走,跟我们不是同路人。至于游七,就让他在武昌大牢里,多吃些苦头。

思明,我正好跟你说说一件要紧的事,三省也旁听下。」

「叔大/老师请说。」

「皇上提出的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计划第一阶段,内阁出台了执行方案,有些细则,老夫还要跟你再商议.」

深夜,京师城东大通桥码头附近一处宅院,这是镇抚司京畿局一处秘密看押点。

陈荣华一直被关押在这里。

任博安和杨贵安晚上在青莲楼接到任务,吃完饭就和沈万象坐车趁着没关城门,出了东便门,来到这里连夜审问陈荣华。

「姓名。」

「陈荣华。」

被关押了二十多天,终于有人第二次来提审,陈荣华是既紧张又期盼,每一个回答都小心翼翼。

一间密室里,陈荣华坐在靠墙的凳子上,两盏油灯就放在旁边,把他的神情照得一清二楚。

他抬着头忐忑地看着对面桌子后的三人,他们隐在暗处里,隐隐约约看到身影,最清楚的只是他们的问话声。

「籍贯。」

问话的是杨贵安。

在角落里还有张小桌子,一位书办点着油灯在做笔录。

「湖北省承天府当阳县甲三镇五里村人,民籍。」

「以什麽为营生?」

「在城东楚悦轩当夥计。」

「我是说来京师之前。」

「小的跟着叔叔做行商,专跑湖南丶四川和贵州。」

「为什麽来了京师?」

「嘉靖三十九年,小的跟着叔叔运了一船货物逆江而上去重庆府,不想还没到涪州就翻了船,货物尽失不说,叔叔也没了,尸体都找不到。

回到当阳原籍,债主逼债,把家里卖空了才填上坑,然后叔叔一家又要小的赔性命,实在没办法,只好跑了出来。

在武昌丶九江丶安庆丶南京晃荡了两年多,嘉靖四十二年在京口救了一位客商的性命,一问他是湖北汉阳府的同乡。

听了小的遭遇,唏嘘不已,便把小的顺路带到了京师,托付给他的好友,也就是楚悦轩东家赵俊海赵老爷。

赵老爷仁义,便收了小的在店里做夥计,一直做到现在。」

「怎麽想着去搞游乐会的商贩牌照?」

「小的听人说,去年游乐会商贩赚了大钱,便起了心思。小的在楚悦轩暖饱不愁,可也赚不到几个钱。

小的一直想回原籍却苦于没有盘缠,看到机会了就想着赚一笔钱。先回原籍,给爹娘和哥哥嫂嫂把报个平安,磕个头,再去播州看看。」

「去播州干什麽?」

「好叫老爷知道,小的行商时,在播州跟一户苗女看对眼,做了夫妻,还生了一个崽。嘉靖三十九年跑得匆忙,都顾不上他们。

十年了,也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就是去看看,人在就接回原籍去;人不在就绝了念想。」

杨贵安心头一动,但是依然不动声色。

「你跟安良行的修齐广熟吗?」

「认识,但不熟。他跟我的东家赵老爷非常熟,小的也是在旁边伺候了两回,混了个脸熟。」

「你的东家赵俊海?」

「是的。」

「赵俊海跟修齐广为什麽这麽熟,你知道原委吗?」

「不知道。只是隐约听说过一回,两人好像是在报国慈仁院就结下的交情。具体怎麽样,小的就不知道了。」

「赵俊海和修齐广往来密切?」

「算是密切吧。反正小的差不多每个月都能见到一回修齐广。」

「那他们有搭夥做事吗?」

「不知道。小的就是去给他们上了两回茶,递了两回果盘吃食。有外人在场,他们少有说话.」

问了一个小时,陈荣华被带下了去。

房间里又添了两盏油灯,更亮了。

只剩下任博安丶杨贵安和沈万象三人,其馀人都退了下去。

沈万象把书办记的笔录往桌上一丢,「还真是什麽都不知道啊,敬修丶慕平,下一步怎麽办?」

任博安和杨贵安对视一眼,「沈令史,你不要被陈荣华憨厚的外面给蒙骗了,这小子道行不浅,肚子里绝对有货。」

沈万象眼睛一亮,「两位,你们看出什麽端倪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