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68章 目标,思南城

朕就是万历帝 第668章 目标,思南城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68章目标,思南城

辰水河,麻阳以西河道上,一艘座船两边的桨整齐有力地划动着,劈开碧绿的江水,逆流而上。

两岸山高林密,峰险石峻。

船头上站着四人,穿着素色衫袍,头戴大帽,指着两岸风景指指点点。

「子明兄,前面就是铜仁城了。」

「清涟兄,铜仁为何叫此名?」

「铜仁前唐时分属思州丶锦州丶黔州。元初设思州丶思南两宣慰司。那里有一处岩石,通体黄灿,恍如金铜。被人称为铜岩。

元中时,相传有渔人在铜岩处潜入江底,得铜人三尊。于是元庭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隶属思南宣慰司。

国朝永乐十一年撤思州丶思南宣慰司,分设铜仁丶思南丶石阡丶乌罗府。而今乌罗并入思南,石阡地小,名为府,实为铜仁丶思南分管。」

李明淳赞叹道:「清涟兄真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啊。」

丘弃浊哈哈大笑:「都是穷给闹得。」

「穷?」

「对。在下是长沙府湘乡人士,农耕世家,家里有二三十亩薄田。幸得舅舅眷顾,给丘某启蒙,教授功课。」

罗升在旁边补充了一句,「不仅如此,清涟兄还成了舅舅的爱婿,与表妹喜结良缘,举案齐眉,十分恩爱。」

丘弃浊摆了摆手,「成家后方知责任重。生活那有书上写得那麽自在逍遥。在下还得四处经营,养家糊口。

得舅舅一位旧友介绍,在下给石阡司一位土司之子启蒙授课三年,八个月在黔,四个月回湘,来回奔波,路途辛苦,却束修不菲,能养家糊口。」

罗升在一旁补充:「是啊,贵州湘西不少土司,仰慕礼教。给他们的子弟启蒙教书,奔波辛苦,但报酬不菲,是我等穷酸书生,最好的挣钱养家门路。

清涟去了一年,也给我介绍了提溪司土司子弟教书差事。我与清涟兄每年往来常德丶铜仁,走了有两个来回了。」

丘弃浊哈哈一笑,「没错,多靠了铜仁思南的土司襄助,我和文健兄才能熬到考中秀才,秋试有成。

李明淳跟着哈哈一笑,「你们邺侯书院三侠客,乡试中举,恭喜贺喜。典恩兄,你执意跟着来,大可不必啊。」

杨彦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子明兄,你称我们为邺侯书院三侠客,自然不能清涟和文健来了,我却独留在长沙。」

李明淳了一眼三人,「你们真是情深义重。

不过此次前去思南,凶险重重,搞不好有亡身之忧。三位务必要三思,前面就是铜仁城,要是反悔了,到铜仁城换船回去,督宪不会责备诸位。

但是一旦过了铜仁城,路就必须走下去,不得反悔了。」

丘弃浊先答道:「凤梧先生时常写信回来,鼓励我等后学之辈。他再三交代我等,而今时逢千年变局,我等自当奋勇任事。

风浪越大,收获也越大。」

罗升附和道:「没错。当初凤梧先生身陷逆境,不馁不弃,毅然投入到梅林公幕府中,亲临战事,几经生死,才有今日之成就。

正是吾辈之楷模。」

杨彦说道:「才识再高,胆怯懦弱,不敢任事,终究还是一介酸儒。」

丘弃浊总结道:「我三人侥幸去岁秋试中举,被列为湖南布政司吏员。又有幸得遇良机,被选入督宪平杨计划,任为先锋。

这是旁人想抢都抢不到的好机会。」

李明淳看着丘弃浊丶罗升丶杨彦三人,看到他们脸上的坚毅和激动,想起这次任务的艰辛凶险,不由感动。

李明淳看向河面,滚滚的辰水河,日夜不停地东流,汇沅江,入云梦。心有感叹,大声念道。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任博安从船舱里走了出来,他衣衫长裤,包着头巾,完全是往来苗地的汉人行商打扮。

「子明老弟,你还念起屈原的九章。」

「有感而发,有感而发。」李明淳哈哈笑道。

「我问过船家了,还有一个小时就到铜仁码头。那里肯定有杨应龙的耳目细作,大家务必要小心。

千万不要露出马脚。清涟丶文健丶典恩,你们三位是被聘去给印江丶思南,给土司少爷公子教书的秀才。

子明,你和我是搭夥的行商,我管货,你管帐。

上了岸,你们三人一夥,我和子明一夥。你们跟我们认识但不熟络,前后脚往思南赶路就是」

任博安巴拉巴拉说了一堆注意事项。

杨彦有些不解:「一定要这麽认真吗?」

任博安哈哈一笑,「不瞒四位大才子,在下进锦衣卫之前,一直在江湖讨饭吃。搞得是喇唬会的那一套。」

「喇唬会?」

「就是坑人骗钱的那一套。不过四位不要介意,在下搞的喇唬会,专坑官宦富贵人家,算得上劫富济贫。而且手脚乾净,没有血债孽帐。

锦衣卫现在家法严,收进门槛的都严加审查,真要是手脚不乾净,我也不会被招进来当差。」

丘弃浊笑着说道:「原来如此。当初在长沙城里,广宁兄找到我们兄弟三人时,就觉得广宁兄儒雅斯文外表下,藏着几分江湖气息。」

「哈哈,在江湖打滚久了,染上了。也深知,不想露出马脚,细节关窍最重要。」

李明淳左右看了看,见站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忍不住问任博安:「我听闻原本是让姚都事主持此事,怎麽突然换做你了?」

「此事是督宪做的决断,子明没听督宪提起?」

「没有听督宪提起过。」

任博安想了想答道:「此事姚都事主持是最合适不过。他这些年一直奔走在湘黔川南等地,各地土司的情况都熟悉,可事情坏就坏在他在边地诸地太熟了。

各土司认识他的人不少,去到哪里都能会有一堆的人跟他打招呼。

腊月他去酉阳那边安排事宜,没想刚上岸就有人认出他来。」

李明淳摸着下巴说道:「真要是行商之人,到处熟络是好事。但是对于搞谍报的他来说,反倒是件坏事。」

「没错。姚都事从酉阳回来,意识到问题,把情况向汤都使禀告。汤都使也觉得不妥,与姚都事商议。姚都事便推荐了我。

我虽然惯于行走江湖,但湘黔边地的风俗和情况,一点都不熟,睁眼瞎。

汤都使拿不定主意,便向王督宪禀告。几经商议,最后还是王督宪拍板,定下我顶替姚都事去思南城。」

说到这里,任博安看着李明淳,诚恳地说道:「幸好还有子明丶清涟你们一起来,这下我就有了主心骨。

此次去思南,子明,这舵你来掌,你在督宪身边待过,站得高看得远,肯定比我们有主意。

清涟丶文健,你们熟悉这边情况,多多帮衬。

我和典恩,就听你们调遣。」

李明淳听出任博安话里的意思。

自己是王督宪的令史,对于王督宪制定这次计划的战略意图,肯定比他们要清楚的多。到时候到了思南城,需要做决断时,自己知道如何去配合计划的战略目标,进而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没问题。这也是督宪把在下派来思南城的目的。诸位,接下来我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了。」

「好!」

座船到了铜仁城码头,丘弃浊三人结伴先上岸,找了一家不大的客栈,先住下。

李明淳和任博安带着四名「夥计」随从后上岸,打着长沙「湘长顺」商号掌柜和帐房的旗号,拜访了城里十馀家商号。

「湘长顺」号是长沙城有数的商号,专做湘黔苗地的生意。贩卖粮食丶白糖丶棉布到苗地,再收生漆丶桐油丶鬃毛丶材板等山货出去。

在黎平丶铜仁丶镇远丶思南等地很有名气。

「湘长顺」商号每年定期派掌柜帐房来苗地,一是把帐目核对清楚,二是收集各处的需求,筹集好货品好运过来。

掌柜任博安和帐房李明淳受到铜仁城诸家商号的热烈欢迎。有往来帐目的把帐目核对清楚。没有往来帐目的,也会找任博安要一份报价单。

他们要看看「湘长顺」商号的报价,跟老供应商的价格有无差异。差异不大,继续维持老交情。要是差异大到动了心,多年的交情也不好使。

丘弃浊三人当天就找到了印江土司派到铜仁来接他们的人,第二天就跟着上路,直奔思南城。

任博安和李明淳在铜仁城盘桓了六七日。

这日铜仁城诸多商家接到铜仁府衙的通知,叫他们筹集部分粮食丶盐巴,说是播州杨氏的一千狼兵,正从常德逆沅江而上,到辰溪县逆辰水河到铜仁城,再经铜仁到思南城,逆乌江入播州地界。

当铜仁城诸多商家忙得四脚朝天时,任博安和李明淳完成了在铜仁城的对帐和「订单」收集,沿着官道北上思南城。

到了思南城,任博安和李明淳花了四天时间,拜访了城里的十来家商铺,对帐,收集「订单」。

这天下午他们回到客栈。

他们在客栈后院定了一间小院子,轮流留下两位随从在小院子里,守着重要的「帐本」丶「订单需求」等重要文卷。

「李令史,任都事,他们来了。」

两人进到院子里,一位随从就迎上来,轻声禀告道。

「好。注意警戒。这里离播州近,杨家的狗很多。」

「是!」

李明淳和任博安进到正屋里,看到水德江长官司正长官张瑢和蛮夷长官司正长官安岳坐在屋子里,作陪的是杨贵安,镇抚司湖南差遣局副都事兼调查科主事。

上次张瑢四人悄悄拜访卢溪城,与王一鹗见面后回思南城时,杨贵安就乔装打扮成一位铃医,悄悄跟着他们回来。

任博安是熟人,开口介绍。

「张长官,安长官,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王督宪的令史李明淳李子明。」

李明淳拱手客气道:「两位好。上次王督宪接见四位时,在下被留在长沙,协助凌藩司做事,所以没有见到两位,实在遗憾。

不过时隔不久,在下还是见到两位了。」

张瑢和安岳对视一眼,心里又惊又喜。

王督宪居然把他的令史派到思南城来了,看来是势在必得。

「李令史,有幸相会。」张瑢和安岳也客气了一句。

李明淳开门见山,「张长官,安长官,现在前来思南城,意欲如何,两位肯定是知道的。现在在下首先想知道。思南城准备的如何?」

安岳马上答道:「李令史,我们都按照计划准备好了。从十一月份,大量的水泥丶螺纹铁等建筑材料被混在商队的货品里运到思南城,还有十几位湖南布政司工曹的营造工匠。

我们打着给长官府翻新以及扩建文庙的旗号,对思南城城墙进行了加固。尤其是七星山文庙,名为文庙,实际上成为一座占据制高点的堡垒。」

杨贵安在一旁附和道:「李令史放心,在下带着几位随从,乔装打扮,轮流在工地巡查。一是防止杨氏以及其它势力的窥视,二是督造工程质量。

我们都有按照工部营造要求,做了督造日记,随时可查。」

「好。」李明淳欣然道,「两位长官,此事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在下吹毛求疵,还请见谅。」

「李令史客气了。」

「其次,播州杨氏有什麽异动?」

张瑢答道:「我们发动了各种关系,也利用过年走亲戚的机会,在杨主事的指导下,对播州临近土司进行了侦查。

播州临近我们的馀庆司丶瓮水司丶容山司,都有异常,过年期间大约进驻了六七千兵。

石阡府名义上归思南管,但实际上这些年被播州侵入的非常厉害。我们西边的龙泉坪司,乌江上游的苗民司丶葛彰葛商司,已经成了杨氏的狗腿子。

过年期间,悄悄进驻了五到六千兵。」

李明淳算了一下,「光这几处,杨氏已经出动了一万二千兵丁。加上我们不知道的,可能有一万五千到两万兵丁。

我们初步推测,杨氏兵丁在三万到四万左右。老巢要留一部分兵力,西边防御水西要留一部分兵力,还有北边泸州和重庆,南边的贵州布政司要防御。

由此推论,杨氏目前能动用的机动兵力,全部用来对付思南。看来杨应龙也是势在必得。」

张瑢和安岳点了点头,「是啊,现在就像两伙狼群,都在给对方设了埋伏,就看谁能沉得住气。不过好在我们在暗,杨氏在明,主动权终究在我们手里。」

李明淳继续问道:「还有其它什麽情况吗?」

杨贵安答道:「二月开始,随着杨氏那一千狼兵启程回乡,思南城多了许多耳目,大部分是杨氏的,少部分是其它土司的。」

「先盯上,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后发制人。」

「好!」

等了十来天,杨贵安来禀告。

「李令史,任都事,杨家回乡狼兵明日到思南城。」

「好!好戏要开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