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74章 游七是谁啊?

朕就是万历帝 第674章 游七是谁啊?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74章游七是谁啊?

王一鹗看着沈一贯,「查一查,当然有在查。武昌警政局,湖北警政厅,还有镇抚司湖北局的人,都在查。

只是沈不疑,你觉得要查出什麽来,才算查着了呢?」

沈一贯马上答道:「至少要还游七清白。」

王一鹗哈哈大笑。

张四维瞪了沈一贯一眼,「游七是不是清白,没有鞫谳之前,谁敢下结论?王督不敢下,老夫也不敢下,难不成你敢下结论?

你敢给游七打包票,说他是冤枉的,是清白的?」

沈一贯语气一滞,猛然间听懂了张四维话里的意思。

游七现在只能让检法和司理两司正常鞫谳,以证据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走正常流程审下去。

但结果多半是死罪,一命抵一命。

如果有人想保他,那就必须担风险。

游七是张相最得用的心腹管事,有人敢下他的套,肯定留有后手。谁出面保他,马上就有徇私枉法的帽子跟着飞过来。

到此时,沈一贯也明白了,张居正为什麽要写急信给张四维,而不是直接写信给王一鹗和湖北。

一是此事极有可能是东南系的报复。祸源是你张四维惹下的,那你得想法子解决。

二是张居正也不敢出面。

因为他出面捞游七就会给东南系留下把柄。届时拿着徇私枉法的证据,报到西苑,在御前告张居正一状,什麽仇都报了,什麽气都出了,但张居正就难受了。

张四维为什麽不肯出全力?

因为他犯不着为游七去担一个徇私枉法的罪名。

刚刚才千年甲鱼大翻身,然后迫不及待地去领一顶徇私枉法的大帽子,给那些眼红的同僚送去把柄,一涌而上攻讦弹劾?

沈一贯在脑子里把这些念头转了一遍,心里暗自骂道。

你们这些宦海浮沉的老狐狸,从张相到张四维,再到王一鹗,一个个比鬼还要精,看来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啊。

想到这里,他此前想要救下游七丶巴结张居正的心思迅速冷了下来。

游七就是个大震天雷,谁沾到都有可能被炸得一身血,连张居正和张四维都不敢挨边,老子还是太年轻,不知道里面的厉害,居然敢向虎山行。

王一鹗看着沈一贯脸上的神情,知道他已经冷静下来。

「不疑,你还要坚持查出你认为的真相吗?」

「王督,学生受教了,学生认为王督刚才说得很对,以证据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公正审理游七之案。」

王一鹗哈哈一笑,「孺子可教啊。

好了,闲事说完,本督跟凤磐公有要事谈,云英,你带着不疑出去准备一下晚饭,凤磐公出自簪缨世家,食不厌精,可不要怠慢了。」

「是!」

李鄂和沈一贯都识趣地起身离开,室内只剩下王一鹗和张四维两人。

「凤磐,你的那两份上疏,本督看过,受益匪浅啊。大明的文化建设,真的需要你这样的德高望重丶才高八斗的人来主持。」

王一鹗比张四维小八岁,两人却同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科试规矩,同科不论年纪差距,平辈而论。没有外人,王一鹗不用尊称凤磐公了。

张四维眼睛眨了眨,捋着胡须说道:「子荐,有什麽话请直说。你我之间,应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凤磐可有看过卓吾公前些日子,在南京国子监主办的《金陵文报》上刊登的《论古今圣贤文言之道》一文?」

「看过,此文在大江南北影响很大。」

「那凤磐对此文可有什麽看法?」

「卓吾公在文中说道,『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

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一时代有一代之文,前文当为参依,不可为桎梏』」

张四维摇头晃脑地背出一段文章,然后继续说道。

「李卓吾没有贬低先秦百家丶两汉赋文丶唐诗宋词,甚至把元曲也算了进去,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采。可以吸取学习,但不必遵常守故,要勇于创新,开创属于自己时代的文采。

他还公然指出,大明的文采就在章回丶话本丶杂剧演化的小说上。可真敢说啊,也引起了巨大非议,不少士子儒生,都说他妖言惑众,哗众取宠。」

王一鹗笑了笑:「卓吾公被如此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凤磐,在下问得是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对于子荐很重要吗?」

「凤磐,要是以往,你的看法是一家之言,有参考意见,但是并不重要。

现在凤磐是文化建设委员会的主任。你的看法就是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看法,对于本督,对于两湖来说,就非常重要。」

张四维笑得有些深意,拱了拱手,「子荐这是在提醒为兄啊,多谢了!」

「凤磐客气了。」

王一鹗目光炯炯,继续盯着张四维。

张四维想了想,又开了口:「卓吾公的新学,一直在变化。此前提出童心学,脱胎于阳明心学。

隆庆年开始提出唯物论,而后逐渐完善,万历元年正式提出辨证唯物主义,可谓是集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为一体,以致大成。」

张四维说到这里停了下来。

王一鹗目光闪烁,微笑着说道:「王某愿闻其详。」

张四维指着王一鹗,苦笑不已,「你个王鱼鹰,你今天盯上我了是吧。」

「哈哈,愚弟这是在向凤磐兄学习。」

「学习?应该是为兄我向你贤弟你学习。好吧,今日你我难得一聚,愚兄也不妨把话说透了。」

「好,愚弟洗耳恭听。」

「程朱理学,以天理为宇宙本源而主宰天地万物,讲究格物以穷理。李卓吾的批判它立足唯物,却机械僵硬,静止孤立,犹如一潭死水。

阳明心学,以心取代理,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何在乎?李卓吾批判它是唯心而论,不顾世间惊涛骇浪。

但是李卓吾又承认,阳明心学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脱离了非白即黑的二元对立,一句致中和不仅脱离了二元对立,还站在了辨证法的高度上。

格物致知更是否定经验主义,提出一切以实践为标准的新概念。

摒弃了两者之糟粕,吸收了两者之所长,李卓吾的新学更进一步,认为物质乃世界本源,唯物以穷理。

而世界又是运动的,是互相联系的。知行合一,认识世界和事物的两面性,实践以明真理然后李卓吾给自己最新完善的新学,取名为辩证唯物主义」

说完后,张四维双手一摊,「子荐,该说的不该说的,愚兄可都全说了。」

王一鹗欣然道:「凤磐兄今日如此坦诚,愚弟也不敢藏着掖着。前些日子,江夏公学开学仪式,湖北名士耿定向刁难卓吾公,愚弟抱打不平,与耿定向争辩了几句。」

张四维眼睛眨了眨,心里隐隐泛起不好的感觉。

这个王一鹗名为鱼鹰,实际上凶狠如狼,狡诈似狐,他这一番话怎麽让自己猛地不安起来。

会不会给我挖了坑?

「耿定向?楚侗先生是湖北名士,还是问津书院山长,在湖广影响颇广。子荐,你跟他争论了什麽?」

「也就是围绕程朱理学争了几句」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王一鹗把当时争论的话简略说了一遍,张四维听完后差点跳了起来。

程朱理学是亡国之学,国朝初年酸儒心怀暴元,故意蒙蔽太祖皇帝.王子荐你个混蛋可真敢说!

以前新学和理学还只是在暗地里斗,现在你这麽一说,等于公开撕破脸皮。

不对,你跟我说这些干什麽?

你要把我拖下水?

不行啊,这水太深,风浪又急,很容易淹死人的。

张四维脸色不停地变幻,最后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子荐,你何必拖我下水呢?」

「凤磐兄,你的那两份上疏,旁人看出什麽来,不知道。但是愚弟却真真实实感受到你的不甘啊。」

「不甘?」张四维目光闪烁,若有所思,「我辈寒窗苦读二十年,科试中捷。而后又宦海浮沉,如履薄冰二十年,终得今日之成就高位。

子荐,换做你,你甘心吗?」

「当然不甘!」王一鹗斩钉截铁地答道。

「可是不甘又如何?」张四维目光深邃。

「不甘就要奋力一搏,如凤磐兄这般。当年愚弟年轻气盛,被分拣到福建南平城,去到那里不几日就遇到倭寇山贼犯境围城。

愚弟也如凤磐兄这般,不甘束手就擒,奋起一搏,终于杀出一条路来。

凤磐兄,而今你刚刚杀出一条路来,却裹足不前,这可万万不行啊。你我宦海浮沉这麽多年,早就知道一个道理。仕途之路是逆旅,不进则退啊!」

张四维看着王一鹗,神情肃穆,突然笑了。

「子荐兄,我们这一科很有意思。

状元丶榜眼丶探花,已经芸芸众生,没有人记得了。

三甲共四百零三位进士,世人大概能记得就五位。

平辽总督魏惟贯(魏学曾)丶海东藩司梁乾吉(梁梦龙)丶户部右侍郎兼盐政总局都事庞少南(庞尚鹏)丶愚兄我以及湖广总督贤弟你。

琼林宴上,贤弟你最年少,身世最离奇。说实话,当时愚兄只是惊叹你的年少而已,目光只盯着状元丶榜眼和探花那三位。

十年过去,最先脱颖而出的是把女儿嫁给陆炳的赵祖鹏,最后昙花一现。二十年后,让我等同科望其项背的却是最年少的王子荐。」

王一鹗哈哈一笑,爽朗的笑声传出房间,让在院子里等着的沈一贯不由一愣,讪讪地跟李鄂对视一笑。

「时势造英雄,王某是借着皇上的东风,托新时代的福,才有今日之成就。凤磐兄只比在下大八岁,正是壮年,何不携手一搏呢?」

张四维看着王一鹗,捋着胡须,默然许久,终于说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子荐,你要愚兄怎麽做?」

「凤磐兄可去武昌,卓吾公还在那里。那日我与耿楚侗的争辩,还有他与耿楚侗的争辩,必定牢记在心里。

与卓吾公交流之后,文化建设委员会和凤磐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看着张四维脸上还有犹豫之色,王子鹗不动声色地说道:「凤磐兄也是宦海老鱼了,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文庙的景致,可没有大明门那麽赏心悦目。」

张四维苦涩一笑,认命似地摇了摇头,「果真是王鱼鹰,愚兄而今也进了你的嘴里,不过愚兄是心甘情愿。

好,明日我就去江夏,向卓吾公好生请教,写出文化建设委员会的第一篇文章来。」

「凤磐兄,文化建设委员会,高屋建瓴,还在太常寺之上,也当在礼部之上,首先就得有自己的喉舌。」

张四维眼睛一亮:「对,文化建设委员会,必须有自己的喉舌。子荐,你觉得叫个什麽报好呢?」

「子荐不敢越俎代庖。」

「子荐弟谦虚了。子荐不一起去武昌吗?」

「凤磐兄,愚弟还要回一趟长沙。」

「回长沙?」

「对。去年秋试,石鼓丶岳麓书院被整饬,收为官学。石鼓书院改为衡州公学,岳麓书院原本要改为长沙公学。只是长沙公学,曹藩司早就督建成立。

岳麓书院一时没了安置处,上次到武昌,听卓吾公说,皇上要在江南兴省级公学,大学。在下就起了心思,湖广大开发,急需人才,湖北有江汉大学,湖南也可以有一座大学。

愚弟准备把岳麓书院与邺侯书院合并,成立一所大学。」

岳麓书院,邺侯书院?

张四维猛地想起,潘应龙出自邺侯书院,王一鹗此举,即可立政绩,又能卖好于同辈竞争对手潘应龙。

好嘛,王子荐,你还没入内阁,就把一团和气唱得如此娴熟了。

「既然子荐有公事,那愚兄也不挽留了。今晚我们痛饮几杯,明日一早就各奔东西。」

「好,今晚愚弟为凤磐兄接风洗尘。」

是夜,王一鹗设宴款待张四维一行,主宾甚欢。

第二天一早,张四维坐在赶往武昌的马车上,脸色深沉。

坐在对面的沈一贯迟疑许久,方才问道:「凤磐公,我们不管游七了?」

「游七?」张四维从沉思中惊醒,抬头问道,「游七是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