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661章 诛杀国贼!

朕就是万历帝 第661章 诛杀国贼!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6 10:03:0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661章诛杀国贼!

柳成龙站在汉城南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

这里依然还能看到炮击火烧的痕迹,不少砖石木料,都是后来补修上去的,站在旁边,似乎还能闻到火烧硝烟味道。

远处的汉江奔流不息,向着大海一往直前。

蓝天如洗,白云似锦,阳光穿过厚厚的云朵投射下来,无数的金光,洒向北汉山和汉江之间的大地。

「我伫立在无垠的苍穹下,遥望大海,我心随着汉江流往海的深处,消失在天地的尽头。」

柳成龙轻轻地唱着,旁边的尹恩顺转头看着他。

「柳兄,你还有心思唱歌?」

他是柳成龙的同窗好友,出身寒门,不被朝堂上出身名门的官员们看重,现在是司谏院正言。

「宋人的《昭德新编》有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马上有大事发生,我需要静一静。唱唱民谣,可以让我静下心来。」

尹恩顺问道:「如此孤注一掷,柳兄,你不怕吗?」

「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永远没有折中的路可走。戊辰之变,让朝献元气大伤,奄奄一息,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

明国人在门外垂涎三尺,日夜窥视,准备趁虚而入。朝献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如果我们再不奋起,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大成大败?柳兄,我们为什麽不先好好总结戊辰之变的根源,再从长计议?」

「戊辰之变,无非就是内有吏治**,豪强兼并;外有明国商人打开国门,无数货品汹涌而至,财富悉数流出,国库雪上加霜,国疲民穷。

且奸邪学说随着明国的货品流入,蛊惑人心,败坏纲常,才使得狡猾刁民趁隙作乱。我们只需先屏外敌,再徐徐除内患。整饬吏治,抑制兼并,广修德治,重造纲常,朝献定可再次兴起。」

柳成龙指着远处观朝献国政使司和督军使司驻地,慷慨地说道:「朝献的命运,就该由我们自己来掌握,轮不到明国人对我们指手画脚。

今日我殚精竭力,设下此计,苍天定会佑我朝献,一举成功。而后我等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定能化茧成蝶,中兴大同。」

尹恩顺神情复杂地看着柳成龙,忍不住说道:「全成焕靠得住吗?

柳兄的计策关键就在他身上,如果不能切断明军入城的通路,把他们挡住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功亏一篑。」

柳成龙毫不迟疑地答道:「我相信全九。他是我家的家生子,七岁时做了我的书童,跟着我一起长大,读了些书。

虽然凶狠好斗,但重情重义。戊辰之变,逃出汉城时我脚受伤,要不是他背着我一路逃到江华岛,我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后来我托沈义谦的门路,把他送进明国组织的朝献义勇队,想不到这小子混出头了。」

尹恩顺点点头:「明国人把最精锐的朝献第一特战团交给他统领,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朝献新军以鸳鸯阵训练为主,只装备三分之一的鸟铳。

特战团却跟明军一样,悉数装备了滑膛枪,可谓朝献战力第一军。正是如此,在下才如此担忧。

明国人不是傻子,会轻易地把这样一支有生力量,交给他们不信任的人统领。

柳兄,要三思啊。」

「我多施恩于全九。他是重情重义丶知恩图报之人,定不敢负我。明国人能把特战团交给全九,全在他不仅骁勇善战,还粗通文墨,识得不少汉字,在武夫中实属难得。

为人又十分机灵,能讨得督军使高策欢心,才有此机遇

此机遇也是我朝献的机会。由他指挥精锐之师,挡住明军入城,只需延缓半个时辰,金诚一和李载义把吴兑等人都抓住,大事可成!」

尹恩顺继续苦口婆心地劝道:「施恩若大,无以承重,或成灾祸。」

柳成龙有些不悦,「我多施恩于全九,为何还成了灾祸?」

「受恩太重,报之不易,长此以往,恩渐断,仇渐生。柳兄,恩与仇,不过一念之间。」

柳成龙越发不悦,冷笑几声,「呵呵,全九与我一起长大,他的脾性我深知之。他决不会做出人神共愤的背信弃义之事。」

看到柳成龙有些恼怒,尹恩顺也不好再劝。

此时南门外大路上扬起尘土,一支军队向这边急速而来。

柳成龙脸色一变,出了什麽变数?

他连忙叫人出城去打听。

焦急地等待了二十多分钟后,心腹火速来报。

「都承旨,特战团团长全成焕带着一营兵马,奔南门来了。」

柳成龙下意识地看了尹恩顺一眼,「全九带兵来了,出了什麽事?」

「小的问过,全团长说要见到都承旨才肯说。」

「那我下去迎迎他。」柳成龙掀起衣襟,沿着台阶下了城楼,尹恩顺紧跟其后。

两人来到南门门洞前,等了十几分钟,看到全成焕骑着一匹高大的青海马,带着十馀位骑马的警卫走在最前面,后面是扛着滑膛枪,列队整齐的特战团。

他们的军服跟明军海军陆战队极为相似,深蓝色半长棉大衣,立领束腰,穿着灰褐色马裤,打着绑腿,蹬着布鞋。

戴着圆檐毡帽,背着行李,扛着滑膛枪,气势轩昂地走在路上。

柳成龙眺望了一眼,真是虎狼之师,想到这支军队不久后要成为朝献的柱石,心里更热了。

全成焕策马到了前面十多米远,翻身下马,把缰绳甩给警卫,快步走了过来。

他穿着海军陆战队军官服装,圆檐毡帽,深蓝色羊毛呢绒大衣,红色大翻领,红色肩章上挂着两杠三星。

红边灰褐色马裤,下半截扎在牛皮马靴里。

皮革腰带上左边配着指挥刀,右边配着短铳,插在皮套里。

「公子。」全成焕拱手热情地叫道。

柳成龙问道:「全九,出了什麽事?你怎麽提前到了?」

「公子,是好事。」全成焕把柳成龙拉到一边,轻声说道,「接到王大妃和李领政联袂邀请,吴正使丶梁副使和叶长史大为震惊,决定一起前来参加议事。

高督军叫小的带着特战团一营兵马先进城里警戒,接应他们进城。」

「吴兑丶梁梦龙和叶梦熊都要来?」柳成龙惊喜地问道。

「是的。金孝元等人列出李昖十大罪过,强烈要求改立良君,与反对的沈忠谦等人闹得不可开交,吵了十几天,在朝堂上都打了几回架,王大妃和李领政全然弹压不住,必须国政使出面。

废立国主,关乎重大,观国政使司不能坐视不管。那边商议了一下,就着王大妃和李领政的恳请,他们就联袂来了。」

「好事!大事可成!」柳成龙欣喜地说道。

那群虫豸的演技不错,总算发挥了作用,为朝献复兴做出了贡献。

尹恩顺目光在全成焕身上打量着,突然问道:「高策居然如此信任你,叫你入城来警戒,替他们打前站?」

全成焕哈哈一笑,「那是自然的。在下在高督军的眼里,还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公子,我们闲话少说了,赶紧准备。」

「好,怎麽准备?」

「后面队伍里有督军使司的两位参谋官,待会我带着他们装模作样地到处巡查一番,然后再叫他们回去报信,把吴兑他们诳进城里来,届时大事可成了,公子。」

「好,今日北城的警戒正好由金诚一和李载义负责,我会跟金诚一和李载义打好招呼,叫他们陪你好好演一出戏。」

「好,公子,我们要马上动起来,不能让那两位参谋官生疑。」

「知道了,我和尹老弟先走,去找金诚一和李载义准备,顺便通知王大妃丶李领政和众同僚,在朝堂集合,准备迎接吴兑他们。」

柳成龙和尹恩顺带着随从匆匆离去。

全成焕看着两人的背影,一直目送到背影消失,挥挥手道:「留下一个连,看住南门和南门大街十字路口。」

「是!」

「继续前进」

特战团第一营士兵们四人一排,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了汉城南门,沿着南门大街向北城的朝堂走去。

朝堂位置就是以前的景福宫,因为地处北城,故而被称为北阙,戊辰之变被一把火烧得乾乾净净。

明军收复汉城后,把废墟清理乾净,紧急修建了一座堂殿,给朝献君臣商议国事用,称其为朝堂。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什麽国事好讨论,朝献百官们更多的是在这座朝堂里吵架。

今日,大明观国政使司的高官们要来,李山海带着三百多位朝献朝臣们,早早就等在朝堂前的空地上。

过了南门大街十字路口,进入到北城,全成焕与金诚一和李载义会合,三人很有默契地点点头,互相寒嘘了几句,然后一起向朝堂走去。

朝堂宫门很简陋,正门两面是各一百多米长两米高的砖墙,外延的宫墙就是木栅栏围起来的。

两扇宫门被刷成红色,除了油漆味,还有淡淡的新木料气味。

走进宫门,里面空荡荡的,正前面一座朝堂,后面是后殿,其实就就是南北两进的院子,分别给王大妃和李昖住,都是这几月紧急抢修出来的。

现在天寒地冻,民夫们早就解散回家。

李山海等人穿着红色丶青色和杂色官袍,腰挎革带,头戴乌纱帽,器宇轩昂地站着空地上。

看到全成焕三人走过来,最前面的李山海仰着头,居高临下地问道:「上使们来了吗?」

「李领政,诸位上官,上使马上就来,先叫末将前来巡查警戒。」

「嗯,那你去办事吧。」李山海鼻子一哼,冷然道。

其馀的文官都是昂着头,带着俯视的神情看着全成焕丶金诚一和李载义。

粗鄙武夫,用不着太客气。

全成焕三人恭敬地拱手作揖,转身离开。

三人装模作样在北阙各处转了转。

「金兄,你的人马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我的第二营老兄弟,负责整个北阙的警戒,警卫连负责朝堂警戒。李兄弟的那个营在外面接应。

其馀的人马,被我们安排在北门城楼,以及北门大街,和东门警戒。」

「好,很妥当。待会我会调我的一个营,守住宫门,以及在朝堂前面警戒。」全成焕给金诚一和李载义眨了眨眼睛。

两人马上秒懂。

大家一起做做样子,好安明国人的心,让他们主动入瓮。

三人转了一圈,回到朝堂前空地上,全成焕的一个营已经守住了宫门,并在周围布好了岗哨。

全成焕又陪着两位参谋官转了一圈,他们满意地点点头,带着一个班的警卫,骑马离开。

全成焕走到金诚一和李载义跟前,低声道:「妥了,他们回去通报,不用半个小时,吴兑他们就会坐着马车赶到。」

金诚一和李载义脸上满是惊喜,转过头来,向混在百官人群中的柳成龙递了眼色,三人相视一笑。

过了十来分钟,风更大。

军官和士兵们穿着棉军衣,戴着毡帽,倒也受得住。

李山海等百官们穿着体面的官服,就显得有些单薄了。寒风凛冽下,不少官员冻得脸色发白。

但是没人敢提出来进朝堂里去避避风雪。

躲在室内等候上使,一点诚意都没有。

也没人敢悄悄溜走。

不知道上使什麽时候来,他们一来,你在他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你不在,被某些小人禀告,那你就前途黯淡了。

这些朝献官员,包括李山海丶金孝元丶沈忠谦等高官在内,缩着头,跺着脚,像一群寒风中的鹌鹑一样等待着。

突然一位新军上尉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走到金孝元跟前,喊了一声:「金孝元!」

众人闻声转过去,齐刷刷地看着两人。

金孝元满脸愠色。

一介武夫,居然当面直呼老夫的名讳,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尉继续大声说道:「你这个乱臣贼子,居然以下犯上,妄论废君!罪该万死!」

说完他掏出短铳,对着金孝元砰的就是一枪。

铅弹正中金孝元的正脸,打得血肉横飞丶面目全非。

同时从旁边冲出一队新军士兵,大约三十馀人,列队举着鸟铳,对着主张废李昖的崔庆元等人。

一位少尉大喊道:「诛杀国贼!」

砰砰!

枪声震响,铅弹齐飞,崔庆元等人应声倒在血泊中,朝堂前空地上的朝献百官们,吓得四处逃散,现场一片慌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