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35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

朕就是万历帝 第735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4 22:31: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35章良言难劝该死鬼

对面勋贵们如坐针毡的神态,张居正看在眼里。

今天会发生什麽事,以他为首的内阁丶御史台文官集团们,心里有数,也乐见其成。

勋贵是武将的魂。

上万军官武将,他们提着脑袋出生入死,最终目标就是军功封爵,赐铁劵世袭罔替。

军功封爵,这一点让文臣们十分地羡慕嫉妒恨。

文臣靠着小毫毛笔字,寒窗苦读二十年,千军万马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东华门唱名。但这还是第一步,此后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步步艰难步步行。通往内阁的道路上,尸骸累累,一点都不比一将功成万骨枯差。

勋贵武将和文臣两者是有区别的,走的道路也不同。

道不同不相为谋,两者是合少分多。

此前皇上大力整饬文臣,修剪士林,勋贵武将们在暗地里支持,跑得最欢的就是与勋贵武将关系密切的锦衣卫。

现在好了,皇上摆明了要收拾勋贵武将们,文臣们自然要笼着袖子,在旁边看热闹。

张居正眼睛一瞥,看到旁边下首位站着的谭纶。

他脸色沉寂,不喜不怒,如山岳深渊。但张居正知道,这段时间谭纶的日子不好过,压力很大。

谭纶的压力确实很大。

此前戎政府有胡宗宪领衔统领,一切太平。现在胡宗宪中风倒下,戎政府下面的五军都督府还没怎麽样,勋贵们却炸开了祸。

有心人都知道,胡宗宪病休致仕,戎政府理所当然是谭纶继任。

这一点谭纶心里也有数。

可皇上迟迟不公布戎政府总戎政使接任人选,京师传言满天飞,勋贵们越发地蠢蠢欲动,尤其是二祖册封的旧勋贵,希望借着这个机会,回到庙堂之上,进入到大明最高决策层里——资政局。

谭纶知道皇上葫芦里卖的什麽药,但他的身份非常尴尬。

文官出身,却要肩负起武将首领的职责。

既然尴尬,那就两不相帮。

打定主意,谭纶眼睛往旁边一瞥,看到文臣群里的潘应龙。

三十多岁的他,在一群四五十岁的尚书正卿里,显得格外年轻,年轻到令人嫉妒。

这是他通往内阁资政之路啊。

胡宗宪当年叛出严党,不为严党所容,也不为清流们所容,只能托庇于皇上翼下,把孤臣做到底,最后成为戎相,位极人臣。

张居正在江南三大案,坐视恩师徐阶毁家灭门,不发一言,进而与传统士林割绝,完成了一次大转身,也纳了一份非常耀眼的投名状。

于是稳为政相,位极人臣。

自己又何尝不是,不党不群,一开始就是孤臣,一直到现在。

现在潘凤梧成了皇上的表妹夫,成了外戚,想要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必须做出取舍选择。

位极人臣,这个位置不好坐啊。

潘应龙看上很平静,站在文臣里默默无声,但他内心没有那麽平静。

自己今天这一步走出去,就再也迈不回来了。

在皇上眼里,被器重的重臣不能鼠首两端,不准左右逢源。

历朝历代,权臣不都是这样吗?

远的不说,近的严嵩一党,除了部分党羽,与占大多数的「清流」格格不入,生死仇敌。自己要想成为政相,想一步步走进资政局,执掌内阁,就必须与执掌兵权的武将勋贵们割绝开来。

这是皇上的规矩!

潘应龙感受到对面勋贵们投来的目光,大多数非常不善,有的像毒蛇的眼神,有的像猛虎的眼神,有的像恶狼的眼神,各个都不善,都想上来狠狠地咬上自己一口。

潘应龙长舒了一口气,突然微微一笑了。

事到如今,他反倒全部想开了。

就这样吧。

朱翊钧一阵风似地走了进来,快步走到御座上坐下,左右两班齐刷刷地向右向左转,面朝御座,高叉手长揖。

「臣等见过皇上!」

「诸位臣工平身。」朱翊钧虚扶了一下,扫了一眼,看到了「鹤立兽群」的成国公朱希忠。别的勋贵或蟒服,或飞鱼服,或斗牛服,或麒麟服,唯独他一身仙鹤官服。

朱翊钧知道,这是皇爷爷赐给他的。

当年他和陆炳极得皇爷爷器重,便各赐下一身仙鹤官服。

仙鹤官服原本是文官一品大员的常服,但是皇爷爷崇玄好道,认为仙鹤是非常吉祥之物,便以此官服恩赐宠幸之臣,后来搞得严嵩丶徐阶等一品文官们,不敢轻易穿仙鹤官服。

今天朱希忠却偏偏穿着这身官服,站在殿上。

老狐狸,真是老谋深算!

等众臣站定,朱翊钧开口道:「今天把诸卿请来,是有件大事。

顺天府搞了一次风雷大行动,集合了京师税政稽查局丶镇抚司京畿局和警政局,联合执法,清查偷逃和漏税。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查出了上千家硕鼠蠹虫。这些硕鼠蠹虫,大规模的偷逃和漏税,总金额高达七百万圆,初步核算逃税漏税一百五十万圆。」

朱翊钧看了一圈众人,「一百五十万圆。朕的少府监每月按时纳税,年年都是户部税政司纳税模范户。

宗室有纳税,勋贵也有纳税。大明上到朕,下到庶民,全部要依法纳税,这是朕定下铁律。

偏偏有人当朕的旨意是放屁,硬是要高难度挑战,敢挑战税警总队,挑战税政司,挑战大明税法,挑战朕。

好,朕就让他求仁得仁,求锤得锤!」

听到朱翊钧这语气平和,但字词里杀气腾腾的话,满殿文武都心惊胆战。

皇上的语气越是平和,杀心越大。

「潘应龙。」

「臣在!」

「把顺天府风雷行动第一阶段成果,念给大家听。」

「遵旨!」

潘应龙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文卷,巴拉巴拉在殿上念了起来。他的声音清脆明亮,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在殿内回响着。

「顺天府风雷行动,以京师税政稽查局为主,镇抚司京畿局和京师警政厅辅助,历经两个半月,共查处偷逃税一百二十六项,漏税二百四十九项,涉案人员六百四十九人.」

潘应龙巴拉巴拉说了风雷行动办案情况,然后又点出大案要案。

「其中以安良行和楚悦轩这两大案最为典型。别人好歹还是偷逃和漏税,这两家直接是不知大明税法为何物,不知京师税政局在何方。

胆大妄为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我们在审讯过程中,发现涉案主犯如此目无王法,最重要一点就是倚仗身后有权贵撑腰.」

好了,戏肉来了,潘应龙你小子开始图穷匕现了。

「我们在严查案犯幕后主使者时,期间还出现命案,安良行执牌人兼大掌柜修齐广,重要主犯,被人杀死在专案拘押所里,而后他的妻小被人杀死在宛平县城里.

专案组眼皮子底下,光天化日,居然敢杀害案犯和其家眷,可谓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殿里一片寂静,众人不由自主地看向朱翊钧,等待他对这件事的定性。

「好胆!」朱翊钧开口了,语气还很平和,但双眼透着凌厉的光,「大明王法在这些人眼里,真成了擦屁股的草纸了。

依法纳税,朕都囊括其中。这些人为什麽认为他就能免除?难道他们比朕还要至高无上?」

好家夥,熟悉的场面又要出现了。

皇上又开始施展他的拿手绝技,拔高了扣帽子。

但是皇上说得又没毛病。

他依法纳税了,你却敢偷逃和漏税,难道你比皇上还要尊崇?

殿上众人不由地想起皇上此前在会议上一再强调的话:「我们的文武官员做实事,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身作则。只要把这条做到位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果然没错。

皇上以身作则,依法纳税,标杆一下子就立在这里了。

你偷逃和漏税,你比皇上还牛笔?马上从不起眼的偷逃和漏税变成了藐视皇上,性质完全不同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大不敬!

十恶不赦的大罪啊!

不服,那就问你,皇上缴没缴税?

不管多少,他就是缴了,每年都会把少府监名下各工商企业的缴税条目,以税政司的名义在《皇明朝报》丶内阁的《中国政报》上刊登。

白纸黑字啊!

皇上都缴税了,你居然还敢偷逃和漏税?

胆子真肥!

听到朱翊钧这麽说,有些人心里拔凉拔凉,完了,这回在劫难逃了。

有些人欣喜如狂,玛德,老子可算把这潭水搅浑了。

朱翊钧开口把案子定性后,右手指了指潘应龙,「说,是谁如此胆大妄为?」

「回禀皇上,专案组几经波折,彻查到安良行幕后大东家是永康侯府公子徐文烁,二东家是镇远侯府公子顾承祖。楚悦轩幕后大东家是武定侯公子郭应墉,二东家是成国公府公子朱应桢。」

众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背景这麽硬啊,难怪这两家敢嚣张到视税法为无物。

左边文臣们的脸上纷纷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勋贵们这次玩得这麽大?准备一把自爆,让皇上杀得个乾乾净净?

噗通一声,永康侯徐乔松越众上前几步,跪倒在丹墀前。

「启禀皇上,臣教子无方,还请皇上严惩不殆,警示世人。」

接着武定侯郭大成上前,跪在徐乔松身边,磕头认错。

顾寰看着两人的背影,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

猪脑袋,也不知道那些人给你们灌了什麽**汤,让你们亲自下场,拉着我们一起下水,好把水搅浑,让那些人喘口气,然后图些回报。

你以为只是偷逃和漏税,小小罪责,只需要把「不肖子」交出去,永康侯府就能平安无事了吗?

错了!

皇上授意潘应龙以追查偷逃和漏税为名,挖地三尺地查,如此大费周章,真为了这一百多万圆税银?

你真是太不了解我们皇上了。

也是,此前你们一直处在朝堂边缘,没有亲身体会过皇上的手段,以为不过如此。

呵呵!

你们自己想寻死,干嘛还要拖累我们啊!

顾寰一转头,看到成国公朱希忠看向自己,一脸的无可奈何。

我们千小心万小心,提防皇上什麽时候对我们勋贵进行修剪,偏偏你们这群猪队友,不知死活地往前钻。

你们以前不知道皇上心计有多深沉,手段有多高明,今日肯定会让你们体会到。只是今天体会,你们一定来不及品味,只会后悔。

抚宁侯朱岗丶丰城侯李环丶宁阳侯陈大纪丶新宁伯谭国佐丶怀宁侯孙世忠丶应城伯孙文栋丶南和伯方应奇续上前,噗通跪了一排,嘴里都是说着管教无方,府里出了不肖子,请皇上严惩不殆。

张居正等文官听着心里暗暗好笑。

你们这是请罪吗?

你们这是在玩法不责众!

这一招都是我们玩剩下的!只是你们勋贵还没有我们文臣人多。

你们远离朝堂许久,醉生梦死不闻窗外事,根本不知道我们皇上是多狠的人。

只要你们舍得死,他就舍得埋,不管多少人,他都能挖足够大的坑,把你们全埋进去。

笑完之后,张居正丶赵贞吉和谭纶心有所悟。

如果说这些勋贵是被人当枪使了,那背后的人是谁呢?朝堂上有没有人在打配合?今日殿上站着的人里,会不会也有幕后内应?

这一招围魏救赵玩得巧妙啊!

天下士林,莫盛过江南。三大案一兴,翘首冒尖的世家丶名士丶大儒大部分被掐了,士林一蹶不振。

然后张四维打着文化建设委员会的旗号下江南,原本大家还不知道他去干什麽,结果一篇《大明不需要亡国之学!》直插心口!

他是去刨士林的根!

那边真得要喘不过气了,所以才弯弯绕绕,借着胡宗宪病倒的机会,搞出大事情,把水搅浑。

不想皇上指使潘应龙利用查税,清查京师五城以及京畿地面地痞丶帮会等势力。这些地头蛇,除了跟原五城兵马司关系复杂之外,多半也跟坐地户,勋贵世家们有瓜葛。

剑指何方,有心人细细一琢磨就能推测到。

于是顺水推舟,不知用什麽法子说服了徐乔松等勋贵,让他们下场蹚浑水,还画蛇添足地把成国公丶镇远侯丶西宁侯丶恭顺侯丶武安侯丶安远侯这些跟东南系走得比较近,在皇上还是太孙时就「从龙」的勋贵拖下水。

你们以为自己是孙悟空,可以大闹天宫,却不知皇上是如来佛祖,你们再怎麽蹦躂,还是在他的手心里。

张居正三人对视一眼,继续保持沉默。

英国公张瑢看得目瞪口呆,不由地看向朱希忠和顾寰。

怎麽回事?

这是认罪吗?

这简直就是在示威!

这些猪队友知道死字怎麽写吗?

朱希忠和顾寰回了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我们也没办法。

这时,朱翊钧开口了。

他看着朱希忠和顾寰,意味深长地问道:「永康侯他们都请罪了,成国公,镇远侯,你们两位意欲如何?」

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两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