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93章 人类文明的希望

朕就是万历帝 第793章 人类文明的希望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93章人类文明的希望

莱昂向舒友良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舒友良看了他一眼,答道:「现在要进行的是表彰大会,给立功人员授勋赐爵。」

「授勋赐爵?什麽意思?」

「就是授予勋章,赐封爵位,以彰其功。我大明勋章分六类,由戎政府授予的有三种,内阁授予的有两种,皇上亲自授予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最高勋章,宝鼎勋章。」

「宝鼎勋章?很珍贵吗?」

「珍贵?」

舒友良瞪圆了眼睛。

「鼎啊!在我华夏中国,鼎意味着什麽,社稷山河啊!宝鼎勋章,你们细品!那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稀罕物,人称见官平级。

不管他是平民还是官吏,官阶多高,只要被授予宝鼎勋章,就算是内阁总理张相,戎政府总戎政使谭相当面,都得与他平礼相待,客客气气的。」

马塞洛和莱昂有些明白了。

「这麽优卓的待遇,确实稀罕了。那一定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才能获得吗?」

「那是必须的。宝鼎,必须利国利民丶鼎定天下的殊绝功劳,天大的功劳才能被授予。

这功劳可以是军功,也可以是其它功劳,只要是于国于民大有益处的功劳,都会被授予。」

马塞洛又问了一句:「还会被赐爵?」

「对。授予勋章只是表彰的一部分。有的功劳授勋不足以表彰,必须还要封爵。今天看样子有几位是要加爵。」

舒友良看着长安街对面,金水桥旁等候的被授勋赐爵人士,眼尖地看到了好几位熟人。

莱昂还要问,十位三级军士长举起铜号,滴滴哒哒地吹响了铜号,清脆的号声像一阵风,把刚才的嘈杂声全部清扫乾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荷高穹之孚佑,膺列圣之顾怀。崇建本支,所以成百世之业。广强藩辅,所以维四海之安。

诸臣工禀圣意以维国本,或增衍井腴,陪敦圭赋。或修起法度,振张维纲。或帷幄深筹,决胜千里。

皆秉心忠醇,蹈道渊粹。以经国之用,谟谋于某度

亲百姓,利万世。故大则疏封于爵土,次则通籍于闺台.」

唱赞官站在左边金水桥上,大声念道。

十几位唱赞官如同是传声器丶扬声器,把朱翊钧的诏书旨意传遍各处。

「进贤伯黄道林,上以赞乎天工,下以定乎国是,以周物之智,缉熙于万源。授宝鼎勋章一枚,进封进贤侯.

蕲春伯李时珍,化智逐源丶济世救民.授宝鼎勋章一枚,进封蕲春侯。

汤恭亮勘定鼎洲,远播德化授宝鼎勋章一枚,封爵普宁伯.」

黄道林?

发明蒸汽机的那位,据说他因为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被授了一枚宝鼎勋章,封进贤伯。怎麽又授勋进爵了?

舒友良猛地想起过几天北京南站的铁路开通仪式。

蒸汽机车!

想必又是他带头研制出来了。

李时珍因为研制了除花素和鹿鸣素,早被授勋封爵,今日又被授勋进爵,想必又研发出新的救命神药了。

那没得话说,该他们的荣华富贵啊!

汤恭亮是海军少校,也是一位探险家。听旨意,应该是带队勘察出鼎洲大陆来,为大明开拓出一大片新领地,故而被授勋封爵。

前面这几位,事关机密,舒友良给马塞洛他们介绍的很含糊。

马塞洛等人也明白了,无非就是那该死的保密条例。

不能说,也不要乱打听。

后面众人的事迹都上过报纸,当然可以大说特说了。

舒友良对他们的功绩介绍得非常详细。

上回探险勘察被授勋封爵的,是顾成九,他是陆军中校,也是地理学会资深探险家。

他带队从平壤出发,沿着东北东海岸,经黑龙江入海口丶棕熊半岛,找到了夏至海峡,进入到艮洲北端,再沿着艮洲西海岸抵达松门湾。

顾成九不仅勘察出从大明到艮洲的陆路通道,验证了夏商遗民是怎麽迁移到艮巽洲,更发现了大片新领地。

比如艮洲北部苦寒之地,被人无意间发现有大量的金矿,被称为金州。

因此在万历三年被授宝鼎勋章,封乐安伯。

其馀被授勋的有第一个冲上列城的索伦突击团中尉梁克安。

这是先登之功,足以流传千古。且这一仗灭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标志着乌斯藏全境重归大明版图,意义重大。

梁克安早就被授勋封爵,只是他一直在费尔干纳盆地驻扎,年初才被轮换回来。于是被当众宣布功勋,由皇上亲自授勋赐爵,以示荣耀。

有一位消防队上尉队长。

万历四年初冬,天燥风大。

安徽庐州城外突发山林大火,火势包围了一个村落,村里六百馀口百姓危在旦夕。

庐州消防大队拼死出击,在付出十六条人命后终于开出一条通道,把六百二十四位百姓全部从大火包围中解救出来。

有一位陆军少校,吴南北。

他是湖北兵备司第二步兵团团长,驻地在黄梅县。

万历四年初秋,长江大水,武家穴镇江堤告急,吴南北奉命率一个营驰援。

武家穴镇江堤突然决出一道四丈多长的口子,洪水夺口而出,撕裂着江堤,扩大着决口,眼看着江堤要全线崩溃,上万百姓危在旦夕。

吴南北带着先锋连系着绳索跳到了洪水中,用身体阻缓洪水,为堵塞缺口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戎政府奉诏发布军令,湖北守备第二步兵团第一营立集体一等功,跟着吴南北跳到缺口的先锋连,立集体一等功。

六位被洪水冲走,尸骨无存的官兵被授予宝鼎勋章。

朱翊钧把宝鼎勋章挂在黄道林的脖子上,金光灿灿的勋章映得他的脸发光。

「大明以你为荣!」

黄道林颤抖着声音说道:「鞠躬尽瘁,报效大明。」

朱翊钧把勋章挂在李时珍的脖子上。

「大明以你为荣。」

「肝脑涂地,赤心报国。

朱翊钧把勋章挂在梁克安脖子上。

「大明以你为荣。」

「吾皇万岁,大明万胜!」

朱翊钧把十六枚沉甸甸宝鼎勋章递给消防队长。

「大明以他们为荣,朕为他们心痛。」

消防队长捧着那十六枚宝鼎勋章,泣不成声:「尽心尽责,忠君报国。」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朱翊钧把六枚宝鼎勋章递给吴南北团长。

「大明必将铭记他们的事迹,历史必将铭记他们的名字。」

吴南北捧着六枚勋章,站得像一支标枪,泪水在无声地流淌。

「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听着舒友良娓娓道来的介绍,马塞洛和莱昂越听越动容。

尤其是消防队和抗洪官兵舍己救人的事迹,两人真的不敢相信。

同样都是人类,都是文明国度,你们明国怎麽能出这样的「圣徒」?

不可能,不合理!

听了马塞洛和莱昂的质疑,舒友良呵呵一笑,「要是在嘉靖朝和隆庆朝,不要说你们,我也一个字都不信。

这样崇义高洁的个人有,可是有这样的军队吗?绝对不可能!

看看历朝历代,当兵的都是丘八,是粗鄙武夫,怎麽会有这圣人一般的大义和勇敢?」

马塞洛和莱昂连连点头,对嘛,你们自己都不信。

可是舒友良话锋一转。

「可是在万历朝我就信了,不仅我信,朝野上下许多人都信。」

马塞洛和莱昂不由一噎,过了一会不甘心地问道:「为什麽?」

「因为皇上耗费心血,数年间把大明陆海军打造成了大明脊梁,脊梁,就该有脊梁的样子。」

说得好深奥啊,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

不过看样子,明国人对他们拥有这样的军队,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过从这些天来看,他们配得上拥有这样一支军队。

莱昂想到一个漏洞,「舒爷,消防队也是军队吗?」

「大明消防队,隶属于警卫军编制。警卫军,在我们眼里,与陆海军无异。」

在文武百官和数万百姓面前,在军乐队雄壮乐曲的伴奏下,十七人依次走上台子,从朱翊钧手里接过宝鼎勋章,其中四人被进封爵位,七人被授予护军到上柱国的勋位。

检阅和授勋仪式结束,大家陆续赶往南苑,参加后续的活动。

龙舟竞标赛被推迟到十一点,下午的足球冠军杯决赛照旧。

超过十万人欢呼雀跃,那种热闹沸腾的场面,舒友良等人早就习惯了,很自然地融入其中。

但马塞洛和莱昂等人,与列席的波斯丶奥斯曼两国使节团一样,被深深震撼着。

尤其当竞标赛开始时,十万百姓齐声呐喊的场面,让他们目瞪口呆,如火山爆发一般的场面,让他们颤栗发抖,身上每一根汗毛都立了起来。

这种万众一心的场景,永远刻在他们的心里。

足球冠军杯决赛,把这种场景推到了**,数万百姓在台上又唱又跳,尤其是中场休息时,数万人对着朱翊钧,齐声高唱。

「「大明煌煌丶日月永耀;圣君烨烨丶天地恩泽;万历隆盛丶时泰民安;坤厚载物丶乾元利贞.」

这些人有的满脸通红,有的流着眼泪。他们脸上洋溢的狂热和赤诚,让马塞洛这些旁观者无不动容。

晚上六点,司礼监奉皇上之命,在畅意馆举行宴会,款待文武百官丶社会贤达。马塞洛和莱昂一行人,身为葡萄牙使节被邀请参加。

舒友良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宴会上,时不时有人跑来跟他打招呼。

马塞洛等人也很自然地围在他身边,其他人都不熟啊。

舒友良一边打着招呼,一边向他们介绍与会人员。

穿着独特服饰的那十几位是云贵湘鄂的土司代表。

他们属于识时务的,现在身上挂着世袭武职,社会地位不愁。朝廷对他们的土地和民众进行「赎买」,给的钱让他们成了富足翁。

有拔尖的,石柱马家,思南张家和安家,永顺向家和张家,施州田家和张家,当家的还加了宪议大夫,进入庙堂。

那十几位儒雅的士人,跟在张四维丶汪道昆身后,有王世贞丶屠隆丶汤显祖等人,都是大明着名的戏曲家。

还有那十几位,身穿直缀,头戴平定四方巾的夫子,都是翰林院书画院的大画师,名满天下。

还有那几位显得非常拘谨的,是两京和江南有名的戏曲大家,俗称角儿,这次受少府监和太常寺邀请,汇集在京师,为皇上贺寿。

现在出现的是男角,还有十几位女角更不得了,进了西苑梨园坊,接受皇后娘娘的家宴款待。

站在那边,脸黑黑的,各个显得五大三粗,围在少府监杨公公丶黄道林丶李时珍周围的三四十人,他们有的是滦州丶上海丶太原厂矿贺寿代表,是各大厂矿企业的劳动模范;有的是各大农场牧场的兴农模范.

索芙尼亚听着舒友良的介绍,忍不住擦拭着眼睛。

咦,你这个西洋婆子在干什麽?

马塞洛和莱昂也很好奇。

索芙尼亚笑了笑,答道:「众生平等,其乐融融。以前我梦想的场景,想不到在遥远的东方现实地看到。

到如今我真的确信,在大明,我们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希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