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77章 朕要说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朕就是万历帝 第777章 朕要说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77章朕要说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翻翻帐,大家记得先是安南国被封锁得实力大损,无力抵抗,很快被收复。

接着是朝鲜国被封锁得经济崩溃,最后酿成了席卷全境的民变,使得它瓜熟蒂落,归了大明。

东倭现在还被封锁,据说那里已经大踏步地退化,几乎跟商周一般原始落后。

也好,儒家尊崇二帝三王的三世之治,动不动就要复古。

现在皇上把东倭变成了商周时代,再送了许多冥顽不化的儒生过去,让他们亲身实践,看看如何行三世之治。

现在东吁莽氏也享受上这一套,就看他能坚持多久。

谭纶继续说道:「我们继续给暹罗丶南掌支持,我们出兵甲,他们出人马,从东边对东吁国不断地发动进攻,不停地放莽应龙的血

在东线,也就是艮巽两洲,我们要采取积极举措。玄武丶朱雀丶白虎三舰队以及四大巡海舰队,战舰分批抽调到艮巽洲,加入到青龙舰队,轮值作战.

到目前,大明驻艮洲东征军,已经控制了艮洲西部沿海地区大约二十万平方公里区域。

降服了当地土着波莫族丶托洛瓦族丶米沃克族丶迈杜族丶卡托族丶温通族丶卡维拉族丶切梅韦维族丶楚马什族丶卡罗克族丶莫哈韦族丶约库特族丶派尤特族和莫多克族,计有十四族。

大明在艮洲的临时行政机构,东征总督府给每一族划分好各自区域,每族修建一座城,分别为莫阳城丶洛山城丶沃土城丶杜关城丶拓东城丶温阳城丶维山城丶梅阳城丶楚马城丶罗江城丶定威城丶约河城丶尤江城丶克戎城。

一城设一县,任命知县,成立县政事府,暂归夏州宣政使司管辖同时设立千户所,大明移民实行军屯制,分别归夏州指挥使司管辖

从今年开始,我东征军组织夏商遗民部队,以及移民武装部队,组成先遣支队,从陆路对东南方向开拓,与商州地区夏商遗民取得联系,救他们于水火。

同时也向西班牙的新西班牙总督区发动进攻,主要目标是西班牙人在那里的三个大银矿

南边的巽洲,我们接管了西班牙人留下的波托维耶霍和胡安科塔银矿,也解放了那里被西班牙人残酷欺压的印加人,他们也是夏商遗民,同属我们的同祖同宗兄弟

由于人手问题,我们暂时只能用西班牙人战俘,以及卖祖求荣的印加叛徒为矿工,勉强维持着,产量无法恢复到西班牙人鼎盛时期

太平洋南部地区,在去年十月,海军测绘船队费时两年七个月,终于绘制完方州岛(澳洲)的地图。」

谭纶话还没落音,祁言带着两位内侍把一张大地图挂在侧面的墙面上,大家都能看到。

指着这幅地图,谭纶说道:「可以看得出来,方州应该是一个大岛,周长有三万五千公里以上,面积初步估算在七百万平方公里以上。」

众人忍不住轻声议论起来。

七百万平方公里,差不多一个西域(包括天山丶金山丶河中和钦察草原)那麽大。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麽大的一个岛。

「沿着海岸线进行了多次初步勘探,发现岛上非常荒凉,多戈壁,许多地方寸草难生。有许多奇怪的动物,土着人只见到寥寥十几位,暂时没有对他们展开捕捉。

在岛的东南角,测绘队发现一个小岛。当然了相对方州岛是小岛,实际上岛的面积预估有五万平方公里以上,比琼州岛要大。

在那里,测绘队遇到几只有鸭嘴巴的怪兽,在水泊里游动,于是就取名凫渚岛

测绘船队回国后,把测绘资料提交给戎政府测绘总局。臣等也第一时间呈报御览。皇上亲自接见了测绘队骨干,听取了他们汇报。」

朱翊钧插了几句,「朕在他们绘制的地图上,看到此岛外形去像一个方鼎,就给它取名为鼎洲。

这麽大一个岛,七百万平方公里,怎麽能叫岛?你这是叫其它岛无地自容啊!」

众臣呵呵地都笑了起来。

「朕钦定它为一块大陆,与艮丶巽丶坤洲并行。北边分为方州,南边为彝州.」

谭纶继续说「此诏令下达给测绘总局和地理学会,以后以此圣意为准,后续在鼎洲周围发现的岛屿,一并划归鼎洲范围。

未来三年,我们对鼎洲的策略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合适地点,修建港口要塞,以为继续向内陆勘探的前哨据点.

未来三五年,测绘总局丶海军以及钦天监地理学会,携手重点勘探神州到艮巽洲中间这片海域,也就是中太平洋地区。

具体一点就是吕宋丶苏禄岛以东,元绪岛丶鼎洲以北,艮丶巽洲以西这片海域。准备分成十支测绘勘探队,以纬度分区,自西向东,并行勘探」

谭纶巴拉巴拉通报完了未来三年大明的军事计划,放下手里的文稿,「现在奥斯曼丶波斯和葡萄牙三国的使节已经抵达京师,等待与我大明进行和谈。

戎政府的意思是这三国可以和谈,发展成大明的合作夥伴。

初步构想是奥斯曼北攻莫斯科公国丶东抑西班牙在地中海势力;波斯西牵制奥斯曼,东压制阿富汗;与葡萄牙联手,对西班牙的腹背发动进攻。」

王一鹗问了一句:「谭公,只是合作夥伴,不是盟友?」

「是的。对于盟友,大明需要承担责任。合作夥伴是利则合,不利则分。」

王一鹗点了点头,「明白了,这三国的实力,目前还没有资格成为大明的盟友。」

谭纶做完国防报告后,众资政没有任何意见。

接下来赵贞吉做了国纪报告。

两三年过去,这位大明御史中丞老了许多,脸型枯瘦,以前还只是花白的头发,现在几乎全白了。

众臣看在眼里,唉,御史中丞不好当。

监察官纪丶纠劾百官,乾的全是得罪人的活。

这几年皇上屡兴大案,受牵连丶被不同程度惩处的官吏多达上万。赵中丞既要公正地惩处罪官,又要安抚住朝堂地方的惊弓之鸟们,让他们继续恪守职责丶安安心心建设新大明。

殚精竭力,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却名声不显,政绩不扬。

有传言流播朝野,说皇上对赵中丞这几年的任职并不满意。

整饬官纪丶监察百官的事全被内阁张相领衔的考成指导委员会做了,赵中丞带着都察院只知道在屁股当个裱糊匠。

传这话的人,真是个捉狭鬼!

还有传言说,皇上嫌赵公手段过于灵活,为人过于圆滑,不适合做御史中丞,准备换将

赵贞吉的口音带着浓浓的蜀音,声音又乾瘪嘶哑,不少字词大家听得都不是很清楚。

不过也无所谓了,他的报告没人爱听。

尤其是他念的那些被问罪严惩的官员名字,很多都是在座认识的熟人,或同乡旧友,或同科好友,或同僚故吏。

大家的神情很肃穆,非常严肃,仿佛赵贞吉念的不是国纪报告,而是某某的悼词。

终于等赵贞吉念完,大家用震聋欲耳的沉默表示,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任何建议。

接下来的议题是王崇古做经济工作报告。

由于张居正的国政报告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过去四年的经济工作总结,所以王崇古的报告里陈述相对简单,更多的是讲未来三年经济工作的计划。

「北方的经济工作主要为建设五个中心。

建设滦州为核心的重工业中心,秦皇岛是它配套交通转运中心;以太原为核心的煤炭工业中心;以渖阳为核心的羊毛纺织工业中心;以天津为核心的轻工业中心;以及以辽阳为核心,兼顾鞍山丶威宁(本溪)的新煤铁和重工业中心.

中部地区的经济工作以上海为龙头,长江为纽带,建立长江工农业合作带。上海继续建设成为纺织为重心的轻工业中心,以及通江达海的商贸转运中心。

安徽丶江西丶两湖以及四川,顺长江向上海提供棉花丶矿石丶菸草丶茶叶丶丝茧等农副产品和矿山资源,在这上海的工厂进行工业化再加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沿长江回销上述省份,并通过江海水运,广销其它省份和海外.

南方地区,农业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在福建丶琉求岛丶广东丶琼州岛丶静海丶日南等省郡,广泛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

在广东丶琼州岛丶静海丶日南丶三宝郡丶炎州等地,广泛种植橡胶树,发展橡胶业。」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王崇古抬起头,解释了几句,「橡胶树是青龙水师和东征军,从葡萄牙在新大陆控制地区(巴西)获得的树苗,移种到三宝郡丶炎州丶吕宋和苏禄岛,成活率非常高,现在继续广泛种植。

橡胶树有大用处,钦天监用收集的天然橡胶汁制成了手套丶胶管,可以用于医疗。然后又用秘法制成了熟橡胶,用来做车轮丶机器密封,效果非常好.

钦天监给内阁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大力发展橡胶产业,认为它可以帮助大明工业革命再进一步.

南部地区经济工作,还以矿产资源为基础。

利用静海省鸿基地区的煤,琼州岛发现的铁矿,吕宋岛发现的铜矿,以及炎州南岛发现的锡锑矿,准备在广东新会地区建立一个南方的冶炼中心」

王崇古的报告讲完,大家议论的非常火热。

众人七嘴八舌,话锋尖锐,场面火爆,其实说到底,都是给自己的任职治政所在地,或者所在派系的势力范围,争取更多的项目。

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争取到好的大项目,政绩能一飞冲天。

在万历朝,有政绩才有青云之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坐在那里沉默不语,但谁也不敢忽略的海瑞。

沪州从江苏分出去成立直隶州,南京又单独是应天府,朝野上下以为江苏瘸了一条半腿,只剩下淮盐,以后的路不好走,江苏巡抚海瑞未来几年的政绩可能会很难看。

可万万没有想到,刚正不阿的海瑞鬼精得很,一眼就看出关窍所在,在别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想方设法拉项目。

几年下来,扬州建立了江北棉花种植基地,成为上海诸多棉纺厂最大的棉花供应地,还成为南方数一数二的轻工业中心。

苏州不仅继续是大明最大的丝绸纺织中心,还在海瑞扶植下成为全国有数的艺术文化中心。

每年有上百万人从大江南北涌入苏州,只为了看戏追角以及参加文会,给苏州带来了数百万圆的消费。

苏州还成为仅次于京师的第二大印刷中心,出口海外的汉字书籍,超出了京师和其它地方.

真正做到了海瑞当初所说的文化搭台丶经济唱戏。

现在人家不仅是大明第一清官,也是万历朝屈指可数的治政能臣。

必须要向他学习,想方设法要项目。

一番激烈争论,吵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张居正出来打圆场。

「诸位,今日只是讨论未来三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和大略,具体的项目,请等到内阁开会确定时,我们再详细讨论。

请不要耽误时间,后面还有好几个议题。」

大家又看到了朱翊钧沉寂如水的神情,纷纷闭嘴。

接下来戚继光的陆海军建设报告,枯燥无味,也类似于通报性质。念完后大家也没有什麽意见。

王国光的财政报告念完后,众臣又激烈讨论了半个多小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要钱!

不过这次大家心里有数,也学聪明了,看到自己的态度都亮出来,时间也差不多了,纷纷主动闭嘴。

众臣不说话,朱翊钧开口了。

「刚才张师傅念完了国政报告,王左丞念完了经济工作报告,王右丞念完了财政报告,这三项都事关万历新政。

既然都事关新政,那朕要强调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事关新政改革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这番话讲的非常重,会议室里马上变得无比寂静,大家屏住呼吸,看着朱翊钧,等待着下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