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798章 从铁路到地方政务

朕就是万历帝 第798章 从铁路到地方政务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98章从铁路到地方政务

对面的火车飞驰而过,车厢又恢复明亮。

朱翊钧没有直接回答海瑞的问题,而是指着左边的铁路线:「刚才上车时,有臣工问,什麽叫复线。

这就是复线。京津和京滦开建时,朕就指示,必须修建可以对开的双线,也叫复线。

复线分上行线和下行线,自东向西,或自北向南,叫下行线。

反之叫上行线。

诸位看到报纸上北京南站始发和抵达的客车车次,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玄机,下行线的车次是单数,上行线的车次是双数。」

说了几句闲话,缓和了一下车厢里的气氛,朱翊钧又问道。

「诸位臣工,刚才对开过去的货车上,满载着什麽,有谁看清楚了?」

王一鹗丶潘应龙等大臣连忙出声应答:「回皇上的话,是煤,全是煤。」

「总共十五节货车厢,全是满满的煤。」

海瑞呵呵一笑:「还是年轻的好,你们都看到了,老夫却是看得眼花,只见到刷刷地东西飞过去,黑乎乎的一片,不知道是什麽。

原来是煤啊,果真是黑乎乎的一片。」

朱翊钧哈哈大笑,其他人或真心或假意,跟着笑了。

「我们今天在北京南站广场,举行的仪式叫通车仪式。通的什麽车?客车而已。其实这两条铁路,全面验收已经四个多月了。

这话也不对。这两条铁路是分段施工,分段完成。

完成一段铁路司开始试运行,就叫钦天监的试验蒸汽机车拉着车厢在区间来回地跑,最开始是去年十月份,对不对郑尚书?」

「是的皇上,皇上记得没错。」

「好,前面都叫试车,检查铁路线有没有问题,验证运行制度的完善,查遗补漏。三个月前,两家铁路公司开始跑货车,对不对?傅局座!」

傅进友马上立正,「报告皇上,是的,二月初二那天京滦丶京津两家铁路公司正式开始跑货车。二月平均每天从卢龙丶开平向北京南站发送五列货车,合计货车车厢六十八节,卸货检查后再原路发回。

从大沽和天津站向北京南站发送三列货车,合计货车车厢四十四节。

从三月初一开始,卢龙向北京始发货车增加到每天八列,合计货车车厢一百二十节;大沽向北京始发货车增加到每天五列,合计车厢七十节。

四月初一开始,卢龙方向货车增加到每天十二列,并开设夜班运输四列;大沽方向增加到每天十列,并开设夜班运输四列.」

朱翊钧点点头,继续侧身转头问众臣:「诸位,货车开通了三个月,你们有什麽切身感受?」

众人面面相觑。

切身感受?

好像没什麽啊!

张四维开口道:「皇上,请恕臣罪,臣愚钝,不明白皇上说的切身体会是什麽?」

「凤磐先生这话一问,提醒朕了。朕这是问道于盲啊!

切身体会是米豆丶肉蛋丶鸡鸭丶青菜的价格下降没有,市面上的花布款式有没有变多。

你们怎麽可能上街去买菜买布呢!」

众人哈哈笑了起来。

有些大臣却笑得意味深长。

皇上比世宗皇帝还要精明。

此前世宗皇帝玄修敬天,广修庙宇,被严世蕃坑了不少银子。一根大殿的大木横梁,敢向皇上报二十万两银子。

还有给宫里采买绫罗丝绸,一万两银子的货,敢报三万两银子的帐。

给世宗皇帝制作一身道骨仙风的道袍,直接报三千两银子.

就这,那些内侍们还在私下议论,世宗皇帝太精明了,我们都不敢报太多了,传说弘治年间,才是太平盛世。

隆庆年间,皇上以太子身份秉政,料理宫禁内外。

不仅外朝大臣们蒙不到他,就连内廷那些鬼心眼也被他一一识破,城外乱葬岗多了数百具内侍的尸骸。

内侍阉人是皇家家奴,用刑处死都不用大理寺覆核。

内廷外朝彻底明白了,皇上精明着,还耳目非常灵通。他不仅关注着百官动向,朝野大事,国计民生,市场物价也是他重点关注的地方。

他不仅有东厂丶锦衣卫和新明通讯社(商业调查科),还有各种你想不到的手段和渠道,能探知到他想知道的讯息。

他经常说的,决策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足够多丶足够全面的信息。

正如皇上所言,对大明现在社会状况,他可能比在座的诸位了解得更加深入丶更加彻底。

「朕说个你们都懂的。京滦铁路通了后,滦州的煤被火车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师。

三月份,京师的蜂窝煤价格应声而下,跌去了三分之一。

四月份,直接暴跌了近一半,为百姓们省了一大笔钱。

由于工业化丶规模化采煤,滦州的煤其实价格并不贵,它贵就贵在运输成本。滦州的煤,需要用马拉货车,通过直道,一车一车的运到京师。

运费比煤本身的成本还要贵。」

朱翊钧顿了一下,指着潘应龙说道:「蜂窝煤最初的价格定在六分一块,根本卖不动。后来降到五分,还是卖不动。

诸位,知道为什麽?」

海瑞捋着胡须呵呵一笑:「皇上,因为这蜂窝煤卖贵了!」

朱翊钧笑得更开心了,「看来海公体察民情,知晓百姓日常用度。」

「呵呵,不敢欺瞒皇上,老臣虽然关注百姓疾苦,但这种日常琐事却少有关注,真是惭愧。

还是我家管事舒友良,那年听闻出了蜂窝煤,好用又乾净,赶紧跑去想去买一套。回来后嚷嚷着,说煤炉贵,蜂窝煤也贵。

老臣就问他,哪里贵?

于是友良就跟老臣算了一笔帐。

此前京城市面上,一百斤木柴的价格为0.6两银子*,折合0.9圆银币,也就是一斤木柴折合0.9分钱。

正常情况下一百斤木柴只是煮饭做菜,能用十天,也就是一天需要十斤木柴,九分钱。

友良问过,蜂窝煤炉子日常用,加上做饭菜,一天需要三块煤。就算降到五分钱一块煤,一天用下来也需要一角五分,比用十斤木柴贵。

友良对臣双手一摊,老爷,用蜂窝煤一天要多花六分钱,咱家老小全靠你的俸禄吃饭,得精打细算,所以这蜂窝煤确实好用,可咱家用不起。」

朱翊钧看着黑脸的海瑞,点了点头,「海公家过日子,是很精打细算。」

他转头看了一圈众臣,「诸位知道蜂窝煤为何又在京师广泛流行的?」

「因为潘府尹实行了蜂窝煤惠民工程,真正惠民益民的仁政善政!」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次出声回答的是张居正。

「此善政被内阁总结,给予了表彰,下发各布政司和直隶州,以为楷模。

滦州丶上海丶扬州丶苏州丶杭州丶宁波丶武昌和长沙后来陆续学习遵行,其它地方却学习不了,要麽没钱,要麽附近没有煤矿,煤太贵了。」

「张师傅,既然内阁总结过,那你给大家说说。」

「遵旨。

潘府尹先以顺天府名义,与卖煤炉和蜂窝煤的商家谈判,把蜂窝煤炉的价格砍下来三分之一,把蜂窝煤的价格砍到四分五厘一块。

然后直接花钱补贴。

商家把煤炉免费送给百姓,但必须签订使用蜂窝煤一年的契约。出给百姓们的蜂窝煤价格为三分一块,算下来比木柴要便宜。毕竟在冬天或阴雨天,木柴价格会上涨不少。

煤炉的钱,以及商家在蜂窝煤上优惠的那一分五厘钱,全由顺天府出钱补贴。

至此,商家的煤炉和蜂窝煤得以畅销,百姓们也广泛使用蜂窝煤。

带来的好处一是北京城不会到处都是柴火烟雾,二是百姓们天天有开水喝,闹肚子的传染病少了许多」

河南巡抚石星忍不住说道:「张相丶潘府尹,何不直接叫商家把煤炉和蜂窝煤降价?」

是啊,官府出面叫商家降价就好了,商家敢不听官老爷的话吗?

干嘛还搞补贴这样麻烦的举措?简直是脱了裤子放屁!

张居正指了指潘应龙,「让潘凤梧给你解释解释。」

潘应龙笑了笑,先看了一眼杨金水。

这些商家的「母公司」都隶属于少府监,顺天府直接出面,人家买不买帐都不好说。当然了,事情闹到少府监杨金水那里,他肯定会买自己的面子。

可这样一来,就显不出本尹的本事来,更重要的是也显不出本尹对皇上新政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深刻领悟!

潘应龙开口道:「商家制造和贩卖煤炉和蜂窝煤,不是奔着利国益民去的,人家是为了赚钱。

本府跟商家谈判,把煤炉价格砍下三分之一,蜂窝煤每块四分五厘,还略有薄利。

薄利多销,要是销量上去,商家多少有钱赚,会继续把这个生意做下去。

顺天府要是强令他们继续降价,无利可图,那他们就不愿意千辛万苦地把煤从滦州运来,制作成蜂窝煤。

也不愿去滦州大批量定制煤炉,运到京师贩卖。

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有商家卖煤炉和蜂窝煤,价格降得再低,也没用。」

石星继续说道:「那官府自己开厂去做呢?」

没等潘应龙出言,安徽巡抚温纯先出声反驳了,「此计行不通!

商家行实业以谋利为要,他们会想方设法去省成本丶增效益。他们要是都赚不到钱,官府派出的那些榆木脑袋,更加赚不到钱,还能亏得连他亲娘都不认得。」

众人齐刷刷看过来,温纯双手一摊,「张相是知道的,本官在安徽是吃过大亏的,现在还亏了一屁股债,布政司和郡县对本官也是一肚子意见。

这次进京,本官准备豁去这脸皮不要了,死活从张相和杨公公手里为安徽要几个大项目,消债啊!」

大家心照不宣地都笑了。

温纯任安徽巡抚时,看到隔壁的江苏在海瑞巡抚下搞得蒸蒸日上,觉得海黑子都能行,那我也能行。

于是就指令安徽布政司在安庆丶太平丶池州三郡大搞棉布丶丝绸等实业,上马了几个项目。

因为没有做好前期考察,对市场和实业也是一知半解,结果几个项目搞出来,半死不活。说它没挣钱,行情好的时候能挣点钱。

关键是行情好不好的,根本把握不住啊,多半是亏钱。一时间成了安徽布政司和地方的负担。

这件事被内阁和考成指导委员会查到,内阁下文把温纯和布政使严厉批评一番,全文还刊登在《中国政报》上,温纯和安徽丢脸丢到全国了。

张居正在资政局会议上甚至建议要把温纯换掉,被朱翊钧出声保下来。

新政改革才几年,温纯愿意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想办法,起码比那些坐在那里不做不错的地方主官要强。

石星又开口问道,「凤梧,那顺天府补贴的钱可不是笔小数目,这钱从哪里来?」

是啊,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免费煤炉丶补贴蜂窝煤,一补就是好几年,这钱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京师有钱,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潘应龙从哪里凑足了这笔钱?

在场的资政,有好几位身为地方巡抚,都等待潘应龙的回答,准备好好学习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