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806章 皇上说的全是乾货

朕就是万历帝 第806章 皇上说的全是乾货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6 11:10: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06章皇上说的全是乾货

五月十六日,黄道吉日,传说是玉皇大帝得道成仙的日子。

卢龙市滦州钢铁集团公司总部,戒备森严。

围墙五里开外,就是勇卫营和羽林军官兵组成了三道警戒线。

整个总部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警戒的中心是一栋不起眼的办公楼,在这栋办公楼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四百多平方米的地方坐满了一百五十多人。

前面是四排桌椅,靠墙最里面是单独一张桌子和椅子,朱翊钧坐在那里。

前面是四张桌椅,四位资政大学士坐在那里。

再前面两排坐着二十四位资政学士。

对着四排桌椅,是十排桌椅,分别坐着一百二十多位朝议大夫。

桌子上铺着素花纹的桌布,每人面前摆着一个名牌,写着他们的名字。还放着一个白瓷牡丹花开的有盖茶杯,通政司和司礼监的人,拧着热水壶,时不时穿行其中,给茶杯满上开水,或者直接换一杯新茶。

靠墙两边是过道,最前面各摆着一张长桌,也是铺着花纹桌布,各坐着四位年轻秘书。他们都是通政司和司礼监的官吏,字写得不错,手速又快。

拿着钢笔,前面桌子上摊着一本笔记本,严阵以待做会议笔录。

后面靠墙有两排桌椅,那是列席者的席位。

宪议中大夫李春芳丶司礼监冯保丶少府监杨金水等非朝议大夫丶非资政者,坐在那里列席旁听。

朱翊钧后面的墙前,摆上两道六扇开的屏风,左边是万里江山图,右边是京师风华图。

都是翰林院书画院着名画师画的。

墙面上方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一行字。

「万历五年御前朝议局全体大会」。

朱翊钧还是身穿浅绿色新式短袖夏装,短发不戴帽,容光焕发,格外精神。

张居正丶谭纶丶赵贞吉丶王崇古四位资政大学士今日一致的统一,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衬衫,只是张居正和谭纶是短发,赵贞吉和王崇古却是一头发髻,插了一支簪子。

没办法,新旧时代交替,许多新旧的东西会同时出现,只有慢慢经过时代的淘汰,才会旧的逐渐逝去,新的占据主流。

二十四位资政学士也是服饰各异,有穿新式短袖衬衫的,有穿官服常服,有穿对襟棉绸衫的,有穿直裰的,有穿深衣的。

有短发,有戴乌纱帽的,有发髻插簪子或网巾包裹的,还有直接包块布的,有戴着平定四方巾的,有戴着一字巾的.

主打一个多元化丶包容性.

因为这三天的会议议题,就是多元化议题,需要朝议大夫们多多包容。

主持会议的是通政使曾省吾。

「诸位,现在有请皇帝陛下,致万历五年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开幕词。」

热烈的掌声后,朱翊钧把铁皮大喇叭挪过来,口子对准自己的嘴巴。

没有电,电声喇叭搞不出来,有线电报也无法铺网。

铁路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线路和各列火车状况及时共享,需要每个车站通过有线电报或电话把线路和通过的列车状况及时汇报到总调度室。

总调度室根据动态状况修改运行图,再把指令通过电报或电话及时下发给各车站,各车站或执行,或及时传递给通过的列车。

现在只有两条铁路,又是可以对开的复线,运营相对简单,没有有线电报和电话,勉强还能支应。

可是未来几年,铁路大兴,几条铁路修建起来,运行的复杂程度指数倍增加,没有有线电报和电话及时传递信息,会出大问题的。

第六研究局的研究,有点落后啊。

在自己看来,交流电研制应该很简单,自己也把电磁效应丶欧姆定律丶圆盘发电机原理等绝密屠龙术,都传授给他们了,怎麽一直没有研制成功呢!

回去后得去再看看,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再给他们指点指点。

朱翊钧脑子飞快地闪过这些杂念,他眼睛扫了一眼前面诸位资政的背影和后脑勺,又看了看对面诸位朝议大夫神情各异的样子,定了定神,微笑着开口道。

「从五月十二日开始,诸位到开平丶永平和卢龙的煤矿丶钢铁厂丶机械厂丶羊绒厂,轮流参观。

不仅参观工矿企业,还参观了抚宁的农场

晚上还要大家在亮堂堂的煤气灯下分组讨论,书写参观和学习报告.

你们的报告朕都看过,确实都有感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新知识」

朱翊钧清朗的声音里,众人神情如常。

开会和学习,对于万历新朝的百官们来说,现在就跟喝水一般平常。

内阁丶六部诸寺丶地方布政司各曹各厅丶郡县政事府丶乡/镇公事所,御史台系统,戎政府系统,各级军政法单位,每月都会有日常的学习会,最新的诏书丶戎政府/内阁军政令丶五军府/六部部令,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甚至物理化学基本知识,都是学习内容。

有时候颁布了重大诏书,要临时组织学习。

重大项目开始和完成,要组织动员会和总结会.

开会就是学习,学习报告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套从隆庆元年,皇上以太子身份秉政开始实行,到他即位的万历元年,全面推行。

习惯了,大家都习惯了。

朱翊钧的声音还在会场上空继续回响。

「朕为什麽大费周章,请诸位坐火车,赶到这里,然后还拉着大家一路参观。费这麽大劲干什麽?

很简单。

朕以前常常给你们说,而今时值千年之大变局,我们要率先进入新时代。什麽是大变局,什麽是新时代?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朕要让你们亲眼所见!」

朱翊钧双手一摊,「大家都看到了,也都被震住了。

你们有的人看过上海的棉纺厂丶丝绸厂,吴淞的码头和造船厂,然后说不过如此。

现在朕让你们坐火车,让你们看如何用蒸汽机挖煤,如何炼钢冶铁,如何制造各种工具机。轰隆声响,钢花四溅,你们终于被震住了,被真正的工业革命给震住了。

好,朕就是让你们被震住,让你们切身体会到工业革命的威力!新生产力的威力!」

朱翊钧的神情变得严肃,语气变得严厉。

「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厂矿开在别国,这些工业革命发生在别国。我大明依然男耕女织,岁月静好。

某一天,别国拿着这些钢铁制造的枪炮,开着用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来到大明国门前,大喊道,开门,我们要自由贸易!

诸位,那会是什麽场面?」

朱翊钧的手指狠狠地在桌面上敲响,「那时人家是狼,我们是羊,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千年之变局,接受时代变化带来的成果。

只不过我们的子孙是上桌的成果,别人享受成果。人家是刀俎,我们是鱼肉!

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不仅在他们眼里,就在我们自己眼里都成了愚昧落后。到那时,孔圣人丶程朱夫子,把四书五经读得滚瓜烂熟都救不了我们。

我们只能付出惨痛的代价,把所有的路都试一遍,努力找到能救自己的路。

你们以为这些是危言耸听,可这一切都在朕的梦里发生过,那麽真实,那麽痛彻入骨。」

朱翊钧一口气发泄了心中积累的郁愤,看着在座的一张张脸,心中又涌起了一份自豪。

自己做到了,自己终于让大明这艘大船,不仅焕然一新,从木制破桨船变成了蒸汽机钢甲船,还改变了航行,驶离了暗礁密布的旧航线,驶向虽有风浪,但是一路坦途直达光明彼岸的新航线。

朱翊钧长舒了一口气,开口一句话,让在座的众人不由地大吃一惊。

「党争,党争,大家都很避讳这个话题。可是朕说,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朝廷都有党争。

什麽是党争,其实就是各方势力在争取利益。

大家所说的制衡,其实就是在化解党争的矛盾,平衡好各方势力的利益分配。

但是这个矛盾解决不好,会出大问题,要亡国的。」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听到这里,众臣们都明白了,皇上又在给大家上课了。

虽然在座的资政局成员们被朱翊钧上课都上习惯了,但是短短几句话,他们听出跟往常不一般的东西。

皇上似乎在跟他们讲一些底层的东西,也就是他治国理念的核心,以及遵循的原则。

这可是不得了的东西。

众人纷纷打起精神,更加认真地听起来。

有志天下的能臣干吏们,觉得这是能学到屠龙术的好机会;热衷仕途的官员们,觉得这是彻底摸清皇上脉象的好机会。

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学习进步的好机会。

朱翊钧继续说道:「此前朕给诸位说过,秦汉唐宋,本质上是亡于朝廷财政崩溃。

为什麽会崩溃?表面上是因为党争造成朝纲崩坏,实际上是因为利益分配制度被破坏。

有的势力享受最大的利益,却承担最少的责任。于是矛盾越积越深,无法化解,那就有人要起来掀桌子了。

没得吃,那大家都不要吃了。

所以合理分配利益是化解矛盾,缓和矛盾最好的办法之一。

古今以来,中外各国都在探索合理分配利益的法子。

古希腊古罗马搞出个元老院,贵族们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国事。

英国搞了宪章会议,法兰西搞了三级会议。

按照他们的搞法,再过几百年,很有可能要搞全民投票,大行自有民主之道。

其实在朕看来,这些都是平衡利益分配,化解矛盾的手段和机制。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机制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朕看来,一是民智开化,要捍卫自己利益的人和群体越来越多。

二是浑水才好摸鱼,人多了反倒更容易唱大戏。

不过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戏曲唱法,欧罗巴有欧罗巴的唱法,我大明有我大明的唱法。」

朱翊钧顿了顿,等一脸惊愕的众人慢慢消化自己的话。

众人也听明白朱翊钧没有明说出来的意思,资政局和朝议局,是他在探索的,合理分配利益的协商机制。

「朕遍阅中外各国古今的史书,发现没有什麽最好的国制,适合才是好的。

适合这个国家和民族,适合时代的发展,能够合理分配利益,化解矛盾的国制就是好国制。

国朝建立以来,尤其是嘉靖朝以后,大明内忧外患,问题多多。为什麽?因为利益分配制度失衡,变得极其不合理。

某些群体篡取最多的利益,却只承担最少的责任。分配失衡,表象就是党争激烈,然后是财富集中,也就是土地兼并。

富者越富,穷者越穷。问题积累到了难以化解的地步,然后一一爆发。朝廷财政失控,地方失控,边防失控.

大家对朝廷的利益分配制度失去信心,都在用各自的手段捍卫自己的利益

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勾结海贼,非法海贸;勾结边军,走私违禁;偷税漏税.

百姓们被分到的利益最少,却要承担最多的责任,挑最重的担子,苦不堪言,最后的结果就是掀桌子,大家都不要吃饭了。

怎麽办?

面对皇爷爷传下来的这个烂摊子怎麽办!」

众人越听越精神。

皇上现在讲的这些东西,都是十足真金的乾货啊!

「只能先砸锅拆灶,另起炉灶,在此过程中注意抓住当下大明最主要的矛盾,建立起重点化解这个矛盾的利益分配机制。

什麽矛盾?

朕觉得,砸锅拆灶时期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新生产力和旧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人类文明,在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和碰撞之后,终于孕育出新生产力。这个苗头在西方有,国朝也有。

只是欧罗巴诸国以前就是个烂摊子,负担轻,可以轻装上阵,很容易就能踩上了新生产力的浪尖潮头。

反观我们国朝,历史悠久丶文明厚重,反倒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旧生产力的势力太大,新生产力被压制住。

不过这几年,朕带着诸位臣工,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新生产力在大明茁壮成长,旧生产力已经被抛在脑后。

新生产力的威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啊!好处多多,大家当然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个新兴事物。

但是主要矛盾是分阶段的,旧的去了,新的又冒出来了。

前期的矛盾解决了,那麽当前大明最主要的矛盾是什麽?」

声音在会场里回响,众人静寂无语,等待朱翊钧的下文。

朱翊钧却看着他们,等待他们的回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