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王朝 > 17 一日杀三子

隋唐王朝 17 一日杀三子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42 来源:源1

17一日杀三子(第1/2页)

开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沉溺于享乐之中。这时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最善于揣测李隆基的意思。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想从洛阳回京长安,但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张九龄走后对李隆基说,长安和洛阳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陛下愿意什么时候来往就什么时候来往,不必再等以后。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就行了。

唐玄宗一共生了三十个儿子,可惜早夭了七个,不过没关系,反正剩下的也不少,从中找个接班人就是。

最有资格做皇位继承人的,当然是长子李琮,可惜他小时候打猎不小心被猎物抓伤面部破了相,唐玄宗认为让一个“刀疤脸”当皇帝有损国家形象,于是次子李瑛上位成为太子。

李瑛的生母赵丽妃是艺人出身,能歌善舞,且相貌极佳,李隆基登上皇位之前就对她宠爱有加。

鄂王李瑶排行第五,曾任太子太保,与太子关系甚密。他的母亲是皇甫德仪,能歌善舞,也是皇帝的宠妃。

光王李琚排行第八,善于骑射又有才,皇帝对他很是喜爱,他与李瑛关系很好。他的母亲是刘才人,皇帝也很喜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想到,李瑛成为太子后,一个女人斜刺里插了一脚。

这个女人姓武名落衡,是武则天堂侄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父亲死得早,按例被送入宫中抚养,长着长着长成了一个大美人,唐玄宗即位后一眼就看上了她,加上她一张小嘴像抹了蜂蜜,极会讨唐玄宗欢心,虽然最初只封了她一个婕妤,但当她先后生下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后,唐玄宗就把所有的宠爱都放在她身上了,而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都成了过眼云烟。

武婕妤的长子名叫李瑁,唐玄宗爱屋及乌,对寿王李瑁的宠爱也超过其他儿子。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又封她为惠妃,尽管只是个妃,但人们看在皇上偏爱她的份上对她尊敬有加,无论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还是表面上的,至少给了她足够的面子,那就是等同于皇后的礼节。

她才不稀罕这种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呢,她要做名副其实的皇后。

爱她爱到骨子里的唐玄宗,当然愿意满足她的愿望,唐玄宗正想公布册立武惠妃为后的打算,御史潘好礼上疏说,武惠妃从叔武三思与从父武延秀都不是好鸟,都曾犯下扰乱朝政、破坏伦常的大罪,天下人恨死他们了,如果立武家人为后,肯定人心不服,陛下您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第二个问题是,武惠妃也有儿子,一旦她当了皇后,难免不会得寸进尺,假如她想让你废掉现太子李瑛,立她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你会怎么办?

接着潘好礼还把令唐玄宗伤心的往事捅了出来,暗示他吸取过去的教训,这个教训就是,当初武则天当政后,就开始大肆迫害李唐宗室,唐玄宗的生母窦德妃就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被武则天迫害致死后连尸体都没找到。

这盆冷水把唐玄宗浇醒了,打消了立武惠妃为后的念头。

眼看到手的皇后瞬间鸡飞蛋打,武惠妃的心理阴影面积大得不可想象,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他奶奶的,这个劳什子皇后,老娘不当了,老娘直接让儿子做太子!

武惠妃想让儿子登上太子之位,当然首先得搞掉现在的太子李瑛,在她看来,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的母亲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全部失宠,这几个人的儿子难免没有怨言,只要抓住他们的把柄来一个诬告,不愁大事不成。

咸宜公主和驸马杨洄自告奋勇地充当了她的帮凶,他们像狗一样,整天去嗅太子李瑛身上的“异味”,尤其是驸马杨洄,把这件事情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也许是同命相怜,也许是志趣相投,李瑛、李瑶、李琚三人成了密友,经常在一起谈论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7一日杀三子(第2/2页)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杨洄向武惠妃汇报:太子最近和鄂王光王过从甚密,三人经常在一起说皇上的坏话。

武惠妃立即去见唐玄宗,哭了个梨花带雨,哭了个肝肠寸断,说太子与李瑶、李琚三人嫉妒她得宠,要为他们的母亲报仇。他们还说了很多皇上的坏话,很恶毒,恶毒得她都不敢说!

唐玄宗听后大怒,脑海里立即冒出一个念头,就是要废掉太子。第二天跟宰相张九龄商议,张九龄马上反对。他说:

这么大的事,皇上你不要乱来,弄得不好后果很严重,太子和鄂王光王等诸王一直未离深宫,日受圣训,大臣们从未听说过他们有什么大过,陛下若轻易听信某些人的无稽之谈,草率决定废立之事,势必铸成大错,何况太子乃天下根本,不可轻易动摇,陛下如果一心想废太子,臣绝不奉诏!

唐玄宗这时候虽然被感情左右,但废立太子确实是国家大事,没有宰相认可,他也不能霸王硬上弓。

除了张九龄,力保太子的还有不少大臣,这反而使唐玄宗产生了恐惧:这么多人和太子搞在一起,对皇权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吗?

张九龄退休后,李林甫上位。唐玄宗当初想任命他为宰相时,遭到张九龄的反对,李林甫对他恨之入骨。

李林甫看见武惠妃得宠,便时常在她面前说李瑁的好话,表示要助她一臂之力,“愿护寿王为万岁计”。

这个寿王,也就是武惠妃的儿子李瑁。

武惠妃一看机会到了,于是假传圣旨,告诉太子三人宫中有贼,需要他们前去救驾。三个傻小子毫不怀疑其中有诈,拿起兵器就到宫里去了。

然后武惠妃又向皇帝哭诉道:“太子与鄂王、光王三人谋反,现在都拿着武器进宫了。”

唐玄宗立即派人去看,正好碰到带着武器进宫抓贼的三王,他马上去找李林甫商量,李林甫说这是皇上的家事,臣等外人无权干预,您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这话可谓阴险之极,因为他明白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句看似没有态度的表态,直接把三王推向了断头台。

唐玄宗当即宣布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

半个月后,被废为庶人的李瑛兄弟仨,被同一天赐死在长安城东的一家驿站。

虽然害死了太子李瑛等人,不过武惠妃的计划并没有实现。也许是做贼心虚,武惠妃害死三人后,疑神疑鬼,惊惧成疾,居然一病不起,当年就一命呜呼了。

与武则天相比,武惠妃各方面条件都不差,要颜值有颜值,要心机有心机,唯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人家武则天亲手掐死了亲生女儿,晚上也没做噩梦。

女人要想成为人上人,心理素质要过关。

武惠妃一死,有两个人最伤心,一个是玄宗,一个是李瑁。

玄宗是失魂落魄,茶饭不思,美人死了,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者,空虚寂寞冷。

李瑁是自怨自艾,忧心忡忡,武惠妃是他最大的政治依靠,武惠妃一死,他的靠山就没有了,太子之位难于上青天了。

接着唐玄宗立李亨为太子,即唐肃宗。

李亨的长子李豫出生的第三天,唐玄宗来到东宫赐给吴皇后一个金盆,叫她用金盆给李豫洗澡。这时吴皇后身体很弱,而李豫的身体还没有舒展开,负责侍奉孩子的老婆婆十分惊慌,就把宫中一位与李豫同一天出生的宝宝抱来献给玄宗。玄宗一看生气地说:“这不是我的孙子,快把我的孙子抱来。”老婆婆只好把李豫抱来给玄宗。玄宗一看特别高兴,用手托着李豫笑着说:“这个孩子的福禄远远超过他的父亲。”玄宗回到宫里对高力士说:“现在殿里有三个天子,真是高兴啊!我可以跟太子一起喝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