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官路芬芳 > 第1168章 宏伟蓝图,未来变化

官路芬芳 第1168章 宏伟蓝图,未来变化

簡繁轉換
作者:东北春城爱飞的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4 15:55:27 来源:源1

朱飞扬擘画的南部新城蓝图,正以极具突破性的姿态铺展在原江市的土地上。

这绝非普通的城区扩建,而是一场关乎城市肌理重构的跨时代实践——他要让这片土地既看得见立体的繁华,又留得住生活的温度,既透着现代都市的利落锋芒,又藏着触手可及的烟火气。

规划图上,工厂区与商业区、住宅区之间,一座巨型中央花园正悄然“生长”。

四季常青的乔木沿着蜿蜒的步道铺开了,花间小径串起儿童乐园的旋转木马、老人休憩的阳光草坪,还有年轻人钟爱的露天剧场。

花园周边,电影院、美术馆、恒温泳池星罗棋布,傍晚时分,暖黄的灯光从玻璃幕墙里漫出来,与花园的暮色交融成一片温柔的光晕。

而新城的核心地标,当属那座规划中的沅江市环球影城。

朱飞扬在图纸上反复勾勒它的轮廓:这里不只是孩子们的童话城堡,过山车呼啸着穿过模拟丛林时,会惊起机械制造的“飞鸟”;复古街区里,穿着中世纪服饰的演员正与游客碰杯,转角就是能尝到各国小吃的美食街;长辈们坐在临水的茶座里,看孙辈在互动体验馆里与虚拟恐龙“对话”,自己则能在传统戏曲体验馆里听一场地道的沅江花鼓戏。

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未来它将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全球的笑脸。

土地的脉络也梳理得清晰分明:玲珑集团原先持有的1/5地皮,会被原江市市政府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回收。

账目上跳动的数字透着稳稳的盈利,却没人在意这数字背后,是新城建设者对“公共利益优先”的坚持——剩下3/5的核心地块牢牢握在国家手中,确保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这些民生设施能按最合理的密度布局,不被资本裹挟。

更让人瞩目的,是那座将刺破云层的150层摩天大楼。

朱飞扬站在模型前,指尖划过它的尖顶:“站在这里,能看见沅江的波光漫过老城区的青瓦,能望到新城区的霓虹与星光连成一片。”

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像原江市伸出的欢迎之手,握着现代与传统,牵着本地人与远方客,在江北省的城市图谱里,刻下独一份的鲜活印记。

这座新城的每一笔规划,都藏着朱飞扬的野心—他要让南部新城成为一个坐标,让人们提起原江,就想起这里既有花园里的闲庭信步,也有环球影城里的欢腾尖叫,更有摩天楼上俯瞰全城的壮阔。

它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堆,而是一个能装下所有年龄层喜怒哀乐的容器,正等着用跨时代的姿态,拥抱每一个走进来的人。

市规划展览馆内,灯光聚焦在巨大的南部新城规划沙盘上,朱飞扬手持着激光笔,笔尖划过标注着“中央商务区”“生态廊道”“智慧交通枢纽”的区域,向围坐的市政府领导班子逐一拆解规划细节。

投影幕布上,几版经过数十次修改的效果图在循环播放:晨雾中的市民中心玻璃穹顶折射出微光,夕阳下的滨水步道串联起连片绿地,夜晚的科创园区楼宇灯火如星。

“这里要预留地铁接口,”他指着沙盘一角,“学校和医院的选址,必须避开主干道,确保居民出行安全。”

班子成员不时提出补充建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修改意见,直到深夜,这份凝聚着众人智慧的规划方案才最终定稿。

方案很快送到市委书记上官雅芳的案头。

她逐页翻阅,从产业的布局到民生配套,每一处细节都标注得清晰明了。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当朱飞扬汇报完南部新城“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的建设目标时,上官雅芳率先表态:“这个规划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有这样敢担当、能干事的市长,我们沅江的发展大有可为。”

会议一结束,方案便按程序报送省里留存,为南部新城的启动按下“加速键”——所有人都坚信,这座瞄准现代化城市格局的新兴街区,不出两年必将享誉江北省,成为蓝星国的城市名片,甚至吸引国外关注的目光。

城市发展,治安先行。

朱飞扬深知,良好的治安环境是招商引资和民生保障的基石。

他专门将政法委书记袁子松请到办公室,桌上摊开的原江市治安地图上,曾频发盗窃案的老旧街区、游客密集的景区入口都被红圈标注。

“给你下死命令,”朱飞扬的语气严肃却坚定,“三个月内,必须让原江的治安变个样。

要让投资者敢来原江,让游客来了能安心,让老百姓住得有归属感。”

袁子松立刻行动起来。

他亲自去的公安局,跟局长刘长锋一起开会。

全市公安机关启动“平安原江”专项行动,对有犯罪记录的人员建立动态管控档案,社区网格员与民警组成联防小组,每天在辖区内巡逻排查。

曾因盗窃多次被处理的张某,发现自己走到哪儿都有民警“偶遇”,想再伸手时,刚靠近商铺就被巡逻队员盯上,最终只能收拾行李离开原江——在这座城市,违法犯罪已无立足之地。

短短数月,原江的盗窃案发率下降了九成,虽未到“夜不闭户”的程度,但街头巷尾再也没人敢触碰法律红线,原江也一跃成为江北省治安最好的城市。

为充实警力,朱飞扬还拍板出台新政:凡是本市警察学院的毕业生,只要体检、面试合格,一律纳入国家正式编制。

消息传出,学院报名人数激增,首批通过考核的学员很快走上岗位。

如今在原江街头,随时能看到三两成行的巡逻民警,他们穿着笔挺的制服,腰间别着执法记录仪,遇到老人过马路会主动搀扶,碰到游客问路会耐心指引,甚至帮居民解决邻里纠纷、寻找走失的孩子。

“有警察在,心里就踏实。”

这成了原江百姓最常说的话。

城市的活力,更源于产业的蓬勃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