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八十五章:尘埃落定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八十五章:尘埃落定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自从三杨以后,内阁的地位不断提高,虽然不说能够完全压过六部,但至少也算是分庭抗礼。

所以,刘吉这个内阁首辅,在这个当口出面替代在场的大臣表态,倒也不算逾矩。

不过,这位新任的刘阁老,可不是个易与之辈。

他的这番话明着是在附和天子,可实则还是暗戳戳的挖了个坑。

一句严惩心术不正之辈,明摆着是要逼着王恕趁着新官上任的风头,把此前参与交劾的科道官员,都予以惩治。

这麽做到底应不应该暂且不论,可对于王恕来说,刚刚被起复,就一下子得罪这麽多人,肯定对他在士林的清誉是有损的。

王恕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只见他冷眼瞥了一下刘吉,当场便道。

「这就不劳刘阁老费心了,科道风气不正,都察院是有过错,但科道本是文武百官的一部分,科道有此弊不仅仅是科道之过,亦有朝廷这些年吏治污浊之故。」

「刘阁老身为侍从之臣,常伴君侧,虽非言官,但亦有劝谏君上之责,陛下方才说为人臣者,当时常自省,刘阁老亦当细细体察此言,以做箴言铭记。」

朱佑樘看着底下半点不留情面的王恕,心中也是一笑。

事实上,这也是他重新启用王恕的第二个原因。

王恕这个人,除了以耿介清正出名之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和刘吉之间的恩怨。

他们二人,从许多年前开始,就颇有政见不合之处,朝堂之上多有争论。

偏偏刘吉这个人,虽然能力很强,可却不是一个特别心胸宽广的人,他虽然不屑于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但是,却也时常针对王恕。

后来到了成化二十二年,王恕再次因为反对传奉官触怒了宪宗皇帝,刘吉趁着这个机会进言,彻底将自己这个老对手给逐出了朝堂,丢回原籍去养老去了。

这件事在当时的朝堂上,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许多人都曾经上奏弹劾过刘吉,但奈何王恕自己当时也有了去意,所以这件事到了最后,也没能改变结果。

但这个梁子,毋庸置疑是结下了。

如今王恕归朝,最不满的自然就是刘吉,这不,头一次议事就开始暗戳戳的使绊子了。

至于王恕,显然也并不惧怕刘吉这个新任的首辅,言辞之间半点不给对方面子,就差把二人的关系很差写在脸上了。

不管这是二人有意为之,还是真的如此,但是总归这是件好事。

刘吉此人能力够强,但是刚直不够,朱佑樘可以让他来当这个首辅,但也同时,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约束和制衡。

原本刘健可以担当这个角色,可惜,从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刘健的手段还太过稚嫩,应付不了刘吉。

至于徐溥,虽然表面上看,他也是清流,可实际上在朱佑樘看来,他和李东阳一样,都是披着清流的皮而已,和王恕相较,他们心中都缺了几分坚持的道。

短暂的一场交锋,并没有闹得太大,毕竟是在君前,朱佑樘也当什麽都不知道,很快就转移了话题,继续道。

「如今朕方登大位,自当求言,此前朝中多言积弊,但大多都集中在官场之上,与朝政大事,民情社稷并无太多相关。」

「卿等皆是朝廷柱国之臣,朕今日便将此事交给诸位,卿等可将如今朝廷国家急弊,如民生军政之事写成条陈,奏与朕知,十日之后,朕会再召卿等共议,以定大政。」

于是,这次不算长的召见就此结束。

然而,当众臣迈出殿门的时候,却不约而同的锁紧了眉头。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天子竟然在最后一刻,丢出了这麽一个重磅的消息。

论朝廷急弊之事,这短短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份量,所有人都非常清楚。

更不要提,天子还亲口说了,会在十日之后再议,以定大政。

这意味着,自己等人这次所上的条陈,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甚至是整个弘治朝的政治发展方向。

光是想想,众人的呼吸就不由一阵急促。

要知道,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不说是人臣之极,但仕途也差不多都走到了顶点。

不管性情主张如何,他们毕竟都是读书人,谁又没有一颗平济天下之心呢?

尽管官场中的污浊,让他们往往疲于奔命,常常沉沦在政治斗争当中,但只要有机会,谁又不想成为青史留名的贤臣呢?

因此,哪怕眼前只是出现了这麽一点希望,众人的心中也顿时升起一阵踌躇满志之感。

随着这场小规模的议事结束,整个大明朝堂,总算是从前段时间的混乱当中,开始逐渐趋于稳定。

对于文武百官来说,李孜省一党被定罪流放,数以千计靡耗国库的僧道官被裁撤乃至是抄家,传奉官被纳入京察当中,而且考课标准较普通官员要更高,都算是有了交代。

科道这边,虽然对天子仍然让李裕来执掌吏部铨选有些不满,但是经历了之前的种种之后,行事也变得谨慎起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王恕是个行事雷厉风行的人,他回到都察院之后,立刻就公布了要召集在京的所有科道官员,联合纠察此前联名劾奏的官员私下交结的消息,并将这次会议当中,朱佑樘对科道的要求一字不差的公布了出去。

此举引得科道议论纷纷,但是,王恕毕竟是朝野闻名之辈,他偌大的名望,足以将一切不平的声音全都压下。

因此,科道的风向很快就从略有微词,转向了对科道该如何自省的讨论当中。

除此之外,对于参与这场会议的人来说,这场会议,尤其是最后让他们议论大政的那道旨意最关键的意义在于,天子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既然是要议论大政,商议弘治朝未来一段时间的政治方向,那麽就意味着,至少所有能够参与会议的人,如无意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变动了。

也就是说,这场新旧权力之间的交接,至少在阁部大臣层面,暂时趋于稳定。

接下来就算是继续有调整,应该也最多止于侍郎的层面,这对于此前一直处在惶恐不安当中许多大臣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朱佑樘此时倒是没心思关注,这些大臣们是怎麽想的。

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办……

东厂送回消息,汪直已经秘密回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