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五十九章:利与弊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五十九章:利与弊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尽管心中已有预料,但是,听到戴义禀报的这些罪状,朱佑樘还是忍不住一阵心惊。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还不是隆庆开关以后白银大量流入之时,朝廷如今的主要税收,仍然以实物为主。

以成化二十二年为例,整年的岁入,大概在两千六百万石粮食,依照京中粮价一两二石来计算,约莫可折银一千三百万两。

这是国库,如果要算内承运库的话,就要少得多了。

作为皇帝的私库,内承运库每年有固定的金花银收入大约一百万两,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矿税类的银两,大概每年能有个十万两左右。

朱佑樘的老爹成化皇帝,算是个能搞钱的主儿,但即便是他竭尽全力,用上了增发盐引,开设皇庄,皇店等一系列手段,也不过就是增加了六七十万两而已。

就这,还引起了外朝那帮官员连篇累牍的劝谏。

可现在事实是,就仅仅只是梁芳一党这几年勾结僧道官,用低买高卖的方式,从内库当中窃取的银两,就达到了两百多万两,几乎抵得上内库一年的岁入了。

此时此刻,哪怕是已经猜到了大概,朱佑樘心头的火还是忍不住蹭蹭的往上冒。

毕竟,那可都是他的钱!

「梁芳等人现在何处?」

黑着一张脸,朱佑樘冷声开口。

见状,戴义小心的答道:「回皇爷,现正关押在内安乐堂中,皇爷若要提审,奴婢这就将他带来。」

内安乐堂,是专门用来关押犯罪宫人内宦的地方。

朱佑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摆了摆手,道。

「朕没工夫见他们,你待会和郭镛一起再去审一审,让梁芳这些年来的贪渎吞没的财货都交出来,告诉他们,如实交代朕留他们一条命,如若还敢欺瞒,必严惩不贷。」

「拿到名单之后,让东厂和锦衣卫一起挨个去找,凡是梁芳等人供出有勾结的僧道官,已在诏狱中的严加勘问,不在诏狱中的立刻锁拿,梁芳等人名下的家产田宅一律查抄回宫,一两银子也不许落下。」

听到天子终于打算开始处置梁芳一党,戴义也总算是放下了心,语气中都多了几分欣喜。

「奴婢遵旨。」

看着戴义匆匆下去办事,朱佑樘很快平复下来心情,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

「将朱骥召来回话。」

于是,不多时之后,殿外便走进来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

他身着锦衣卫特有的赐服飞鱼袍,快步行至殿中,跪地道。

「臣锦衣卫都指挥使朱骥,拜见陛下!」

「平身吧。」

朱佑樘看着这个历仕四朝的老臣,心中也颇有几分感慨,语气也变得温和了几分。

朱骥的这一生,经历可谓传奇。

他早年承袭父职,为锦衣卫千户,后来被少保于谦看中,娶了于谦的女儿,在朝堂上风光过一段时间。

但后来英宗复辟,于谦被杀,朱骥也被牵连下狱,流放戍边。

直到成化皇帝登基,平反旧案,这才让朱骥重返京城,官复原职,一步步升迁到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官职。

「朕今日召你来,是为了此前交办给锦衣卫的,关于李孜省一党和传奉官一事的调查,可有结果?」

朱骥显然也对此早有预料,很快便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章递了上来,道。

「回陛下,已经查的差不多了,李孜省这些年,依凭先帝宠信,与宫中内宦梁芳,陈喜,传奉太常寺卿邓常恩,少卿赵玉芝等人串通,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罪证确凿,请陛下御览。」

看着手中的奏章,朱佑樘的眉头越皱越紧。

所以说,这朝廷里的事,真正想要辩个是非对错是非常困难的,大多数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利弊兼有。

就拿传奉官这件事来说,有过数十年皇帝履历的朱佑樘如今自然明白,这是他的父亲成化皇帝为了加强对朝廷的控制,绕开制度性的约束,更方便快捷的去做一些对社稷有好处的事,而选择的权宜之法。

但是,这不代表那些反对传奉官的人就是错的。

抛开他们的私心和政治立场不谈,传奉官的来源渠道广泛,人员素质驳杂不一,得官太易升迁太快,权位又全来自皇帝,便更容易视朝廷法度如无物。

虽然说,言官们将传奉官一棍子打死这种操作,有些矫枉过正,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传奉官当中真正有能力和才干,且人品素质过硬,只有十之一二。

其中大批量的人是滥竽充数,靠着走门路攀关系,乃至是行贿取得的官位,少部分真正有实力的人,基本也是原先就有官职,后被中旨拔擢传升,而非是新授官职。

从这一点上来讲,数百年传承下来的科举制度,显然是更加公平和能保证官员数量的办法。

传奉官的存在,太过于依赖皇帝本人的意志,但皇帝虽称天子,却终究是人非神,就算是意志再坚定,也难免会受到身旁亲近和信任之人的影响。

朝廷制度当中,这种影响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但放在传奉官上,却几乎起到了十成十的决定作用。

说到底,皇帝本人能够接触到的人是有限的,一旦传奉官的数量开始膨胀,皇帝就必然难以一一考察,只能靠举荐之人的只言片语来判断,如此一来,实力上权力就发生了转移,也就产生了各种灰色操作。

从目前锦衣卫查到的情况来看,仅是近几年内,李孜省等人收受贿赂举荐的传奉官,人数就达到了上百名,这其中还不包含他们自己的亲族,故旧,门生之类的亲近之人。

而朱佑樘没记错的话,除开僧道官和这些年陆续贬黜的传奉官,现存于朝廷当中的传奉官,至少有两千人以上。

这样庞大的数量当中,因行贿买官而得官的只怕占绝大多数,而他们上位之后,不少人还会故技重施,进一步恶化这种情况。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清流对传奉官的弹劾,虽然存着私心,可也终究不能算是没有道理。

将这些奏章看完之后,朱佑樘再次揉了揉额头,阖眸道。

「李孜省等人现在何处?」

「回陛下,锦衣卫此前得到的旨意,是奉命鞠问此案,并未得旨将其拘押,故而,臣只是派人盯紧了李孜省等人的府邸,然后在必要时刻将其传唤到镇抚司问话。」

「这些日子,李孜省一党有官职者,仍在衙署当中继续办事,也有部分想要潜逃出京,皆被锦衣卫拦下,关押在各自的府邸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