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三十九章:忽悠瘸了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三十九章:忽悠瘸了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说这些话时,王质的神色十分复杂。

虽然他早就知道,官场之上充满了利益倾轧。

但当这些真的剥除掉外表裹着的君子道德,展现出底层最真实,最**裸的利益交换的时候,还是让王质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徐溥显然看出了这一点,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看着自己这个得意门生,一针见血道。

「是不是觉得,老师这样做,表里不一,动辄言利,有违君子之道?」

王质闻言,连忙起身,拱手道:「学生不敢。」

然而,话虽是这麽说,他心中的疑惑却是显然的。

于是,徐溥摇了摇头,道:「守谨,你可还记得,当年我收你做学生时,说过什麽?」

王质迟疑片刻,心中有些犹豫,但很快还是开口道。

「学生记得,当年老师在书院时说过,吾辈读圣贤书,当为报效社稷,辅弼君王,求清平治世,此言学生牢记在心,须臾不敢忘。」

闻言,徐溥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之色,转而又有几分惆怅,道。

「不错,吾辈读书人,当以社稷为己任,求清平治世,那你可曾想过,何为社稷,何为治世?」

这一句话,给王质问的有些发愣。

像是读书人的目标志向之类,每一个士大夫都想过,但是,能够再往深里想一步的,恐怕也只有十之一二。

能够达到这一步的,基本可以说,已经有几分名臣重臣的气象了。

现在的王质,自然不在此列,所以,他只是愣神片刻之后,便低头道。

「请老师教我。」

于是,徐溥沉吟片刻,缓缓道:「在老夫看来,所谓社稷,在君王百姓,所谓治世,便是国富民强,四海安定。」

「那我再问你,要想报效社稷,达成治世,该如何做?」

王质的神色有些触动,同时又有些迷惑。

他低下头,很是认真的思索了片刻之后,答道。

「学生初入官场,见识经历还少,恐认识浅薄,但既然老师发问,学生便试着一答。」

「三代以下,若国富民强,四海安定,当推汉文唐宗。」

「汉文帝时,轻徭薄赋,减刑宽省,百姓富足,而唐太宗时,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巍峨气象至今仍知。」

「穷此二朝共通之处,一则有贤明纳谏之君,二则有正直有为之臣,二者相合,故有治世。」

所以说,徐溥看重王质这个学生,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虽然王质初入官场,稚气未脱,但是胸中自有经世济民的抱负,是个可造之材。

当然,以徐溥来看,王质此时的想法,还是有些天真了。

「君明臣贤,这句话说来容易,可要做起来,却何其难也?」

「当今陛下方登大位,治国理政之道尚不清楚,故而君道暂且不提,单说臣贤二字。」

「何为贤与不贤?」

徐溥看着王质,继续开口发问。

不过这次,他却并没有等待王质回答,而是摇头道。

「这世上之人,有千万种,如何是能用贤与不贤简单区分的?」

「真正的贤臣,如汉之诸葛,唐之魏徵,再如本朝的于少保,阅遍史书,也不过寥寥无几。」

「同样的,所谓一心谋私的不贤之臣,历朝历代虽有,但至多也不过十之一二。」

「这朝堂之上更多的,其实是介于贤与不贤之间的大臣。」

「如你,如我……这般既心怀抱负,但同样又无法完全摒弃私心之人,才是朝堂上的大多数人。」

「你方才所说,汉文唐宗之世,或有明君贤臣,但撑起这治世的,也必是你我这般人。」

不得不说,徐溥的这番论调,很是剧烈的冲击了王质的价值观,让他对自己原本的很多观念,都产生了动摇。

但是,一个人的认知,想要改变起来岂会那麽容易。

很快,王质便提出了疑问,道。

「既然老师说,历朝历代的大多数人,都是介于贤与不贤之中,那麽为何有些朝代是治世,而有些朝代则民不聊生呢?」

「因为贤与不贤之间,亦有区分。」

徐溥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二者看似相悖,可实则同源。」

「不论人性本真如何,最后大多数人心中,都是善恶兼备,良善之人未必一生不行恶事,凶恶之人未必没有半点善心。」

「贤与不贤同理,便拿如今满朝非议的首辅万安来说,朝野上下,皆以为他是谄媚小人,勾结方士,党同伐异,这是他不贤之处。」

「但万安当政多年,经他之手所处理的政务何止千件,其中也有利于社稷百姓之举,这便是他的贤处。」

「你我之所以弹劾万安,归根究底,是因为他不贤之时多,而贤时少,凡遇与己相关之事,则先利于己,而不贤于社稷,此辈当政,自有祸国之嫌。」

「但反过来说,你也要记住,哪怕是如今在朝中,声誉和万安之流相反之人,也只是贤时多,不贤时少,并非真正的贤臣。」

话至此处,徐溥看着紧皱眉头,努力消化这一切的王质,坦然道。

「我如是,刘健等人亦如是,你或许也会如是,但老夫要告诫你的是,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能真的盖棺定论。」

「官场繁杂引人迷乱,言辞学说种种惑人,切不可迷失其中,或许多数时候,你未必能看清一切。」

「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每当心神彷徨之际,你只需问自己一句话,你所行之事,是否真的为辅弼社稷,能否真能求得清平治世,又或者,只是被旁人称作如此,实则非也。」

「想明白这一点,答案自然能够替你拨开迷雾,看清前路。」

骤然被灌输了这麽庞大的信息,王质的心头有些乱。

但在这一番教导之下,他总算是抓住了一点关键,那就是,他的老师,并非是真的表里不一之辈,而是在认清官场,勘破虚妄之后的洞察。

尽管现在,他还不能完全听懂这番教导,但是至少他能听得出来,老师的这一番良苦用心。

于是,恭敬的起身一拜,王质道。

「老师今日所言,学生必将谨记在心,请老师放心,虽然学生一时不能尽明其中道理,但学生相信老师的为人。」

「接下来该怎麽做,请老师吩咐,学生必当遵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