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四十一章:各方态度

让大明重新伟大 第四十一章:各方态度

簡繁轉換
作者:月麒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0 16:23:11 来源:源1

敲打李广,不过是顺手的事儿。

对于如今的朱佑樘来说,要想选一个让他全方面都满意的内宦很难,但是,像是李广这种明显在某方面有短板的内官,不说一抓一大把,至少也是能找到不少的。

只不过,李广毕竟是他前世用过的人,朱佑樘对他的优点和缺点都更加了解,用起来也更顺手而已。

相信经过这番警告,至少这段时间,李广还是能够耐下性子好好办事的。

打发走了李广,朱佑樘很快沉下心思,开始思索起眼见得到局面。

从他将李文祥的那份奏章抛出去开始,已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如今各方势力,总算是都做好了准备,开始出招了。

目前来看,汇总到他这里的消息一共有几条。

首先是内阁这边,对于李文祥的处置方案,是万安坚持力主的,作为风暴的正中心,万安和不少朝中大臣,来往都频繁了许多,看得出来,他似乎在谋划着名什麽。

刘吉和尹直二人,倒是还算能稳得住,尤其是刘吉这个老家伙,好似是半点不慌的样子,但从种种迹象表明,他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争端,暗中做着准备。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他亲自去了两趟吏部,第一趟是去找吏部的尚书耿裕,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去探听耿裕在传奉官一事上的态度。

但第二次……朱佑樘的目光微动,移动到了东厂送来的密奏上。

没记错的话,那次刘吉去吏部,找的不是尚书耿裕,而是寻了个由头,见了左侍郎徐溥。

尽管在一起待的时间不长,也不知道谈了些什麽,但是,这种敏感的时候,刘吉去见这麽一个清流大臣,要说是公务或者巧合,未免不太可靠。

再说清流这边,此前朱佑樘的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刘健的身上,原因很简单。

不管是前世还是如今,在传奉官一事上,态度最坚决的就只有他。

这些天不断揪着这件事不放,一直接连不断上奏的言官中,也有不少,都是刘健的门生或者同乡后辈。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刘健作为东宫如今的第一号大臣,虽然名望重地位高,但是,却仍未完成从侍从之臣,到真正的朝廷重臣的转变。

所以,他对于权力格局的洗牌,是最迫切的。

因为只有这些人倒了,才能腾出位置给他。

而且,以他的资历和身份,普通的侍郎级别,显然是满足不了他的。

他的目标,只能是那些真正的阁部大臣。

事实证明,刘健也一直都是这麽做的,但是正因如此,也才让朱佑樘险些忽略了,徐溥这个关键人物。

前世的时候,在传奉官一事上,徐溥并没有任何激进的态度,整件事情当中,他的作为也都十分低调,甚至他的门生故旧,都没怎麽参与进来。

虽然最后分润胜利果实的时候,徐溥凭藉东宫旧臣的身份掺了一脚,但光凭这个,显然不足以让人怀疑他。

可如今看来,至少在如今这个局面当中,徐溥肯定担当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角色。

这也刚好解开了朱佑樘的一个疑问,那就是光凭刘健一个人,是怎麽鼓动起这麽多科道官员,折腾起这麽大的动静的。

要知道,刘健虽是帝师,在科道当中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但他毕竟只是东宫官员,尚未真正迈入最核心的权力顶层,想要闹起这麽大的风波,并非是他一人能做到的。

前世的时候,朱佑樘也有这个疑惑,但是当时,他将其归为,可能是传奉官在朝臣中的恶劣程度,超乎了自己的想像,所以迎来了如此激烈的弹劾。

现在想来,如果这边言官,真的是被传奉官逼的忍无可忍,天怒人怨的话,早在成化朝,就闹起来了,哪会等到他上位。

可如果说,这次的风波,是刘健和徐溥一明一暗,联手推动的话,那麽,一切就说的通了。

不过,从朱佑樘对徐溥的了解看来,他是个聪明人。

要论政治手段,徐溥要比刘健高明的多,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儿了。

否则的话,那场清流聚会,李东阳和王质,也不会去而复返了。

别人暂且不说,但是至少李东阳,经过上次的召见之后,肯定是明白朱佑樘的意思的。

既然他私下和徐溥见面了,不可能不提醒对方。

与之相较之下,反倒是徐溥没有将谢迁一起纳入到小团体中,让朱佑樘有些意外。

要知道,上次李东阳和谢迁两个人,是一同被召见的,从谢迁近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也在默契的和李东阳打配合。

虽然他和张峦有所来往,上奏谏阻选秀的事,让朱佑樘有些不满,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在打孝道这张牌。

所以按理来说,徐溥既然找了李东阳,应该也不会漏了谢迁才对。

但事实是,谢迁明显是被排除在外了……

心中默默的将这所有的信息都过了一遍,朱佑樘的目光缓缓落在眼前那份早就被处理过的奏章上。

不出意外的话,这整件事的节点,应该还在李文祥的身上!

「万安,刘健,徐溥……」

口中轻轻的重复着这几个人的名字,朱佑樘的眼神当中,蓦然闪过一丝神采。

作为弘治朝的第一次政治厮杀,就让他来看看,这些老臣新秀们,到底能有多少手段吧!

似乎是为了印证朱佑樘的想法,就在第二日,一大批的奏章,就摆上了他的案头。

不出意料的是,这些奏章的内容,几乎全部都和李文祥有关。

只不过不同的是,从题奏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两个。

一个以吏科给事中王质为代表,偏向于替李文祥求情,承认李文祥言辞不妥,但认为朝廷应当优容言路,主张将李文祥从轻发落,贬黜即可。

至于另一个,则是以监察御史汤鼐,奏章当中,直指以万安为首的内阁众人,蛊惑君上,挟私报复,弹压科道,无法无天。

从数量上来看,后者明显要多于前者。

朱佑樘翻了一遍,很快发现,这次上奏的人虽然仍旧是以清流科道为主,但是,参与的人却已经不局限于这些人了,而是隐隐有扩大的范畴。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朝堂上这段时间积蓄起来的情绪,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再加把火吧……

将奏章推开,朱佑樘思索片刻,道。

「把这些奏章送到内阁,另外,将李文祥召到左顺门,让覃吉和内阁一起过去,命其自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