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贫道要考大学 > 第236章 小知了要不要搬过来住? 今天

贫道要考大学 第236章 小知了要不要搬过来住? 今天

簡繁轉換
作者:转角吻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7:27:18 来源:源1

进入到冬日,傍晚六点钟的时候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六点十五分,陈拾安骑着自行车来到包子铺门前,温知夏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少女正低头刷着手机,也不知道在看什么,看得入神,时不时还有双指在屏幕...

林小凡醒来时,窗外的天光已经铺满了整个病房。护士轻手轻脚地换掉点滴袋,看了眼监护仪上的数值,眉头微松。她没说话,只是把一杯温水放在床头柜上,又拉了拉被角。他知道,这是默许他坐起来的意思。

他缓缓撑起身子,骨头像锈住的门轴,发出无声的呻吟。手机静静躺在枕头下,屏幕裂了一道斜纹,却还在顽强亮着。昨晚那通电话后,消息如雪崩般涌来:教育局批文已下发,首批五百所学校的名单正在公示;几个省级电视台主动联系要做专题报道;甚至有大学心理学系提出要将“守夜人计划”写入教材案例。

可他只点开一个对话框,发了条语音:“张莉,树洞信箱的模板做好了吗?今天必须发下去。”

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

回信很快跳出来:“做完了,连防窥设计都加了??投递口是弯曲的,内容只有轮值学生能看,老师连影子都瞄不到。另外,赵小芸的母亲昨天参加了工作坊,结束后抱着辅导员哭了四十分钟,说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他闭上眼,轻轻呼出一口气。

赵小芸是他三年前在一个县城中学遇到的女孩。瘦得像根竹竿,眼神空荡荡的,像是被人抽走了魂。她在日记里写:“我活着,是因为怕死会让爸妈更丢脸。”后来才知道,她母亲常年拿她和表姐比较,父亲则用“你不如别人”当口头禅。有一次她考了年级第二,回家却被骂:“第一名不是你,你高兴什么?”

林小凡带她做了七次一对一倾听,从不给建议,只说:“我在听。”直到第八次,她突然趴在他办公桌上嚎啕大哭:“老师,我也想优秀,可我真的好累啊……”

那是她第一次,把“累”说出口。

现在,她的母亲开始学着不说“别人家孩子”,而是每天睡前问她一句:“今天有没有哪一刻,你觉得被爱到了?”

改变从来不是惊天动地,而是一句句话、一次次停顿、一个个愿意接住坠落的人。

中午,周岩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保温饭盒,脸色依旧阴沉。“医生说你至少得躺两周。”他把饭打开,“粥,加了点姜丝,不吃就倒了。”

林小凡笑了笑:“那你先放着,等我想吃的时候再热。”

“你还想‘等’?”周岩猛地压低声音,“你知道你昨天心跳停了三秒吗?心电图像被撕碎的纸!你是想死在讲台上,还是想活到看见更多孩子站起来?”

病房里静了几秒。

林小凡望着天花板,轻声说:“我都想。”

周岩一愣。

“我想站在讲台上,直到最后一口气;也想看着那些曾经蜷缩在角落的孩子,一个个抬起头,走路带风。”他转过头,“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宁愿倒在他们还没说完心里话之前??因为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敢开口,我就不能安心闭眼。”

周岩咬着牙,眼眶发红:“你他妈真是疯了。”

“也许吧。”林小凡伸手摸了摸手腕上的铜钱挂饰,“可这疯病,是从那个男孩把铜钱塞给我那天染上的。他说:‘老师,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从那天起,我就再也走不进正常人的世界了。”

下午三点,他执意拔了针头,穿上外套。护士拦不住,只好塞给他一包新药,叮嘱每六小时一次,不可断。

他点头答应,转身走出医院大门。

阳光刺得他眯起眼。山风穿过街道,带着初春的凉意。一辆面包车早已等候多时,司机是张莉临时找来的志愿者,曾在山区支教八年。

“去哪?”司机问。

“先去青山中学。”他说,“那个吞药自杀未遂的女生,今天出院返校。”

车行两个多小时,山路蜿蜒。沿途经过一片片油菜花田,金黄连绵,像是大地终于肯笑了。可林小凡知道,在这些明媚之下,仍有许多孩子正独自对抗黑暗。

青山中学坐落在半山腰,校舍陈旧,但墙上新刷了彩色壁画: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间藏着无数张笑脸。那是学生们自发画的“心树墙”雏形。

校长迎出来,神情复杂:“林老师,我们真没想到上级会这么重视……可也有老师担心,搞这些‘情绪课’会影响升学率。”

“那就让他们看看数据。”林小凡平静地说,“试点班的心理健康评分提升27%,迟到早退减少41%,作业完成率反升15%。孩子们不是不想学,是心里太重的东西压得他们抬不起头。”

校长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心理老师已经培训好了,下周就开始‘五分钟脆弱时间’。”

林小凡走进教学楼,直奔高三(2)班。

教室门口贴着一张手绘课程表,其中一栏写着:“每日心情打卡??晴/阴/雨/雪”。讲台上放着一个木盒子,上面刻着三个字:**树洞**。

他轻轻打开,里面全是折叠的小纸条。

>“今天同桌借我橡皮,我觉得自己不是多余的。”

>“我爸又喝醉了,我很怕,但这次我没躲进衣柜。”

>“我想妈妈了,但我没哭,我画了她最爱的栀子花。”

他一张张看完,小心翼翼合上盖子。

这时,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

一个穿蓝裙子的女孩慢慢走来,脸色苍白,手指微微颤抖。正是李婷,那个三次尝试结束生命的学生。

她看到林小凡,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

“回来上课,感觉怎么样?”他问。

她咬着嘴唇:“有点……不习惯。大家都看我,好像我头上写着‘差点死了’四个字。”

“那你希望他们怎么看你?”

她沉默很久,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就……当我是李婷,不是‘那个自杀的女生’。”

林小凡笑了:“那你现在就在做一件很勇敢的事??重新定义自己是谁。”

他从包里拿出一本薄册子,封面上印着一朵向日葵:“这是‘情绪日记’新手册,送你。不用每天写,想写就写。可以画画,可以贴票根,可以抄歌词。记住,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值得记录的事。”

她接过本子,指尖触碰到封面时微微一颤,像是第一次感受到某种温度。

“林老师……”她忽然抬头,“你会一直看着我们吗?”

他没有立刻回答。

他知道,自己可能撑不到明年春天。但他也知道,有些注视,不必靠眼睛完成。

“我会看着你们。”他说,“哪怕我不在了,也会有别的老师接过铜钱,接过树洞,接过你们说‘我疼了’的那一刻。这不是依赖谁,而是证明??我们彼此曾真实地活过,痛过,也被温柔接住过。”

第二天清晨,他在学校礼堂主持了一场小型分享会。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媒体摄像,只有三十多个经历过心理危机的学生围坐一圈。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率先开口:“我以前觉得,抑郁症是矫情。直到我自己整夜睡不着,白天坐在教室像隔着玻璃看世界……我才懂,那种孤独,比死还慢。”

旁边女孩接话:“我妈说我就是懒,不想上学。可我只是每天起床都要说服自己:‘你还值得呼吸吗?’”

林小凡听着,默默记下每一句话。

轮到李婷时,她握紧手中的日记本,声音发抖:“我吞药那天,以为所有人都会松一口气。可后来护士告诉我,有个同学跪在急诊室外喊‘别让她走’……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不是负担。”

全场安静。

林小凡轻声问:“如果现在的你,能对那天的你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她眼泪滑落:“我想说……对不起,让你一个人扛了那么久。但谢谢你,没让药片带走我。”

掌声响起,不是礼貌,而是共鸣。

会后,他被一群学生围着签名。有人要他在书包上写字,有人让他摸一下自己的手腕??“这样我就记得,有人在乎我的伤疤”。

一个小男孩拽着他衣角,仰头问:“林老师,你能抱我一下吗?我爸爸三年没抱过我了。”

他蹲下身,紧紧抱住那个瘦小的身体。孩子在他肩上轻轻抽泣,却没有挣扎。

那一刻,他仿佛抱住了千千万万个未曾被拥抱的灵魂。

傍晚返程途中,车子驶过一座老桥。夕阳熔金,河水泛着碎光。他摇下车窗,任风吹乱白发。

手机震动,是教育部的补充通知:**“守夜人计划”正式更名为“心灵守望者工程”,纳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建设五年规划。**

他看着文字,久久未动。

然后回复:“请在实施指南中加入一条:所有培训讲师上岗前,必须完成至少五十小时的真实倾听记录,并提交匿名案例分析。我们要的不是专家,是懂得低头的人。”

夜深时回到住处,已是凌晨。老屋安静,院中槐树沙沙作响。他泡了杯浓茶提神,准备整理今天的笔记。

刚坐下,胸口又是一阵闷痛。

他摸索着找药,却发现药瓶不知何时又被清空。上次的药是周岩亲手交给护士保管的,显然是故意没补。

他苦笑,靠在椅背上喘息。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竟是阿亮,那个曾打电话说“我不想活了”的男孩,如今已考上大专,学的是社会工作。

“你怎么来了?”林小凡惊讶。

“听说你又把自己熬垮了。”阿亮眼圈发红,“我坐了八个小时火车,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现在对我做的事,当年你也做过一次。”

他从包里掏出一个铁盒,打开,里面全是纸条。

“这是我这两年收到的。”他说,“每一个来找我的孩子,我都会给他们一张纸,让他们写下最不敢说的话。然后我们一起烧掉,或者埋进花盆。”

他抽出一张:“这个女生说,她爸每晚都进她房间,借口检查作业。她不敢报警,怕妈妈不信。我陪她打了求助热线,现在她搬去姑姑家住,已经开始画画了。”

又拿出一张:“这男孩说,他喜欢男生,家里要打断他的腿。我带他见了心理咨询师,联系了公益组织。上周,他发信息说,父母终于同意他留长发了。”

阿亮看着林小凡,声音哽咽:“老师,你教会我的不是救人,是看见人。我现在每天都在做你做过的事??蹲下来,听他们哭。”

林小凡怔住,眼底泛起水光。

“所以今天,换我来守你。”阿亮扶他坐下,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你说过,守夜人不是永不疲倦,而是明知会倒,仍愿多站一会儿。那这一会儿,让我替你站。”

那一夜,两人坐在院子里,数着星星,聊着那些被救赎的名字。

林小凡第一次,允许自己靠在椅背上睡着了。

梦里,他看见无数教室亮着灯,墙上的心树抽出新芽,树洞信箱堆满信件,孩子们举着手说:“老师,我今天哭了,但我没觉得自己很差劲。”

他还看见自己站在一片花海中,手中牵着一个个曾低着头的孩子。他们笑着奔跑,身后不再有阴影。

远处,一轮朝阳正缓缓升起。

他醒来时,晨光正好。阿亮已在厨房煮粥,锅盖边冒着白气。

手机亮起,是张莉的新消息:

>“林老师,今早有37所学校同步启动‘心树墙’项目。

>云南一个孩子在墙上画了全家福,父母离婚多年,但从没一起出现在照片里。

>今天,他第一次把三个人画在一起,笑着说:‘这是我心里的家。’”

他回了个字:“好。”

然后翻开笔记本,在昨日那页下方续写道:

>“我们无法阻止风雨降临,

>但可以教会孩子搭建遮风的屋檐;

>我们无法抹去伤痕,

>但可以让伤口开出花来。

>守夜的意义,不在于驱散所有黑暗,

>而在于让每一个在夜里睁着眼睛的人知道??

>你看,还有人醒着。

>而且,TA也在等你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