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四十章 讨价还价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六百四十章 讨价还价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0 22:58: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其中肯定有一套,肯定是港岛海云堂的《陶冶图卷》了吧?”林婉秋问道。

“对,”马爷点头:“历史上关于古代制瓷工艺的记载,多以文字描述,而使用画卷详细描绘工序的,最出名的就是港岛海事博物馆展示的怀海堂的藏品,长七米,宽半米,尾款为‘王致诚”款的长幅画卷,因此名为《王致诚

冶图卷》。”

“王致诚这个名字虽然很中式,但他其实是一个外国人,来自法国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名为为JeanDenisAttiret。”

“自幼学画于里昂,后留学罗马,主要擅长油画人物肖像。乾隆三年他来到中国,成为了清朝宫廷画家,后来学会了用中国的画笔、宣纸和颜料,以西方油画的透视、色调等技法绘制和记载中国宫廷生活,与郎世宁、艾启

蒙、安德义合称清宫四洋画家,成为当时新体画的代表人物。”

“这人留在故宫的画作其实还不少,比如故宫博物院藏《万树园赐宴图》。”周至点头道:“也算是相当厉害的画家了。”

对于研究瓷器的专家,王致诚本的《陶冶图卷》三人都是研究过的,不过马爷和周至研究的都是高清画册,只有林婉秋见过真迹。

另外一套,则不是书画了,而是粤省的浅绛彩瓷板画,当时的东印度公司特别喜欢反应东方生活生产的壁纸,瓷器,作为出口的瓷板画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浅绛彩瓷板画,收藏于海外。

除此以外就还有一些零星的青花瓷器版画上收录有唐英的《陶冶图说》,但是最多就是两三张,离成套差太远了。

周至摇头:“怀海堂那幅图卷不仅对御窑厂内的瓷器制作过程有了较为完整的描绘,还用了很大篇幅对周围的环境景色进行渲染,使整幅图卷有了些情侣山水的诗情画意,不过画末端署的‘王致诚’款与其余画作上的王致诚签

名有所不同,画卷的画风着色和细节绘法,不管是和王致诚本人风格,还是和宫廷画作的要求,都有相当大的出入。

“那画卷不是真迹?”林婉秋大吃一惊。

“嗯,应该不是王致诚本人的真迹。而是道光朝的仿作,只不过朝代接近,后来的造假者添上了王致诚的落款,是为了提升画卷的身价。”周至一边仔细浏览着现在这幅画卷,一边和林婉秋解释:“现在看来,绘制《王致诚陶

冶图卷》的那名作者,也是肯定见过这套图卷的。不过只是取了这二十幅图中的七个经典场景,结合山水描绘成了一幅整体画卷,也没有这套图中的文字解释。”

景德瓷器自古名扬天下。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幽静雅致的青花影青瓷等都在诉说着一代“瓷都”的辉煌。自五代开始,景德即在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

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这幅长卷最早应该是属于册页模式,后期被一幅画一幅文字,拼接成了长卷,”周至终于直起了身子:“现在看来,《王致诚陶冶图卷》一共从这幅画卷当中,采取了采石制泥,淘练泥土,制造匣钵,圆器拉坯,圆器修模,

琢器做坯,拣选青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圆琢洋彩十一个工序画面,拼合成了七处集体劳作的场景,然后绘制而成。”

“相比这套原图,《王致诚陶冶图卷》少了印胚乳料,成胚入窑,烧胚开窑,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愿等场景,也没有文字说明。”周至最后看着老陆和陆大娘,点头道:“东西是真的,也的确是乾隆年间的物件儿,不

过画工相比王致诚弱了不是一星半点,与港岛海事博物馆那套《王致诚陶冶图卷》画工差相仿佛,估计就是内廷珐琅作画工的作品,同样也不是宫廷画师所为。”

“说实话,这幅画的考古价值还要胜过其美术价值。而且现在损坏成了这个样子......”周至摇了摇头:“要不你们还是收起来吧。”

“小周先生这是没看上?”陆大娘有些急了:“高低还是给个数呗!再说马大哥不是说你是修复高手吗?就算这画到了别人手上不成,到了您手上指定能够修好,修好了,它不就还是值钱了不是?”

周至还是摇头:“要修好它,耗费的精力和材料科不是一星半点,怕是国家博物馆吃编制饭的才有这样的心情和精力,我收下来修,那可就太划不来了。”

“老弟你也不要这样说嘛。”马爷劝道:“这画要继续留在老陆这里,那才真的要毁了,你把它收下来,就算一时半会儿腾不开手来修理,但基本保藏你总是懂的,那这物件儿就不会继续再坏下去。”

“等到将来那天有想法了,诶,再取出来修缮,也是一桩功德,为国家留下了一幅可以反应古代制瓷工艺的详细画卷嘛!”

“这一点上我还是比较赞同马爷的。”林婉秋也点头道:“他有句话说得对,这画放你那儿,起码不会再坏下去。”

“马爷,这幅画现在这样子,比你十几年前所见,是不是有恶化了?”

“那还用说吗!”马爷说道:“这也是我高低要拉你们来看一眼的原因,其实这画儿啊,当时就有好些专家下了意见的......”

老陆赶紧制止马爷说出当时那几位专家认为这画不值得收藏的话来:“那几位专家虽然年纪大,但是水平明显不如小周先生这么高,随便看看都能说出这么多道道来。小周先生您就算不买,也麻烦您给说说,这画现在还值多

少,就跟我老伴儿说的那样,好歹给个数。”

“非要说市场价值的话,这画虽然是乾隆朝的古画,也是原封,也出自宫廷,但不是出自乾隆朝著名的画师之手,而是出自珐琅作的匠人,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周至说道:“另外就是这幅画受损相当严重,所以说市场价不会

超过十万。要是修复得法,花上十几万请高手修复修复,或许能够上五十万。”

“那不是比十几年前还要低?”陆大娘一听就急了:“那个时候马大哥还说要十五万收这幅画呢,不能过了十几年不涨价儿的吧?!”

“我先说清楚,那个时候这画儿可不是现在这样啊!”马爷见言语攀扯到了自己这里,赶紧解释:“还有你光说那个时候我出十五万没有收到你这画儿,你也没说当时在场所有人,除了我一人以外,其余人全都摇头说这画儿没

有买的理由,老陆,这话儿我可没有瞎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