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 第十一章 春深玉暖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第十一章 春深玉暖

簡繁轉換
作者:菁华浮梦0525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1 16:36:16 来源:源1

第十一章春深玉暖(第1/2页)

开春后的相府,如同从一场漫长的冬眠中苏醒,处处焕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庭院里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槐树,虬枝盘结的枝干上,悄然萌发出无数嫩绿的新芽,在微凉的春风中舒展着柔嫩的叶片,贪婪地汲取着阳光雨露。几株姿态优雅的玉兰树,更是开得如火如荼,洁白硕大的花朵,如同无数振翅欲飞的白鸽,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清雅馥郁的香气,如同无形的丝带,在湿润的空气中悠悠浮动,沁人心脾。连廊下悬挂着的几只精巧的鸟笼里,色彩斑斓的金丝雀也仿佛感知到了季节的馈赠,啁啾鸣叫得格外欢快悦耳,为这静谧的庭院增添了几分活泼的生气。

夏玉溪坐在漱玉轩临窗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越过雕花的窗棂,遥遥望向相府的方向。窗外明媚的春光,透过薄薄的窗纱洒进来,在她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却驱不散她眼底那抹淡淡的思念与怅惘。入宫数月,深宫的高墙隔绝了太多东西,也隔绝了她与家人的寻常天伦。

锦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暖阁,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喜色,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笺:“小姐!夫人来信了!看这火漆的印记,定是有大喜事!”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放下书卷,几乎是有些急切地接过那封家书。信笺是上好的洒金宣纸,带着母亲身上惯有的、淡淡的兰草香气。她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展开信纸,母亲那熟悉的、娟秀而温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跳跃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欣慰。

信中,母亲细细讲述了姐姐夏玉妗的近况。姐姐的伤势恢复得极好,精神也日益开朗,仿佛彻底走出了秋猎受伤的阴霾。更让夏玉溪惊喜的是,母亲在信末用欣喜的笔触写道,父亲为姐姐相看了一门极好的亲事!对方姓柳名文谦,字子安,年方二十,正是父亲昔日的得意门生。柳文谦出身寒门,却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去年春闱高中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任编修,虽只是五品官职,但年纪轻轻便有此成就,前途不可限量。母亲在信中不吝赞美之词,言其“人品端方,温润如玉,才华横溢,相貌亦颇为俊朗”,父亲对他更是“极为器重,视若子侄”。两家已郑重交换了庚帖,婚期就定在今年秋高气爽的九月。

“柳文谦…柳子安…”夏玉溪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真心的笑意。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几年前,柳文谦尚在相府求学时,她曾远远见过几次。印象中是个身姿挺拔如松、气质温润如玉的年轻人,待人接物谦和有礼,谈吐间透着不凡的见识与才情。姐姐性子娴静端庄,知书达理,与他确实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最重要的是,母亲在信中隐晦地提及,姐姐似乎…对这桩婚事并不排斥,言语间甚至流露出几分期待与羞涩?

想到姐姐,夏玉溪心中涌起一阵复杂难言的暖流,夹杂着欣慰、愧疚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酸涩。秋猎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犹在眼前,姐姐为了救她,被五皇子那支狠戾的冷箭射中肩头,右手筋脉几乎尽断,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姐姐意志消沉,连她这个亲妹妹都因愧疚而不敢轻易去探望。如今,姐姐不仅身体奇迹般地康复,精神焕发,更觅得如此良缘,她由衷地为姐姐感到高兴,仿佛心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终于落地。但同时,心底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与担忧悄然蔓延。姐姐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相夫教子,安稳度日。而她,却早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深不见底的宫廷漩涡,前路茫茫,吉凶难测。这份对比,让她心头微涩。

“锦书,”夏玉溪放下信笺,眼中带着期盼的光芒,“我想回府看看姐姐。”

锦书闻言,脸上的喜色微微一滞,露出为难之色:“小姐,您如今是准太子妃,身份贵重,出入宫闱皆有严格的规制,需得殿下恩准,或是皇后娘娘懿旨方能成行…擅自离宫,恐有不妥…”

夏玉溪眼神一黯,明亮的眸光瞬间黯淡了几分。是啊,她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归家、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相府二小姐了。她是慕容云泽的准太子妃,是这深宫中的金丝雀,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稍有不慎,便会引来非议,甚至牵连家族。这份认知,如同冰冷的枷锁,让她心头泛起一阵无力感。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当日下午,慕容云泽便踏入了漱玉轩。他似乎刚从御书房议事归来,一身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深邃的眼眸中沉淀着朝堂风云的凝重。但当他踏入暖阁,目光触及窗边那个捧着书卷、眉宇间带着淡淡愁绪的少女时,那层冷硬的冰霜仿佛瞬间融化,眼神柔和了下来。

“想家了?”他走到她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目光精准地落在她手边那封尚未收起的家书上。

夏玉溪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殿下怎么知道?”

“你的事,我自然知道。”慕容云泽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与笃定。他微微俯身,拿起那封家书,指尖不经意间拂过她微凉的手背,带来一丝温热的触感。“夏大小姐觅得良缘,是喜事。你身为妹妹,想回去看看,人之常情。”他顿了顿,目光温和地注视着她,“我已向母后禀明,准你明日回相府省亲一日。秦峰会带一队便装侍卫,暗中护送你往返,确保万无一失。”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颤,一股巨大的暖流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感激和一丝悸动,瞬间涌遍全身。他总是这样,在她尚未开口,甚至在她自己都未曾完全理清思绪之前,便已洞察她的心意,并为她扫清一切障碍,铺平道路。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与无声的守护,让她喉头微哽。

“谢殿下。”她站起身,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宫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慕容云泽上前一步,虚扶起她,指尖轻轻拂过她微凉的手腕,动作轻柔而克制:“不必谢我。回去好好陪陪你姐姐。告诉她…”他略作停顿,声音低沉而郑重,“孤祝她觅得良缘,琴瑟和鸣,百年好合。”

翌日清晨,一辆看似寻常的青帷马车,在秦峰和几名身着便服、眼神锐利却气息内敛的侍卫护送下,悄无声息地驶离了东宫侧门,平稳地汇入京城清晨的车流,向着相府的方向行去。夏玉溪坐在车内,指尖微微颤抖地掀开车帘一角,熟悉的街景、熟悉的店铺招牌、熟悉的吆喝声,如同潮水般涌入眼帘。越靠近相府,她的心跳便不由自主地加快,掌心也微微沁出了汗意。

相府门前,夏丞相和夏夫人早已率领一众仆从等候多时。当马车缓缓停稳,夏夫人眼圈瞬间泛红,不顾仪态地快步迎了上来。

“溪儿!”车门打开的瞬间,夏玉溪刚探出身,便被母亲带着馨香与暖意的怀抱紧紧拥住。那熟悉的、独属于母亲的温暖气息,瞬间瓦解了她所有的故作坚强,眼眶一热,泪水便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娘…”她哽咽着唤道,将脸深深埋进母亲温暖的颈窝,贪婪地呼吸着这久违的、令人心安的味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夏夫人声音微颤,一遍遍抚摸着女儿柔软的发顶,仿佛要将这数月来的思念都揉进掌心。夏丞相站在一旁,素来威严的脸上此刻也满是慈爱与欣慰,只是碍于身份和场合,他并未上前,只是用深沉的目光,无声地表达着对女儿的思念与关切。

“姐姐呢?”夏玉溪从母亲怀中抬起头,急切地问,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在花园里呢。”夏夫人拭了拭眼角的泪花,脸上绽开温柔的笑意,“知道你今日回来,她欢喜得不得了,一早就让人在湖心亭里备好了你爱吃的茶点,说要和你好好说说话。”

夏玉溪辞别父母,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穿过熟悉的回廊,脚步轻快地向着后花园走去。园中春色正浓,姹紫嫣红开遍,蜂飞蝶舞,生机盎然。沿着蜿蜒的石子小径,绕过假山,穿过月洞门,远远地,她便看到碧波荡漾的湖心亭中,一个熟悉的、纤细窈窕的身影凭栏而立,正望着湖中嬉戏的锦鲤出神。

“姐姐!”夏玉溪扬声唤道,声音里充满了雀跃与思念,提起裙摆,几乎是雀跃着小跑过去。

亭中的女子闻声转过身来。正是夏玉妗。她穿着一身淡雅宜人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春衫,外罩一件月白色薄纱褙子,衬得她肌肤胜雪,气色红润。发髻松松挽起,斜簪着一支素雅的珍珠步摇,几缕碎发垂落颊边,更添几分温婉。阳光透过亭檐的缝隙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眉宇间是久违的平和与温婉,甚至带着一丝恬淡的喜悦。最让夏玉溪惊喜的是,姐姐那双曾经因伤痛而黯淡的眼眸,此刻明亮如星,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彩,整个人仿佛被春日的暖阳重新点亮了生命之火,焕发出一种沉静而动人的美丽。

“溪儿!”夏玉妗看到妹妹,眼中瞬间漾开温柔的笑意,如同春水初融,快步迎上前来,伸出左手,轻轻拉住妹妹的手。

姐妹俩在亭中铺着软垫的石凳上坐下。石桌上果然摆着几碟精致的点心——有她最爱的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松瓤鹅油卷、藕粉桂糖糕,还有一壶冒着袅袅热气的碧螺春,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姐姐,你的手…”夏玉溪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夏玉妗的右手上。那只曾经能绣出繁复精美图样、能弹奏出美妙琴音的纤纤玉手,如今依旧裹着薄薄的纱布,虽然不再像最初那般肿胀僵硬,但动作间仍能看出些许不自然的迟滞。

夏玉妗抬起右手,脸上带着平静而温和的笑容,缓缓活动了一下手指,动作虽慢,却显得从容而坚定:“好多了。林大夫的针灸和药浴非常有效,虽然精细的活计是做不了了,但日常起居、执笔写字都已无大碍。你看,”她指了指石桌旁绣架上绷着的一方锦帕,“我现在改用左手,也能绣些简单的花样了。虽不及从前,但也算自得其乐。”

夏玉溪凑近绣架仔细看去。素白的锦帕上,绣着一丛清雅脱俗的兰花,叶片舒展,花瓣轻盈。针脚虽不如从前那般细密精巧、栩栩如生,却透着一股坚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韵味,线条流畅自然,别有一番质朴的美感。看着这方锦帕,夏玉溪心中那块悬了数月的大石终于彻底落地,鼻子却忍不住发酸,愧疚感再次涌上心头:“姐姐,对不起…都是为了救我…才让你…”

“傻丫头,”夏玉妗轻轻握住她的手,打断她的话,声音温柔而坚定,“我是你姐姐,保护你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都过去了。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她语气轻松,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释然与豁达,“这伤,是意外,也是命运的安排。它让我学会了很多,也让我看清了很多。溪儿,你不必再为此自责,姐姐真的已经走出来了。”

夏玉溪看着姐姐红润的脸颊、明亮的眼眸和眉宇间那份从容的自信,心中的愧疚渐渐被浓浓的欣慰和喜悦所取代。她吸了吸鼻子,努力扬起笑容:“嗯!姐姐能好起来,比什么都重要!对了,姐姐…”她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八卦的光芒,“听说父亲给你定了亲事?是柳编修?那位柳文谦柳公子?”

提到婚事,夏玉妗白皙的脸颊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如同染上了天边最绚丽的晚霞。她微微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颤,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手中的丝帕,声音也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女儿家特有的娇羞:“嗯…是柳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一章春深玉暖(第2/2页)

“姐姐见过他吗?”夏玉溪凑近了些,兴致勃勃地追问,“他…人怎么样?是不是像娘信里说的那样好?”

夏玉妗的脸更红了,眼神有些躲闪,却又在躲闪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甜蜜与温柔:“见过…几面。父亲…父亲有时召他来府上问询翰林院的事务,或是探讨经史文章…我…我偶尔去书房送茶点,便…便见过几次…”她顿了顿,声音更轻了,如同春风吹拂柳絮,“他…他为人谦和温润,知书达理,言谈举止都…都很得体,对父亲母亲也极为恭敬…前些日子,还特意托人送来一些南方的药材,说是…说是对筋骨恢复有益…”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几不可闻,头也垂得更低了,耳根都染上了一层薄红。

夏玉溪看着姐姐这副含羞带怯、欲语还休的模样,心中了然。姐姐性子内敛沉静,若非真心认可,绝不会流露出这般情态。能让她如此评价,甚至提及对方时眼中闪烁着光芒,说明她对这位柳公子,是极有好感,甚至…是心生欢喜的。

“姐姐喜欢他?”夏玉溪促狭地笑问,故意拖长了语调。

“溪儿!”夏玉妗羞恼地嗔了她一眼,脸颊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却没有像往常那般立刻否认。她沉默了片刻,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再抬起眼时,眼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而坚定的光芒。她轻轻抚摸着右手上的纱布,声音虽轻,却清晰无比:“他…他待我很好。知道我手伤的事,也从未…从未有过半分嫌弃之意。反而…反而常常宽慰我,说…说些‘瑕不掩瑜’、‘心性高洁更胜于形’之类的话…还…还说,他倾慕的是我的品性与才情…”说到最后,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被人理解、被人珍视的感动与幸福。

夏玉溪心中大震。姐姐的手伤,是她心中永远的痛,是她最大的自卑与隐痛。这位柳公子能如此体恤,甚至说出这般熨帖人心、直击灵魂的话语,不仅抚慰了姐姐身体的伤痛,更治愈了她内心的伤痕。难怪姐姐会对他另眼相看,芳心暗许。

“姐姐,”夏玉溪心中百感交集,她伸出手,紧紧握住姐姐微凉却不再颤抖的手,认真而郑重地说道,“柳公子我虽接触不多,但记得他当年在府中求学时,便是个沉稳有才、品性端方的君子。父亲眼光向来毒辣,能得他如此器重,视为子侄,想必柳公子定有过人之处。姐姐能觅得如此良人,真心待你,懂你,敬你,妹妹真心为你高兴!祝姐姐与柳公子,白首偕老,永结同心!”

夏玉妗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带着深深的感动和一丝对未来生活的隐隐期盼:“谢谢你,溪儿。”她反手握住妹妹的手,力道坚定而温暖。

姐妹俩在花香袭人、春风和煦的湖心亭中,说了许久体己话。从幼时一起在花园扑蝶、在书房偷吃点心被父亲抓到的糗事,聊到府中近来的趣闻,再聊到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夏玉妗脸上的红晕始终未褪,言语间对柳文谦的欣赏、信赖和期待也愈发明显。夏玉溪看着姐姐焕发着光彩的脸庞,看着她眼中重新燃起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心中那点因姐姐即将出嫁而生的酸涩与不舍,终于被浓浓的欣慰、祝福和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稳感所取代。姐姐,终于苦尽甘来了。

午膳设在花厅,气氛温馨而融洽。席间,夏丞相和夏夫人也特意提到了这桩婚事。

“文谦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夏丞相放下银箸,捋着颌下花白的胡须,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满意与欣慰,“天资聪颖,更难得的是那份心性。出身寒门,却不卑不亢,勤奋刻苦,一步一个脚印。品性端方,知进退,懂礼数,更有一颗赤子之心。去年春闱,他文章锦绣,见解独到,深得主考官赏识。如今在翰林院,也是兢兢业业,深得上官器重。虽只是五品编修,但根基扎实,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将妗儿托付给他,为父很放心。”他看向夏玉妗,目光慈爱,“妗儿性子娴静,文谦稳重知礼,两人性情相投,定能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夏夫人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慈爱与满足:“是啊,妗儿性子温婉,文谦稳重体贴,两人很是般配。前几日他母亲也亲自来过府上,是个极和善明理、知书达礼的妇人,言谈间对妗儿也是喜爱有加。婚期定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正是好时节,不冷不热。我这心里啊,一块悬了许久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说着,看向夏玉妗,目光温柔,“妗儿,你父亲和我,都盼着你能幸福安乐。”

夏玉妗被父母说得脸颊绯红,如同熟透的蜜桃,低头小口吃着碗中的菜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眉眼间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夏玉溪看着这一幕,心中温暖如春。姐姐的幸福,便是她最大的慰藉。她夹起一块姐姐爱吃的清蒸鲈鱼,放到姐姐碗中:“姐姐多吃点。”

午后,夏玉溪陪着母亲在花厅小坐。夏夫人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宫中的规矩礼仪,事无巨细,从饮食起居到言行举止,再到如何应对各宫娘娘,言语间充满了关切与不舍。又细细询问她在宫中的饮食可合胃口,夜里睡得可安稳,有没有人欺负她…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浓浓的母爱。

“娘,我很好,真的。”夏玉溪依偎在母亲身边,轻声安慰,“殿下…待我很好,东宫上下也都很恭敬。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她努力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轻松些。

夏夫人叹了口气,眼中泛起泪光,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娘知道。只是…那深宫终究不是寻常之地,步步惊心,处处是规矩。溪儿,你要万事小心,照顾好自己。你姐姐如今有了着落,娘这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了…”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

夏玉溪心中酸涩难当,强忍着泪水,将头靠在母亲肩上:“娘放心,女儿会好好的。殿下…他会护着我的。”这句话,她说得有些底气不足,却又带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依赖。

离开花厅,夏玉溪信步走到父亲的书房外。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父亲沉稳浑厚的声音和一个年轻男子清朗恭敬的应答声。她脚步微顿,透过门缝,看到一个身着青色儒衫、身姿挺拔如竹的年轻男子正恭敬地站在书案前,与父亲交谈。

正是柳文谦。

他比几年前在府中求学时更显沉稳内敛,眉目清朗,气质温润如玉,举手投足间带着读书人特有的书卷气,又不失青年才俊的朝气。此刻他正微微躬身,神情专注而恭敬地听着夏丞相的教诲,不时点头应和。

“文谦啊,”夏丞相语重心长地说道,声音带着师长的威严与慈爱,“翰林院虽清贵,号称‘储相之地’,却也是磨砺心性、沉淀学问的好地方。你根基扎实,文章锦绣,更要沉下心来,多读圣贤书,多研习实务,通晓经世致用之道。为官之道,首重德行,其次才是才学。切记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不可急功近利。厚积薄发,方是正途。”

“学生谨记恩师教诲!”柳文谦深深一揖,语气诚挚而有力,“恩师提携之恩,谆谆教导之情,学生没齿难忘!定当勤勉自持,潜心学问,不负恩师期望,亦不负…不负夏小姐厚爱。”提到“夏小姐”时,他声音微顿,耳根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语气却更加坚定。

夏丞相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好,好。你能有此心,为师甚慰。妗儿性子柔顺,心地纯善,日后还需你多加体恤、包容。夫妻之道,贵在相知相守,相敬如宾。你们二人,定要同心同德,举案齐眉,共度此生。”

“学生定当珍之重之,护她一生周全!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柳文谦挺直脊背,郑重承诺,声音清朗,掷地有声,如同在师长面前立下最重的誓言。

夏玉溪在门外静静听着,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这位柳公子,谦逊有礼,才华横溢,对姐姐一片赤诚真心,对父亲恭敬有加,确实是难得的良配。姐姐能得此归宿,真是再好不过了。她悄然退开,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容。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庭院,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相府门前,夏丞相和夏夫人依依不舍地送别女儿。夏玉妗拉着夏玉溪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溪儿,在宫里…一定要好好的。”夏玉妗轻声叮嘱,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将一个用素色锦缎缝制、绣着精致缠枝莲纹的小巧香囊塞进夏玉溪手里,“这是我给你绣的香囊,里面放了些安神的干花,有茉莉、百合、还有一点点薄荷…想家的时候,或是夜里睡不安稳的时候,就拿出来闻闻,或是放在枕边…”

夏玉溪握紧那带着姐姐指尖温度、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囊,重重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姐姐也要好好的!保重身体!等秋天你出嫁,我一定想办法回来送你!看你风风光光地做新娘子!”

“嗯!”夏玉妗眼中含泪,却带着幸福而坚定的笑意。她忽然凑近夏玉溪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飞快而清晰地说了一句:“溪儿,你也要幸福。无论在哪里,都要好好的。”

夏玉溪心头剧震,看着姐姐眼中真挚的祝福和一丝深藏的担忧,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用力抱了抱姐姐,感受着那份血脉相连的温暖与力量,然后转身,在秦峰的搀扶下,登上了回宫的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相府,夏玉溪掀开车帘,回望着越来越远的家门,和门口那三个越来越小的身影。父亲挺拔的身姿在暮色中显得格外伟岸,母亲含泪挥手的动作带着无尽的牵挂,姐姐温柔而坚定的目光,仿佛穿透了距离,直直落在她心上…这一幕,如同烙印般深深镌刻在她的心底。

她低头,看着手中那个小巧精致的香囊,指尖摩挲着上面细密的针脚,感受着那对相依相偎的雀鸟图案所蕴含的祝福。再想到姐姐提起柳文谦时那含羞带怯却充满希望的神情,想到父母眼中那掩饰不住的欣慰和期待…

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如同春日解冻的溪流,缓缓流淌过心田,驱散了离别的愁绪和深宫带来的阴霾。

姐姐找到了她的幸福。那是一个家世清白、才华横溢、对她真心实意、愿意用一生去守护她的谦谦君子。他们将在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九月结为连理,举案齐眉,白首偕老,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平凡而温暖的岁月静好。

真好。

夏玉溪将香囊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姐姐那份沉甸甸的祝福和期盼,也仿佛汲取到了那份源自亲情的、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她望向车窗外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望向那逐渐被暮色笼罩、却依旧巍峨耸立的宫墙方向,心中悄然升起一丝对未来的期冀。

或许,在这深宫之中,她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与幸福?如同姐姐那般,守得云开见月明?

马车辘辘,驶向那象征着无上权力却也暗藏无数凶险的宫阙。这一次,夏玉溪的心中,不再是沉重和迷茫,而是多了一份源自亲情的温暖力量,一份对姐姐幸福的笃定祝福,以及对未来的、悄然萌生的、微小却坚韧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