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證據,你給我找證據去,確鑿的人證、物證你找不到,給我找幾個回來誣陷郭少恆和文家、鍾家的人你有沒有?
即便蘇敬楊自問是個殺伐果斷的人,但在明白沈溪的暗示後,依然不可避免感覺頭皮一陣發麻。他敢做的事情無非是領兵作戰,但這一點沈溪比他更強,全國上下可以說大多數軍將都願意在沈溪麾下做事。
而沈溪敢做的事情,就比如說誣陷文官,他可沒那膽色。
蘇敬楊遲疑了:“沈大人,真要如此嗎?”
沈溪冷聲道:“本官剛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可以信賴之人,如果蘇將軍不想幫本官分憂,本官也不勉強!”
蘇敬楊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心想:“我都已經做到這份兒上了,現在不聽沈大人的指示,該聽誰的?不就是擺藩司衙門那些贓官一道嗎?現在我不出手,難道等他們緩過氣來對付我?”
蘇敬楊當即一狠心:“沈大人,您隻管吩咐,需要怎樣分憂,找怎樣的人作證,末將都可以辦到!”
沈溪微微一笑,擺擺手道:“不急,今晚有的是時間,我們慢慢來!蘇將軍有時間的話,安排人把臬司衙門的人請過來,本官有巘獄上的事情請教……”
……
……
沈溪不是為了顧惜羽毛而拘泥之人。來到這時代,沈溪深切地體會到弱肉強食的道理,雖然之前中毒的只有馬中錫,但若這次他不把郭少恆等人徹底鏟除,誰敢保下個中毒吃啞巴虧的不是他?
他本不想跟地方官員一般見識,但現在無異於被人把刀架到脖子上,逼著他必須這麽做。
沈溪根本不愁藩司和臬司衙門那邊會反擊,在湖廣,他這個兩省總督乃是文官中當之無愧的一把手,又擁有實際的調兵權,軍隊中在他之下僅有都指揮使司指揮使蘇敬楊。現在蘇敬楊既然投效,沈溪軍權在手,等於是操持刀柄,湖廣之地山高皇帝遠,郭少恆等人可以說求助無門。
湖廣按察使司按察使張運銘帶著惶恐不安的心情到了總督衙門,這會兒沈溪已經把整理好的東西記錄於公文上,交到張運銘手中。
張運銘比之郭少恆,年輕許多,但也年過四旬,在湖廣,他的官秩要比郭少恆高上半階,但因臬司主要負責湖廣行省的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監察職能,無法染指行政大權,所以論實權不及郭少恆。
張運銘非常懂明哲保身的道理,看過公文,用征詢的語氣問道:“沈中丞,敢問您如何看待這案子?”
沈溪笑道:“張臬台才是湖廣負責刑獄的官員,本官在這些事上,即便有些看法也只能作為參考。”
張運銘恭維道:“可畢竟您是中丞大人,對於官員瀆職落罪之事,發表見解是題中應有之意!”
中丞也就是目前沈溪擔任的右都禦史的尊稱,名義上乃是都察院二把手,而都察院正是由唐、宋的禦史台發展而來,主官監察、彈劾和建議,不僅可以對審判機關進行監督,還擁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斷”的權利。
沈溪笑道:“本官在都察院的職務只是兼職,之前從未做過禦史言官的事情,對於這些不甚明了!”
張運銘不由搖頭苦笑,心想:“這位沈中丞可真謙虛,他在東南三省那會兒,就算是一省藩台和臬台,說擼下去絕不打馬虎眼,偏偏朝廷那邊還不干涉。那時東南三省藩司和臬司衙門的人只是不配合他工作便大動乾戈……現在湖廣藩司衙門的人想謀害他,豈能輕易罷手?”
張運銘很識相,為了讓自己不成為沈溪針對的對象,乾脆把郭少恆等人當做罪犯對待,言語間對沈溪極盡迎合。
張運銘道:“有罪當罰,沈中丞既然能查到郭參政等人有加害朝廷命官的證據,可直接上奏朝廷……”
話是這麽說,張運銘心裡在想,老郭啊,我能幫你的也就到這裡了,進了京城你通通關系或許能留下一條命,若被這位有先斬後奏大權而且喜歡動不動就殺人的沈大人給“哢嚓”了,你以後想申冤說理就只能去閻王殿。
沈溪點頭:“對於藩司衙門的從三品大員的裁斷,自然要交由朝廷處置,本官不會過多干涉!”
在沈溪看來,管你郭少恆最後是否判定有罪呢!
都司衙門抓的人及搜集人證、物證,臬司衙門審案定罪,我只是寫奏本陳述事情始末,又沒把郭少恆給先斬後奏,郭少恆押解到京城,是被抄家問罪也好,官複原職也罷,都不可能再回湖廣,就算朝廷要追究查證不實的責任,跟我這個總督有什麽關系?
沈溪在這次查辦案件中,搞的就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套。
即便是要殺人,沈溪也不會親自動手,他在朝中已經很礙眼了,土木堡之戰和京師保衛戰下來,他親自指揮殺掉的韃靼人有數萬之眾,這會兒他盡可能保持低調,最好朝廷把他給遺忘了,那他在地方上才能逍遙自在。
否則別人想起還有他這麽個活閻王在湖廣,沒事就想給他找點兒麻煩,他可就沒好日子過了。
沈溪道:“張臬台不妨先回去等候,之後本官會讓都司衙門,將搜尋到的人證和物證送到臬司,至於罪臣郭少恆等人,本官只能暫時予以扣押!”
張運銘唯唯諾諾:“是,中丞大人,一切勞煩您了!”
沈溪笑著擺了擺手:“不勞煩,這些都是本官隨手而為,倒是張臬台你可能要辛苦一些,盡快把案子辦好上報朝廷……”
……
……
真正的人證和物證可不好找,但若存心誣陷,想找多少都不難。
沈溪可沒說過憑空栽贓,布政使司衙門內總有貪生怕死之輩,三木之下何求不得?當即就有人表示願意戴罪立功,尤其在這些人見到郭少恆以及文家、鍾家等世家大族的豪紳都落馬之後。
案子由張運銘審結, 出了什麽問題,只能由張運銘承擔。
沈溪心想:“你張運銘有本事,就上疏朝廷說我脅迫你,看最後朝廷懲罰的是你還是我!朝廷因為湖廣官紳貪墨錢糧派馬中錫前來徹查,結果才幾天工夫就差點兒中毒身亡,回頭馬中錫身體稍微好一些,寫封奏本到京城,朝廷會聽地方官紳的辯詞?”
在這問題上,沈溪做事很有分寸,暗中操控一切卻又不留人把柄,把危機消弭於無形之中。
蘇敬楊把布政使司內願意出來當汙點證人的吏員和衙差押解過來後,沈溪滿意點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果還執迷不悟,就只有嚴刑拷打一途了,來人,送他們去臬司衙門,交由張臬台處置!”
“得令!”
有百戶帶人進來,將十多個汙點證人押解往按察使司衙門去了。
沈溪暗自慶幸自己身在武昌府,總督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衙門同屬一城,衙門口湊一塊兒,做事無形中方便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