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12章 完成小研究?模糊关联的数学模型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2章 完成小研究?模糊关联的数学模型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7 来源:源1

第12章完成小研究?模糊关联的数学模型!(第1/2页)

“你竟然在会上提问了!”

“真牛!”

陈兰君刚回工作间,就带着惊讶说道,“这种会,感觉和我们就没有关系,而且谈的都很专业,很深入。”

“我们一般只是听听,都不说话,也根本说不出什么……”

廖书言从外面进来,也朝张明浩竖起了大拇指,“厉害!”

他们只是博士生。

博士生说是参与项目,实则只是跟着导师学习而已,是个‘打杂的学徒工’。

项目本身和他们也没关系。

他们参与项目,唯一的目标就是做研究、写论文,要先过了‘毕业’这一关。

博士生的项目参与度很低,基本都是导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来参加会议也导师安排,只是走个过场,了解一下研究方向。

张明浩却在会上发言了,提问还是项目主要研究方向,甚至还表示自己看好Stanene的研究方向。

陈兰君、廖书言都感觉很厉害。

抛开发言内容不谈,敢在会上开口说话就很了不起了。

张明浩解释道,“我只是觉得Stanene的方向挺好的。”

“据我所知,Stanene方向进行了一年吧?哪怕后半年方向是错的,也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停下来太可惜了。”

其实不止是‘觉得’,《正确感知》能对研究大方向进行判断。

Stanene方向,走得通。

这就是结论。

在工作间待了一小会儿,就见薛坤站在门口喊了他的名字。

两人一起去了大办公室。

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薛坤说起了会上的事情,“你在会上的提问说Stanene方向,其实我们早就讨论过了。”

张明浩顿时问道,“为什么不继续呢?Stanene方向是有前景的吧?”

“很难。”

薛坤抿了抿嘴,“有没有前景不知道,但我们失败了,白白耗费了半年时间,再继续研究,就像是朱教授说的,成本太高,收益可能性太低了。”

他耐心解释道,“国内乃至国际,Stanene方向都是有成果的,比如,有团队制造出了高质量的Stanene。”

“虽然条件特殊,也远不具应用价值,甚至连进行常规测定都非常困难,但总归是制造出来了。”

“我们要拿出成果,不能说只是‘理论的造’,必须要有实际发现,最低要求是采用新方法进行制造,研究成果也要发表在T1或者SCI一区的期刊上。”

“推倒重来,再到这一步太难了。”

薛坤说完停了一下,继续道,“热电材料就不一样了,可以做很多的基础实验。”

“有些热电材料是应用了的,围绕其进行超材料研究方向的拓展,再差也能贡献几篇论文……”

他说完摇了摇头,“别想这些了。”

“研究方向是我们考虑的,下周就入学了,博一的课程还要重修,对你来说,应该不算问题。你也趁着空闲多学点东西。”

“过一阵子忙起来,你可要帮着我做实验了。”

薛坤说的东西都很实在。

张明浩也觉得有道理,关心项目方向没多大意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是根本。

不是因为博士生的身份,或者项目参与度的问题,而是即便知道Stanene方向走的通,又能做点什么呢?

除非是给出Stanene具体研究方法,或者是明确的理论支持,否则项目组还是要从基础实验研究做起。

方向走的通,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也没有丝毫意义。

还有,东港大学的实验。

超材料特性检测实验发现了空气分子运动被影响。

后来就复刻不了了。

现在也知道实验是对的,但具体要怎么去复刻实验?

即便还没有着手去做实验,也能预想会碰到的问题,按照原来的设计一步步的去做,最后也只会复刻失败。

因为,中间肯定缺了什么!

……

下一周,张明浩办理了入学手续。

三月份也只有少量博士生会入学,办手续的时候,连一个同学都没见到。

办了手续,和薛坤说上一声。

他就像是个‘老生’一样,提着背包一头扎进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找了个空位,就例行的拿出一大叠资料,都是国外的研究论文,他还找了几本专业类的书籍。

《拓扑学》、《电磁物理分析》、《半导体特性与制造》,等等。

他是要研究与电磁超材料相关的理论和数学基础。

其中有两个主方向,一个是极为复杂的电磁拓扑。

Stanene方向的理论基础牵扯到了数学中的拓扑学,有些相关理论,甚至牵扯到了高维拓扑到三维空间的表态。

想要理解Stanene的原理,就必须能进行一定的电磁拓扑分析。

另一个是半导体理论基础。

Stanene方向,和半导体研究具有很大的关联。

Stanene,也就是锡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半导体材料,但也具备某些半导体特性,而制备方法和半导体极为类似。

半导体,也是依托衬底来制造。

半导体应用广泛,相关资料也是很完善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完成小研究?模糊关联的数学模型!(第2/2页)

半导体衬底是半导体材料加工而成的基板,是器件制造的基础平台,需具备高纯度、晶体质量优良、热导率适宜等特性,其材料特性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

比如,硅、砷化镓、碳化硅等衬底材料,都分别对应着一种半导体制造方向。

张明浩详细了解了半导体制造技术,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

半导体制造理论和技术‘精度’,还达不到Stanene研究方向需求。

“半导体衬底的特性会影响到器件的性能,但也只是粗略影响,各类基础资料都是现实层面的实验检测结果,少有精细到电子运动层面的研究。”

“所制造器件性能的各项数据,是不是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并和衬底材料的某种特性进行关联?”

“这样来构建出一个衬底和材料相关联的数学模型……”

……

连续一个星期,张明浩每天稳打不动到图书馆报到。

他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翻看论文、研究基础理论资料,也会偶尔动动笔去解析复杂的数学问题。

当大量的新知识充实脑海,他对于电磁物理、半导体等领域的理解都提升很多,脑思维好像也灵活了一些?

系统也认可了他的感觉——

【思维评估数值 1。】

【思维:79。】

又加了一点!

现在能确定的是,‘思维评估’数值提升不仅仅是知识量增加的体现,也能让头脑变得更加灵活。

“难道知识的提升,确实能让大脑变得更加灵活?”

“还是说,是系统的原因?”

如果没有系统,脑思维变得灵活也不在意,也许就当做是喝咖啡的作用,甚至都根本察觉不到。

有系统,就特别注意了下。

这是对比出来的。

比如,做个同样难度的口算题目,完成速度确实比之前快了一点。

“思维伴随着知识量增长,也会让大脑变得更灵活,也就是更聪明、智商更高?”

“是不是有一天,智商能超过爱因斯坦?”

只想想,血液都跟着沸腾起来。

在关闭系统以后,他还是继续沉下心,有了大量基础知识的积累,就可以顺着原来的想法继续研究了。

如何构建一个衬底和材料相关联的数学模型?

“衬底的什么属性,和所制造的器件材料特性直接关联?”

答案映在脑中——

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

“那么衬底的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会影响到所制造半导体器件材料的什么特性?”

在思考间,把半导体器件特性一一列出,再利用《正确感知》了解其中有关联的特性,而下一步就是建立两者的关系了。

利用《正确感知》可以得知有关联的特性,但要构建衬底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与器件特性之间的数学关联模型,就不是单纯使用能力可以做到的了。

那必须要仔细研究,一步步的进行关联,首先要搭建出特性之间的模糊关联。

后续几天,张明浩找了一大堆的资料,包括数据资料、论文资料、实验资料,等等,他需要非常多的精确数据。

但相关公开数据很少,网络上能找到一些,其他只能在专业论文上找。

即便数据很少,因为只是搭建模糊关联,仅仅是确定取值范围也够了。

以《正确感知》一步步的确认,又花费了两天时间,他终于完成了‘半导体衬底材料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以及器件特性之间的模糊数学关联模型’。

模糊关联,各项参数都是‘取值范围’,而模型已经确定是正确的了。

如果想再进一步,构造出更准确的数学模型,就需要大量准确数据填充完善了。

连续十几天的学习、研究,还是非常令人疲惫的。

把‘模糊关联数学模型’撰写在纸面上后,张明浩浑身上下都放松下来,他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嘀咕了句,“也该休息休息了。”

“身体一定要注意!”

“不能这样,否则身体又垮了……这样吧,明天开始锻炼身体!”

“今天先……”

“对了,有课!”

他一个机灵反应过来。

看一眼课表发现是《数理方法》,物理系博士生的核心专业课。

更重要的是,课程已经结束了。

刚开学,旷课一节,还是很重要的专业课,即便对于《数理方法》课程有理解,想想也稍稍有些郁闷。

“嘟嘟……”

手机响了,来电的正是薛坤。

电话接通以后,薛坤带着疑惑问道,“张明浩,你怎么没去上课?”

“就算你学过,第一节也要去上啊,姚教授都找到我这里了……”

“呃~~忘了。”

张明浩尴尬的回道,“这几天进行了个小研究,太投入了。”

“什么研究?”

“半导体相关,就是建了个半导体衬底材料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以及器件特性之间模糊关联的数学模型’。”

对面沉默了许久。

等了好半天,听筒里才传来薛坤有些低沉的音调,“完成了吗?”

“你整理下,拿过来。”

“正好姚教授也在,我们一起帮你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