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13章 你管这叫小研究?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3章 你管这叫小研究?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7 来源:源1

第13章你管这叫小研究?(第1/2页)

“他怎么说?!”

薛坤才刚放下电话,旁边就传来了严厉的斥问。

正是《数理方法》的老师姚利勤。

姚利勤已是近六十的年纪,头发稀疏着随意搭在头顶,挑起的眉把额头拧成了褶。

他是数学学院的老教授,仅是《数理方法》课程就教了二十几年,年纪、资历、教学能力都能当的上一声‘老前辈’。

姚利勤也不等薛坤说话,就忍不住数落一番,“薛教授,我必须再说一下。”

“你这个学生,第一天就旷课,读书怎么能这个态度呢!”

“都博士生了,读博了,还和本科生一样还旷课?还不知道学习吗?别的学生都争着上课!”

这也是姚利勤生气的原因。

《数理方法》,全称是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与数学交叉的重要学科,也是物理博士生的核心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是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课程内容涉及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数学物理方程,等等。

如此多的内容交叠在一起,难度自然是很高的。

其他物理博士生,都提前预习、提前就去教室,生怕跟不上进度。

这个学生第一天就旷课!

薛坤被‘训斥’也感觉很郁闷,但考虑到对方的年纪,再加上确定不占理,也只能憋闷的说道,“我替他向您道歉。”

随后也解释道,“不上课确实不对,但姚教授,这个学生很特殊啊。”

“特殊?”姚利勤听得一愣。

“他读过一年博,在东港大学,而且成绩非常优异。”

薛坤说着还挑了挑眉。

他被斥责一番也很郁闷,即便不好直接回怼,说学生在东港大学读过博,也算是一种回击了。

东港大学读过一年博,博士生基础课程都学过,而且成绩非常好,少上了一节课还能说什么?

姚利勤顿时问道,“读过一年,怎么不继续读了?”

薛坤也不做解释。

姚利勤想了想,继续道,“如果真像是你说的,一会儿我考考他,真能行,以后也别上课了,我就直接给他过!”

说完房间变得沉默了。

薛坤和姚利勤不熟悉,年龄存在代沟也没什么共同话题。

另外,他们的对话也谈不上友好。

姚利勤也觉得很别扭,想刚才的电话就开口说了句,“你刚才打电话,好像听到说‘什么研究’?是你们的项目?”

“不是。”

薛坤摇头道,“他是自己做了个小研究。好像是说……”

说着话音顿了一下,仔细梳理了下逻辑才说出来,“半导体衬底材料原子排列、电子活跃性以及器件特性之间的数学关联模型,对了,是模糊关联。”

姚利勤仔细听着,大脑也跟着不断运转,愣了好一阵才明白过来。

他露出惊奇的眼神,大声道,“衬底微观特性和半导体特性关联的数学模型……你管这个叫小研究?”

“是他说的。”

薛坤耸了耸肩,表情木然,“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衬底和半导体器件特性关联的数学模型……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能研究透彻,就会成为半导体研发的基石,成为新的理论基础,而且是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

半导体领域发展迅猛,但研发上,实际和材料研究也差不多,就是通过不断的实验来积累数据和经验。

当找到了某种‘规律’,就可以通过计算知道制造某种特性的半导体器件该用到什么样的材料做衬底。

当然,也要看研究到什么程度。

但哪怕只是‘擦着边’做一些简单的描述,也足以投上一篇高级别论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你管这叫小研究?(第2/2页)

两人耐心的等着。

没等多久,就见张明浩出现在门口,身后还背着个电脑包。

“快进来!”

薛坤朝门外招了下手,迫不及待的问道,“说说那个研究。”

说完注意到姚利勤,又赶忙介绍了一句,“这是姚利勤老教授,是你们《数理方法》课程的老师。”

姚利勤被‘老’字气的直挑眉,但还是没和薛坤计较。

“姚教授,抱歉啊,我是真忘了,想起来的时候,都下课了……”

张明浩赶忙表示歉意。

“别说这些,说说你那个研究吧!”姚利勤也有些迫不及待。

张明浩也没再多说,他拿出了电脑放在桌上,打开以后,就看到一大堆的数据,旁边还有简单的文字分析。

他又拿出一叠稿纸。

最上面的一张都是眼花缭乱的符号,他解释道,“我研究了半导体器件制造数据,也研究了与之关联的衬底结构。”

“再加上半导体技术的理论基础,就构建出了个数学关联模型。”

“这个就是模型。”

他指着最上面的稿纸内容,“我简单解释一下……”

简单解释,就是说明每个符号的意思,以及各个项代表什么。

薛坤和姚利勤都耐心的听着。

薛坤还好,他做电磁超材料研究,尤其牵扯到stanene研发,和半导体具有直接关联,甚至说,半导体理论就是基础。

张明浩讲的都很容易弄懂。

姚利勤就不行了,他的主研方向是数理方程,对数学模型构造有研究,但对半导体只能说是‘一知半解’。

了解个大概,具体到衬底参数、器件特性、实验数据等就搞不懂了。

所以姚利勤只能听个大概意思。

数学模型就是个结论,讲解一小会儿就说完了。

张明浩还补充道,“因为数据有限,只能构造出模糊模型,每一个参数都有取值范围。”

“整个模型是个复杂偏微分方程,它的三维解组是线性的。”

等全部讲解完毕,薛坤和姚利勤都盯着模型沉默着。

姚利勤听了个大概,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薛坤则沉思着。

他不能确定模型正确与否,甚至不想听模型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即便知道模型的推导过程,也不能判断其正确性。

和应用直接关联的数学模型,也只有真实代入大量数据才能验证。

最后还是姚利勤先说话了,他感叹道,“这个模型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薛教授啊,你这个学生的能力是真强。”

“我都没听明白!”

他又对张明浩道,“《数理方法》课,你想听就去上课,不想听就别去了,我给你过!”

说完很爽快的走人了。

张明浩追着喊了一句,“姚教授,我肯定去上课!”

等姚利勤离开后,薛坤盯着张明浩认真问道,“这个模型,你有多大把握?”

“百分百!”

张明浩说的非常自信。

薛坤点头,他拧着眉头又想了一会儿,先说了句,“我信你了。”

“这样吧,我找个半导体公司的研发部,让他们帮忙验证一下。”

张明浩顿时大喜,满心激动的开口道,“谢谢,薛老师!”

“谢谢!”

“不要这么激动。你也别抱太大希望,错了就错了,到时候,看看哪里有问题。”

薛坤说着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说给张明浩还是说给自己,“研究是这样的。”

“即便非常肯定也可能出错,就像是stanene,刚经历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