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二十九章:火绳枪的诞生与军事革命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第二十九章:火绳枪的诞生与军事革命

簡繁轉換
作者:岚山浊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9 来源:源1

第二十九章:火绳枪的诞生与军事革命(第1/2页)

北疆工曹府的运转已然步入正轨,高炉日夜不息,水力锻锤轰鸣不断,标准化生产的环首刀与改进弩箭,正以惊人的速度装备着蒙恬麾下的精锐部队。然而,李默深知,面对机动性极强的匈奴骑兵,现有的武器体系仍存在短板。强弩射程虽远,但射速慢,且面对高速移动的骑兵命中率有限;震天雷威力巨大,但投掷距离短,使用风险高,更适合防守与特定战术。

他需要一种能够在中远距离上形成持续、密集火力压制,且便于步兵携带和操作的新式武器。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的起点——枪。

直接跨越到后膛枪、金属定装弹甚至自动化武器是不现实的,那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支撑。他必须从最基础、最符合当前技术条件的起点开始。而火绳枪,无疑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最可行、也最能带来战术革新的选择。

目标确定,李默立刻行动起来。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在工曹府内划出了一个高度保密的区域,亲自挑选了数名在金属加工、木工方面技艺最为精湛、且口风极严的大匠,组建了一个代号为“雷火”的绝密项目组。

项目的核心,在于几个关键部件:枪管、枪机(火绳机)、弹药。

李默首先绘制出了火绳枪的总体结构图。一根长直的熟铁或低碳钢枪管,尾部封闭,只在底部留有一个细小的火门,用于引燃***;枪管下方连接木制托柄,便于握持和抵肩射击;最关键的部分是枪机,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包括一个夹持燃烧火绳的“蛇杆”(或称C形夹),一个控制蛇杆击发动作的扳机,以及一个保护火绳和药池的盖板。

“此物,我称之为‘雷火铳’。”李默对围拢过来的大匠们解释道,“其理,与震天雷相类,乃是以管束之,将火药爆燃之力,集中于一处,推动弹丸远射。关键在于,此管需承受巨大膛压,故必须坚固、笔直、内壁光滑,且接口处绝不能漏气。”

枪管的制造,是第一个技术难关。直接铸造如此长而薄的铁管几乎不可能,且质量无法保证。李默采用的是这个时代相对成熟的“卷铁焊接法”。

他指导工匠们,先将质地均匀的熟铁板(由高炉生铁炒炼而得)锻打成适宜的长方形薄板,然后将铁板烧红,围绕一根预先打造好的、粗细与枪管内径相当的钢芯(称为“芯铁”),用特制的工具进行卷曲,使铁板卷成管状,接缝处重叠。接着,将卷好的铁管与芯铁一同放入锻炉中加热至白热,取出后由数名工匠合力,在重型水力锻锤的辅助下,沿着接缝反复锻打,利用高温和压力,使接缝处的金属分子相互渗透,最终焊接成一体。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对火候的精准把握,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接缝开裂或管壁厚薄不均,成为废品。

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尝试,耗费了大量优质铁料,第一根长度约一米二、内径约十五毫米、接缝初步焊合成功的枪管毛坯终于诞生了。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钻孔和镗光工序更为精细和耗时。

工匠们使用李默设计的简易水力驱动深孔钻床,以水和细沙作为研磨剂,将一根长钻杆固定在钻床上,另一端顶住枪管毛坯,利用水轮提供的稳定动力,极其缓慢地对枪管内部进行钻削,以扩大内径、修正圆度并去除内部的锻打痕迹和焊渣。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持续数日,对钻杆的强度和工匠的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钻孔之后,还需要用带有不同粗细磨料的镗杆,对枪管内壁进行反复抛光,使其尽可能光滑,减少摩擦和挂铅,提高气密性和射击精度。

就在枪管车间为解决钻孔效率和质量问题焦头烂额之际,李默同步推进着枪机的研发。火绳机的结构相对简单,但要求动作可靠。蛇杆的转动、扳机的联动、药池盖的开合,都需要精巧的设计和精准的加工。他利用工曹府现有的木工机床和金属加工能力,指导工匠用青铜(韧性好,易加工)来制造这些精密部件,通过反复测试和改进,终于制造出了动作相对可靠的火绳枪机。

弹药方面,李默暂时放弃了复杂的定装弹,采用分装式。***使用颗粒化的黑火药,用特制的小木勺定量装填;弹丸则先采用铸造的圆形铅弹。铅质地软,易于加工,且在膛内受高压膨胀,能较好地贴合膛线(目前尚未刻画膛线),提高气密性。他还设计了纸质的药包,预先包好一份***,使用时咬开倒入,提高装填速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九章:火绳枪的诞生与军事革命(第2/2页)

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研发中飞速流逝。“雷火”项目组的工作场所日夜灯火通明,敲打声、钻孔声、争论声不绝于耳。李默几乎寸步不离,亲自解决每一个遇到的技术难题。系统的【初级金属加工精通】和【简易机械原理】等知识,在此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至,距离蒙恬大将军规定的全军大校仅剩十余日。就在李默几乎要放弃在大校前拿出成品时,转机出现了。

经过近乎不眠不休的轮班作业,第一根经过钻孔、镗光、外壁打磨抛光,并与木制枪托、青铜枪机组装完成的火绳枪,终于摆在了李默面前。

它长约一米五,木托呈现原木色泽,枪管黝黑,闪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结构看起来还有些粗糙和笨重,但已经具备了火绳枪的所有基本特征。

“曹丞,此铳……能成否?”负责枪管钻孔的老匠人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充满期待又带着恐惧地问道。为了这根枪管,他们失败了数十次,几乎耗尽了耐心。

李默没有回答,他深吸一口气,亲自进行最后的检查。确认枪管无裂纹、枪机动作灵活、各部件连接牢固后,他沉声道:“准备试射!”

试射场选在远离工坊区的僻静山谷,戒备森严。除了“雷火”项目组成员,只有程椽和赵贲等极少数核心人员被允许旁观。

李默按照步骤,先用量药勺向枪口倒入定量的颗粒火药,用通条夯实,然后放入一枚圆铅弹,再次用通条推至底部。接着,他将另一份较细的引火药倒入枪机旁的药池,合上药池盖。最后,将一根预先点燃的、缓慢燃烧的火绳夹在蛇杆的夹头上。

他端起这杆沉重(约重十公斤)的火绳枪,木托抵住肩窝,眯起一只眼,通过枪管上方一个简陋的准星(目前只是一个小凸起)瞄准了百步之外的一块厚木板。

所有围观者都屏住了呼吸。

李默扣动了扳机!

咔嚓!机括声响,蛇杆在弹簧(采用韧性极佳的钢片)的作用下,带着燃烧的火绳,猛地向下扣入敞开的药池!

嗤——!引火药被瞬间点燃,火光一闪!

几乎是同一瞬间!

砰!!!

一声远比弩弦震动更加震耳欲聋、更加暴烈、仿佛能撕裂空气的巨响,在山谷中炸开!枪口喷吐出长达尺余的耀眼火焰和浓密的白烟!巨大的后坐力狠狠撞在李默的肩头,即便他有所准备,也被撞得后退了半步!

远处,那块作为靶标的厚木板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碗口大的破洞!木屑纷飞!

成功了!

尽管装填繁琐,尽管后坐力巨大,尽管精度有待提高(这一枪有运气成分),尽管烟雾弥漫遮挡视线……但它确确实实地,将弹丸以极高的速度发射了出去,并在百步距离上展现了惊人的破坏力!

现场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前所未有的武器和那声恐怖的巨响惊呆了。

片刻之后,狂喜的欢呼声猛然爆发!项目组的工匠们相拥而泣,程椽激动得胡须颤抖,赵贲则死死盯着那杆还在冒烟的火绳枪,眼中充满了震撼与狂热!

“雷火铳……此乃神兵!真正的神兵!”赵贲喃喃道。

李默压下心中的激动,检查枪管。虽然烫手,但并无裂纹或变形。首次试射,圆满成功!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火绳枪还非常原始,射速慢(熟练射手一分钟可能也只能发射1-2发),精度差,受天气影响大(风雨天火绳易灭),安全性也存在隐患。但它的出现,标志着冷兵器时代即将被打破一个缺口,步兵的战术地位将因此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他立刻下令:“封存所有数据!加紧制造另外四杆试制品,并开始小批量生产铅弹和标准***包!所有参与‘雷火’项目者,重赏!此铳之秘,暂不外泄,违令者,斩!”

他要在全军大校上,给蒙恬和所有北疆将领,一个前所未有的“惊喜”。火绳枪的轰鸣,将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而李默,将是这个时代的引路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