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60章:风起青萍与帝国命脉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第60章:风起青萍与帝国命脉

簡繁轉換
作者:岚山浊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04:53:12 来源:源1

第60章:风起青萍与帝国命脉(第1/2页)

渐开线齿轮的成功研制,如同在格物总院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苏珩等人的想象。李默亲自验看了那对啮合紧密、传动顺畅的齿轮,当即下令,以此为核心,全力攻关“风力提水机”项目。他不仅要让这机器能转起来,更要让它能稳定、高效地工作,成为一件足以震撼朝野的“祥瑞”。

与此同时,李默并未忘记赵高那看似“善意”的提醒。他给安西的程椽去了一封密信,信中并未提及咸阳风波,只以商讨军务、商路管理的口吻,subtly强调了“账目需清晰至毫厘”、“与西域往来需严格依律,一切以奏报为准”,并让他留意军中是否有“不谐之音”。程椽是跟随李默从烽燧一路杀到西域的老部下,立刻心领神会,回信虽只言安西平稳,物资人员账册俱在,随时可供核查,但字里行间透出的沉稳,让李默心下稍安。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数日后的一次常朝,议题原本是商讨开春后漕运事宜。主管漕运的治粟内史禀报,往年依靠关东漕粮补给京师及北疆,耗费民力巨大,且黄河水道时有淤塞风险。

这时,一位向来以清流自居、与李斯走得颇近的博士仆射周青臣,出列奏道:“陛下,臣闻安西郡……哦,今安西都护府,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李长史在时,曾大力推行屯田。若能加大安西粮产,或可部分替代关东漕粮,减轻百姓转运之苦,实为利国利民之良策。”

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是为国分忧。但李默立刻嗅到了其中的陷阱。安西屯田初具规模不假,但那里是边疆,是军事重镇,首要任务是保证驻军供给和战略储备。若朝廷真的大规模依赖安西粮饷,无形中就将帝国的部分命脉系于李默曾经经营、旧部仍在的边陲之地。一旦安西因天灾(如蝗灾、雪灾)、或**(如调度失当、甚至……)导致粮产不及预期,影响北疆军需乃至京师稳定,这责任谁来承担?届时,一句“李默旧部治理无方”,甚至“其心叵测”,就足以将他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比直接的攻讦更为阴险,是将他架在火上烤。

龙椅上,嬴政的目光扫过李默,看不出情绪。“李长史,安西粮产,果可供此大用否?”

李默出列,躬身,声音清晰而沉稳:“回陛下,安西屯田,确有所成,然其地初定,气候迥异中原,产量尚不稳定,且首要在于保障戍边将士及应对胡虏突发事态。若言替代部分漕粮,少量或可,如陛下恩准,安西都护府可每年定额上缴若干,入太仓备用。然欲倚为支柱,恐力有未逮,若因此延误军国大事,臣万死难赎。”

他既没有完全拒绝,显示了安西的价值和他并无私心,又明确指出了风险和首要任务,将责任边界划清,更主动提出“定额上缴”,姿态做得十足。

嬴政沉吟片刻,未置可否,转而问李斯:“丞相以为如何?”

李斯出列,朗声道:“陛下,周博士心系黎民,其情可悯。然李长史所言,老成谋国。帝国命脉,不可轻系于边陲一隅。漕运虽艰,然制度成熟,稳妥为上。安西之粮,可作为补充,或于北疆军需就近调剂,减轻部分转运压力即可。”

李斯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提议者的“好心”,又采纳了李默的“稳妥”之策,最后还轻轻点了一下“北疆军需就近调剂”,似乎是在帮李默解围,实则又将安西与北疆军务更深地绑定,若将来北疆有失,安西同样难辞其咎。

李默心中冷笑,这李斯,果然老辣。他不动声色,只是再次躬身:“丞相高见。”

一场看似为国献策的朝议,背后却是刀光剑影。李默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在格物总院拿出更有力的成果,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摆脱这种被动应付的局面。

转机,来自格物总院那片试验田。

经过苏珩和匠人们夜以继日的奋战,结合了渐开线齿轮传动和经过反复计算、调整角度的木质扇叶的“风力提水机”原型机,终于在一场呼啸的北风中,发出了令人振奋的嗡鸣!

巨大的扇叶在风力的推动下缓缓启动,越来越快,通过齿轮箱变速,带动下方的龙骨水车,将低处沟渠的水,源源不断地提灌到旁边一片特意规划出的坡地上。水流虽然不算特别湍急,但那完全依靠自然之力、无需人力畜力就能自动提水的景象,让所有围观的总院博士、匠人,甚至被允许前来观看的少数太尉府属官,都目瞪口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风起青萍与帝国命脉(第2/2页)

“神乎其技……真乃神乎其技!”一位老农官出身的博士激动得胡须颤抖,“若此物能推广于关中高地、河套平原,多少仰赖天时的旱地可变良田啊!”

李默站在风中,衣袂翻飞,他看着那旋转的扇叶和流淌的清水,心中涌起的成就感,丝毫不亚于当年攻破龙城。这,才是能真正改变这个帝国根基的力量!

他当即下令:“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包括不同风速下的提水效率、齿轮磨损情况、各部件的受力分析。苏珩,由你牵头,立即着手编写《风力提水机营造法式》,要图文并茂,让各地工匠依图便可制作!”

“是,老师!”苏珩大声应道,脸上洋溢着创造者的光辉。

李默回到书斋,亲自撰写奏章。他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平实地描述了风力提水机的原理、实测效果以及未来在农业灌溉、甚至矿山排水、盐场汲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附上了苏珩等人绘制的详细图样。在奏章末尾,他写道:“……此物之成,非臣一人之功,乃格物总院众博士匠人,秉承陛下格物致知之圣意,群策群力所致。臣恳请陛下准予在关中择地试建数座,以观实效,若果有裨益,则可编入《大秦格物丛书》,颁行天下,利泽万民。”

他知道,将功劳归于皇帝圣意和集体智慧,远比标榜自己更能让始皇接受,也更能减少阻力。

奏章呈上的第二天,始皇的批复便下来了,只有简短的八个字:“准奏。着即办理。善。”

与此同时,李默脑海中的直播间,再次被刷屏。

【大明永乐】:好!此物大利于农桑,实乃固本培元之器!较之攻伐,此功更合天心!李默此举,深得朕心!(观众:朱四郎)打赏积分 1200!

【工部小吏】:风力利用竟能至此境地!观其齿轮传动、扇叶设计,已暗合空气动力学之理!此《营造法式》若能推广,天下农事必将革新!(观众:工部小吏)打赏积分 1000!

【河道总督】:若将此机稍加改动,用于沿海滩涂排涝,或助力漕船过闸……妙用无穷啊!(观众:河道总督)打赏积分 800!

【叮!观众‘钦天监博士’进入直播间。】

【钦天监博士】:格物之道,竟能参赞天地化育?!下官拜服!(观众:钦天监博士)打赏积分 500!

海量的积分再次涌入,李默看着系统界面,心中有了更多的底气。他可以选择兑换更深入的材料学知识,或者开启一些更基础的理论研究,比如……基础电磁学?或许还为时过早,但知识的种子,必须尽早播下。

风力提水机的成功,像一阵清新的风,吹散了笼罩在李默头顶的部分阴霾。始皇的“善”字和迅速批复,无疑是对他格物总院工作的肯定。这让朝中一些观望者,开始重新评估这位年轻彻侯的能量。

然而,李默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李斯和赵高绝不会坐视他凭借格物之功稳固地位。就在风力提水机开始在咸阳近郊选址建造时,他收到了来自太尉府属下、主管情报搜集的一名心腹校尉的密报:近日,咸阳城中,关于“安西军马超编”、“程椽私蓄胡骑”的流言,似乎有悄然抬头之势。

李默放下密报,眼神锐利如刀。看来,有人见“粮策”不成,又换了个方向。他提起笔,沉吟片刻,开始起草另一份奏章,主题是——《请定边郡兵马钱粮审计新规疏》。

他要主动出击,将边郡的军事、经济管理,纳入更透明、更规范的轨道。这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将来或许能反将一军。

咸阳的博弈,远未结束。但此刻的李默,手中已多了“格物”这把无锋重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