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15章寻才破局 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

第515章寻才破局(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第1/2页)

厅里面临的,同样是严重的技术短缺和能力不足!

缺乏真正懂行的专家,来为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来为基层工厂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和解决方案。

想到这里,陈朝阳的脑海中,骤然亮起两个名字——郑春秋和周慕白同志!

那位在昌平专区的机械工程制造教授!

曾经受召而来的机械大拿,和他的学生慕白同志,曾经在美帝参与过高精尖领域研究,现在埋藏的金子

郑教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更难得的是对工业生产实际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强烈的务实精神。

他那样的人才,正是目前的汉东省工业厅、乃至整个汉东工业体系所极度渴求的!

“必须把他调过来!”一个清晰的念头在陈朝阳心中成型。

光有蓝图和决心不够,必须要有能将蓝图变为现实的技术灵魂人物。

郑春秋这样的人,就是打破僵局的关键钥匙之一。

他能够帮助工业厅建立起专业的技术评估能力,能够指导基层工厂进行有效的技术改造,更能为即将推行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技术学校建设注入核心的学术内涵。

陈朝阳看着眼前依旧愤懑的王师傅和面色尴尬的李主任,心中已然勾勒出了一幅更宏大的图景:

更新设备是“换枪”,革新管理是“变法”,而引进和培养像郑春秋这样的高端技术人才,建立起尊重技术、依靠技术的工业体系,才是“铸魂”。

他没有当场亮明身份训斥李主任,那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他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台饱经风霜的日式老机床,和王师傅那双布满老茧、却充满不甘的手,将这一幕牢牢刻在心里。

转身离开车间时,他对随行的工业厅干部低声吩咐:“记录:第一,立即启动对全省地方国营及重点合作社工厂主要设备状况的普查,不要报表,要清单,精确到型号、使用年限、主要故障。

第二,起草一份报告,重点分析当前工业管理系统,尤其是中层技术管理干部队伍的能力短板和作风问题。

第三……”

他顿了顿,“以我的名义,给昌平专区,张文杰同志发一封商调函,力邀郑春秋教授来汉东省工业厅担任总工程师,兼技术顾问。

告诉他,汉东工业百废待兴,正需要他这样的擎天之柱,这里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有最迫切的实践需求,等待他来施展才华!”

汉东工业的蜕变,不仅需要从上至下的政策推动,更需要自内而外的技术觉醒和人才引领。而他,将不遗余力地为之铺路。

“困难靠上级”靠不上,“对一线同志”又不信任、不依靠。

这个死结,恰恰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瓶颈之一。

他的工业蓝图里,必须包含打破这个僵局的钥匙,不仅要更新设备,更要革新这套僵化、脱离实际的管理思维和评价体系。

离开金陵郊县压抑的农机厂,陈朝阳一行人又来到了镇江一家名为“红星日用搪瓷制品厂”的地方。

与农机厂的不同,这里看起来要“红火”许多,车间里炉火正旺,工人同志们忙碌着,一只只白胚在流水线上传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5章寻才破局(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谢谢大家)(第2/2页)

然而,在这看似繁忙的表象下,问题同样不少。

在出窑的流水线尽头,一位老师傅正对着刚出炉的一批次品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他拿起一个茶缸,釉面上布满了细密蛛网般的冰裂纹。

“又烧裂了这么多……唉!”老师傅痛心疾首,向一旁陈朝阳讲解道:“这窑温,差一星半点都不行,全靠我们几个老家伙凭感觉、看火色。

可这老窑炉,烧了十几年了,炉膛早就变了形,这边热那边凉,我们想精准控制也没办法啊!”

陈朝阳拿起那个次品,冰裂纹在光线下显得有些奇异,他问道:“不能改造窑炉吗?”

“改造?谈何容易!”闻讯赶来的车间主任一脸愁容,他显然已经从陪同的市工业局干部那里知道了陈朝阳的身份,语气更加恭敬也更加无奈,

“陈厅长,不瞒您说,我们连购买优质耐火砖的资金都申请不下来,报告打了好几次了!

而且,这不光是窑炉的问题。”

他拿起一个正品脸盆,指着那白底蓝花的图案:

“您看这釉色,灰扑扑的,不够亮白。

好的化工原料紧缺,计划指标卡得死,我们只能用些代用品,质量不稳定,烧出来颜色就暗沉。还有这花纸……”他示意了一下旁边贴花的女工。

一个正在给脸盆贴花纸的年轻女工,听到车间主任的称呼,那么大的领导,心里有着紧张,但还是忍不住抱怨:

“领导,这花纸也老是掉色,印上去的时候挺好看,一进窑高温一烧,颜色就糊了,或者洗几次就掉了……

听说上海那边的厂子,用的都是好油墨,又鲜艳又牢固。”

车间主任叹了口气,总结道:“厅长,现在情况就是这样。

我们的产品,论质量、论花色,都比不上上海的‘丰华’、‘金山’这些名牌货,城里人看不上。

可成本摆在这里,价格也降不下来,乡下老乡又觉得贵,买不起。

仓库里积压了不少,再这样下去,工资发放都成问题了。”

陈朝阳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这些略显粗糙、花色土气甚至有明显瑕疵的产品。

他后世,见识过琳琅满目、设计精美的日用消费品,眼前这些“傻大黑粗”的产品,确实缺乏市场竞争力。

但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问题。

他拿起那个布满冰裂纹的次品茶缸,端详着这些天然形成的纹路,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他没有直接回答改造窑炉或争取原料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主任同志,咱们厂里,有没有那种特别擅长画画、或者有美术功底的工人?”

车间主任愣了一下,思索片刻,方才回答:“有……有两个学徒,以前在私塾学过几天画画……”

“好,”陈朝阳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种冰裂纹,在城里人看来是次品,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

把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纹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