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38章 货币改革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38章 货币改革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38章货币改革(第1/2页)

台下,被欺压多年的百姓们声泪俱下地控诉着过往的苦难,每一句话都直插恶霸们的心脏。

公审台旁的举报席位前,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衣衫褴褛的流民们攥着被泪水浸湿的诉状,眼中闪烁着期待与仇恨交织的光芒。

他们中有失去亲人的老者,有家园被毁的妇孺,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冤屈要倾诉。战士们一刻不停地奔赴各个角落执行抓捕任务,外围守卫的战士更是严阵以待,将那些妄图趁乱逃窜的坏分子一一擒获。

那些被押解回来的人,即便在审查时百般抵赖,面对受害者们的血泪控诉,也终究无法掩盖自己的罪行。

罪大恶极者有之,小偷小摸者也有之,公审自然也有公审的规矩,凡是身上有人命的一律枪决,凡组织黑恶势力荼毒百姓的一律枪决,凡曾经残害我军战士的一律枪决,凡残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的一律枪决,凡发动武装暴乱的一律枪决,凡卖国求荣做了汉奸走狗的一律枪决,

凡参与以上行为但未造成实质伤害的暂时收监,凡解放期间破坏公共设施如铁轨道路等运输的暂时收监,凡有小偷小摸、欺压百姓等较轻罪行的,则根据情节轻重处以劳役、罚款等处罚。

就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中午时分已至。就在此时,陈朝阳的收到了一条消息,打破了这片热闹的景象。

那就是徐卫华已经从南口镇的铁口顺利返回。陈朝阳毫不犹豫地直接下达命令,让徐卫华从东门口进城。

一刻钟后,城门方向传来一阵清脆而悠扬的铜铃声,人们纷纷转头望去,只见几匹高大健硕的辕马昂首挺胸,踏着青石板路,蹄声清脆地缓缓走来。

紧接着,一辆接一辆的骡马大车如长龙般鱼贯而入,一眼望不到尽头。这些大车都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吱吱作响,车上堆成小山一般的亚麻色麻袋随着车辆行进,麻袋的缝隙间偶尔会漏出几粒金黄的谷粒,宛如点点繁星洒落在地上。

“报告首长!”徐卫华翻身下马,胶鞋踏在地上发出有力的声响,胸前的尘土还未拍净,“华北支援的800吨粮食已安全抵达南口仓库,首批120辆大车运载180吨粮食,已顺利运回昌平,请您指示!”

原本庄严肃穆的公审大会现场顿时沸腾起来,百姓们踮起脚尖张望,窃窃私语声中满是期待。这不仅是下级对上级的汇报,更是向昌平人民的汇报。

城里有粮食,人心才能不慌,这两天百姓们能靠着打击肃清城中毒瘤来聚拢百姓们的心,时间一长,倘若城里粮食物价依旧居高不下,必然生乱。

陈朝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望着台下一张张写期盼的面孔,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乡亲们,同志们!今天有两件大事要告诉大家!”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人群,

“第一,从今日起昌平信用社正式成立!货币改革小组即刻组建!七日内,东西南北四城将设立货币兑换处,彻底废除金圆券、银元、法币,咱们要发行咱们自己的新货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章货币改革(第2/2页)

话音一出,台下百姓顿时心中一突,四下窃窃私语起来,许多关于当年金圆券强制兑换金银的往事在他们心中浮起,金圆券泛滥成灾,货币价值大量贬值。

几百万金圆券才能买到一斤玉米面,混合面,如今新来的县长又要兑换货币,这不乏让台下万无人心中害怕。

年轻些的商贩交头接耳,担忧着手中的积蓄会再次化为泡影。恐慌如同乌云,渐渐笼罩住整个会场。

陈朝阳自然看到了台下百姓脸上的惊慌,随即继续开口:“乡亲们,同志们,我知道大家的顾虑,不过大家不必担心,从明日起,昌平将于东南西北开设供销社出售粮食,真正实现平价于民。

曾经有同志和我反映现在城内,哪怕是玉米面价格是一天一个价,三四百万的金圆券才能买到一斤粮食,一枚袁大头才能买到10斤粮食。

现在不需要了,有了新币,有咱们县府做依靠一枚袁大头可以兑换10000新币,粗粮定价700新币一斤,这个价格,咱们说到做到!”

陈朝阳话音刚落,正当大家交头接耳时,前排突然站起一位头戴褪色蓝布巾的中年妇女,她攥着衣角,声音里带着几分忐忑问道:

“周县长,那咱们家里没有收入怎么办?“这话仿佛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焦虑,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台上。

陈朝阳微微前倾身体,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道:“这位女同志,问得很及时啊!我猜在场不少老少爷们儿,心里都揣着同样的石头,许多乡亲们也有这样的担忧,有这样的顾虑很好,群众们有疑惑,不要有顾及都可以询问!”

他目光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继续开口:“咱们人民政府办事,就讲究个敞亮!有话直说,有问必答!”

“那么接下来,我就向各位乡亲们、同志们,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咱们县里面未来的规划。

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我发现咱们县城有着非常丰富多样的产业结构。其中,纺织厂、煤矿工业、机械厂等都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它们为我们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过呢,我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咱们县城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酿酒作坊。这些酒坊可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我所知,其中一些酒坊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声名远扬了。比如说“聚通烧坊”,它自明代起就开始为皇室供应御酒,到了清代,更是为了皇帝老儿的酿酒。这无疑是我们昌平的一大招牌啊!

所以呢,县政府有打算将这些酿酒作坊整合起来,合并成为一家大型的酿酒工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还能让更多的乡亲们有机会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获得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大家想想看,这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吗?有了工作,还用担心没有收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