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383章钢铁亦需钢铁摧下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383章钢铁亦需钢铁摧下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383章钢铁亦需钢铁摧下(第1/2页)

“第二部分,关于组建装甲师的方案。志司的意见是:原则上高度肯定其前瞻性和创新性,但目前全军层面条件尚不具备,全面铺开不可行。”

“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同意以陈朝阳部现有缴获装备和骨干为基础,进行试点探索!”

“命令:陈朝阳师立即抽调精锐力量,以缴获坦克、装甲车和部分重炮为核心,组建一到两个加强装甲突击团!

规模控制在旅级,作为全军第一支装甲合成战术试验部队。

如自身有缴获能力,志司同意其改编为步坦协同防控机甲集群师。”

“主要任务:未成规模前,不立刻投入大规模攻坚,而是摸索经验!

摸索怎么开坦克、修坦克、步坦怎么协同、坦炮怎么配合、怎么防空防炮!

把遇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形成条例,为将来条件成熟时扩建装甲部队积累种子、摸索路子!”

“告诉陈朝阳,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先把一两个试点团给我搞起来,搞扎实!

要人、要技术骨干,志司尽量协调,但主要靠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北平,军委作战部

夜色中的院落静悄悄,唯余寒风掠过檐角发出的轻微呜咽。

一间灯火通明的书房内,炭盆散着融融暖意,却驱不散空气中凝重的思虑。

总参负责人罗重文,手持一份译电文稿,步履匆匆地穿过回廊,在与另一间办公室内的首长短暂低语后,两人一同走进了那间陈设简朴却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的书房。

书房中人听到脚步,方才抬头,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落在了来者手中的文件上。

“志司转来了朝阳同志的一份详细电文。”罗重文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将电文递上,

“志司那边也附了意见。这个朝阳同志…真不愧是难得的福将,更是一位眼光毒辣的战略型人才!

他对当前战役节点的把握,对敌我双方优劣态势的剖析,尤其是对敌军可能采取的新战术的预判,眼光极其锐利,句句都说在了要害上!”

旁边一人接过话头,语气儒雅而务实:“他基于现有条件提出的几点技术反制手段,组建电子侦听干扰小队、建立人工声音与光学测距的反炮兵体系、强化高射武器的多用途训练,

虽然听起来因陋就简,却恰恰是我们目前力所能及、最能快速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务实之举!

投入有限,但见效可能很快,应该立即整理成训练纲要,利用休整期下发各部,抓紧演练普及。”

那位披着棉衣之人接过电文,就着明亮的台灯,仔细地阅读起来。

他看得得很慢,手指间夹着的烟卷缓缓燃烧,青烟袅袅上升。

他的目光时而凝神,时而闪烁出赞许的光芒。

“嗯,分析得很透彻。”他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定调的力量,

“‘蓄力’、‘持续力’、‘战士的生命与士气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这些话,说得很有道理,很有水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3章钢铁亦需钢铁摧下(第2/2页)

用这个道理去回应朝鲜同志,我看就很有说服力嘛。

我们不是畏战不前,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下一次更决定性的前进。”

他对陈朝阳关于战场全局的分析,表示了明确的肯定。

当看到电文最后关于组建“步坦协同防控一体化装甲突击师”的大胆构想时,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漾开一丝笑意,摇了摇头:

“这个陈朝阳,胃口真是不小嘛,这是想给我们打造第一把红色装甲尖刀啊?”

罗重文也笑了起来,但笑容中带着深深的审慎:“想法本身是极具开创性和前瞻性的,也确实指出了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是,”他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

“志司其他领导同志的担忧非常现实。

我们目前的国力和后勤状况,确实难以全面支撑这样一支消耗巨大的铁甲兵团。

油料、备件、尤其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技术兵种骨干,这些都是我们眼下最紧缺、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硬约束。”

“志司提出的试点方案,我认为是稳妥可行的。让他以现有缴获为基础,先搞一两个加强装甲突击团进行探索,积累经验。

同时,他的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也为我们国内的军工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紧迫的方向,我们不能只满足于造步枪和手榴弹,

更要尽快掌握制造坦克、汽车的能力,要能产出足够的燃油!

东北地区,及昌平专区接下来的攻关重点,应该向他所提及的这些关键技术领域倾斜。”

披着棉衣之人沉吟片刻,最终拍板:

“好,我看就这样定。”

“第一,电告志司和前指,完全同意他们关于全线转入休整的决策,必须顶住压力,坚决执行。

朝阳同志的这份电文,可以摘其要点,转发各战略区参考,统一思想认识。”

“第二,原则同意志司的试点意见。

回复陈朝阳同志:‘方案阅悉,设想大胆,甚好。然饭需一口口吃,路需一步步走。

准尔部先行试点组建装甲突击团,精心探索,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切忌冒进。所需技术骨干,国内尽力筹措支援。’”

“第三,总参和相关工业部门,近期召开一个专题协调会,认真研究陈朝阳同志方案中提及的装备需求与技术短板,将其纳入我国国防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规划蓝图里。

他这是在前线,用实战的眼光为我们后方的工作划出了重点啊!”

“第四,提醒志司和陈朝阳部,务必注意安全。

美国人刚换了前线指挥官,又在我们手下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恐怕会酝酿新的动作。试点探索要搞,仗也要打得更加灵活谨慎。”

北平的决策,既高度肯定了陈朝阳的战略洞察力与创新精神,将其建议提升至全军借鉴和长远规划的高度,又立足于极端困难的现实条件,

批准了更为稳妥务实的试点方案,展现了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战略定力与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