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479章何为大无畏 补前些天读者大大们

第479章何为大无畏(补前些天读者大大们的催更符加更)(第1/2页)

更难得的是,他带头表示,为了给国家节省资金,自愿放弃加班补助,还动员他们班组的成员也自愿降低一部分工资,发扬‘大无畏’的奉献精神!

这才是我们新时代工人应该有的样子!”

这番话说完,会议室里短暂安静了一下。

几个陪同的矿干部有人面露钦佩,也有人眼神闪烁,低下头去。

陈朝阳就这样静静地听着,心中却翻涌起一股复杂情绪。

这哪里是“大无畏精神”?

在他的认知里,这分明是道德绑架和违反劳动法规的“工贼”行为的雏形!

鼓励带病工作,克扣工人应得的劳动报酬。

哪怕是“自愿”,在这种氛围下,所谓的“自愿”含有多少强迫性?

这非但不能真正促进生产,长远看只会透支工人的健康与信服,滋生怨恨,是管理无能的表现。

将这种典型树起来,说明矿上的管理思想已经出现了严重偏差。

但陈朝阳深知,此刻绝不能直接否定。

在对方的主场,直接抨击其树立的“典型”,会立刻将自己置于所有管理层的对立面,调查将寸步难行。

他沉吟了片刻,脸上依旧保持着温和,但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看似是“关心”的质疑:

“马矿长,孙书记,”他缓缓开口,“这位李大山同志的事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体现了很高的觉悟。”

他先给予了表面的肯定,随即话锋微妙一转:“不过,我听着,心里也有些担忧啊。”

马保华和孙福山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担忧?陈厅长的意思是?”

陈朝阳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显得十分恳切,甚至带着一种与基层干部共同探讨难题的真诚:

“马矿长,孙书记,听了这些事迹,我内心非常感动,也深受教育。

王队长带病下井,薛模范劝人弃孝留岗,自己抱病工作,还主动降薪……

这每一件事,单独拿出来,在这个时代都闪耀着我们工人阶级最朴素、最伟大的奉献精神。

这和我们革命战争年代,乡亲们推着小车支援前线,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是一脉相承的!

正是有了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奉献的精神,我们才能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把生产搞上去,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所有人敬重和学习。”

他首先高度肯定了这种精神价值,语气充满了感染力,让马保华和孙福山不禁点头称是,脸上露出深有同感的表情。

“但是,”陈朝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深沉,也充满了替工人和矿山长远着想的意味,

“现在毕竟不是战争年代了,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建设。

作为矿领导,我们在被这种精神感动之余,是不是更应该往前看一步,思考一下,

如何更好地爱护、引导和保护这种可贵的积极性,让它能够持续下去,而不是变成一次性的消耗品呢?”

他停顿了一下,给两人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才具体分析:

“比如王队长高烧下井这件事,”陈朝阳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9章何为大无畏(补前些天读者大大们的催更符加更)(第2/2页)

“马矿长,你我都下过基层,知道井下的环境。

高烧之下,人体力、反应能力都会下降,万一在巷道里头晕目眩,或者操作设备时判断失误,出了安全事故,

那不仅是他个人的不幸,更是家庭的悲剧,对我们矿山来说,损失一位经验丰富的队长,更是无法弥补的!

这岂不是因小失大?”

他看着马保华的眼睛,恳切地道:“所以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建立起更严格的岗前健康检查制度?

哪怕只是简单的体温测量和问询。

确保每一位下井的同志们,身体状况是允许的。

这看似多了道手续,有点‘麻烦’,但这是对工人同志们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咱们矿山持续、稳定生产的最基本保障啊。

我们不能总指望工人同志们靠拼命来完成任务,得靠科学的管理和可靠的保障。”

接着,他谈到薛模范劝人弃孝留岗的事:

“再说工人父亲去世,这是人伦大事,自古讲求入土为安。

薛模范的觉悟很高,顾全大局,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是马矿长,孙书记,将心比心,哪位儿女在至亲离世时不想回去送最后一程?

强留之下,即使人留在矿上,心中那份悲痛和遗憾能轻易放下吗?”

陈朝阳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人性的关怀:

“带着这样的情绪下井,精神容易不集中,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能不能探索更人性化、也更科学的办法?

比如,在任务节奏允许的窗口期,能否建立一种紧急事假制度,给予工人短期但又有保障的假期,让他们能回去处理家事,尽到孝道?

让他们了无牵挂地回来,才能更安心、更专注地投入工作。

这既体现了组织对工人个体的关怀,从长远看,也更有利于队伍的思想稳定和生产安全。

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其中就包括了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谈到“自愿降薪”这个最敏感的话题时,陈朝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明确的不赞同,但语气依旧是与他们商量的口吻:

“至于这个自愿降薪……马矿长,孙书记,许我直言,这个例子,我认为需要非常谨慎地对待,甚至不宜作为典型广泛提倡。”

他稍微加重了语气:“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讲究的是‘按劳分配’。

工人同志们付出辛勤的劳动,获得应有的、合理的报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国家政策明确保障的。

工资收入,是工人养家糊口的根本。

如果连最基本的劳动所得都可以‘自愿’放弃,这种风气一旦形成,会带来什么问题?”

陈朝阳的目光扫过两人,提出一连串发人深省的问题:

“第一,这会不会让其他工人同志们感到压力?

他们是不是也要‘自愿’才能显得觉悟高?

第二,给个五星好评,用爱发电吧,读者大大们今天流量直接砍了一半,要吐血了(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