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537章 不是战术是战略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537章 不是战术是战略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2 16:43:55 来源:源1

第537章不是战术是战略(第1/2页)

大讲堂内寂静很久,这寂静并非空洞,而是被巨大的信息量和超前的理念冲击后,思维急速运转的声响。

几秒钟后,如同积蓄的洪水冲开闸门,热烈、经久不息的掌声骤然爆发,淹没了整个讲堂。

学员们,尤其是那些参谋系和后勤系的学员,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与震撼,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战略之门在眼前打开。

然而,在掌声之外,坐在后排一同听课的教育长、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几位资深老教员,他们的反应则更为复杂和审慎。

他们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有人微微颔首表示赞赏,有人则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还有人下意识地轻轻摇头,似乎觉得这番论述过于“理想化”甚至“激进”。

院长,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教室一侧,双手交叠放在身前,脸上依旧是那副惯有、沉稳如山岳的神情。

他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讲台上的陈朝阳,似要透过这激昂的话语,看到其背后更深层的逻辑与可能的局限。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他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两笔。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带着激动和思考陆续离开。

陈朝阳也向院长及诸位同仁敬礼,颔首示意,随后便转身离开。

教学任务的结束,对他而言,从不是一段思考的终止,而是另一场更为艰巨的实践的开始。

一边是围绕战略与未来的思想激荡,另一边,则是汉东新生的工业旷野。

院长并没有立刻起身,他示意教育长和几位核心教员留一下。

“都谈谈吧,对朝阳同志今天这堂课,有什么看法?”院长的声音平和,听不出明显的倾向性。

一位以战术研究见长的教员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保留:

“院长,陈主任的这番‘大后勤’、‘国防有机体’的论述,气魄很大,眼光也很长远。

但是……恕我直言,是不是有点过于超前了?

我们现在面临的最紧迫问题,还是如何应对朝鲜战场上的立体化战争,如何尽快让部队熟悉苏式装备,形成战斗力。

这套理论,听着美好,但落实起来,需要整个国家工业基础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性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担心,会不会有些‘好高骛远’?”

另一位负责后勤教学的教员则持不同意见:

“我不完全同意。

陈主任的观点恰恰点中了我们后勤建设的痛点和未来方向!

我们在朝鲜,吃的亏还少吗?

装备零件不通用,物资标准混乱,地方支援体系不畅……

这些问题,用传统后勤观念根本无法彻底解决。

必须要有这种顶层设计和系统思维,我认为,‘大后勤’理念,应该尽快纳入我们后勤系的教学大纲,至少作为高级指挥员的研讨内容。”

教育长综合了各方意见,谨慎发言:“院长,陈朝阳同志的课,启发性极强,颠覆了很多人对后勤工作的传统认知,

这对于开阔学员视野、培养战略思维非常有好处。

其核心理念,与我军‘人民战争’思想一脉相承,但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技术视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37章不是战术是战略(第2/2页)

不过,具体内容的‘度’需要把握,既要鼓励前瞻性思考,也要注意与当前我军建设实际相结合,避免造成‘现有后勤工作无足轻重’的误解。”

院长一直静静地听着,未置可否。

直到大家基本发表了看法,他才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操场上正在训练的学员,沉思了片刻。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睿智平和,做出了总结性的评价,话语虽轻,却分量十足:

“陈朝阳同志今天讲的,不是战术,是战略。

不是对当前问题的修修补补,是对未来国防形态的一种构想和探索。”

他顿了顿,继续道:“有人说他超前,我说,搞军事理论研究,就是要有一点超前意识。

不能等到敌人把新式的武器、新的战争样式摆到我们面前了,我们才开始琢磨。

那样就晚了,要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

“他提出的‘大后勤’、‘军民融合’,其本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人民战争’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过去,我们依靠人民的小车、担架,推赢了淮海。

未来,如果我们能依靠人民建立的强大工业体系、标准化的物资生产、高效的国家动员能力,那么我们将赢得的是什么?

是更高层次、更具决定性的胜利。”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深远的考量:

“当然,同志们担心的实际问题也存在。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我们现在还达不到他描述的那种程度,很多基础工作还非常薄弱。”

“但是,”他话锋一转,强调道,“方向往往比速度更重要。

朝阳同志指出了这个方向——国防建设必须深深植根于国家综合国力之中,军队的战斗力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组织效率必须融为一体。

这个方向是正确,是富有远见的。”

“我的意见是,”他最终定调,“可以将这些观点,作为高级指挥班和参谋培训班的研讨课题,不急于下结论,

鼓励大家结合我军实际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争形态进行深入辩论和思考。

真理越辩越明。

同时,在后勤教学中,要开始有意识地灌输标准化、通用化和依托国家资源的理念。”

“至于朝阳同志本人,”院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能从地方工作的实践中,提炼出对军队建设如此有启示性的观点,说明他是真正在思考,善于融会贯通。

这种能力,非常可贵。”

这番话肯定了陈朝阳理论的战略价值和前瞻性,也指出了其与现实结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体现了一位卓越军事家和教育家的平衡与智慧。

他没有全盘接受,也没有轻易否定,而是为其留下了生长和发展的空间。

这次讲课,是投入军事学院的一颗思想巨石,其激起的涟漪,必将深远地影响未来许多年军队对于后勤、对于国防建设的思考。

陈朝阳的名字,也随着这堂超越时代的课,更加深刻地烙印在众多未来将星的脑海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