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赵子龙(第1/2页)
咚!咚!咚!
小老虎跪地求饶,额头都磕红了,看得出是真卖力。
周生哪好意思再欺负一个小姑娘,连忙上前想扶起她,却不想刚刚靠近,小姑娘乌黑的眼珠滴溜儿一转,再度扑了上来。
只是这一次不再是虎形,而是狗形。
身法灵动,好似兔子蹬鹰,两颗虎牙咬向周生的胳膊。
然而服过第二次云母方的周生,轻身之术已经非同凡响,虽还不如何仙姑刚得道时能于崇山峻岭间行走如飞的境界,却也是身轻如燕,羽落乘风。
脚踏乾位,飘忽如电,刚好躲过这一咬。
周生猛地开嗓,怒目而视,眉心紧皱,崩出一条线,好似一只倒竖的天眼。
“哇呀呀呀呀——”
声如惊雷,神威凛凛。
“哮天犬何在?”
周生唱了一句二郎神的戏词,并没有用阴戏的法门,只是纯粹的唱戏,想看这小姑娘的反应。
这小姑娘没让他失望,好似听到了号令,瞬间腾空翻转了几次,刚好落到了周生脚边,叫了一声。
“俺在!俺在!”
顿了顿,她看到周生眼中的笑意,才知道自己被耍了,顿时恼羞成怒。
“你你你,你不要以为自己会唱的戏多就了不起,俺、俺还会羊形——”
“那我唱苏武。”
“俺还会驴形!”
“呵呵,那我唱张果老,倒骑你这头小毛驴儿……”
“俺、俺想到了,俺演龙形!!”
小姑娘探出龙爪,秀气的脸蛋上挤眉瞪眼,模仿龙相。
她得意洋洋道:“这次看你还能唱什么?”
周生只是淡淡一笑,以戏腔念白。
“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乾坤藏法力,降魔仗金绳!”
“八部天龙,听吾号令!”
小姑娘顿时哭丧着脸,好似霜打的茄子,嘟囔道:“十八罗汉斗悟空,你唱降龙罗汉,俺,俺还是打不过呀……”
周生闻言哈哈大笑,道:“你叫什么名字,懂得还真多,是这聚仙楼的人吗?”
“俺叫红线!”
她举起左手手腕,露出一截绑着的红线,脆生生道:“你会唱的戏可真多,和凤姐姐一样多呢。”
周生心中一动,刚想问什么,就见到她仰着小脸,苦苦哀求道:“你,你身上好香,我刚刚演虎形时闻到了。”
顿了顿,她咽着口水道:“你能让俺吃上一口吗?”
周生微微扬眉,眼中有些诧异,难道这小姑娘竟然能破了师父的赶尸符,闻到了他身上的活人味?
不过当看到她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的胸口,周生灵光一闪,从怀中拿出了一颗杏酥糖。
他小时候跟着师父常常喝中药,特别苦的那种,每次喝完药都要吃颗糖,久而久之身上便总会备点当零嘴。
果不其然,当他拿出杏酥糖后,红线的眼睛立刻就亮了,简直像开了眼窍一样亮晶晶的。
“想吃?”
她点头如捣蒜。
“那就给我讲一讲聚仙楼吧。”
红线目光不离糖果,拍着胸脯道:“好,俺告诉你,聚仙楼,它是一座楼!”
周生点点头,然后两人大眼瞪小眼。
“没了?”
“它是……戏楼!”
“说点我不知道的。”
红线急得直挠头,道:“俺可笨啦,除了戏以外啥都记不住,这样吧,你跟俺进楼里不就知道了?”
说着她抓起周生的手就要往里走。
“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1章赵子龙(第2/2页)
“俺带你进后台看戏,看凤姐姐的戏,她的戏唱得可好了,天下第一好!”
周生有些心动,这么多年来,他早已喜欢上了唱戏,痴迷此道。
先前听那周老三哼了几句霸王别姬,就已经对瑶台凤的戏产生了浓烈兴趣,希望能听一听。
“糖豆哥哥,你放心好了,有俺红线在,没人会拦你的!”
周生笑了笑,便跟着她踏过了聚仙楼的门槛。
下一刻,眼前景象变幻,耳畔突然听到了一阵阵喧闹声,人影绰绰,极为热闹。
大部分都是看客,手拿票子,正在排队等候入场,
楼中灯火璀璨,隐约能听到喊嗓练腔之声。
红线拉着周生的手,直奔楼中,一路畅通无阻,还有在压腿的小演员喊红线为大姐头。
人声鼎沸,充满了烟火气。
然而法眼之下,却是另一幅阴森恐怖的场景。
每一个等候入场的客人,露出的皮肤都是焦黑如炭,压腿的小孩子们,则是浑身湿哒哒的,面容苍白,嘴唇发黑,好像河中的溺死鬼。
至于周围的梁木、亭柱上,则有着一道道血爪印,似是被人生生挖出来的。
阴森、诡异、惊悚。
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却偏偏成为了一处,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
唯一的例外,就是眼前的小红线,她也是鬼,却既不是被火烧死,也不是溺亡。
“别害怕,他们是在火灾的时候躲进大水缸里,结果盖子被木头压住,最后都被淹死了。”
红线小心地藏起那颗周生给她的糖果,似乎生怕被人发现了。
“对了,你是刚死的吗?怎么身子这么重?”
红线拉着周生的手前行,似是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对,得了重病,刚死的。”
“病死的?”
小红线望着他兴冲冲道:“俺也是病死的,那咱们是……病友呀!”
她对周生的态度更亲切了许多。
“你是什么病?”
她连忙追问。
“我是什么病,主要和你有关系。”
“和我有关系?”
小红线的眼睛顿时更加明亮,兴奋道:“俺知道了,你也是脑子有病!”
周生:“……”
走了片刻,终于到了戏楼的看台。
周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愧是当年的浔阳第一戏班,这里可真大呀。
楼分三层,飞檐斗拱皆雕作百戏图,十二根通天柱漆成绛红,悬起八盏朱漆云纱灯。
最为气派的是那三面凌空的戏台,台沿一圈黄杨木栏杆,台上铺就猩红栽绒毯,还挂着鱼龙跃溪的守旧。
东西两廊的包厢俱挂了湘妃竹帘,帘后隐约见着鎏金唾壶、银唾盂。
楼下散座则是挤挤挨挨,有的板凳腿儿还拿青石垫着。
此时聚仙楼还未开场接客,因此里面空空荡荡,唱戏的都还在后台忙活着勒头勾脸。
只有一道身影站在台上,背对着周生和红线,身段修长挺拔,好似岩岩孤松,傲雪而立。
下一刻,似是感觉到了有人闯入,那道身影缓缓转了过来。
头戴夫子盔,身穿白蟒袍,手持一杆亮银枪,背插四杆白缎靠旗,旗面绣火焰纹,随着身子的转动微微飘舞。
剑眉入鬓,凤目薄唇,眉心一点通天红。
银鞍照雪玉枪寒,百万军中胆未残。
莫道粉墨非本色,翎飞处是汉江山。
“常山赵子龙!”
周生脱口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