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廿九章 冷月中秋

同我仰春 第廿九章 冷月中秋

簡繁轉換
作者:理之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9 16:46:03 来源:源1

绍绪三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西苑瀛台

申时一刻,李威便带着云苏在宫外候着,等待宫外传唤。李威身着一件素色道袍,说不尽的惬意,他本来身量就高,武人出身,穿道袍没有仙风道骨的味道,只有家居老伯的随意。

云苏则不然,今天梳着双环髻,带着点翠桂花簪,一身织金妆花黄鹅素罗袄,下面穿着素罗回纹百迭裙,腰系丝绦大带,下面缀着玉禁步,腰间系着玉兔形香囊,配着红色罗面玉兔纹弓鞋,转起来就像一个小仙女。

李威笑呵呵问云苏:「怕不怕?」

云苏连连摇头,她一直都想去见见这个人,因为她总要知道害她家破人亡的人到底长什麽样。

申时二刻,皇帝身边的掌事大太监甘林便亲自出来相迎,一路引着去了南海子瀛台。

瀛台四面环水,凉风习习,毫无遮蔽,是宫中避暑赏月的好去处。且离后宫远,离前殿近,隆裕丶绍绪两帝时常在此私宴外臣,既显隆重,又免虚礼。

甘林将李威和李云苏引至偏殿,正要告退时,李威将一个荷包塞入甘林手中。甘林连连推脱,李威重重按住他的手。两人相视一笑,甘林拱手告退。

不多久,云苏听到了隔壁正殿的动静,应该是皇帝已经到了。

酉时一到,便有小太监引路,从正门而入。绍绪帝正坐中间,太后东座,皇后西座,东首下两案,分别是淑妃和长宁公主,西首下两案空着。

李威带云苏入内,五拜三叩头。皇帝喊免,便向太后道:「母后你看这李克远,是不是还和从前一样,总是虚礼让人讨厌?」

「英国公府历来知礼,比之一般武夫勋贵跋扈国戚,按哀家看,甚好。」

「母后总是偏心。」皇帝打了个哈哈。转头看向李云苏,和蔼问:「你叫什麽名呀?」

李云苏起身,给皇帝行了个万福礼答:「臣女李云苏。」

「小小年纪礼数周全,你今年几岁了?」

「回皇上,臣女今年九岁了。」

「九岁小儿便如此落落大方,怪不得你父亲只带你来。」

「家中兄长姐姐都羡慕臣女。若非大哥当值,二哥三哥要为祖母侍疾,大姐待嫁,二姐协助母亲和婶母处理家中中秋事宜,他们都想来一近天颜。

臣女能来,是因为实在年纪太小,于家中毫无裨益」,说完李云苏眼眉弯弯笑了一笑,一幅天真烂漫至真至诚的样子。

「哈哈哈哈」,绍绪帝放声大笑,「稚子可爱。长宁啊,你看看你九岁时候可能说上这一番话。」

李云苏差点嘴角一抽,进门看到长宁公主当时心里就一阵腻味,这皇帝还给自己拉了一波仇恨,甚是可恶。

长宁心里也是一阵恶心,只是她不敢冲着自己父皇去,便撒娇道:「女儿是天家公主,对父皇至诚孺慕就行。」

「都好都好」,太后笑着来打圆场,招手让李云苏靠近。李云苏便走近了过去,发现太后并不比绍绪帝大多少,比自家祖母要年轻不少。

太后对李云苏甚是和蔼,拉着李云苏的手,褪下了一只金镯子直接带在了她的手上,说「皇帝,这闺女哀家甚是喜欢,以后哀家要多招进宫来陪着说话。」

「能得太后欢心,是她的福气。就当替儿子,在您膝下娱亲了。」皇帝便是准了李云苏时常进宫。

看这个架势,皇后也坐不住了,直接笑吟吟地说,「本宫也喜欢,云苏呀,本宫赐你璎珞项圈一条,就当平时玩吧。」

说着一招手,宫女捧出一个妆匣。李云苏看了一眼牵着自己手的太后,太后笑着放手,让她去接。她便上前,跪下叩谢了皇后。

「本宫也有珠钗一对,赐予李云苏」,淑妃虽然话中带笑,但是甚为简洁,不知道是为了不抢太后皇后的风头,而是不喜刚才李云苏比下了自己的女儿。李云苏又跪下叩谢。

「好了,这才多久,小娃娃都被你们折腾的磕了好几个头,去坐吧。」绍绪帝让李云苏归了位,示意奏乐开席。

李云苏尝了一口宫中的菜肴,真心觉得没有家里的好吃,只是菜色雍容,一道道都是冷的,实在乏善可陈,心里想着上一世在花船上,总是听到皇帝微服私访,吃得什麽美味佳肴遇到佳人的故事,现在看来也是有可能的。再看父亲坦然下咽,不禁暗暗佩服。

李云苏又偷偷打量皇后,相貌一般,可见隆裕帝指婚时候根本没有怎麽上心。

再看淑妃,和自己母亲一般大,甚是貌美,尤其是一双丹凤眼英媚百态。这便该是皇帝自己挑的了,皇帝还是喜欢貌美如花的。

长宁的长相承袭了母亲一般,美则美矣,却不算出众。

再看太后,太后又笑眯眯看着自己,真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

绍绪帝与李威叙着少时的事,皇后和皇帝是少年夫妻,还能插两句。淑妃则一句都插不上,很是闷闷。长宁也百无聊赖。

……

酉时一刻,长宁在淑妃耳边嘀咕了几句,淑妃微微颌首。

只见长宁趁着歌舞的空隙,站起身来,向绍绪帝行了万福礼,道:「父皇,六月时儿臣曾叨唠英国公府,幸得云苏妹妹招待,遍览国公府莲湖美景。今夜求父皇恩准还礼。」

「噢,你倒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你待如何还礼呀?」

「南海风景亦美,今日皓月当空,凉风习习,儿臣想带云苏妹妹一游,以答当日陪伴之礼。」

「这个礼还得倒是相当。」绍绪帝抚须点头。

李威正想开口推辞,绍绪帝对着他说,「小孩子家的情谊,朕与克远就不要掺合了,便如当年先帝和老国公也不曾阻拦你我相交。」

这个帽子有点大,李威实在推不了,便道:「谢皇上,谢公主。」

李威看着李云苏的眼睛,「云苏,和公主同行不要失礼,行事必要稳当。」

云苏从父亲眼中读出了担心,弯着眼眉镇静地说,「女儿明白。」

于是,长宁在前,云苏在后,离开了正殿,李威的眼神一直追着。太后看着李威,很是不解。皇后看着长宁的背影,若有所思。

一会,歌舞又起。

……

今夜,邓修翼知道云苏进宫了,宴会正在瀛台。

瀛台在紫禁城的西南外,离开他的值房隆宗门很近,只须穿过西华门,他就可以到瀛台。

皇宫的夜里很静寂,他都能隐隐听到那边传来的丝竹声。今日八月十五日,是大朝会,张齐亲自去的,晚上张齐回了司礼监,而邓修翼当值,这便给了他一夜的清净。

可瀛台传来的丝竹声,却扰了他的清净,他的心乱得很。邓修翼穿着青色直身,微微有点敞开领子,感受着秋夜的凉风。

邓修翼看了一下刻漏,已经酉时一刻。戌时西华门当紧闭。他焦躁地在房间里面走来走去。

突然,他下了决定,只看遥遥看一眼就好。他推门,便向西华门大步赶去。

西华门今日值守正是李云璋,看到邓修翼过来,非常惊讶。

「来者何人?」

「司礼监邓修翼」,邓修翼奉上了牙牌。如今他已经是张齐的第一红人,常替张齐出宫办事。而西华门是出宫要道,邓修翼自然和守卫相熟悉。

李云璋核对牙牌没有问题,便放行。但是李云璋不知道邓修翼要去瀛台干什麽,难道是父亲邀他一见?李云璋觉得自己的父亲不会做如此莽撞的事情。正想着,邓修翼走远了。

……

进了西苑,邓修翼一路向着西北步行去瀛台,他约莫走了一刻钟,只因他越走越慢。他不知道自己来干什麽?为什麽要来?来了又能做什麽?他只是在刚才那一刻顺从了自己的冲动而已。

他已经到离开瀛台很近的地方,已经遥遥看见有侍卫,邓修翼停下了脚步,什麽都看不清,他看不见那个小小的人儿,有点颓然。

于是,他便返身回去了。月华如水,照在他的身上,落下一个长长的孤单身影。

……

李云苏被长宁带着走出了瀛台,一路向着东南而行。

最前面有太监打着宫灯引路,长宁昂首走在前面,李云苏落后三步跟在她的身后。后面还有一串太监照着路。她现在手心都是汗,因为父亲的眼神告诉她,她当万分小心。

长宁在前面走着,引着李云苏在瀛台南偏东的花园里面穿行,一路步道和着水流,还有桂花树影影绰绰,走了约莫有一刻钟不到,有点远了。

「公主,我们回去吧。」李云苏小心地提醒。

长宁转过身,「你怕了?你也知道怕?你跟我抢东西的时候,为什麽不知道怕?」

李云苏莫名其妙。

「臣女何曾和公主抢过东西?」

「是,你不曾抢,但是我得不到。」

长宁走进一步,对着她说,「我得不到,你也不要想得到。更何况,我一定能得到。」

说完,长宁擦过她的身,头也不回地返回瀛台。

李云苏正想跟上,却不想一个大力从她身后推来,把她推进水中。李云苏中心一惊,大口呼吸,屏住口鼻掉入水中。

这水对她九岁的身高来说,有点深,她脚探不到底。她有点慌,因为她不会水。她不仅不会水,她还很怕水。

上一世,有一次她反抗吕妈妈时,吕妈妈就把她反绑手臂,把头按进瘦西湖里。她一直都记得那凉水直灌口鼻的刺痛感,一直都记得胸腔里面没有空气时候那种窒息感,这种感觉甚至比当时还打在身上的鞭子破皮感更痛更恐怖,于是她屈服了。

她用力扑腾,想要探头,却被一只手死死按在头上,她一慌口一松,水就灌了进来。

她心如擂鼓,却努力告诉自己,不能慌,慌了就要死,她还不能死。于是,她一边用力顶着,一边用手拍打水面,试图弄出声音。

也许是因为手在水中会滑,居然那只按她头的手没有吃上力,让她探出了水面。她不顾口鼻处的水,深深又大吸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时候呼叫是没有用的。呼叫只会让自己没有机会呼吸,而呼吸是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

她又被按了下去,按下水的一刻,她听到有人说:「公主快走,不要看」。

长宁想要她的命!

因为长宁看上了裴世衍。

李云苏很想告诉长宁,她重活一世了,她不会跟她争裴世衍的,因为现在她根本没有心思在争风吃醋,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救全家。

李云苏继续拍打水面,试图弄出动静。可能按她头的太监年纪也不大,一会她感觉头顶的手好像有点乏力,又被她顶了出来,换了一口气。

但是,李云苏也累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

邓修翼转身往外走,他不知道的是,他转身前不久,长宁公主一行人正慌慌张张地从他站立的地方身后小路路过。

邓修翼正慢悠悠走着,突然一个小太监从花木中窜了出来,撞了他满怀。

小太监看见他穿着直服,颌下无须,便知道也是一个太监,但是看年纪小太监便知道他比自己品级高。小太监赶忙一躬身就要走。

邓修翼看着他从旁边草木里面窜了出来,便知道他不是正经当值的,应该不是替宫中主子办什麽阴私事,便是看到了什麽紧急事要去报告。他一把拉住小太监,不让他跑,低声问:「你是哪里的?」

「公公,我是甘林甘公公手下当值的。您让我赶快走吧,否则要死人了。」邓修翼的手劲甚大,拉着他的手臂很疼。

「谁?」

「英国公家小姐,甘公公让我跟着的,我要去报告。」

「在哪里?」

小太监害怕地指了花园深处。

邓修翼看了一下花园到瀛台的距离,又看了一下花园和西华门的距离,便跟小太监说,「甘公公可是让你跟着不要出事?」

「是,可是他们人多我没办法。」

「你听我的,甘公公必然不会责怪你,你跑去西华门,那里近,英国公世子今日正在那里当值,他必定会来救胞妹。」

小太监一想有道理,赶紧往西华门跑。

邓修翼一撩袍子,扎进腰带,一个箭步就往花园里面冲,边冲他边拿出一条汗巾绑在脸上。他心跳快极了,整个人像头猎豹一般。只十步,就看见了另一个小太监,按着一个小姑娘的头,死命往水里按。

邓修翼一个飞踢,直接把人踢飞。小太监一看有人来,慌不择路地跑掉了,也不顾李云苏是死是活。

邓修翼看着李云苏的身体直直沉了下去。他直接跳下了水,摸着了李云苏的衣襟,使劲拽了上来,然后托着她的后背和腰。他的脚尖可以探到池底,池底淤泥湿滑,用力很是费劲,一时间,他没有办法将李云苏托上岸。

他便这样托着她,脚下踩着水,低声叫,「云苏,云苏」。

邓修翼托了片刻,一阵脚步声来,正是李云璋。

李云璋一看情景,便满面怒意。他伸手拉过云苏的手臂,将她抱在怀里,又想将邓修翼拉上来。邓修翼急切道,「快看她!」

李云璋急忙转头看自己的妹妹,口鼻里全是水,「给她按胸,把水挤出来。」邓修翼在水里指挥。

李云璋把妹妹放平,开始按照邓修翼的指示,给云苏按胸吐水。邓修翼则自己爬上了岸,蹲在一边,把云苏扶起从后背轻拍,慢慢水从云苏口鼻里面涌出,云苏猛然张口呼吸,一阵咳嗽。

小太监还在一旁张望,不知道自己该去报告,还是该留在原地。

邓修翼抹了一把脸对小太监说:「你带他去御前,如能趁乱跑掉最好。

如不能,只说甘公公派你去传话,你无意看见英国公府小姐失足落水,你想着西华门更近,就跑去找人救人,恰巧他在。

剩下什麽都不要说,不要提及甘公公让你跟随,不要提及我,更不要说你看到了什麽。你可懂?在这宫里,乱说是要送命的,甘公公都保不住你。」

小太监连连点头。

李云璋深深看了邓修翼一眼,邓修翼摆摆手,径直走了。

这时,李云苏醒了,看到邓修翼模糊的背影,然后看到了抱着自己的哥哥,大哭,「哥哥!」

李云璋心疼地摸着妹妹的头,只在她耳边说,「便说自己失足落水,剩下事,交给父亲和哥哥。」

……

酉时三刻多,长宁慌慌张张跑进瀛台,边跑边哭,「父皇,李云苏落水了。」打断了大厅的丝竹声,李威霍然站起,又腿脚乏力跌坐下来,他又拄着拐站起,看向绍绪帝。

绍绪帝一脸惊讶,「快救人!」

殿外一阵脚步声。

「李云苏落水,你为何不派小太监直接跳下去救人,你跑回来干嘛?」淑妃娘娘先发制人责问自己的女儿。

「已经有小太监去救了,我是跑来告知父皇加派人手。」长宁抹着眼泪说。「父皇,女儿吓死了!」

李威冷眼看着,一声不吭。

「克远莫急,已经有侍卫去了。」太后温声安慰,眉头拧得很紧。

李威向太后拱了拱手。

约莫过了一刻钟,李威看见自己的儿子李云璋抱着女儿大步走进大殿,直接跪在绍绪帝面前:「陛下恕微臣擅离职守之罪。」

「云苏如何?」绍绪帝没有接话,直接问李云苏的情况。

「禀陛下,救助及时,已然无碍,只是大受惊讶,刚才醒了过来,此刻又昏了过去。」

「偏殿安置,快请太医。」

「已经请了。」甘林在一旁通报。

李云璋抱着妹妹去了偏殿。

「克远啊,人救回来了,你莫急。」绍绪帝这时才敢看向李威。

之前李威冷眼看着的时候,绍绪帝突然感到他身上的压迫感。他知道,这是只有从战场上打过硬仗,从生死中滚出来的人才有的杀伐感。他没上过战场,他不是齐王。

李威眼光扫过长宁,扫过淑妃,扫过皇后,扫过皇帝,又扫过太后,每个人的神情他都捕捉到了。他已经知道这个事和哪些人有关。

长宁惊讶的是李云苏没有死。淑妃惊讶的是李云苏没有死,且救李云苏的人是李云璋。皇后惊讶的是为什麽会出这种事,淑妃为什麽要对李云苏出手。皇帝惊讶的是李云苏没有死,谁通知李云璋去救李云苏。太后没有惊讶,只有悲天悯人。

李威开始相信云苏之前说的,他连李云苏最小的姑娘都不放过,他就是要英国公府全都去死!

……

太医院周院判亲自前来,替李云苏把了脉,又翻了翻她的眼皮,看了口鼻处的情况,翻开李云苏的掌心,有划伤,头部还有被人死命按着的淤青。

院判立刻明白这是一个什麽故事。甘林在一旁陪着,抬着眼皮看了李云璋一眼,李云璋深深向甘林鞠躬。甘林微微转身,在袖中摆手,并未出声。

等周院判开了方子,甘林引去大殿。周院判跪着向绍绪帝报告,「已经无大碍,安心静养」,然后一句多馀的话都不说。

绍绪帝还想留云苏在宫中静养,被李威以家中杨老太太病中,不忍加重家慈担心的孝道顶了回去。绍绪帝只能放他们回家了。

……

出西苑时,快到戌时,西华门正要落钥。李威看到了站在门边一身湿透的邓修翼,眼光中满是担心。李威微微颌首,两人错身而过。西华门关上。

瀛台里,太后丶皇后丶淑妃各自回宫,只留绍绪帝一个人仍在高台。

甘林为他披上披风,「陛下,天凉了。」

他只听到绍绪帝喃喃道,「终是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