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六九章 传胪大典

同我仰春 第六九章 传胪大典

簡繁轉換
作者:理之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9 16:46:03 来源:源1

三月十六日,张齐早早就出宫了。张齐对昨日的李云芮实在太满意了。

他一进房,李云芮便如彩蝶般扑向了他,然后痛哭,哭得他有点莫名,问她原因只是别脸不语。于是他又发狠,说要打她妹妹,她才跪着说了三日里,她夜夜不堪。

张齐这才想起,自己竟然忘记关照这个事情,一阵恼怒,把吕金贵叫来痛骂。她才转泣为喜,娇羞万分。凡此种种,竟是张齐毕竟从未经历过的。

这一天,简直让张齐如做神仙。临走时,她又殷切不舍,惹得张齐今天就想快点出宫来看她。路经首饰铺时,张齐给她挑了一个金镯子,得意洋洋地赶到了天香楼。

进了房间,果然她精心梳妆在等待他。看到他时,如小女儿般惊喜。当手镯带到她的皓腕时,她的杏仁眼里满是感激,又褪下还到张齐手中说自己不配。在张齐再三坚持下,才小心翼翼带上。

然后又给张齐洗面,又给侍候张齐沐浴,还跪着给他洗脚,便如寻常家里侍妾一般。张齐觉得自己真是过上了神仙一般的日子,便揉着云芮倒在了床上。

云芮心里想着的是,如何才能开口,让张齐免了妹妹们的笞打。她上次吃了莽撞的亏,这次定然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她虽急,却一直在察言观色,思虑万千。整整一天下来,她都觉得不是合适的机会,直到张齐走,她仍未开口。

张齐又是何等聪明的人,十六日云芮的哭和不堪是真,而今日里,云芮在欢喜之中,反覆横跳着说和不说之间的犹豫,也是真。她定是有事求他,到底是什麽事呢?

正在张齐快离开灯市口时,他突然想到了,定是为了她的两个姐妹!

张齐便把马车喊停,嘱咐了一个小太监,直接去教坊司传了话。然后他高兴地走了,想来明天小姑娘知道后,会无比惊喜吧。

也正是因为张齐的这个举动,让云苏陷入了另外一个困境。

三月十八日,传胪大典。

奉天殿檐角铜铃随晨风轻晃,三十六根鎏金蟠龙柱间,新科贡士们按名次鱼贯而入。鸿胪寺序班官执笏高声唱名,声音撞在九丈高的殿顶又沉沉坠下。百馀人俱屏息敛袖,唯闻腰间玉佩与阶前鎏金铜鹤相触,发出细碎清响。

当先的贡士踏过御道金砖,忽见丹陛之上明黄帷幔无风自动,九龙金漆御座端然稳踞,座中天子着十二章纹衮服,腰间玉带缀着拇指大的东珠,正垂目拨弄御案上的鎏金镇纸。

那镇纸下压着的,正是前日殿试时他们伏地写就的策论卷子,墨字上朱批如血,蜿蜒似龙。

「跪!」

喝声如洪钟灌耳,三百馀人轰然伏倒,额头触地时蹭到砖缝里的龙涎香灰。

殿内薰香混着松烟气息扑入鼻端,靠前排的潘砚舟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竟盖过了教坊司的《丹陛之乐》。

本该一眼不错地看着新科进士的绍绪帝,却走了神,因为他看到了一个人。

去年中秋,这个小小的人站在父亲的身旁伶牙俐齿地告诉自己「年纪太小,于家中毫无裨益」,如今却穿着绿衣红绦跪在丹陛之西,奏着器乐。

她低头垂目,甚是恭敬。她的两个姐姐,皇帝是没有见过的,他也不想见了污眼。只要她现在这样谦卑地跪着,便是他们全家都跪在了他的脚下。

绍绪帝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值得玩味的笑容,是得意,是畅快,是君临天下的狰狞。绍绪帝转过眼,看向了跪在地上的臣工和新科进士,道:

「众卿平身。」

帝王声线似浸过冰水,清泠中带着金石之音。潘砚舟抬头时,正见御案前站着捧卷的内阁大学士严泰,紫袍上金线绣的獬豸正对着自己,那神兽双目圆睁,仿佛要将人腹中诗书尽皆看透。

阶下百官蟒纹补服森然如林,自己的父亲潘家年亦在其列,唯有正中央的鎏金香炉腾起袅袅青烟,将金殿穹顶的蟠龙藻井熏得若隐若现。

鸿胪寺官员高唱,「有制!」。

宣制官展开黄榜,声音响彻广场:「绍绪四年三月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传胪官随即唱名,先连呼三遍「第一甲第一名王政」,每唱一遍,丹陛之下便有六七名侍卫接力传唱,声浪如潮水般涌向太和门广场。

当唱到状元之名时,一名四十多岁的进士在礼部官员搀扶下起身,踏过御道正中刻有升龙巨鳌的丹陛石,跪于御道左侧——此即「独占鳌头」之典故。

「第一甲第二名陆寄望。」

另一名四十多岁的进士起身,迈步走到了王政身边,跪于右侧稍后位置。

「第一甲第三名潘砚舟。」

潘砚舟听到自己名字时,心都要跳出来了,他赶紧起身,迈步到陆寄望的身边跪下,年仅二十馀岁的他终和父亲一样,成为了进士。

三人皆伏地叩首,行三跪九叩大礼,山呼「谢主隆恩」。

后面的名字,潘砚舟已经听不到了,这时他脑子里面只有父亲说的「论文章,本该擢你为状元,只因陛下说少年当为探花郎。」自己的文章到底如何,潘砚舟太清楚了不过了,能得探花,他早已心满意足。

唱名毕,大学士捧黄榜置于丹陛正中黄案,礼部官员跪接后,由仪仗队护送经午门中门出紫禁城,至长安左门外张挂。状元率进士们跟随,顺天府尹早已备下伞盖仪从,待金榜张挂后,便护送状元骑马游街,接受万民观瞻。

此时,丹陛上教坊司奏起了中和韶乐《显平之章》,皇帝起驾还宫。路过那个小小人儿时,皇帝脚步一顿。也只一顿,又迈步开去。

新科进士们起身时,晨曦已穿透云层,洒在他们因激动而泛红的面颊上。这场耗时数月的科举盛事,至此画上圆满句号,而他们的命运,也将从这一刻起彻底改写。

李云苏感受到了绍绪帝的目光,也在垂首望地时,看到了那一抹明皇的顿住又走开,李云苏努力压抑自己颤抖的身体。

本来她是不会来到今日这个传胪大典的,因为她本来十七日应该受到笞打,然后遍体鳞伤,教坊司担不起乐工殿前失仪的罪责,然后她就可以不用来了。

偏偏昨日被免了!吕奉銮说的很清楚,看她今日之表现。如果她表现良好,那麽她和姐姐都可以免罚。所以,她就被带到这个被重重目光审视的地方。

寅时三刻,她就跪在了这里。没有早膳,怕他们在不合适的时候去更衣。

卯时初刻,百官到了午门,经锦衣卫引领侯班时,她便感受到了一重又一重的目光。

先是和父亲熟悉的,然后慢慢地蔓延开。

她跪在那里,低着头,仿佛被所有人审视丶检验和品评。她不知道她跪在这里,是否就意味着父亲的屈服,是否就意味着英国公府的认罪。

但是,一定有人这样想。一想到这一点,她浑身都有一种不自在,仿佛被罪罚之火烙一寸一寸碾过一般。她多想站起来,告诉他们,我们没有罪!我不是来认罪的!

这种冲动伴随整个仪式过程,让她战栗,让她恶心,甚至让她想便就此打断这个盛典,死在这个丹陛之上。

可是,她没有。因为她还感受到了另外一道慈悲的目光,那便是邓修翼吧。

他也在这里,他也找着机会便看向她。他的目光,让她如饮冰水,淡去那业火之烈。他的目光在说,苏苏有我,苏苏我在。

他的目光是正月十五日相望的笑;是十一月初二日「改日我给你上寿礼」;是九月十六日「伤疤丑陋,不堪入目」;是八月二十日交手相握时的「三小姐」……

她熟练而机械地操着琴,心中如轻舟过万山。

邓修翼在浑身发抖,他在大庭广众中看到了她,绿衣红绦,头上插着写明罪名的簪子。

她就跪在丹陛上,那冰冷的丹陛上。应该跪了有好几个时辰了吧,她那么小,怎麽受得了?

她前几日才受了笞打,她好了吗?为什麽他们是如此残忍?怎麽舍得下手?

他感受到了她的不自在,便如那天他上殿举告就是李顺射出了那凌迟之箭时,众臣是如何的议论和何样的眼刀。又如十年前他被绑在那个木床上,狠狠一刀而下,然后皮肉灼烧的伤,永久烙在心上。

而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他举告了李威!

他让她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他好想冲过去,拔掉她头上的簪子,扔到地上,狠狠踩断。

然后郑重地,珍惜地为她戴上他亲手做的梅花簪,这是他欠她的寿礼。

他欠她的,这一辈都还不清了!怎麽都还不清了!

待到大典结束,邓修翼随绍绪帝离开后,教坊司众人也离开了这个空旷丶冰冷丶皇权赫赫的丹墀之地。三月十九日,礼部设恩荣宴,司礼监派邓修翼前去监督,邓修翼没有见到李云苏。

因为,十八日李云苏一回教坊司就病了,这一病差点要了她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