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四十章 南苑秋獮六

同我仰春 第四十章 南苑秋獮六

簡繁轉換
作者:理之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9 16:46:03 来源:源1

在李武慢悠悠向着虎苑出发时,李云璜一骑向西飞出,便寻小路往偏北方向。

行前李威再三关照,按理应当托付襄城伯府杨家照应云璜和云玦兄弟两人。但是英国公府不能无队,故可能陛下也不会都同意。有可能一人会由襄城伯府杨家照应,另一人仍需独行。

当时李威便看着李云璜道:「云璜,论年纪你比云玦大一岁。论行序,你承嗣长房,应比二房丶三房更有责任。在二房,你是庶子。在长房,你是英国公府的长房嫡孙。倘若为父无法让你们两人都得到照应,你理应独行!」

在英国公府,李云璜一直都觉得父亲对自己并不倚重。

在他前面有哥哥李云璋,已经及冠,入金吾卫,独挡一面。

弟弟李云玦又是叔父嫡子加独子。而自己既不是嫡子,也不是独子,更不是长子。

李云璜一直努力着让李威能够更认可自己,所以他一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越是这样的人,越不会轻易表态,也越不会率先站出。

这种心态便是,「我想证明我自己,但是我不能主动」的别扭感。

渴望承担,却不愿意自己挑头。

所以,当李威说出,「你理应独行」时,李云璜的眼泪夺眶而出。原来在父亲心目中,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差,在面对大任时候,父亲还是会想到自己。这是父亲对自己的认可。

李威在和绍绪帝讨价还价时,其实李云璜并不理解为什麽父亲说的不是襄城伯府,而是良国公府。但是,这个一点都没有影响他。因为他已经做好了一人独行的准备。

当父亲还是扭过不过皇帝,让他们都独行时候,李云璜十分坦然。他回想着在李威书房,父亲边讲解,边画的南苑地舆图,何处有山,何处有海子,何处有水泡,何处是兽苑,何处可入林,何处可入山。再结合现在的地形,便一目了然。

父亲说了,此次秋獮,不用拔得头筹。当视秋獮为行军,当视猎物为敌人。面对敌人时候,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再去考虑如何打赢仗,否则便是匹夫之勇,不堪大任。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因为仁慈,是因为不会做任何无谓牺牲。

所以,以秋獮拔头筹为傲,便如童子下五子般,即便赢了,也不得算国手。

因为真正行军打仗,敌人是会还手的,而不是一味逃跑。秋獮本身更像行军中识地形,练应变,还有更重要的是,防叛变。

虽然李云璜不知道防叛变是什麽意思,但是他领悟到,秋獮如打仗时一般,友军不一定是友军。不能太过单纯,要防暗箭伤人。

父亲还说了,兵无常形。入林,易被野兽伏击,也易被叛军伏击。但是入林,也可以藏好自己,伏击野兽。只要存着十二万分的谨慎,谁是猎人谁是猎物,未有定论。

最后,父亲还告诉他和云玦,英国公府的甲士,不是普通人,入林后他们会散开隐身。一旦他们两个变成了目标,这些甲士,就是藏在敌人身后的利刃。他们无需指挥甲士,只要管好自己。学会俯身,藏在马背上。

所以,李云璜一骑向西,刚过了虎苑,立刻寻小路入林。他入林前,路上未遇到人。

他的直觉便是,父亲果然厉害。在他前面走了那麽多支队伍,或快或慢,不可能一支都遇不上。要不他们也都入林了,要不便是友军不一定是友军。

虎苑的咆哮声越来越重,猛虎一旦出栏,只看谁能护自己到最后。

李云璜不知道的是,他入林之处正是卫靖达从虎苑回来入林处,而再往北二里便是永昌伯卫定方等待儿子卫靖达的地方。当他入林的一刻,卫定方已经带着儿子走了。

李云玦比李云璜出发晚一步,但他也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所以打马追着李云璜。远远看见李云璜入了林,便微微一笑。

那日晚在书房,伯父都做了部署,倘若襄城伯府不能护他们兄弟二人中的任何一个,伯父要求两人必须分行。李云玦晚于李云璜出发,就是为了相机而动。云璜入林,云玦便直直飞驰过去一直向西。

伯父说过,过了虎苑便能看到象苑,然后当是马场。

马场北处,有一路可以入山。此间有一条小路,可以向北,直插清水河出山口。也未必非要到出山口,中间可以择路向北,便进入泡子较多,水草丰茂之地。

这里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就是草高如身,草下也可能有淤泥,陷了马蹄。但是最有利于伏杀猎物。虽然伯父说,拔头筹意义不大,但是李云玦还是想猎一些的,毕竟他自诩箭术高超,不能平时光吹牛,没成果吧。

尚未完全过虎苑就听到虎威振振,待过虎苑时,竟有一声大的虎啸,震得李云玦在马上一抖身。胯下的马儿也受惊吓,李云玦控马极佳,压低身子和马脖子贴近,仿佛是在安抚自己的马儿,马儿感受到了他的脸,越发飞驰。

镇北侯曾达带着三个儿子,虽说是三支队伍,但是他知道他的目标不是狩猎,而是皇帝交给的任务,无论遇到两人中的哪一个,必须击杀。所以,三支队伍虽然从皇帝面前出发时如扇状,待离晾鹰台略远处,则汇拢一处。

曾达仔细盘算过,本来他应该是皇帝的隐兵,但是小儿子曾令荣京郊救裴世韫事闹开,李威不可能不防自己。所以迟迟不发的襄城伯家就是盯着自己的那支队伍。

就算把襄城伯府算上,自己有六十甲士,十五骑士,三员大将。小儿子曾令荣不算。对上襄城伯四十甲士,十员骑士,两员大将,仍有胜算,更何况皇帝承诺还有援兵。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先扔掉包袱,就是小儿子曾令荣。这个小儿子真是让曾达头疼。为了顺利扔掉他,曾达已经下令仆人早膳中给他下了泻药。

果然,当三支队伍收拢的时候,曾令荣脸色发白地跟他说:「父亲,儿子不行了,儿子腹痛难忍,恐是早晨吃坏了!儿子想回去。」

「混帐!」曾达面上盛怒!「我看你就是怕苦嫌累!」

「父亲,儿子已经颠得四肢发虚,再不让儿子回去,儿子要死在这里了。母亲要哭死了!」

「你!」曾达举起马鞭,抽向曾令荣,抽在他挡脸的右臂上,盔甲挡住了部分,但是鞭梢划过去小臂部分的丝帛,仍了划破衣服,在手臂上留下了两道鞭痕。

这样就比较像一点,曾达心想。「滚!」

曾达点了五个甲士护送,头也不回得,往前追赶。

两个哥哥看了一眼曾令荣,一语不发就跟随父亲走了。留着龇牙咧嘴丶腹痛难忍的曾令荣,吆五喝六地指挥甲士,往晾鹰台回。曾令荣也不敢快骑马,怕自己憋不住,只是缓缓走着。

没走出五十米,便迎来了襄城伯府的队伍,马背上的杨翊骅和杨翊骝都不作声,杨钺铮则一脸古怪,只有十五岁的杨钺锟,实在忍不住大笑。两队飞驰而过。

曾令荣被吃了一嘴土,恨恨地吐着唾沫,一阵腹痛而来,他四顾而望,再往来处走,还不知道又会遇到谁,遭谁耻笑。于是他想,不能在大路上走,便找一条小道,实在不行,就在道边僻静处先行解决一下。

正想着,忽看到西南方向虎苑高高的旗杆,「便说,先去那里,找个茅房!」

曾令荣拉着五个甲士赶往去虎苑找茅厕的路上,忽听到虎苑传来一声巨大的虎啸,惊得曾令荣胯下马匹前脚抬起,他本是一个纨絝,不擅骑射,直接被马弄翻在地。还好甲士上前,有的控马,有的拖拽,才让他免于马蹄之下。

正拖着,甲士闻到一阵恶臭,地上拖出一道黄色的痕迹,他拉了。

「混帐!混帐!混帐!」

曾令荣愤怒不已,今天从早晨起来就没有一点点顺利的事情!他愤怒地挥着鞭子,抽打拖曳他的甲士。那边两名甲士根本控制不住惊马。马匹挣脱了缰绳,便向晾鹰台飞奔。

马匹向曾令荣飞驰过来时,他都觉得自己今天命休矣,只会抱着头,把脸都埋在地上。直到马匹从他头顶掠过,马蹄声都远去后,他庆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整个人浑身放松。

「噗!」一放松,他又拉了。

曾令荣撑不到虎苑了,「你们五个过来」,曾令荣指挥着五个甲士,帮他面对大路一字排开挡住。他忍着恶心,脱掉了腰上的围挡甲裙,扔到了一边,再脱掉了后腰上的鹘尾。

然后他一拉到底,把外裤丶中裤丶犊鼻褌一气脱下,蹲在地上,一通泄。他捏着鼻子,看着褌里的屎,一阵恶心。然后推了站在中间那个甲士一下。

「你,把裤子脱给我。还有你,也脱下来。」

两个甲士只好把外裤脱了。「你继续脱」,曾令荣有让其中一人继续脱,直到全部脱光。

曾令荣蹲着挪了一下位置,到旁边乾净一点的草堆,脱掉了鞋子。然后翻找自己外裤找乾净的地方,往屁股和腿部擦了擦。拿起一人的犊鼻褌,穿上。再穿上中裤,拿起另外一个人的外裤穿上。

这时曾令荣才觉得自己稍微有点人样,于是把外裤递给那个什麽都没有的甲士说,「你穿上,本公子也不是穷凶极恶的人。」

刚讲完,肚子里面又一阵翻滚。

不行,还得去虎苑。曾令荣也不管地上的裤子和盔甲,抱着肚子,又往虎苑跑。五个甲士只好跟着他继续跑。

跑了几百米,曾令荣还是忍不住。又让五人挡在他面前,这次他直接脱到底,就开始拉。

一通噼里啪啦,曾令荣舒服多了。他翻检这身边的草叶子,找大一点,搭了好几张,一边搭,一边还在哼哼小曲,然后慢慢悠悠地伸到后面抹着。

突然,他前面有两个甲士转过了身,他站起身提着裤子大声呵斥,「你们干什麽?」

却看到这两人的眼睛中满是惊恐。

曾令荣只感觉身后一阵震颤的低吼慢慢而来,他不敢回头,因为这两人的眼睛已经告诉他背后是什麽了。突然这两个甲士转身而跑,另外三个也跟着跑了起来。

曾令荣也想跑,裤子还没提上,没等他迈步,就感觉后腰被一个巨大的虎掌拍来,他整个人被向前拍到,后腰如撕裂一般的疼痛,「我命当丧虎口矣!」

他昏死了过去,昏死前还剩最后一丝眼皮的时候,他看到一只巨大的猛虎越过他,向前追赶正在逃跑的甲士。

而他就这样光着屁股,面朝下地倒在哪里,腰背处留下一个巨大的爪痕,爪痕下方,屎尿齐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