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18章 温庭筠:一半骂名一半赞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第118章 温庭筠:一半骂名一半赞

簡繁轉換
作者:清风与你同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2 05:02:03 来源:源1

第118章温庭筠:一半骂名一半赞(第1/2页)

提起温庭筠,后世人聊起他,总能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有人拍着桌子骂:“这就是个有才无行的混子!喝酒赌博没正形,跟公卿子弟鬼混,根本不配叫文人!”也有人红着眼眶替他辩:“你们不懂!他写的闺阁相思,全是自己的委屈;他的词里藏着刀,戳的是晚唐官场的黑!”

这两种吵不完的争议,像两根绳子,一头拴着他的“才”,一头拴着他的“命”,缠了千年,也让我们看清了:温庭筠的一辈子,从来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才高”与“世俗”撞出来的一地碎片——有骂名,更有不朽的遗产。

品行争议:是“士行尘杂”的混子,还是“借词抒愤”的可怜人?

《旧唐书》里给温庭筠的评价,那叫一个狠:

“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翻译过来就是:“这人做人没底线,生活乱糟糟,不注重形象,就会跟着曲子写些艳俗的词,没什么正经本事。”

这话可不是空口污蔑,在当时的长安文人圈里,温庭筠的“混”是出了名的。他总爱跟那些公卿子弟聚在一起,比如宰相令狐绹的儿子令狐滈,两人经常泡在小酒馆里,从中午喝到半夜,划拳声能传到街对面。喝多了还不算,还得赌两把——赌骰子、赌纸牌,有时候输了没钱,就把身上的玉佩、扇子当赌注,输光了才罢休。

有次两人赌到天亮,温庭筠醉醺醺地往家走,头发乱得像鸡窝,帽子歪在一边,衣服上还沾着酒渍和赌桌上的灰尘。路过的老儒看见他,皱着眉叹气:“温飞卿啊温飞卿,你有这么好的才华,怎么就不把心思用在正途上?整天跟这些纨绔子弟鬼混,早晚要出事!”

温庭筠却满不在乎,挥着手说:“正途?科举是正途,我考了多少次?还不是落榜?当官是正途,我替宰相写词,还不是被记恨?倒不如喝酒赌博痛快!”

更让当时人看不上的,是他的“不修边幅”。本来他就长得丑,被人叫“温钟馗”,还不爱收拾自己——衣服常常穿好几天不换,指甲里藏着泥,有时候跟人聊诗,手一抬,还能看到袖口的补丁。有次参加文人聚会,主人家特意给他准备了新衣服让他换,他居然拒绝了:“我这衣服穿着舒服,换了反而不自在。”

就因为这些事,“有才无行”的帽子,扣在了温庭筠头上。连跟他交好的诗人,也偶尔会劝他:“飞卿,你收敛点,别让人抓着把柄。”可温庭筠觉得:“我写诗靠的是才华,不是靠装出来的‘正经’;我做人靠的是真心,不是靠穿出来的‘体面’。”

可真的是这样吗?直到千年后,叶嘉莹先生站出来,给了温庭筠一个全新的解读:“温庭筠写女子相思,不是为了艳俗,是借女子的‘不得遇’,写自己这个才士的‘不得志’。他的词里,藏着政治隐喻。”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很多人。再回头看他的《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表面是说女子懒得化妆,可细想——“蛾眉”在古代常用来比喻“才华”,女子懒得画蛾眉,不就是温庭筠觉得“自己的才华没人赏识,就算再努力‘展现’,也没用”吗?他写女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女子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花容,却没人欣赏,不就是他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没人看重”的写照吗?

还有他写的“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女子在玉楼里思念心上人,却总等不到,这哪里是写女子?明明是他在长安城里,等着朝廷的赏识,等着能施展才华的机会,却一次次落空的委屈啊!

就连他跟公卿子弟喝酒赌博,也未必是“真混”。晚唐的官场,被权贵垄断了,寒门子弟想靠正经路子当官,比登天还难。温庭筠知道没背景,只能靠跟这些子弟打交道,盼着能有个机会——可惜啊,他性格太直,喝多了就忍不住吐槽权贵,最后不仅没拿到机会,还落了个“尘杂”的名声。

所以说,温庭筠的“品行争议”,从来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是晚唐的官场太黑,容不下正直的才子;是当时的世俗太窄,看不得“不装的文人”。他的“混”,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反抗——既然正经路走不通,那我就“混”给你们看;既然你们说我“无行”,那我就活成你们眼里“无行”的样子,至少活得痛快。

后世影响:从“花间鼻祖”到“婉约派祖师爷”,他的词影响了一千年

不管当时人怎么骂温庭筠,有一点没人能反驳:他的词,太厉害,厉害到影响了后面一千年的词坛。

先从五代说起。那时候的词人,几乎都在学温庭筠。冯延巳写“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那种细腻到骨子里的情绪,跟温庭筠的“鬓云欲度香腮雪”简直是一个路子——不直白说“愁”,却用风、用春水、用鬓云,把愁藏在细节里。

李煜更不用说了,他后期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种浓得化不开的哀愁,其实早在温庭筠的“离情正苦”里就有了影子。李煜年轻时写“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写宫廷女子的美,也能看到温庭筠“画屏金鹧鸪”的痕迹——都是用艳色写孤独,用繁华写冷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8章温庭筠:一半骂名一半赞(第2/2页)

到了宋朝,温庭筠的影响更大了。

柳永写词,专门写市井里的女子——比如《雨霖铃》里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歌女和情人的离别,不避讳她们的真实情感,这正是学了温庭筠的路子。要知道,在温庭筠之前,文人写女子,要么写大家闺秀的“端庄”,要么写青楼女子的“艳俗”,只有温庭筠,会认真写女子的“心事”——不管是闺阁里的孤独,还是离别的委屈,都写得真实又戳心。

周邦彦就更夸张了,他把温庭筠“倚声填词”的本事学到了极致。温庭筠是第一个研究“曲子和词搭配”的文人,周邦彦在此基础上,把词的格律弄得更严谨,成了宋代的“词律大师”。

有人说“周邦彦的词,是温庭筠的升级版”,这话一点不假——周邦彦写“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那种细腻的画面感,跟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都是“用细节说话”的高手。

清代的词评家周济,给了温庭筠一句极高的评价:“飞卿下语镇纸,深美闳约。”“镇纸”是什么意思?就是压纸的石头,稳、准、有分量。说温庭筠的词,用词特别准,一两句就能把情绪定住,比如“鸡声茅店月”,十个字一出来,早行的冷和苦就全有了,这就是“镇纸”的力量。“深美闳约”更简单——有深度、有美感,看似简练,却藏着大格局。

从五代到宋,再到清,多少大词人都在跟着温庭筠学?他就像词坛的“祖师爷”,虽然自己一辈子没混出啥名堂,却给后来人铺了一条路——让词从“诗的小跟班”,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文学体裁;让词不仅能写风花雪月,还能写心事、写委屈、写人生。

存世作品与历史定位:310首诗、70首词,藏着一个“浪漫的孤魂”

温庭筠这辈子,虽然活得憋屈,却没白活——他留下的作品,成了研究晚唐文学的“活化石”。

他的诗集《温庭筠诗集》,收录了310多首诗。里面有熟悉的羁旅诗,比如《商山早行》;有讽刺诗,比如《过陈琳墓》;还有写民间疾苦的诗,比如《烧歌》。这些诗,就像一部晚唐的“生活纪录片”——有游子的苦,有官场的黑,有农民的难,读起来特别真实。

他的词集《金荃词》,虽然original版本散佚了,但后人辑录了70首,大部分都收录在《花间集》里。这70首词,几乎每一首都是“花间派”的代表作,比如《菩萨蛮》《更漏子》《梦江南》。

尤其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把相思写得又美又痛,到现在还被人当成情话用——你看,一千年过去了,大家还在为他写的相思心动,这就是好作品的力量。

可惜的是,他的学术著作,比如《乾馔子》《采茶录》,早就丢了。《乾馔子》是本笔记,据说里面记了很多晚唐的奇闻轶事;《采茶录》是本关于茶的书,讲采茶、煮茶的技巧。如果这些书还在,就能更了解温庭筠的另一面——比如他不仅会写诗,还懂茶、懂生活。

说起温庭筠的历史定位,最贴切的莫过于他朋友纪唐夫写的挽诗:“鹦鹉才高却累身。”鹦鹉会说话,有才华,可正因为会说话,才被人关在笼子里;温庭筠有才华,可正因为有才华,才被官场排挤、被世俗诋毁。这七个字,把他“才情与命运的矛盾”写得透透的。

现代学者更直接,称他是“唐代最后的浪漫主义者”。为啥这么说?因为晚唐的文人,大多写得悲观、写得压抑,可温庭筠不一样——他写“楚水悠悠浸楚亭”的漂泊,写“霸才无主始怜君”的委屈,也会用“画屏金鹧鸪”“玲珑骰子安红豆”这样浪漫的笔触。他就像个在黑暗里举着灯的人,就算自己过得苦,也没忘了给文字添点光。

结语:一顶用血泪铸成的“词坛王冠”

温庭筠的一辈子,像一场热闹又悲凉的戏。他站在晚唐的舞台上,手里拿着笔,一边写“小山重叠金明灭”的艳词,一边藏着“人世悲欢一梦”的苍凉;一边跟权贵喝酒,一边在诗里骂官场的黑;一边被人骂“有才无行”,一边悄悄给后世的词坛铺了路。

他的争议,从来不是“好”与“坏”的争议,而是“才华”与“世俗”的争议——世俗容不下他的“真”,容不下他的“直”,容不下他不按规矩活;可才华却让他的文字越过了千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委屈的、却永远浪漫的温庭筠。

有人说,温庭筠这辈子没得到什么——没当上官,没赚着钱,没留下好名声。应该说,他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不朽。

他的词,成了“花间派”的源头;

他的名字,成了词坛绕不开的符号;他

的故事,成了“才高累身”的经典——这就够了。

就像《花间集》里说的,他的词“极流丽,宜为冠”。这顶“词坛王冠”,不是用金银做的,是用他的才华、他的委屈、他的血泪铸成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