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 第112章 九老雅集:白居易的暮年狂欢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 第112章 九老雅集:白居易的暮年狂欢

簡繁轉換
作者:清风与你同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2 05:02:03 来源:源1

第112章九老雅集:白居易的暮年狂欢(第1/2页)

唐武宗会昌五年的暮春,洛阳城像被泡在了蜜里——街东的姚黄开得雍容,街西的魏紫缀满枝头,连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牡丹香,吸一口都觉得浑身软和。

74岁的白居易拄着那根雕了半朵梅花的梨木拐杖,站在自家小院的老桃树下,手轻轻蹭过粗糙的树皮。桃花落了满地,粉白的花瓣沾在他的青布鞋尖,他望着空荡荡的石桌,叹了口气——这院子里,太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前儿个去街上买纸,还看见胡杲那老头拄着拐杖在茶馆门口晒太阳,头发白得像雪,却还跟卖糖葫芦的打趣;吉旼也来信说,最近在自家菜园种了些竹笋,盼着下雨呢。这些老伙计,都是头发花白的年纪,平日里各忙各的,要么在家带孙辈,要么躲在屋里写诗,算下来,竟有大半年没凑齐过了。

“阿福!”白居易朝院外喊了一嗓子,声音虽有些颤,却透着股子急切。没过一会儿,穿青布短打的仆人阿福就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扫花瓣的竹扫帚:“老爷,您叫我?”白居易指了指案头的宣纸:“去把我那方徽墨磨上,再拿几封柬帖来——我要请胡杲先生、吉旼先生他们来聚聚。”

阿福笑着应了,很快把东西摆好。白居易坐在竹椅上,拿起狼毫笔,笔尖蘸了蘸墨,想了想,在柬帖上写道:

“明日辰时,邀诸公同游龙门山,赏春饮酒,共话旧年。”

字迹虽不如年轻时遒劲,笔画里却藏着期待——写胡杲的柬帖时,他特意多画了个小酒坛;给吉旼的,就添了片小竹笋。刚写完,五岁的小孙女就蹦蹦跳跳跑过来,伸手要抓毛笔:“爷爷,我也要写!”白居易笑着把她抱起来,让她在柬帖边角画了朵小桃花:“行,就当是爷爷请大家,也有你一份心意。”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透,院门外就传来了拐杖笃笃的声响。阿福刚打开门,胡杲就拄着梨木拐杖走了进来,身上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手里拎着个小布包:“乐天兄,我来啦!”他今年89岁,耳朵有点背,说话声音却亮:“给你带了点我腌的酱黄瓜,配酒正好!”

紧随其后的是吉旼,67岁的人,头发还黑着大半,手里提着个竹篮,掀开盖布就是满篮子红樱桃:“昨儿在城郊摘的,新鲜得很,给孩子们尝尝!”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也陆续到了——郑据带了写的诗稿,想让大家提提意见;刘真揣了片人参,说给老兄弟们补补身子;卢真则背了个小酒壶,说是去年酿的桑葚酒。

七个老人凑在院子里,拄着拐杖互相打趣。胡杲指着满院桃花笑:“乐天兄,你这桃花比去年少了两枝啊!”白居易哈哈笑:“你去年还说花粉过敏,今年倒先挑上了?”吉旼拍了拍郑据的肩膀:“听说你最近在练草书?待会儿可得给我们露两手!”一行人说说笑笑,阿福早已备好马车,四个轮子上裹了棉絮,怕颠着老人们。

马车慢悠悠往龙门山去,一路上,老人们扒着车窗看风景。路边的麦田绿油油的,农民正弯腰除草;溪水边的柳树垂着绿丝绦,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郑据晕车,靠在车壁上闭着眼,刘真赶紧从怀里摸出片人参给他含着:“慢点嚼,能舒服点。”卢真则跟张浑聊起了去年的收成:“我家那两亩地,去年收了不少谷子,够吃一整年了。”

到了龙门山,刚下马车,就觉得风里带着草木的清香。远处的伊阙像道天然的门,青灰色的山石映在蓝天下,气势十足;山脚下的溪水潺潺流着,鹅卵石上长着青苔,踩上去软乎乎的。白居易领着大家找了处背风的山坡,阿福和几个仆人赶紧铺好青毡,摆上酒菜——凉拌马齿苋、清炒竹笋、胡杲带的酱黄瓜,还有白居易自家酿的青梅米酒,装在粗陶坛里,倒在白瓷杯里是浅琥珀色,闻着就有梅子的清甜味。

“来,老兄弟们,干一杯!”白居易举起酒杯,眼中闪着光。八个老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叮当作响。胡杲手抖,酒洒了点在毡毯上,他笑着摆手:“没事没事,就当给草施肥了!”一口酒下肚,青梅的甜混着酒香,老人们都眯起了眼。

酒过三巡,白居易站起身,清了清嗓子:“春光明媚,咱们不能光喝酒,不如联句赋诗,记今日之乐?”众人都赞同。白居易想了想,朗声道:

“老逼身来不自由,既无长策退乡愁。

共寻三径联席饮,同上五峰列队游。”

胡杲立马接道:

“花里莺声嫌吉语,云中鹤影喜闲游。”

他声音有点颤,却一字一句很认真。吉旼指着远处的山峰:“我来接!

‘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郑据也来了兴致,接口道:

“美景良辰堪惜,浮生若梦何辞。”

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也跟着接句,有的写眼前的草木,有的忆过去的岁月,阿福在一旁拿着纸笔记录,偶尔漏了一句,老人们就笑着重复,山坡上满是欢声笑语。

轮到卢真时,他忘了词,抓着胡子想了半天,狄兼谟在旁边小声提醒:“你昨儿不是说‘醉里乾坤大’吗?”卢真一拍大腿:“对!醉里乾坤大,闲中日月迟!”众人都笑了,白居易笑着说:“没事,咱们又不是考科举,忘了就慢慢想,有的是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章九老雅集:白居易的暮年狂欢(第2/2页)

不知不觉,太阳就偏西了,把远山染成了金红色。老人们坐在毡毯上,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溪水映着晚霞,像撒了把碎金子。胡杲拄着拐杖站起来,腿有点麻,狄兼谟赶紧扶着他:“胡老,慢点走。”白居易望着老兄弟们的背影,觉得心里满当当的——这才是晚年该有的样子啊,有酒有诗,有老友在旁。

下山的时候,老人们走得慢,阿福雇了两顶小轿,让胡杲和郑据坐着。白居易跟在后面,看着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老长,心里冒出个念头:要是能再多几个人,再热闹点,就更好了。

没过多久,洛阳就入了夏。池塘里的荷花刚冒尖,白居易就开始张罗着再聚一次。这次,他想起了两个人——95岁的李元爽和136岁的释如满。李元爽是洛阳有名的隐士,住在城郊的茅屋里,平日里靠采药为生,白居易前几年去山里赏秋,还跟他喝过茶;释如满是香山寺的高僧,鹤发童颜,据说能背完整部《金刚经》。

他先让阿福去城郊请李元爽。阿福回来时,满脸佩服:“老爷,李老先生正在山里采药呢,一听是您请,立马就收拾东西,还说要给您带点新鲜的灵芝!”接着,白居易亲自去了香山寺,释如满正在禅房里打坐,见他来了,笑着起身:“乐天居士,许久不见。”

两人坐在禅房里,喝着寺里的山茶,聊起了佛法,白居易邀他去别墅小聚,释如满一口答应:“能与诸公论诗品茶,是好事。”

聚会定在白居易的香山别墅。这别墅在半山腰,院里有个小池塘,种满了白荷,风一吹,荷叶就哗啦啦响。凉亭是竹制的,挂着竹帘,里面摆了张圆桌,铺着浅绿的绫罗桌布。

那天一早,李元爽就来了,穿着粗布短褂,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灵芝和几种草药:“给老兄弟们泡水喝,能解暑。”释如满也随后而至,一身灰色僧袍,手里托着个木盒,里面是寺里做的素斋:“素鸡、香菇酱,都是家常味道。”

老朋友们一见这两位,都围了上来。刘真盯着李元爽的头发:“李老先生,您这头发里还有黑丝呢!有什么秘诀?”李元爽哈哈笑:“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天天上山走路,吃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大家又看向释如满,张浑问:“大师,您真有136岁了?”释如满笑着点头:“出家人不打诳语,只是虚度光阴罢了。”

九位老人围坐在凉亭里,阿福端上冰镇的绿豆汤,又摆上酒菜。这次的酒是冰镇的米酒,装在青瓷碗里,喝一口透心凉。白居易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感慨:“人生七十古来稀,咱们这里最小的吉旼也67了,还有李老先生、如满大师这样的长者,能聚在一起,真是难得啊。”

释如满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乐天居士说得极是。人生如白驹过隙,当及时行乐,莫负春光。”说着,他让小和尚取来纸笔,提笔写下一首诗:

“一百三十有六旬,烟霞洞里乐天真。

不将产业为家事,唯贮琴书作主人。”

字迹清隽,带着禅意。

众人传着看,胡杲竖起大拇指:“大师这诗,比我们这些俗人写的有味道!”白居易也来了兴致,接过笔,在旁边添了几句:

“雪鬓霜眉白布袍,笑携诸老醉溪桥。

儿孙莫惜阶前月,且与先生弄晚潮。”

郑据、刘真他们也跟着写诗,有的写荷花,有的写山居,凉亭里的墨香混着荷香,格外清雅。

聚会快结束时,白居易说:“今日九老相聚,实属难得,不如请人画下来,留作纪念?”众人都赞同。他早就请好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郑儋,郑儋带着画具赶来,先坐在一旁观察——白居易坐在中间,手里拿着酒杯,嘴角带笑;胡杲靠在竹椅上,手里摸着胡子;李元爽捧着草药,眼神温和;释如满双手合十,神态安详。

郑儋下笔很快,没一会儿,九位老人的模样就跃然纸上。他还在背景里画了池塘的荷花、凉亭的竹帘,连桌上的酒菜都画得清清楚楚。画完后,白居易站在画前,想了想,提笔在上面题了诗:

“九老今朝集,千春此会稀。

时闻簪组客,大笑向荷衣。”

后来,这《九老图》在洛阳城里传开来,好多文人都来白居易家观赏,有人还临摹了副本带回家。有人问白居易,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爱折腾这些聚会。白居易笑着说:“老了怕什么?有朋友在,有诗酒在,日子就有意思。”

许多年后,洛阳城里还流传着九老雅集的故事。有人在书坊里看到《九老图》的摹本,会指着上面的老人说:“这是白乐天,这是胡杲先生,他们当年在龙门山喝酒联句,可热闹了!”

而那首《七老会诗》,也被收录在诗集里,每当有人读到“共寻三径联席饮,同上五峰列队游”,就会想起会昌五年的那个暮春,和那个盛夏的香山别墅——一群白发老人,用诗酒和友谊,把暮年的日子,过成了最热闹的春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