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二十四章:重锤,工业真正的重锤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第二十四章:重锤,工业真正的重锤

簡繁轉換
作者:松果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9 16:58:29 来源:源1

第二十四章:重锤,工业真正的重锤(第1/2页)

“老师,老师,成功了,老师,我们成功了。”

就在陈常在还在给领导和两位政委,讲解钢厂建设和生产过程的时候。

窑洞外的院子大门那里,突然传来了他学生的大喊声。

“常在,是什么成功了?”领导好奇的问道。

“听声音应该是王锦华的声音,他是化学实验室的学生,现在正配合做高压软管的实验。

我槽,高压软管成功了。”

刚反应过来的陈常在,连鞋子都没有穿,一下就跳到了地上,大步的就向外跑去。

“高压软管,是什么东西?”领导这时看向了何政委。

何政委刚开始也没反应过来。

他看到陈常在跑了出去时,还愣了一下,等领导问的时候,他也反应过来了。

也是大喊了一声“成功了。”

说完他都没回领导的话,也是跳到地上就跑了出去。

领导这时看向了刘政委,刘政委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领导,别看我,我也不懂。”

“那咱们也出去看看吧,顺便把他们的鞋带给出去,这两个家伙,鞋都没穿就跑出去了。”

等到领导和刘政委穿上了鞋,然后一人拎着一双鞋出了窑洞之后。

就看着陈常在和何政委只是穿着袜子,站在院子中间,他们周围围着四个人。

而这些人的眼睛,都在看着陈常在手中拿着的一根中间是黑色,两头是两个铁疙瘩的管子。

“我说你们两个,大小也是个领导了,遇到什么事有点静气行不行。

赶快把鞋穿上,不然小心着凉了。”

领导把陈常在的鞋放到了他的脚下时,笑着说道。

而陈常在这时却好像没有听到似的。

对领导说道:“领导,我说我们一年之内。

就可以批量的制造步枪枪管,和轻重机枪枪管。

两年之内就可以制造,一百毫米以下的,身管火炮的炮管了。

你信吗?”

“你说什么?”

听到陈常在的话后,领导差点没有一屁股坐到地上。

要不是刘政委及时扶了一下,领导非得摔个趔趄不可。

“你再说一遍,你刚才说什么?”

陈常在这时候却咧着嘴笑了起来,然后哈哈大笑的说道:“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生产重锤了。

不是那个死笨死笨的,还不能砸出来重机枪枪管的大铁锤。

而是真正的工业重锤。

真正的工业重锤,领导您知道吗?是工业重锤。

锻压机,锻压机您知道吗?

那种能够砸出来一千吨压力的锻压机啊!

就像是揉面团一样的,把钢铁揉成任何形状的锻压机。

只要有了这个,我们锻造枪管炮管的精钢,就再也不会受到限制了。

我们就真的能够造出来坦克和飞机的曲轴了。

有了它,我们的钢铁就能变成真正的精钢。

真正的精钢。”

陈常在现在的状态状若疯狂。

而领导这个时候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枪管,炮管,飞机,坦克。枪管,炮管,飞机,坦克~”

好像是喃喃自语似的,说着说着领导就笑了,可是笑着笑着却又有眼泪流了出来。

不只是领导,院子里的所有人都笑了,都是流着泪笑的。

陈常在这个不大的窑洞中,几乎已经被挤满了。

炕上坐着的,在地上凳子上坐着的。

挤挤擦擦的八个人都在他的小窑洞里了。

“领导,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都是我的学生。

他叫王锦华,是在化学试验室中,主攻石油提炼物的。

最简单的就是说,他主攻的方向,就是从石油中提取各种我们需要的物质,比如橡胶。

他和肖志强主攻的是两个方向。

这位叫陈成山,他是钢铁实验室的,他主攻的是钢铁冶炼。

这位叫吴志凯,他主攻的是机械制造。

这位叫张煜晨,他主攻的金属化学。

从最开始的时候,我就给他们下达了一个任务。

就是制造出来这么一根管子。”

说到这里时,陈常在就把那根,始终握在自己手里的那个根黑色的管子,给举了起来。

“这根管子?”

领导很是疑惑的把这根管子给拿了过来。

这根黑色的管子并不长,也就是三十多厘米的样子。

两边是活动的,有着内丝的螺母。

从这个可以活动却掉不下来的螺母里面,可以看到一个中空的金属锥形头。

这是管子的管头。

领导看不懂这个管头为什么会弄成这样的形状。

但是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是有着他的道理。

螺母的后面的管子上,有一小段是金属皮的。

那上面,应该是用什么东西,给紧紧的压出来的花纹。

把这个金属管头,给压合咬死在了中间这根黑色的管子上了。

而最神奇的是中间这段的黑色管子。

管子很硬,但是使劲掰,却能给它掰弯。

摸上去,这个管子的表面既不是皮子的,也不是金属的。

领导感觉这东西有点像汽车的轮胎,但是他却不敢确定。

于是领导看向了陈常在。

陈常在这时却没有回答领导的疑问。

而是对始终笑着坐在那里的四个学生说道:“你们谁给领导讲解一下这个管子?”

四个二十多岁,最大的也没有超过三十岁的人,都是互相推诿着,谁也不想去做解说员。

这时陈常在说道:“锦华,你的年纪最大,你来说吧。”

眼看推脱不过,王锦华说道:“好的老师,那我就给领导解释一下吧。

领导,这根管子,按着老师说的,它叫高压液压软管。

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让液压油,在极高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安全的通过这根软管之中。

而这根软管不会爆裂。

还要求这根软管有着极好的柔韧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活动而不会断裂。

这样的软管还要耐油、耐腐蚀、耐高温,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时间的工作。

还不能改变它内部的状态。”

领导听的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但他却什么都没有问。

因为现在他真的不知道问什么。

王锦华这时接着说道:“我们看过教科书上说,在国外这种高压液压软管已经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四章:重锤,工业真正的重锤(第2/2页)

可是我们国内却还不能,或者说,根本就没人能够生产这种高压液压软管。

这根看着平平无奇的管子,它的内部需要的是,从石油里提取化合后制成的丁晴橡胶。

这也是国外几年前就有的,可是我们没有。

而这根管子外部用的,还是从石油里面提取化合出来的聚氨酯。

老师说外国已经有科学家研究出来了。

它的中间夹着的是合金钢丝。

这种合金钢丝,可不是普通的钢丝,它的韧性非常强。

这方面是陈师弟和张师弟的长项。

而这根管子现在最需要用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说的千吨级油液锻压机上。

只要有了这种千吨级的锻压机。我们就能够造出来自己的机枪大炮,飞机坦克了。”

“厉害,厉害啊。你们竟然已经突破了外国人封锁我们的技术难关,你们都是大功臣啊。”

领导虽然听完这些之后,似懂非懂,但是他听懂了一件事。

那就是这个看着简单的管子。

外国人已经有了。

可是在国内却没有。

现在却被这几个年轻人把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了。

这难道还不厉害吗?还不是功臣吗?

这时候王锦华却说道:“领导,我们可算不上是什么功臣。

其实老师早就已经把制备这些材料的路径,给我们说的很清楚了。

而我们只要按着老师给我们指明的路径,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那么我们早晚有一天都能走到终点的。

所以,老师才是最大的功臣。”

陈常在听了王锦华的话后说道:“你们不要太谦虚了。

我算是什么功臣。

我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听一个学校请来临时讲课的外国教授,说过这么一个过程而已。

但是知道这个过程,和能把这个过程走完。

那是天差地别的。

现在即便是让我,去走你们这半年多来,走过的无数实验的路。

我也未必能够做出来你们现在的成果。

现在这跟管子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了?”

其实陈常在教给他学生们的,确实是一些制备试验的路径和方法。

而且有些东西,是现在还没有出现的东西。

比如软管内部耐油性更好的丁晴。

比如钢丝夹层。

比如这根软管上用的聚氨酯,这是1937年才被国外合成出来的。

现在是1936年,陈常在就让王锦华给合成出来了。

可以说,现在这根高压液压软管,是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压软管。

不管是材料还是制造方法。

但是陈常在对于这些东西的制造方法,也只是限于知道而已。

这些毕竟不是他的专项。

但是他后世那时候,想要考上高级工程师,所需要涉猎的方方面面可是太多了。

你虽然可以做不出来。

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里面都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做到的。

不要以为高级工程师的那个本本,是那么好拿的。

而作为技术员出身,从技术员干到总工程师,又干到生产副总的他。

如果没有就过硬的技术和基础知识,不能深入了解军工厂内部所有设备的原理和细节,他凭什么以技术员的出身上位。

而锻压机,不过是他们军工厂中的一个设备而已。

“老师,现在这根管子,在五十七兆帕的时候坚持了一分钟

在二十五兆帕,进行连续冲击试验时,坚持了两万次。

现在这根管子在二十二兆帕的压力内,完全可以在寿命期内长时间使用。

这一切,还都归功于吴师弟他们。

他们按着老师你说的方法造出来了,用蒸汽机加二级减速机带动的,那种柱塞式高压油泵,打出来了这么巨大的压力。

否则我们也无法完成这些试验。

虽然这些材料现在还是实验室产品,数量不多。

但是想要满足老师您,制造的锻压机的需求,还是能够满足的。”

陈常在听了王锦华的话后,先是摇了摇头说道:“我说了。

我告诉你们的只是理论。

现在能够成功,这主要还是你们自己真的下了苦功夫。

是完全用你们的努力换来的,和我的关系不大。

其次,你们能够在实验室里,就能满足我想做的锻压机的需求,我很欣慰。”

看着他带出来的学生们,现在已经一个个的都有了他们自己的成果。

陈常在确实是非常欣慰。

当初陈常在之所以让他的学生们,想办法做出来了这根软管再去制造锻压机。

而不是直接用现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安全性更好的硬管连接。

那是因为用硬管连接,对于现在这里来说,技术性太过复杂。

不管是图纸设计还是加工精度,不管是对安装技术工人的技术要求,还是对生产工艺的要求。

这种难度就不是现在陈常在这里能够满足的。

至少几年之内是做不到的。

如果强行上硬管,那样的危险性反而更大。

那不是一台小柴油机,也不是一台蒸汽机,那是重达几百几千吨的大家伙。

那东西要是出错了。

只能说悔之晚矣。

而现在,如果在主要的连接部位使用软管连接。

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放大安装精度冗余。

至于以后更大的锻压机出现了,无法使用软管的时候。

那时候陈常在相信,他的手下,绝对已经培养出来了一支技术绝对精湛的队伍。

所以刚开始时陈常在就是冒险。

他让王锦华他们,从一开始就在石油化工和金属化学、材料科学方面。

按着他给出的路子去摸索。

哪怕是他们没有成功,那也没什么。

就当让他们打基础了。

大不了就继续用大锤去砸,或是弄出来一个蒸汽锤就是了。

不过王锦华他们确实是没有辜负他陈常在的期望。

他们真的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就从最基础开始,弄出来了陈常在所希望得到的东西。

天才就是天才。

对于这些学生们,陈常在是感到最为满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