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地球纪元 > 第四百四十章

地球纪元 第四百四十章

簡繁轉換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0-20 14:17: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地球纪元 !

莫象声仍旧在不急不缓的进行着自己的讲解。他的讲解并不能算好,其中充满了各种与他老师黄渊博士类似的天马行空的跳跃以及异想天开的思维变幻,让人很难跟上他的思维速度,但科学家们仍旧模模糊糊的听懂了大概,于是心中那股热血便慢慢的开始了沸腾。

虽然不太明白,但感觉真的很具有可行性的样子。

在这十年时间之中,整个科学家团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舆论中的种种非议,文明的巨大变迁,无数人的阶层跌落,从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变成只能在低等城市之中苟延残喘,这些变化都让科学家们心中憋了一口气。而现在,人们知道,吐出这口气的时间终于来了。

虽然这个疯狂的计划源于黄渊的一次灵光一闪,但没有前期铺垫作为基础的话,那一点灵光就算出现了也无法被把握住。而整个科学家团体在这段时间之中的工作以及奉献,便是孕育这一点灵光的最好土壤。

这些荣耀不仅仅只是黄渊自己的,也是整个科学家团体的。那无数个绞尽脑汁的日夜,无数个夜晚的不眠不休,那几乎将人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巨大压力……这一切奉献,在今天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一个又一个质疑在莫象声的讲解之中被消除,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之中得到了解答。整个讲解过程耗去了足足五个多小时的时间,会场之中的气氛也从一开始的充满怀疑,变成了后期的狂热。

当莫象声的讲解声停下之后,会场内终于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与鼓掌声。望着兴奋激动的同事们,黄渊脸上的皱纹也好像减少了许多。

“这个计划的提出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我宣布,科学规划委员会的工作重心从此刻开始转移,如非确实重要,否则所有人都放下原来的工作参与到这项计划之中。我们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执行步骤,列出其中的所有疑难点并进行技术攻关,并进行新式推进器的总体设计与规划……”

在此次会议结束之后,真正的忙碌开始了。无数测量团队出发,来到新木星与新土星处,开始进行最为详细的磁场分布与质量分布的测量工作,无数专门的技术攻关小组成立,开始寻找新式推进器建造难点的解决方案,无数科学家开始了理论计算,做出整体规划……

一次会议接着一次会议,一次讨论接着一次讨论,似乎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永远会有新问题在前方等着人们,永远会有困难需要人们去解决。

直到足足半年之后,初步的执行计划才最终制定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便不只是科学家团体内部的事情了,而是需要整个文明都参与进来。而这样的事情,没有元首沈清源的出面协调与首肯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明天便是元首沈清源从冬眠之中苏醒的日子了,用于向整个政务委员会以及元首沈清源汇报的各种材料也已经备好。黄渊知道,明天之后,无论是谁,都将会意识到科学家团体的巨大能量。

仅由政务委员会委员与沈清源参与的汇报会议仍旧无趣而冗长。委员们仍旧一一汇报了这段时间内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进展,直到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轮到黄渊发言。

黄渊轻咳一声,站起身来,用尽量平稳的语气对沈清源,以及诸位委员说道:“元首,我们科学规划委员会应该已经找到此次危机的解决方案了。”

“什么?”韩洛常,吴威等人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只有赵阳与雷震两人仍旧神色如常,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沈清源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很好,来讲一讲你的解决方案吧。”

所有人都清楚的意识到,人类文明的命运从今天之后将再度发生转折。而这个转折将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命运。一场新的浪潮即将出现,而这场浪潮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变化,暂时还没有人可以看得清楚。

来不及细细思考这些事情,黄渊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虽然细节处极其繁琐,甚至有许多地方我们仍旧在技术攻关,尚未找到合适的可行方案,但从总体来说,这个计划其实相当简单。”

黄渊轻触一个按钮,画面之中便出现了两颗硕大的行星。它们有不同的颜色,星体之上的花纹也不相同,但人们仍旧一眼便将其认了出来,知道这是凤凰星系内仅有的两颗行星,新木星与新土星。

虽然新木星的质量高达新土星的将近六倍,但其实这两颗星体的体积相差并不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质量越高,自身引力便越大,引力会压缩自身组成物质,令其体积缩小。甚至于有些时候,体积越小的气态巨行星,其质量便越高。

“我们的计划,便从这两颗行星开始。”

伴随着黄渊的操作,两条细长的“腰带”出现在了两颗气态巨行星的赤道之上,并将其完全环绕。之后,腰带之上喷射出明亮的蓝色火焰,在这些火焰的推动之下,两颗星体的运行轨道开始发生变化。

“这是我们计划建造的超级星球加速器。它距离星球表面平均一万公里,总长度高达五十万公里,通过与星球磁场的相互作用,它在启动之后将可以把巨大的推动力量施加到星体之上,并驱动着它改变自己的轨道与速度。”

长期主导过工业部门的韩洛常说道:“星球加速器的建造应该并不容易。”

黄渊微微点头:“确实如此。在我们的初步规划之中,星球加速器将分为一百万段,每一段长大约五百米。每一段之中会配备一台星球发动机以及相应的磁场与推力连接设备。它的高度与宽度分别为六十与四十米,质量大约为一百万吨左右。以此计算,星球加速器总体质量约为一万亿吨。而这样的星球加速器,我们需要建造两个,分别用于驱动新土星与新木星。”

韩洛常说道:“就算以我们现在的工业能力来算,完成这样的工程,也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动员文明全部力量的前提下。”

沈清源微微点了点头,示意黄渊继续。

“在两条星球加速器的推动之下,预计在十五年时间之后,两颗星球将会到达一个相当接近的轨道。这时,我们会拆除环绕两颗星球的加速器,以免在后续的合并进程之中受损。”

虚拟画面之中,两颗硕大的球体缓缓接近,两条加速器则慢慢消失。在自身引力与轨道的相互影响之下,两颗星球终于成为了一对互相环绕的双星系统,在各自环绕对方运转的同时,还在围绕着凤凰星公转。

这个双星系统是不稳定的,它们无法长期维持这样的状态。它们的距离仍在不断缩小,与之相对的则是互相环绕速度的不断提升。最终两颗星球开始接触,并融合在了一起。

这个过程是极端激烈的,在相互的融合之中,会有难以形容的强大能量释放出来。但爆发总会平息,新的平衡也会形成。在这个过程之中,它的根本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它的体积会进一步缩小,密度以及内部的压力会进一步提升,并达到最基本的聚变要求。于是它被点燃了。

“它会变成一颗不完全形态的恒星,褐矮星。它的表面温度会被加热到一千七百摄氏度左右,它的恒星风可以在面包星云之中开辟出大约十亿公里的安全地带。在一段时间之后,它的爆发会渐渐平息,届时,我们会将两条加速器重新铺设到它的赤道之上,并开始为其加速。”

雷震说道:“在融合的过程之中,它们的卫星系统会是什么结局?”

新木星与新土星都拥有庞大的卫星系统,其总量高达上百颗。这些卫星蕴含着丰富的矿藏,拥有极高的价值。便连人类文明的临时首都也是建造在一颗卫星之上的。

“结局无法预料。”黄渊摇了摇头:“行星融合为恒星的过程充满了太多不可预测的地方,我们虽知道结局,但过程仍旧无法完全掌握。据我们计算,这些卫星大概有三种结局。其一,在融合过程之中被甩出去,成为环绕凤凰星运转的行星,或者干脆离开凤凰星系。其二,在过程之中被两颗气态行星吞噬。其三,侥幸保存现有轨道,继续围绕行星合并之后的褐矮星运转。但其轨道是不稳定的,在相互影响之下,新的褐矮星的行星系统必定充满了混乱与撞击,可能需要数亿年时间才会慢慢平静下来。”

沈清源说道:“总体来说,我们便是以那颗融合而成的褐矮星为船,依靠它的庇护,行驶过面包星云,最终离开这里?”

黄渊点了点头:“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